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專業與產業結構適應性研究
——以廣西北部灣六市為例

2024-01-12 02:01孫曉宇郭彩扣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北部灣第二產業生產總值

孫曉宇,郭彩扣

(1.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南寧 530008;2.廣西制造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南寧 530100)

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2020 年11 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職業院校的專業結構要與區域經濟結構相適應,這是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十四五”時期要增強職業技術教育的適應性。

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息息相關,職業院校承擔著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技能型應用人才的重任,專業設置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職業教育能否滿足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人才結構、規模和質量的需求。因此,不論從促進職業教育更好發展方面,還是從提升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的服務能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對區域產業結構的適應性研究都顯得尤為必要。區域經濟的發展決定了職業教育的發展規模、速度和質量,區域經濟發展為中、高級職業技能人才的就業提供了更多工作崗位,促進了區域就業與產業結構更好的對接。在推動北部灣六市產業經濟發展方面,職業教育要主動適應北部灣六市產業結構的發展,這對于北部灣六市持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北部灣六市概念界定

廣西北部灣六市的概念引用自廣西北部灣經濟合作區(2006 年3 月成立),由南寧市、崇左市、防城港市、欽州市、北海市、玉林市組成。廣西北部灣六市以“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友好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加強彼此間多層次、多領域、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與合作,旨在共同打造一個在中國——東盟區域合作中起到積極作用的經濟板塊[1]。北部灣六市職業教育各具特色,優勢突出,加快北部灣六市職業教育合作,推進職業教育試點建設,打通職業教育和企業對職業技能人才需求之間的壁壘,解決長期以來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脫節問題,重構廣西北部灣職教體系,使其適應廣西北部灣六市產業布局,打造廣西北部灣六市職業技能人才培訓體系,有利于實現北部灣六市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為北部灣六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應用型人才支撐[2]。

二、北部灣六市產業經濟發展情況

(一)產業經濟發展情況

1.產業經濟情況

自2006 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合作區成立以來,北部灣六市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區內生產總值從2006年的2025.71 億元增加到2020 年10694.11 億元,經濟區內生產總值增加了5 倍有余,十八大以來經濟區內生產總值也增加了將近2 倍。但是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整體與廣西區內生產總值的差距在拉大如圖1 所示。

圖1 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與廣西區內生產總值比較

從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占廣西區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變化趨勢分析,2014 年之前,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占廣西區內生產總值逐年上升,一度占到廣西區內生產總值一半以上,2015 年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占廣西區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急劇下降,此后從2015 年到2020 年占比維持在48%左右,如圖2 所示,變化比較平穩。

圖2 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占廣西區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從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增速與廣西區內生產總值增速比較可以發現,兩者變化趨勢基本保持一致,2014 年之前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的增速均高于廣西區內生產總值增速,但是2015 年呈現出負增長,之后2016 年到2020 年基本與廣西區內生產總值增速差距不大,如圖3 所示。

圖3 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增速與廣西區內生產總值增速比較

2.產業結構情況

進一步從產業角度分析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變化特點,可以發現,從2006 年到2020 年北部灣六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均是上升的,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且第三產業的增速要高于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在2014 年之前增速與第三產業基本保持一致,增速較高,2015 年之后第二產業增速下降,與第一產業增速基本一致,增速較低。由此可見,北部灣六市經濟發展放緩的主要原因在第二產業增速放緩,如圖4 所示。

圖4 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變化趨勢(2006-2020年)

表1 為北部灣六市2016~2020 年產業生產總值的占比分布表,從表中可以得出,北部灣六市的產業結構存在較大差異,但是也呈現出某些共性。從縱向分析,2016 年到2020 年北部灣六市第一產業占比基本呈現小幅上升的趨勢,第二產業占比均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第三產業占比基本呈現大幅度上升的趨勢。

