?

“觀物取象”與“立象盡意”的設計學理解與應用
——以侗族文化主題餐廳設計為例

2024-01-12 02:34牟彪陶嬋徐鑫
湖南包裝 2023年6期
關鍵詞:觀物侗族餐飲

牟彪 陶嬋 徐鑫

(桂林理工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6)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1]。中國傳統美學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魂、脈[2],其根植于深厚的傳統文化土壤[3],融哲學思想與文藝思想于一體,與傳統文化精神同步發展[4]。其中“象”作為傳統美學的重要范疇,后人將其歸納為“觀物取象、立象盡意”,其美學內涵持續影響著中國詩歌、戲劇、繪畫等藝術創作。在文化自信自強的當下,基于“觀物取象、立象盡意”的設計學衍生與應用研究為現代設計提供了新視角。對此,目前少量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園林設計[5]、圖形創意[6]、產品設計[7]等方面,而探討其應用于室內設計的成果十分有限。侗族文化經過千年人文沉淀,逐漸形成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將侗族主題文化融入餐飲空間,對于提升消費者的文化體驗[8]、增加空間附加值、提高餐飲銷售業績、促進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等都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本研究嘗試以現代設計視角解讀“觀物取象、立象盡意”,并以侗族文化為例,對其進行文化符號“取象”,并融合室內設計手法,在主題餐飲空間開展“盡意”的設計實踐。旨在探索現代室內設計創新方法,實現“古為今用,借古開今”,拓展侗族文化傳播和創新路徑。

1 “觀物取象”與“立象盡意”的設計學理解

在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進程中,隨著社會和生產實踐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意識逐漸萌芽,產生了原始的“意象”理論[9]6-7。遠古時期人們在認知世界的實踐中,通過不斷的觀察和模擬去探索未知,在文字出現之前采用“結繩記事”的方式記載和傳遞信息?!兑住は缔o下》中有“上古結繩而治”[10]的記述;“結繩”已成為幫助記憶人類活動的記事載體,一種包含多種信息的實物符號和意向圖景[11]。這種原始的圖像符號被賦予豐富的指代意義,是意象的原始理解。

1.1 “觀物取象”的釋義與理解

“象”是《周易》的核心范疇,指通過對天地萬物之象的觀察和模擬所取得的形象來闡明義理[9]23?!吨芤住ひ邹o上》曰“……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笨梢姽湃嗽谔街澜鐣r,感知天下萬物紛繁復雜,便以模擬事物形態來象征事物,稱之為“象”?!吨芤住ひ邹o下》云:“……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表明古人采用“觀物取象”的方法創造出視覺符號,其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12]。觀物,即觀萬物;取象,即提取萬物之形象[13]。對于復雜的事物和現象,采用《易》卦(八卦符號)來分類比擬之[14]10,象征事物的所宜,因此象又稱為卦象。觀物取象的過程表現了古人由“觀物”(認識)向“取象”(創造)深化的過程,卦象是自然萬物物象的反映,同時又蘊涵著萬物的本質特性。

“觀物取象”從設計學視角可理解為,“觀”是對客觀事物進行直觀觀察和感受,而“取”則是在認識的基礎上,對所觀之物的選取、概括、重新組合以及形象模擬,是對“象”的一種提煉和創造;“象”也是設計師依據事物提煉或塑造的符號,是以具象的形式對抽象思想的表現,其承載著傳遞和記憶信息的功能,具備豐富的思想內涵[15]。同時還要仰視、俯視,多角度、系統性、全局性地觀察對象,以及宏觀和微觀兼顧[14]12。以侗族文化為對象,梳理、挖掘其文化內涵,提煉出最具特征的文化因子,并基于文化因子重組和創新出形象符號,實現侗族文化的“觀物取象”過程。

