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背景下課程思政融入師范專業課程的困境與出路

2024-01-14 14:30方建華李金龍劉思羽陳慧慧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文科專業課思政

方建華,李金龍,劉思羽,陳慧慧

(1.石河子大學 師范學院/兵團教育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石河子大學 師范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一、問題提出

2020 年11 月《新文科建設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設對于推動文科教育創新發展、加快培養新時代文科人才、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盵1]同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強調了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價值,也從課程思政建設的各方面出發進行了指導說明。[2]“課程思政的核心是課程育人,載體是所有課程,方式是協同貫通?!盵3]師范專業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排頭兵。2018 年教育部頒布《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 的意見》,指出要將“四有”好老師標準、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和“四個服務”的要求細化落實到師范生培養的全過程。[4]新文科、師范專業和課程思政三者在價值指向和理論指導上不謀而合,三者都秉持立德樹人的價值立場并遵循協同發展的指導理念?!缎浴访鞔_指出其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價值引領,堅持立德樹人,推動完成新時代新使命。[1]立足新文科建設背景,一方面可以推進師范專業建設,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師范生;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課程思政建設出路,推動師范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類課程協同發展,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塑造師范生的理想信念、扎實師范生的專業素養,更好地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新文科背景下課程思政對師范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已有研究可以發現:就課程思政的認知而言,學者基于上下級和同級兩組關系,提出了壓實、反饋和交互促進三個機制以構建課程思政立體式認識結構。[5]但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認識不到位[6]、對課程思政的認識“低淺化”“簡單化”的問題。[7]就課程思政的實施能力而言,吉林大學立足雙翼目標驅動下“五維三域”、教評一體打造了檔案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新模式。[8]但目前教師挖掘思政元素能力欠缺,[9]教師教學能力不充分,[10]教學效果評價標準缺乏、內容單一,制度支持和激勵機制的缺失[11]也成為制約課程思政發展的系列問題。立足教育學類課程思政建設,有學者提出了通過案例教學法、演示法、讀書指導法等方法來優化公共教育學課程思政。[12]另外有學者認為教育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應該圍繞教育者的自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情境、師范生獲得與發展等方面進行。[13]

綜上,目前關于課程思政的相關研究仍以思辨為主,師范類相關課程的思政融入問題研究不足?;谛挛目评砟顚煼额悓I課程思政融入問題的新要求,本研究將研究場域聚焦到師范類專業課程上,選擇實證研究范式,運用調查研究方式客觀呈現S 大學師范類專業課程思政融入的實際狀況,剖析課程思政融入過程的現實困境,探尋更具適宜性和針對性的具體策略,為高校課程思政的深度推進提供依據。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法進行調查,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按照教師和學生所在專業選擇各專業50%左右的人數,共抽取教師38 人,學生362人為研究對象,經過篩選后共38 名專業課教師和291 名大一至大三年級的師范生為有效數據(具體情況見表1 和表2)。

表1 教師人口統計學變量描述統計

表2 學生人口統計學變量描述統計

表3 教師對課程思政元素融入過程的困境情況調查信息表

本研究問卷調查的教師包括38 人,其中男教師12 人,女教師26 人;教授職稱3 人,副教授職稱13 人,講師職稱20 人,助教2 人;博士學歷教師9 人,碩士學歷教師26 人,本科畢業教師3 人;0~3 年教齡9 人,4~6 年教齡4 人,7~10 年教齡4 人,11~15 年教齡10 人,16 年以上教齡11人;所在專業包括教育學5 人,學前教育4 人,小學教育8 人,科學教育6 人,教育技術學4 人,應用心理學11 人。

本研究問卷調查的有效學生人數為291 人,其中男生71 人,女生220 人;大一年級117 人,大二年級88 人,大三年級86 人;學前教育專業121人,教育學專業38 人,小學教育專業49 人,教育技術學42 人,應用心理學41 人;黨員8 人,學生干部86 人,普通學生197 人。