表1 北部灣六市產業生產總值占比分布(%)表

第二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從橫向分析,2016 年北部灣六市三產中,南寧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欽州市、玉林市、崇左市第二產業占比均是最高的,其中北海市、防城港市的第二產業占比高達50%以上,到2020 年除防城港外,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玉林市、崇左市的第二產業占比均大幅下降,南寧市、欽州市、玉林市、崇左市第二產業占比不足30%,尤其崇左市、欽州市第二產業占比與第一產業占比幾乎相當,產業結構問題異常突出。

從北部灣六市整體水平分析,與我國第一、二、三產業占比分別在15%、50%、35%左右的水平比較,北部灣六市第一產業雖然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是占比依然過大,超過18%;第二產業占比過低,且占比有下降的趨勢,發展后勁不足,第三產業占比過高,且呈現上升的趨勢,這些原因造成北部灣六市生產總值增速乏力[3]。

3.產業就業情況

進一步從就業人數分布分析北部灣六市各產業的變化特點,可以發現,北部灣六市2016 年到2020年第一產業從業人數除北海市有小幅上升趨勢外,其他城市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均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就業人數整體呈現下降的趨勢,第三產業就業人數整體呈現上升的趨勢,如表2 所示。

表2 北部灣六市各產業就業人數分布(萬人)

整體分析可以發現,北部灣六市第一產業就業人數過少,且呈現急劇下降的趨勢,5 年時間從5 萬余人就業下降到2020 年的2.5 萬余人;第二產業就業人數同樣呈現下降趨勢,5 年時間里從業人員下降了將近10 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數上升了約30萬人。

(二)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通過分析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桂政辦發〔2021〕143 號)文件,對廣西壯族自治區14 市(縣、區)重點承接平臺情況匯總,廣西北部灣六市各城市重點發展產業分布具有相似性又具有特殊性。南寧市重點產業發展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現代金融、數字經濟、文體醫療、加貿物流、新興制造等;崇左市重點產業發展主要集中在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物流倉儲、工業加工等;玉林市重點產業發展集中在醫藥制藥、醫療器械、健康食品、休閑養生、紡織服裝、綠色建材;欽州市重點產業發展集中在農產品生產加工、醫藥制造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防城港市重點產業發展集中在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食品加工、海產品加工;北海市重點產業發展集中在電子信息產業、軟件與信息服務、高端裝備制造業、臨港重化工業下游產業、海洋經濟產業、現代服務業等。

從上述分析看,廣西北部灣六市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為: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加工、現代金融、現代服務業等,1+X 證書制度試點建設專業基本涵蓋了這些產業方向。北部灣六市各城市間的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缺乏明顯的互補性。從2020 年北部灣各城市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看,各城市的產業發展基本較為獨立,產業集群不明顯,各城市間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有重合,產業同構現象比較明顯,不利于城市間的協作互補。

三、北部灣六市產業與就業適應性情況

(一)北部灣六市產業與就業適應性

適應性是生態學術語,即生物體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形成的與環境和諧、適合的現象,應用到經濟社會可以表示產業結構與產業從業人員適合程度。產業結構偏離度可以反映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適應性,其可以通過產業就業人數和產業產值數據計算得出,可定量描述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適應狀況[4]。

pi表示i 第產業的產業結構偏離度,ci表示第i產業的產值占當年本區域生產總值的比重,li表示第i 產業就業人數占當年就業總人數的比重。

理想狀態下產業結構偏離度應為0,表示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達到適應的狀態,如果產業結構偏離度大于或小于0 時,表明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不適應、不協調。具體分析,如果產業結構偏離度大于0,即產業增加值比重大于該產業的就業人數比重,意味著該產業的勞動生產率高,吸納就業能力強,但就業不充分;如果產業結構偏離度小于0,表明產業增加值比重小于該產業的就業人數比重,意味著該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低,吸納就業能力弱,但就業規模較大,需要向其他產業轉移冗余的勞動力。實際應用中,一般認為產業結構偏離度在正負0.2 以內都可接受,本文參考產業結構偏離度絕對值在0.2 以內,即認為該產業與就業市場較為適應。

