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視域下英雄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的實施策略探究

2024-01-14 21:15潘翠蘭張珍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思想道德與法治法治素養超星學習通

潘翠蘭 張珍

摘? 要:全媒體視域下把英雄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有利于增強教學實效性。在依法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按照“精選案例—設置問題—組織線上討論—點評歸納總結”的思路來組織教學,凸顯一例到底、問題導向和學習通貫穿全程的特點,在增強學生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法治素養的同時,培育大學生敬畏英雄、崇尚英雄、爭做英雄的主體意識。

關鍵詞:全媒體;思想道德與法治;實施策略;法治素養;超星學習通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1-0192-05

Abstract: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heroes into the "Ideological, 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ll media is beneficial for enhanc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teaching design of exercising rights and fulfilling obligations according to law, teachers organize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selecting cases - setting questions - organizing online discussion - 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This method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ample to the end,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While strengthening students' legal literacy of exercising rights and fulfilling obligations according to law, it also cultivates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fearing heroes, advocating heroes and striving to be heroes.

Keywords: all media;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rule of law literacy; Super Star Learning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圍繞英雄精神形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并指導制定相應法律制度保護英雄模范人物。2018年4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五號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2018年4月2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币苑晌淦魇刈o和捍衛英烈尊嚴,讓英烈精神融入血脈。高校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以下簡稱“德法”課)是一門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的課程。習近平關于英雄的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繼承和發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養料,是“德法”課極為寶貴的教學資源。2019年,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高?!暗路ā闭n因全媒體而呈現新的機遇和挑戰,探討如何順應全媒體時代,把英雄精神融入“德法”課,是增強 “德法”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課題。

一? 全媒體視域下英雄精神融入“德法”課的價值意蘊

(一)? 有利于實現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相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梢?,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需要協同發力,不可或缺。習近平對于英雄精神的重要論述中既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質、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等思想道德品質內容,又有用法律的形式加強對英雄的保護等法治內容。比如,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既保護身邊的凡人英雄,同時對于保護英烈的行為也有新規則。這都體現了黨和國家致力于以法律制度的名義保護英雄。高校教師將保護英雄的法律法規融入“德法”課中,既有利于弘揚英雄精神,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養;同時又可以引導大學生敬畏法律,增強大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實現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相統一的目標。

(二)? 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對于英雄精神的相關論述中,蘊含著臨危不懼、攻堅克難、忠誠國家、勇于擔當和開拓創新等豐富內涵,其核心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相一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養料。大力弘揚和傳承英雄精神,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三)? 有助于高校解決全媒體視域下英雄精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實現英雄精神教育應有的價值

全媒體視域下,社會上出現的戲謔“狼牙山五壯士是土匪”、認為“黃旭華不孝”等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英雄精神價值認同造成不小的沖擊。另外,高校當中存在偶像崇拜取代了英雄崇拜,英雄人物被大學生邊緣化的現象。這使得英雄精神面臨著嚴峻挑戰和被消解的風險。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在講授中國歷史時,要注重引導學生傳承民族氣節、崇尚英雄氣概,引導學生學習英雄、銘記英雄,自覺反對那些數典忘祖、妄自菲薄的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自覺提升境界、涵養氣概、激勵擔當?!比襟w視域下,亟需創新英雄精神教育理論,探索新的實現途徑和方法,以解決英雄精神教育在實踐中的諸多不適應問題。

二? 全媒體視域下英雄精神融入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 背景與問題

1? 教學內容的背景分析

本教學內容來源于《思想道德與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第六章第四節第二目“依法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需要明確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關系,要落實到依法行使法律權利與履行義務上。通過教學,引導學生理解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是相互依存、一律平等、互利共贏的關系。

2? 教學問題分析

教學的重難點問題分析?!胺蓹嗬c法律義務是相互依存、一律平等、互利共贏的關系”是本教學內容的教學重點。其中,第一個教學重點“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相互依存”是難點問題,學生對馬克思的論述——“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存在一定的不解和困惑,需要教師通過講授厘清學生的困惑點。第二個教學重點“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平等”,應通過講授引導學生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沒有特權。第三個教學重點“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互利共贏”也是個難點問題。由于部分學生認同網絡上的觀點,“公民只有行使法律權利才對自己有好處,履行法律義務只有付出沒有回報”,因此教師需要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結合點評總結,駁斥這一錯誤觀點,引導學生理解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是互利共贏的關系。