(二)研究工具

教師問卷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5 題;第二部分為多選題21 題,旨在了解教師課程思政融入的現狀、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希望接受到的幫助。學生問卷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4 題;第二部分為多選題16題,旨在探究學生與教師在課程思政融入的各個方面存在怎樣的差異;第三部分以李克特五點計分量表的形式呈現,旨在了解學生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對于課程思政各方面情況的真實感受。

在問卷調查的過程中,通過問卷星進行全部問卷的收集,本研究剔除了填寫問卷用時少于90秒、問卷未填寫完整以及多個選項答案一致的問卷,最終保留教師有效問卷38 份,有效率100%,學生有效問卷291 份,有效率80.38%。除此之外,為了確保被試如實填寫問卷,研究者在問卷填寫說明中特別強調了本問卷是匿名問卷,僅供調查研究使用,并保證對被試所填寫內容嚴格保密。綜上,問卷信度得到一定保證。之后本研究運用SPSS25.0 軟件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

三、新文科背景下課程思政融入師范專業課程的困境

(一)課程思政融入意識薄弱

新文科改革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須因時而進、創新發展,師范類專業建設需要立足新文科背景,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文科教育學科體系的形成、更好地完成服務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的使命要求。[14]2016 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關于課程思政的主體、地位、作用、內容、特征、功能等基本理論問題得以廓清,這一時間節點也成為課程思政認識的緣起。[15]自2016 年以來,高校對課程思政的要求日益規范,明確提出教師應充分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并有機將其融入課程教學大綱的課程目標、內容和教學方式,但本研究問卷調查發現僅有21.05%的教師對于課程思政很了解、有專門的研究,31.58%的教師認為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最大困難是難以把握其準確性和科學性,教師的課程思政融入意識依舊薄弱。經過文獻分析發現目前部分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仍存在思想認識的片面性和狹隘性,致使育人出現“真空地帶”,教師的課程思政融入意識有待強化。[16]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約束。一則時間精力有限制約教師主動學習自覺融入,“課程思政”實施的關鍵在于教師自覺。高校教師作為高校三大職責的主要承載人,不僅需要高質量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任務達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還需要主持或參與社會服務工作。除此之外,額外的行政工作也會對教師產生一定影響。因此教師思考和探究課程思政時間精力投入上的不足影響到教師對課程思政自覺融入的主動性。二則學科拓展知識缺乏限制融入意識。教師已有的知識積累和素養不足以完全支撐將課程思政融入到專業課程之中,在新文科背景下,現有的研究發現當前部分專業課教師的個人素質仍停留在原來的知識能力圈層,迫切需要盡快突破知識能力的單一層次,將本學科的專業知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和與之相關的多學科知識進行多元融合,從而實現“專業課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雙重角色的轉換。[17]三則課程思政素養不足約束融入意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高校教師政治思想素質對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教師的課程思政素養不足難以支撐其主動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的活動,思政元素融入意識被極大地限制,從而導致教師課程思政融入意識薄弱的問題。

(二)課程思政元素開發能力欠缺

思政元素是影響課程思政建設水平及效能的核心要素。2020 年教育部對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課程思政元素開發提出了指導要求,即要科學地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挖掘思政元素,并將其與專業特色相結合,分類地推進課程思政元素與知識的融合。教師對思政元素的挖掘及融入是推進新文科背景下課程思政建設的應有之義,更是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中的關鍵一環。目前,如何整體性提升專業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能力成為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亟待攻克的瓶頸環節。[18]本研究問卷調查也發現在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師范專業的過程中,有55.26%的教師認為課程本身難以挖掘思政元素,更有高達57.89%的教師認為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最大困難是教學過程中難以找到切入點。這一調查結果表明教師在課程思政融入師范專業的過程中存在著課程思政元素開發能力欠缺,對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困難、融入困難的問題。