經計算北部灣六市各產業的結構偏離度整理如表3 所示。從表3 中可以得出,北部灣六市第一、二產業結構偏離度為正值,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為負值,其中第一產業結構偏離度在5 以上,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這表明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遠遠大于該產業的就業人數比重,第一產業吸納就業能力較強,就業很不充分;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為正值,數值在呈現下降趨勢,表明第二產業就業不充分,具有吸納就業的能力,但是吸納就業的能力在下降;第三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低,吸納就業能力弱,但就業規模較大,需要向其他產業轉移較多的勞動力,但是從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的變化趨勢分析,第三產業能夠向其他產業轉移勞動力的能力也在逐步下降[5]。

(二)北部灣各市產業與就業適應性

雖然北部灣整體上呈現出第一、二產業就業不充分,缺乏就業勞動力,第三產業就業勞動力飽和的特點,但是北部灣六市每個城市的特點又有所不同,表4 為北部灣六市各城市三種產業的結構偏離度,從表中可以得出,北部灣六市各城市第一產業結構偏離度均為正值,表明第一產業吸納就業能力較強,就業不充分。第二、三產業結構偏離度的情況較為復雜:南寧市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均為負值,2019、2020 年份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的絕對值均超過0.2,表明南寧市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小于該產業的就業人數比重,該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低,吸納就業能力弱;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均在0.2 以內,表明南寧市第三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比較適應。北海市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為正值,且均在0.2 以上,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表明北海市第二產業就業不充分,具有吸納就業的能力,但是吸納就業的能力不穩定,整體呈下降的趨勢;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均為負值,表明整體上北海市第三產業就業較為飽和,且其絕對值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表明北海市第三產業雖然能夠向其他產業轉移勞動力,但是能夠轉移的勞動力也在逐步下降。防城港市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均為正值,且遠遠大于0.2,表明防城港市第二產業就業不充分,缺乏就業勞動力,具有吸納就業的能力,從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變化趨勢分析,防城港市第二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在逐步增強;防城港市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均為負值,且其絕對值大于0.2,表明防城港市第三產業就業飽和,具備轉移勞動能力的潛力。玉林市與欽州市的特點較為相似,這兩個市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均在標準范圍值之內,可以認為這兩個市第二產業與就業市場相適應;這兩個市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均為負值,但是其變化趨勢逐漸接近0.2,表明這兩個市第三產業與就業市場逐漸適應。崇左市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均為正值,且遠遠大于0.2,表明崇左市第二產業就業不充分,缺乏就業勞動力,具有吸納就業的能力,從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變化趨勢分析,崇左市第二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在逐步減弱;崇左市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均為負值,且其絕對值大于0.2,表明崇左市第三產業就業飽和,具備轉移勞動能力的潛力。

表4 北部灣六市各城市產業結構偏離度表

四、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與我國三種產業發展相比較,北部灣六市整體呈現出第一、三產業占比過高,第二產業占比過低的情況,2015~2020 年北部灣六市三產增加值占廣西總增加值的比重基本維持在48%左右,較2014 年占比明顯下降,從產業增加值的變化趨勢反映出北部灣六市產業結構并不合理,結合北部灣六市重點產業發展的定位分析,北部灣六市各城市間的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缺乏明顯的互補性,從2020 年北部灣各城市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看,各城市的產業發展基本較為獨立,產業集群不明顯,各城市間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有重合,產業同構現象比較明顯,不利于城市間的協作互補。

從北部灣六市產業結構與就業數據分析,北部灣六市產業結構與就業市場整體結構并不適應,雖然北部灣六市整體上呈現出第一、二產業就業不充分,缺乏就業勞動力,第三產業就業勞動力飽和的特點,但是第一產業就業人數總量過小,吸納就業的能力有限,第二產業整體出現發展萎縮的態勢,第三產業發展超過了本區域的經濟發展速度,有點過熱。具體到城市,六市的第一產業就業均不充分,缺乏勞動力,具備吸納就業的能力;南寧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崇左市第二產業就業不充分,缺乏就業勞動力,具備吸納就業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在逐漸減弱。第二產業比較適應的有玉林市和欽州市,第三產業比較適應的城市有南寧市、玉林市和欽州市,第三產業就業飽和具備轉移勞動能力的城市有北海市、防城港市、崇左市。