1.2 “立象盡意”的釋義與理解

“意”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道理[9]29-31?!吨芤住ひ邹o上》云 “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后人將其歸納為“立象盡意”,即古人用觀察所提取的形“象”符號,去盡力表達特定的思想情感或哲理的“意”義?!傲⑾蟆笔峭緩?,“盡意”是目的?!跋蟆笔蔷呦蟮姆?,“意”是抽象的道理,有以小見大、以簡喻繁的功能以及具象反應抽象、有限象征無限的審美特征。如國畫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在設計學中,“意”指設計所要傳達的主題內涵;而“象”則是設計中可見的、物質性的藝術形象或符號。設計師在確定作品的文化主題后,借以適合的形象符號加以表現。所以“立象盡意”也是“觀物取象”的直接目的,“立象”在設計過程中就是對形象符號進行選擇的過程。前期的概念創意方案采用形象造型的草圖、關系圖等表達,隨著設計的不斷深化,后期則采用電腦軟件、實物模型等形式完善形象符號的造型、色彩、材質等要素,最終達到“盡意”目的之美[7]。因此,將侗族文化的形象符號植入室內空間界面或軟裝的造型、色彩等,通過符號象征傳遞出侗族文化內涵,營造侗族主題文化的空間“意境”。

2 侗族主題餐飲空間概述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飲食文化需求從吃飽吃好向吃得有品位轉變。為滿足人們對餐飲市場的需求,設計師全方位營造餐廳主題文化體驗,從感官、情感、行為等方面引起人們的共鳴[16]。

2.1 主題餐飲空間的特征

人類文化受環境因素、生活習慣、民俗風情、道德倫理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影響[17],產生了多樣性與差異性,不同的文化特征為主題餐飲文化空間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文化類別上可將主題餐飲分為民族特色型、地域文化型、現代時尚型、情感抒發型等,但不管哪種類型都具備主題餐飲的共同特征。

首先是鮮明的主題特色。主題餐廳具有鮮明的場景特點,室內設計從空間布局、造型、色彩、家具、陳設、光影、音樂、溫度等都以主題為中心,往往從特定文化中選取形象符號為主體,作為視覺焦點或宣傳點,以加深人們的記憶和印象。其次是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內涵是主題餐飲空間設計最大的立足點和亮點。消費者對飲食追求有難以言喻的“意境”,是藝術與感性的疊加。將某一種特定文化賦予餐飲空間時,該文化與餐廳的價值觀、經營理念等融為一體,并針對當地的飲食習慣進行再創新,幾方面結合共同為主題餐廳運營賦予新生命。最后是特色的品牌效應。消費者對餐飲的對比評價往往趨向于餐飲的個性特征、食物品質、空間環境等。主題特色是品牌餐飲成長的必經之路,賦予餐飲空間特定的主題文化內涵,依靠某一種文化符號或象征性餐品等形成“與眾不同”消費體驗[18],并持續保持其差異性,實現特色的品牌效應。

2.2 侗族文化融入主題餐飲空間的必要性

對于消費者而言,餐飲空間已不再是單一充饑的食堂,而是渴望凸顯個性、抒發情感的體驗場所。主題餐飲空間作為一種有形的經營場所,順應了新時代消費者的獵奇和嘗鮮心理[18]。其特色在于空間新奇而獨特的文化氛圍和美食滿足了消費者的文化體驗、口味傾向和營養需求等[19]。侗族文化主題融入餐飲空間,既可滿足消費者對民族文化的直觀體驗,加深文化記憶,又便于樹立特色的餐飲品牌,形成品牌效應。

(1) 傳播侗族文化,綻放民族魅力。主題餐飲空間作為文化傳播的窗口,為侗族文化提供了多渠道的傳播路徑,以擴大文化影響力,反哺民族旅游發展[18]。主題餐飲空間為侗族文化提供了適宜的附著點,在主題餐廳的裝飾和運營上,通過侗族文化的魅力吸引消費者,讓人在就餐的過程中感受侗族的文化氛圍,增加對侗族文化的了解,產生文化記憶等。