追本溯源,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則外因缺乏系統培訓。系統培訓是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先行軍”,是教師課程思政元素開發能力提升的前提。有研究表明現如今很多高校專業課教師因為缺乏系統培訓,面臨著“不知道如何挖掘思政元素”“不知道如何把思政元素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專業知識中”等困境。本研究調查發現僅有5.26%的教師參與過省級課程思政的相關培訓和會議,仍有15.79%的教師沒有參加過課程思政的相關會議或培訓。由此可見,高校專業課教師極其缺乏關于課程思政的系統培訓。高校專業教師這支“主力軍”缺乏系統培訓,會導致其對高校課程思政開發要領的學習及掌握不足,導致外部理論與實踐的支持不到位;會讓不少專業課教師平時依然只注重鉆研本領域的專業知識,對思政環境不敏感,對課程思政的實施感到力不從心。要實施課程思政,首先要讓教育者先受教育,保證各專業教師掌握什么是課程思政、如何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如何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有機融合。二則內因缺乏探索性、反思性實踐?!胺此肌笔亲晕彝晟频倪^程,它能幫助我們回顧、分析和總結過去的不足,給自己創造一個完善自己的機會。同樣,探索性、反思性實踐在課程思政建設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課程思政元素開發過程中,教師的“反思”行為能夠促進其開發能力的提升。雖然課程思政建設已經提出有較長一段時間,很多專業課教師不停地開展思政教學,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師還是不知道如何開展課程思政,不知道如何挖掘思政元素以及如何融入思政元素。教師們花費許多功夫去完成教學實踐,卻忽略了教學反思,不好好審視已進行的思政教學,不對思政教學進行探索性、反思性實踐。如果教師只是持續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沒有對其過程與效果進行反思與總結,將會造成教師的課程思政元素開發能力無法提升,無法實現真正的前進。探索、反思過去的思政教學是為了尋找過去的不足,吸取經驗,提升能力,能夠在未來創造出更好的思政教學,實現課程思政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三)課程思政教學方式綜合運用不足

新文科背景下師范專業課程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課程內容是更加多元的,為了確保課程思政有效融入專業課中,教師應選擇適配的教學方式?;诰呱碚J知理論以及已有研究可知,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的教學方式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充分調動學生興趣,教師應多從“講”“查”“演”“做”等方面探索并綜合運用。[19]通過問卷可知,S大學師范專業在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中選擇“以身作則,潛移默化”教學方式的教師最多,占比89.47%。以自身的良好示范可以影響學生的態度,但使用實際案例教學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連接,加深學生對課程思政的理解。有效的思政教學方式應是能激發學生主動性的,然而實際上仍有68.42%的教師選擇“老師主導的講授式教學”,這與避免教師掌控全場的要求相違背。此外,選擇“其他”的教師僅占5.26%,大部分教師認為問卷中的五種教學方式足夠有效去實施課程思政,忽視了任務驅動、合作式、項目式和實踐調查等方式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合作,激發學習興趣,領悟課程思政內容的積極作用。(見表4)

表4 教師對課程思政融入的教學方式情況調查信息表

分析來看,教師對課程思政教學方式研究不充分是造成教學方式綜合運用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體現在對課程思政內容特點把握不充分。課程思政內容包括國家觀、人生價值觀和道德觀,不同的內容適合不同的教學方式。在專業課堂中融入國家觀引導學生樹立國家意識,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這類情懷和意識培養的內容更具隱蔽性,適合以案例教學法為主,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教學中產生情感觸動。在專業課堂中融入人生價值觀使學生在積累專業知識、提升技能的過程中,提高自身思想追求。那么以講授法為主,配合使用啟發式、小組合作學習等則更加有效。在專業課堂中融入道德觀使學生學會以道德約束自身行為,這類內容則更適合采用案例法、情境創設法和角色扮演等。[20]課程思政內容繁多且各具特色,若教師對此研究不充分,則會導致教學方法選擇適配度較低。另一方面體現在對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把握不充分。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把握學生特性,了解學生訴求,回應學生困惑才能夠真正實現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和育人使命。[21]另外,大學階段學習具有自主性,學生抵觸說教式的思政教學方式,更喜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即自我教育和PBL 教學模式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