(二)對策建議

1.引導產業理性發展

北部灣六市就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一般認為國民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占比應較大,然而第三產業抗風險的能力相比較第一、二產業要弱很多。從國內外經驗分析,近幾年國內外局勢變化導致過度依籟第三產業發展的國家、區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濟衰退。第一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第二產業是國家硬實力的體現,尤其在國際大環境出現波動時。第一、二產業是維護國民經濟穩定的基礎,尤其是第二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實體產業,起到產業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2008 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表明,第三產業占比過高,第二產業占比過低,區域經濟抗風險能力就會出現問題。

政府層面應當明確北部灣六市整體產業發展定位,優化各市重點產業發展方向,重視實體產業經濟,優化第三產業發展,盡可能避免北部灣六市各城市產業發展重合、產業結構同構現象。北部灣六市經濟合作區協同發展的核心是實現產業聯動,各城市依據自身比較優勢發展主導優勢產業,城市間產業合理布局、錯位發展、協作互補,才能更好實現動態關聯,增強北部灣六市經濟合作區間的經濟聯系和合理的功能分工。

2.調整職教專業布局

北部灣六市職業教育除南寧市外,其他城市基本以中職教育為主,不利于各城市高層次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針對當前北部灣六市職業教育空間布局等不合理現象,應統籌規劃職業教育總體布局。根據北部灣六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高等職業院校適時進行布局調整,提升北部灣六市其他城市中職院校辦學層次是十分必要的。與此同時,職業教育并非單由職業學校完成,需要國家、政府、社會等各方面的配合以及支持。政府應當出臺有利于適應當地城市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通過提供有力的政策環境優化職業院校分布,優化職業院校層次布局,為北部灣六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應用型人才支撐。

北部灣六市第一、二產業對應的職教專業建設不能很好滿足北部灣六市第一、二產業的發展,需要擴大第一、二產業對應的專業建設,加大農林牧漁大類、土木建筑大類、裝備制造大類、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輕工紡織大類等專業的建設;第三產業對應的職教專業建設超過了北部灣六市需要的第三產業發展速度,應適當調整第三產業對應的專業建設,優化調整財經商貿大類、電子信息大類等過熱的試點專業。與此同時又要結合北部灣六市產業布局,根據北部灣六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統籌規劃北部灣職業教育專業布局,引導職業院校專業調整,建立試點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試點專業結構,以適應北部灣六市區域產業動態發展。

3.重構職教育人體系

近幾年,廣西在職業教育推進工作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廣西職業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國各省前列。1+X 證書制度試點也將是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是職業教育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廣西北部灣六市在職教發展方面可以依托1+X 證書制度試點,推進職教專業與本區域產業經濟的適應性。一方面,重構職教體系,使其適應廣西北部灣六市產業布局,打造廣西北部灣六市職業技能人才培訓體系,實現彎道超車,更好服務廣西北部灣六市經濟區域一體化建設,推進廣西北部灣職業教育與產業經濟協調發展;另一方面,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職業院校應加強對學生就業價值觀的正面引導,科學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在專業設置、育人方式等方面主動適應產業發展對勞動力素質的需求,主動對接北部灣產業經濟發展,引導幫助學生盡早建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引導中高級職業技能人才主動將所學專業適配北部灣六市產業發展需要。

猜你喜歡
北部灣第二產業生產總值
2020年河北省國內生產總值
2019年河北省國內生產總值
什么將取代國內生產總值?
北部灣大學坭興陶教學改革探究
本地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指數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研究
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研究
建強堡壘鑄就“ 北部灣第一哨”
北部灣的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