(2) 提升餐飲空間品質,彰顯文化特色。侗族文化特色鮮明,將其作為主題餐飲空間設計的重要素材,可提高環境的文化底蘊,提升空間品質,增加就餐體驗感,并由此吸引侗族文化愛好者以及潛在愛好者的消費市場。具體來看,一方面侗族文化實物素材豐富,可用于空間裝飾的可選符號特征突出,比如服飾、樂器等;另一方面侗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征突出,有侗族大歌、坐妹等民族音樂和舞蹈,可通過互動的表演形式縮短文化與顧客的距離,使消費者產生沉浸式體驗。

(3) 構建民族餐飲品牌,實現品牌效應。主題餐廳消費對象通常以年輕人為主[19],年輕意味著時尚、創意、不斷變化,他們更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在文化自信的當下,將侗族傳統文化結合消費特征構建餐飲品牌,持續培養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實現餐飲的品牌效應。樹立品牌需要餐飲空間的建筑外觀、室內空間、視覺標識、營銷策略等系統融入侗族文化。比如將巧奪天工的侗族鼓樓和風雨橋等形象符號應用于餐廳的門頭設計上,可強化品牌形象,增加可識別度。

3 侗族文化的“觀物取象”

擁有1 400年歷史的侗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歷史沉淀中形成了內涵深厚的民族文化,研究以“觀物取象,立象盡意”的傳統美學理論為指導,充分挖掘侗族文化內涵,廣泛收集、梳理侗族文化的圖“象”符號,并結合裝飾施工技術與材料應用于餐飲空間的界面和軟裝等要素上,讓消費者通過侗族文化體驗產生空間審美。

3.1 侗族的物質文化之“象”

民族文化蘊含著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4-5]。物質文化是指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表現出來的文化,精神文化是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集合。侗族的物質文化是侗族所在地區自然地理條件、物質發展水平與精神需求的綜合體現,其內涵包括自然文化、建筑文化、民族工藝和生產生活文化等;精神元素是抽象的、思想的要素,其中包括紋飾圖案、民俗民風、宗教思想等方面。研究對侗族文化采用設計學“觀物取象”的方法,剖析文化的內涵,提取文化的標志性符號(圖1),為后續開展主題文化的室內空間設計做準備。

圖1 侗族文化之“象”。

(1) 侗族的自然文化。侗族人民自古以來就選擇在自然環境較好的地域生活居住。尤其廣西和貴州的侗族人民常年生活在潯江、都柳江等水體資源豐富的地區,亞熱帶濕潤氣候條件下,環山形成天然屏障,有防御風寒以及抵御外來入侵的作用;同時土質肥沃,宜耕種,大部分地區為變質頁巖、板巖等,為各種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茂密的山嶺滋養了包括穿山甲、娃娃魚、小靈貓、三尖衫、青錢柳、馬尾樹和貓兒屎等珍貴的動植物。

(2)侗族的建筑文化。建筑空間是物質性和精神性的統一,將工程技術和藝術完美結合。侗族聚居區以吊腳樓、鼓樓、風雨橋等代表性木結構建筑為主。侗族村寨(圖2)以雄偉壯觀的鼓樓為中心布局,鼓樓建筑分為上中下3個部分,上部為頂尖部,中部為層層疊樓;風雨橋整座建筑以杉木鑿榫連接,橋上建有廊亭,既能走人,又能遮風擋雨,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俗建筑之一;門樓寨門有四柱、六柱和八柱結構,一般雕龍繪鳳、畫鳥繪花,寨門屋頂蓋瓦或杉樹皮等;侗寨民居則分為傳統的北部民居、南部民居和現代民居。北部民居依山傍水、向陽開闊而建,一般分為正屋、廂房、前廳、偏廈;南部民居多建于河溪兩岸的綠樹叢林,“干欄”式木樓房廊相接,能在河邊陡坡的水面上建造。