(四)課程思政評價方式單一

新文科建設要求對課程思政效果評價應以科學、合理的方式,綜合考量其價值。師范生培養給予課程思政效果評價新方向,即側重學生思政素養的生成性,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變化的考量?!蛾P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提出要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22]通過問卷可知,選擇量表測量的教師人數最少,僅有18.42%的教師綜合使用量化和定性的評價方式評價課程思政效果。另外有47.37%的教師認為僅靠單一的評價方式就能有效對課程思政目標進行考核,且除課堂觀察記錄方式外涉及到其他能夠反映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變化發展的過程性評價方式較為缺失。

結合問題與相關資料分析得出,導致該問題的原因為:一教師對有關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評價理論的探索不足。課程思政目標與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中的情感目標有相同的價值意蘊?;谡n程思政目的及布魯姆情感目標分類,已有研究提出,可以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如問卷法對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評價,還可以采用更能展示學生思政素養生成的定性評價方法,如觀察法、訪談法、學習檔案評價等。由于探索不深入,教師會忽視相關理論對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方式的指導。二教師教育教學慣性的限制,受專業課教師學科背景或屬性的影響,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易偏重知識與技能等顯性目標,相對忽視課程思政目標,忽略對學生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培養,生成性評價缺失。[23]三高校對教師探索課程思政評價方式的考核機制缺乏。已有研究表明,一些學校以學歷、課題、發表論文數量等作為評價標準,忽視了對教師落實并檢驗課程思政效果的考核,這使得部分教師只做有益于職稱評定的課題,[24]沒有精力探究,甚至深入探究課程思政有效評價方式的意愿較低,導致課程思政評價方式運用單一。

四、新文科背景下課程思政融入師范專業課程的出路

(一)教師層面:樹以德育人觀念,探課程思政融入策略

其一,轉變觀念,勇于擔當,落實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基本理念?!毒V要》提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盵2]新文科背景下師范專業課程思政的實現需要將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與師范專業特點進行有機結合。首先,教師要深刻認識到課程思政建設對新文科改革以及師范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意義與價值,要深刻理解“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教育理念,能夠認識到課程思政是關乎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戰略工程”。教師應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四個偉大”“四種考驗”為出發點來認識“立德樹人”的重大意義,增強自身育人意識,深刻理解課程思政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其次,教師要厚植教育情懷,扎實推進“三全育人”,把教書育人作為一項崇高的事業。始終把“立德為先”作為價值引領,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厚植家國和仁愛情懷,向著“大先生”“大老師”的格局不斷奮斗。

其二,加強學習,主動探索,全面推進課程思政融入的教學實踐。研究指出目前制約課程思政發展的因素中,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問題更為突出。[25]本調查也發現教師在課程思政元素的開發能力、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等方面依舊存在問題。首先,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會、研討交流活動和思政專家座談會,通過學習理清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融入元素、融入方法、評價方法等內容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同時要認真學習有關課程思政的最新政策,仔細研讀有關課程思政建設的期刊或論文,實時了解有關課程思政研究的動態,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其次,教師應該在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發展,達到育人目的。另外,教師要勇于試錯,不斷地實踐各種渠道學習到的課程思政開發、教學、評價方式,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改進,從而增強自身課程思政的實踐水平和能力。最后,教師還需要充分利用好已經完成的課堂以及學生這一主體,引導學生多反饋、多交流,通過學生的反饋了解問題,促進教師持續的反思和改進,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增強課程思政的融入效果。