學情分析。本課程的授課對象是高校一年級學生。從學生的知識儲備來看,在前面的學習中,關于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含義與特征,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于兩者之間的關系缺乏理性認知。從學生的能力水平來分析,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概括總結能力,熟練使用超星學習通的各項功能,具備在超星學習通上進行師生互動的能力基礎。從學生的學習特點來分析,“00后”大學生思維活躍,對新媒體的使用意識較強,更喜歡在新媒體上表達個人觀點。

(二)? 解決問題的思路

本節課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把“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理論教學內容與英雄保護實踐緊密結合,主要采用一例到底和問題導向教學法,按照“精選案例—設置問題—組織線上討論—點評歸納總結”的思路來準備和組織教學,通過“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課堂小結”這三個教學環節,實現本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把握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關系;能力目標,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概括總結的能力;情感目標,增強學生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法治素養,培育大學生敬畏英雄、崇尚英雄、爭做英雄的主體意識。

(三)? 教學實錄(課堂教學過程的實際記錄)

第一環節:新課導入(3分鐘)。

【教學活動】在線回答+教師總結。

【教學內容】播放電影《長津湖》片段,展示朋友圈中同學們的觀后感和網絡上侮辱抗美援朝志愿軍英烈的言論,提出問題1:對于在網絡上發布侮辱抗美援朝志愿軍英烈的行為,你認為需要承擔什么后果嗎?在保護英雄方面,我們應該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師生互動】教師在超星學習通上發布主題討論,學生將思考結果發布到平臺,教師投屏關鍵詞。

【教師總結】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對抗美援朝精神的內涵作了如下表述:“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蓖瑢W們觀看電影《長津湖》后,都紛紛表示“淚目”,可見大家都被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所感動,對侮辱抗美援朝志愿軍英烈的行為深惡痛疾。所以對此問題,絕大部分同學都很快提交了答案,但是同學們的答案并不夠準確。接下來,老師給同學們閱讀人民網的相關文章,全面了解英烈保護中公民的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

第二環節:新課講授(35分鐘)——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關系。

【教學活動】閱讀文章+教師總結。

【師生互動】教師在超星學習通上推送文章《英雄烈士不容褻瀆 惡意詆毀貶損將被嚴懲》(來源:人民網2021-10-09,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1/1009/c1008-32247960.html),要求同學們認真閱讀文章。

【教師總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已經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羅某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英烈所具有的法律權利,我們可以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來理解?!吨腥A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受法律保護?!钡诙鍡l規定:“對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行為,英雄烈士的近親屬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备爬ǘ杂⑿哿沂烤哂行彰麢?、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起訴權。

個人在英烈保護中所具有的法律權利,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對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權益和其他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向負責英雄烈士保護工作的部門、網信、公安等有關部門舉報?!备爬ǘ?,個人有舉報的權利。

組織和個人在英烈保護中所具有的法律義務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公共場所、互聯網或者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將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用于或者變相用于商標、商業廣告,損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备爬ǘ?,任何組織和個人有保護英雄烈士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義務。

1? 新課講授: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相互依存

【教學活動】小組討論+教師總結。

【教學內容】問題2:個人對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權益的行為向有關部門舉報的權利怎么才能實現?

問題3:英雄烈士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怎么才能保障?

問題4:從以上兩個問題,你總結出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之間是什么關系?

【師生互動】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展開小組討論,組長將討論結果上傳至教學平臺,教師進行總結提煉。

【教師總結】個人對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權益的行為有向有關部門舉報的權利,但是這個權利的實現必須以接到舉報的網信、公安等有關部門履行好依法及時處理的義務為前提。只有組織和個人履行好不得在公共場所、互聯網或者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義務;任何組織和個人履行好不得將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用于或者變相用于商標、商業廣告,損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的義務,英雄烈士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才能得到保障。

也就是說,只有承擔法律義務的人履行法律義務,享有法律權利的人才能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法律權利的行使必須伴隨著法律義務的履行。因此,馬克思曾經強調“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是相互依存的關系。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p>

2? 新課講授: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平等

【教學活動】在線回答+教師總結。

【教學內容】問題5:《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公共場所、互聯網或者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將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用于或者變相用于商標、商業廣告,損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边@條規定中“任何組織和個人”這幾個字說明了什么?