圖2 三江侗族村寨建筑。

(3)侗族的民族工藝文化。工藝品種類豐富,最具代表性的有染織布藝、竹編、刺繡、樂器、銀飾、侗畫、剪紙及鑲嵌藝術等。侗族生活地區盛產竹類,傳統藝人將其編制成經久耐用日常用品;將不開裂、不變形的貴州玉屏水竹制作成為傳統民族樂器;侗族銀飾則以形體龐大、內容繁多著稱,以此凸顯民族的高貴氣派;侗畫素材洋溢著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感情真誠、熱烈,構圖飽滿、裝飾性強;侗族刺繡種類繁多,多采用連環鎖繡、鋪絨繡、結子繡等技法,素材以“螃蟹”和“龍鳳”等為主;其民族服飾裝飾性強,采用淺藍、靛青色紡布,搭配青、藍、白、紫等顏色(圖3)。

圖3 侗族服飾、侗畫、刺繡。

(4)侗族的生產生活文化。世代侗民過著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田園生活和互幫互助的集體生產模式。其中狩獵是原始社會經濟及食物來源之一,侗族村民集資購買獵犬,輪流飼養,共同使用;其捕魚方法傳統多樣,常在河岸田間攔河設壩、安置竹簾,或在黑夜使用魚叉射魚、叉魚;農業生產主要由婦女承擔采集和田間種植活動,侗族地區耕種面積大,水稻和棉花種植量高,也衍生出許多稻米制品和棉紡手工藝品。

3.2 侗族的精神文化之“象”

侗族的精神文化是習俗和信仰,是現代設計中隱喻、象征的主題,包括寓意豐富的紋飾圖案、宗教崇拜、民俗民風等。自古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精致細膩的紋飾圖案素材主要來自大自然的花草、蟲魚、鳥獸等,通過手工刺繡、木構制作等呈現出龍蛇紋、魚紋、太陽榕樹紋、螃蟹紋、花草紋和三魚共首等圖案。其中龍蛇紋(圖4)以蛇為原型,以木雕形式裝飾在鼓樓上,象征著驅邪避災、興云布雨,成為保護侗寨的精神符號;在自然崇拜中認為“萬物有靈”,并暗藏著人們的生存禍福。這些源于自然的精神形象,表現出侗族人民自然淳樸、天真善良的精神狀態,為餐廳空間設計提供了寶貴的精神素材。

圖4 侗族紋飾圖案、長桌宴、侗族大歌。

4 侗族文化的“立象盡意”

4.1 侗族文化“立象盡意”的設計策略

在主題餐飲空間設計中“立象盡意”是設計師在空間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植入從侗族文化抽象、提煉的圖像符號,將其形狀、顏色、紋理等特征經“意向耦合”后進行嵌套、改寫、比喻,并賦予空間界面或軟裝飾品,讓消費者產生“睹物思情”的體驗感[9],實現侗族文化審美與再傳播。這里的“象”即如前所述的侗族物質和精神文化圖像符號,“意”則是其濃郁的文化內涵。設計師也正是以空間為載體,主動設置其圖像符號,以形成文化“意象”,多個“意象”連續被體驗者感知,最終產生主題文化的“意境”美,實現“立象盡意”之目的。侗族文化的具體實現過程一般有以下途徑。

(1) 侗族實物圖像符號結合展陳直接“立象”。這種方式通常在空間墻地面將侗族文化的實物素材直接進行“博物館”式的陳列展示。如將侗族手工刺繡、竹編器具等實物裝裱于畫框,或陳列于展架、櫥窗等,并在材質反差、局部燈光的照射下,形成空間的視覺中心,強化空間的主題文化。在侗族人民適應自然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豐富的農業、狩獵、手工藝用具,這些鄉土氣息濃郁的實物符號早已扎根于侗民的記憶,在空間設計中通常成為設計師的首選,懸掛和設立點綴空間。單體實物作為碎片化的文化要素,在具體設計應用時,要注重實物與環境的對比與協調。比如將水車、酸壇子等生產生活用具作為視覺中心陳列展示,小型的犁、耙、石臼、舂米、斗笠、魚簍、谷物等多壁掛于墻面。