(二)學校層面:通過“減”“賦”“增”路徑助力課程思政

其一,“減負”路徑:還時間精力激發教師探索課程思政意識。原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指出: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26]高校教育以本為本,而課程思政更是本科教學的重中之重。但在目前非升即走的現實背景下,教師面對著繁重的科研壓力。[27]除此之外,非教學工作也增加了教師負擔。[28]較大的科研壓力與額外的行政工作讓教師在面對課程思政的融入時很難對課程思政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學習,影響教師思政融入的意識。新文科建設提出:“在評價體系上應適度對教師松綁,減少績效考核與發表論文等硬性要求,重視教師的真實教育能力與教育貢獻?!盵29]應對不同壓力的策略分為兩種:直接法與緩和法,直接法是指消除壓力來源的應對方法,緩和法是減輕壓力主觀感受。[30]就高校而言,需要減輕教師負擔。首先,需要消除高校專業課教師所承擔的行政工作,由專職負責行政事務工作的教師完成行政工作;其次,緩和教師科研壓力,只有破除“唯論文”,才可以促進學術評價的多元化,實現學者的全面發展,并優化科研資源的利用,推動學術界朝著更加開放、包容和創新的方向發展。也只有破除“唯論文”才能夠真正讓教師在科研中減負,從而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課程思政融入的學習和實踐的各個環節之中,更好地促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探索。

其二,“賦能”路徑:搭培訓平臺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針對教師希望得到更多培訓和支持的訴求,高校應加大培訓力度,為教師更好實施課程思政提供外部支撐。首先,高校應設置相關管理部門,建立常態化、全方位、多層次的教師培訓與發展體系,邀請名校思政專家進高校,積極舉辦課程思政方面的培訓和講座。其次,高??山⒔處煖贤ǚ掌脚_,支持、鼓勵教師針對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問題和疑惑展開討論、相互學習。第一是發揮優秀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上的示范帶頭作用,組織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經驗豐富、效果顯著的教師從資源挖掘、教學設計、元素融入到言傳身教等進行面對面示范、一對一評析。第二是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案例設計比賽、說課比賽和講課比賽,以比賽的形式來促進教師之間的學習與交流,提升課程思政能力。第三是建設“線上線下同步交流”機制,提供各高校、各學院、各專業實時交流的平臺,推進資源經驗共享,遇到問題及時探討交流。最后,學??梢怨膭钫n程思政教師結對子,通過教學研討、集體備課互相吸取經驗,切實解決“挖什么”“怎么挖”“融什么”“如何融”的經驗缺乏問題,更好地理解和實踐課程思政。

其三,“增效”路徑:建激勵機制激發教師探索課程思政的動力?!毒V要》強調要建立健全課程思政建設激勵機制,提出“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和教學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內容?!盵2]如何進行激勵是高校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高??梢愿鶕嶋H情況制定合理的激勵制度,讓教師個體的自利行為與課程思政建設的大方向相契合。首先,高??梢约哟髮炐阏n程思政教案、示范課程的評選力度,讓教師積極參與到課程思政的設計和實踐當中,通過相關榮譽激發教師不斷改進課程,從而達到示范引領的效果;其次,高校對于課程思政融入優秀的教師在考核評價、評優選先、外出學習等方面可以給予一定的優先考量,激發教師課程思政育人的積極性,提高教師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最后高校要加大對教師科研探索的經費支持和相關項目的申報立項,高??稍O置課程思政專項金,并成立相關管理和評估部門,做好撥款工作,對申報課題和人員培養給予支持。積極鼓勵教師和學生申報設置的與課程思政教育相關的各級各類科研立項和課題基金項目,保證其研究過程無資金憂慮。

課程思政對于高校人才培養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新文科背景下課程思政融入師范類專業課程有利于真正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經過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和高校教師的長期實踐,課程思政融入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就,但是這其中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將目光聚焦于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校師范專業,并從融入意識、課程開發能力、教學方式、評價方式四方面展開了探討,希望能夠為師范專業教師課程思政的融入提供思路,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做到“立德樹人”。

猜你喜歡
文科專業課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導入課”在高校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
思政課“需求側”
求學·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豆文科作品
孫文科
服務學習在高職社會工作專業課內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