【師生互動】教師在超星學習通上發布主題討論,學生將思考結果發布到平臺,教師投屏關鍵詞。

【教師總結】強調“任何組織和個人”,首先說明無論你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無論你是家財萬貫,還是一貧如洗,在法律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無差別的。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平等,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或者多享受權利少承擔義務的情況在法律面前絕不可能出現。

3? 新課講授: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互利共贏

【教學活動】在線投票+在線回答+教師總結。

【教學內容】問題6:有人說,“公民只有行使法律權利才對自己有好處,履行法律義務只有付出沒有回報”,你認為對嗎?

問題7:個人履行保護英雄烈士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法律義務對公民自己有什么好處?

問題8:從以上兩個問題,你總結出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之間是什么關系?

【師生互動】先組織學生對問題6進行在線投票,教師將投票結果投屏,然后再依次發布問題7和問題8,學生在線回答。

【教師總結】習近平強調“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個人切實履行好保護英雄烈士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義務,才能在社會中營造尊敬英雄、崇尚英雄的良好氛圍,引導社會大眾學習英雄、爭做英雄。學習英雄的過程,也是個人的意志、情感和信念行為向英雄模范看齊的過程,從而起到規范個人行為,提升個人道德素養的作用??梢?,履行好保護英雄烈士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義務,是對英雄烈士負責的表現,有利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國家發展進步;同時也有利于個人道德素養的提升。

因此,不是只有行使法律權利才對自己有利,在法律權利與法律相一致的情況下,公民履行法律義務,實際上也是對自己有利的。所以“公民只有行使法律權利才對自己有好處,履行法律義務只有付出沒有回報”的說法是錯誤的,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是互利共贏的。

知識點講授環節如圖1所示。

第三環節:課堂小結(1分鐘)。

本堂課,通過文章《英雄烈士不容褻瀆 惡意詆毀貶損將被嚴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同學們了解了公民在保護英雄烈士方面所具有的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并且掌握了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之間的關系:相互依存、一律平等、互利共贏。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既珍惜自己權利又尊重他人權利,既善于行使權利又自覺履行義務;崇尚英雄,尊敬英雄,像英雄模范那樣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第四環節:教師布置拓展學習任務(1分鐘)。

根據本堂課老師組織同學們閱讀文章《英雄烈士不容褻瀆 惡意詆毀貶損將被嚴懲》,請同學們課后通過多種途徑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爭當英雄精神宣傳員。

(四)? 教學反思

本堂課,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案例閱讀、分組合作探究,問題討論、歸納總結等任務,順利完成了預期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整個教學環節體現以下特點:①一例到底。用一篇文章《英雄烈士不容褻瀆 惡意詆毀貶損將被嚴懲》結合一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貫穿一堂課始終,帶出“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關系”這個教學內容所有的知識點,給予了學生對案例充分的討論時間,實現了理論和實際、生活邏輯與理論邏輯的結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②問題導向。根據案例,圍繞教學內容“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關系”設置了8個問題,突出問題意識。問題難易結合,適度開放,注重啟發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概括總結的能力。③超星學習通貫穿全程。順應學生的學習特點,借助學校成熟的信息化條件,運用超星學習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開展案例閱讀、分組合作,問題討論等任務,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也實現了人人參與討論,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教學效果。

但是,從整堂課的實施效果來看,學生歸納能力和合作探究的主動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內容的深度還有待進一步深挖。

參考文獻:

[1] 秦龍,吉瑞霞.習近平英雄觀的核心要義與時代價值[J].理論探討,2021(4):11-18,2.

[2] 葉政,許壹言.習近平關于英雄精神重要論述:生成邏輯、主要內涵及時代意蘊[J].鄧小平研究,2021(4):64-72.

[3] 田雨晴.習近平關于英雄精神價值的重要論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28-32.

基金項目:2020年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全媒體視域下大學生英雄精神價值認同研究”(2020LSZ003);2019年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高校思政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七個講清楚’研究”的階段性成果(2019SZ019)

第一作者簡介:潘翠蘭(1981-),女,壯族,廣西南寧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思想道德與法治法治素養超星學習通
攀枝花三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踐路徑
試論高校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
高校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提高的策略研究
基于超星學習通移動教學模式的課堂教學應用與研究
淺論超星學習通輔助外國文學教學改革的實現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索
超星學習通APP在高校推廣的可行性簡析
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治素養現狀分析
淺析高職院校法治意識素養的培育和養成
完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路徑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