(2) 侗族抽象圖像符號與材料工藝等結合,在硬裝上“立象”。侗族文化中有豐富的動植物紋樣、幾何紋樣、木構建筑符號、圖騰崇拜符號;有竹藤編制工藝、紡織刺繡工藝以及稻作農耕、侗族大歌、蘆笙踩堂、長桌宴等傳統習俗文化,這些豐富的物質和精神文化成為空間界面裝飾的最佳素材。在室內設計中,可對原始素材進行圖像提取、簡化、抽象,在保持文化基因的基礎上結合材料、工藝和技術,對墻地面進行鏤空與嵌套、重復與透疊、組合與鑲嵌等,形成空間,產生光影、材質等層次變化。

(3) 侗族具象圖像符號經過二次設計,在軟裝上“立象”。侗族人民利用傳統手工紡織技術織布,采用原始的植物染料對織布進行扎染和蠟染,配以精致的刺繡侗錦和手工銀飾等,軟裝設計中可將傳統刺繡侗錦、扎染蠟染布藝等直接改變用途,二次設計制作成主題空間的窗簾、床簾、座椅靠墊等;可將手工藝人竹藤編制器具再設計為點綴空間的照明燈具;利用小泡酸壇、小青瓦等改造設計為特色餐廳的餐具等,以及農耕時代手工藝人編織出功能各異的生產生活用具,結合旅游市場需求,轉向編制造型精致的工藝品、裝飾品等。

4.2 侗族文化“觀物取象”與“立象盡意”的實踐——主題餐飲空間設計

“侗之味”侗族主題餐廳是以侗族物質文化之取“象”為載體,以精神文化之“意”為靈魂,打造主題餐飲空間,以滿足現代審美需求。設計基于“觀物取象、立象盡意”的現代設計理解,在功能設計合理之后,充分挖掘侗族文化內涵特征,選擇侗寨物質文化的建筑群、藍天白云和侗族鼓樓為原始形象進行取“象”,并將獲取的抽象符號結合空間天花和墻面進行重疊和嵌套,結合局部照明成為空間視覺中心(圖5)。其中取侗寨及鼓樓建筑之“象”營造優美的侗鄉風情意象:首先從侗寨層疊的建筑群中提煉出抽象的斜屋面符號,以表達侗鄉人民“家”的情懷;其次空間以吊腳樓中古樸濃郁的木質褐色系為主色調,輔以窗外的青山綠水色系,以表達侗鄉因地取材、民淳俗厚的居住環境;最后選擇侗族紋樣圖案、泡酸壇、竹編用具等生產生活實物符號結合重點照明,在前臺接待區、包間、桌椅墊布等空間進行軟裝展示應用,點綴出侗鄉純樸意象的視覺意向。

圖5 侗族文化的“觀物取象”與“立象盡意”。

5 結語

“觀物取象”與“立象盡意”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內容,在文化自信的當下,其設計學衍生意義為室內設計創新提供了新視角?!坝^物取象”的設計學理解為對事物進行觀察和感受以后進行抽象、簡化,并創新出圖像符號,是以具象形式對抽象思想、文化內涵的高度概括;而“立象盡意”是設計師在確定設計作品的主題后,借以適合的形象符號表現主題立意,因此“盡意”是“取象”的直接目的。以侗族文化為例,其所取之“象”主要包括物質和精神文化兩部分,而所盡之“意”則是侗族的文化內涵,其具體的實現方式包括實物圖像符號直接展陳、抽象圖像符號應用于硬裝以及具象圖像符號二次設計應用于軟裝等。研究旨在以傳統文化為根基衍生其現代意義,實現“古為今用,借古開今”,為創新現代室內設計作參考,為文化自信的主旋律賦能。

猜你喜歡
觀物侗族餐飲
可怕的餐飲外賣
觀物造境——李昂界畫世界的生態隱喻
制止餐飲浪費,從你我做起
觀物取意2018“正藝術”油畫作品展
快樂童年——榕江侗族兒童
侗族建筑博物館——大利村
在餐飲外企揮灑精彩人生
侗族養生防病抗衰老經驗薈萃
論邵雍思想之結構、來歷與其數理論、觀物說對于理學之影響(三之一)
送外賣送出的“餐飲淘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