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的困境、策略與創新

2024-01-15 15:50鄧兆振陳維婧冼泳詩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聯合培養師資建設鄉村教師

鄧兆振 陳維婧 冼泳詩

摘要? 新時代教育改革要求高水平教師成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努力造就新時代高素質中小學教師隊伍,是加快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鄉村教育振興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的深入推進,大學、名師工作室與教育行政部門合作(U-MS-D共同體)已成為教育同行探索的焦點。然而,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與鄉村教育振興發展仍存在差距。文章梳理鄉村藝術教師專業發展困境,探索培養策略,構建“U-MS-D”共同體合作模式來支持和促進鄉村藝術教師隊伍建設。

關鍵詞? 鄉村教師;藝術教師;師資建設;聯合培養

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持續推進,高水平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迫在眉睫,大學、名師工作室、教育行政部門三方協同合作模式已成為該項工作的熱點話題。2022 年 4 月,教育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文《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教師〔2022〕6 號),開啟了我國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新紀元。文件中明確提出為服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強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應積極推動地方政府部門、學校、社會各方資源深度參與教師教育,強化師范院校在教師教育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創新教師專業發展模式,提升教師培養培訓質量。

為了鄉村藝術教師發展符合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要求,保障鄉村藝術教師隊伍培養向立體化、縱深化、規范化、專業化發展[1],本團隊依托“名師工作室”(簡稱 MS)為紐帶,在“U-S 合作”模式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U-MS-D”共同體模式,凝合高校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Department,簡稱 D)的力量,形成鄉村高水平藝術師資隊伍培養共同體,促使共同體三方達成目的與價值共享。本模式在杜威共同體模式的基礎上,加入“名師工作室”新的核心環節,梳理鄉村藝術教師專業發展困境,探索培養策略,構建“U-MS-D”共同體合作模式來支持和促進鄉村藝術教師專業化發展[2]。

一、鄉村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的困境

1.師資配置不足不齊

本團隊選取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作為研究對象。該地有 22 個居委會,1 個社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共 18 所,其中小學 14 所,初中 3 所,九年一貫制 1 所;在校學生共計 20409 人。按照《廣東省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條件基本標準(試行)》(粵教體函〔2012〕21 號),小學每 6~8 個班配置音樂、美術教師各 1 名,初中每 10~14 個班配置音樂、美術教師各 1 名。按照龍江鎮小學 403 個班級,初中 139個班級的數量,小學音樂、美術教師應至少各配置50 名,初中應至少各配置 10 名,而龍江鎮中小學?,F有音樂教師 41 人,美術教師 43 人,與至少配置名額差距甚遠,且個別藝術教師還兼職文化課教學。隨著優秀教師流向主要城市的趨勢日益加劇,我鎮在義務教育階段所擁有的藝術教師數量嚴重不足。這一情況迫使學校將體育、美術、音樂、科學和信息技術老師編入一個綜合學科教研組。這樣的整編措施是為了解決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和困擾。由于學科差異,老師們在校內很難真正開展學科教研,這嚴重制約教師個人專業發展和藝術教師隊伍建設[3]。

2.素質發展不均衡

(1)教學教研觀念不新

教學和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長期以來,教學教研工作在推進課程改革、指導教學實踐、促進教師發展、服務教育決策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進入新時代,面對發展素質教育和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教學教研工作迎來新的挑戰。辯證來看,只教學不教研,教學就會沒有深度,沒有挖掘的價值;只教研不教學,教研又會脫離實際,教育教學觀念難以指導教學實踐,解決不了教學實際問題。本團隊通過三年的課堂觀察和調研訪談,了解到鎮內有近 80%以上的藝術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落后,缺乏教學創新和教學研究精神,課堂模式老套、陳舊。分析原因,主要是藝術教師受教育環境影響,專業發展意識不強,不樂于接受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認識不到教學和教研的辯證關系,缺少專家指導、名師引領和常態化教研機制。

(2)專業發展水平不齊

教師專業化水平直接影響到藝術學科教學的有效性及課程改革的實效性[4]。隨著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日益受到關注,但龍江鎮藝術教師專業水平不容樂觀,主要存在以學歷、學位、教師資格、專業技術職稱、在職培訓、發展意識為主的內部因素和影響其發展的學科平臺、隊伍管理機制等外部因素(見表 1)。調研分析:①藝術教師共 84 人,高學歷占比少,25%沒有學位,而學歷和學位可以反映這個教師接受教育的程度和專業基礎水平;②10 年以下教齡的教師占比 11.9%,20 年以上教齡占比30.9%,中青年教師占比少,教齡呈現兩極化,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占比95%,這反映出教師專業化能力整體偏弱;③89.2%的教師是在校就讀期間已取得教師資格證,導致師范生的從業素質良莠不齊。即使允許非師范專業的人士報考教師資格證,他們通過速成式的應試學習取得的證書也大大降低了教師資格證的含金量。這一情況是教育普遍性問題,并對教師隊伍的質量和教育質量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采取措施來提高師范生的素質,確保教師資格證的權威性和可信度;④教師反饋影響自身專業發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學科兼職教學、缺少研究、信心不足、沒有機會,老師們渴望專業發展,只因為自身水平存在差異,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堅持做教學研究,加之學科邊緣化,久而久之喪失專業發展意識,錯失專業成長機會。

(3)學科重視程度不夠

從各級教育部門的政策解讀得知,“五育并舉”仍是我國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是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理念[5]。通過對龍江鎮藝術教師調研發現,藝術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主要表現在:擠占藝術課時,藝術老師兼文化課教學,藝術教師培訓少。分析原因:①學校負責人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認為藝術學科是“副科”,不屬于考試科目,一味追求升學率;②藝術學科屬于知識與技能型學科,因其學科特殊性,文化教師無法代替藝術學科教學。大部分學校辦學規模小,教師編制緊缺,學校將“有潛力”的藝術教師轉型為文化課教師,以此來彌補文化課教師不足問題,師資錯位使用,“萬金油”效應長期存在;③藝術教師不足、不齊,學科邊緣化,無法形成學科教研團隊,沒有形成藝術教師培養的長效機制。

二、鄉村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

隨著我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深入和對教師教育發展的重視,師范院校與中小學合作政策驅動力日益變強[6]。2018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目標,對大學作出了“建立以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范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范教育體系”的制度安排[7]。隨后,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教師教育振興計劃行動》,進一步明晰新時代師范院校的定位與職責,即在教師教育體系建設中要“基本形成以國家教師教育基地為引領、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教師發展機構為紐帶、優質中小學為實踐基地的開放、協同、聯動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8]。

1.明確合作目標,構筑平等關系,增強群體凝聚

就共同體三方目標而言,大學側重尋求事物真理的理論研究,以探索事物本質為目標的學術理論研究;名師工作室和教育行政部門更傾向于解決教育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并尋求改進現狀的方法,追求實際成效的實踐研究。三方主體能在藝術教師專業發展這個問題上明確合作目標,需要在各自優勢的基礎上,在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和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層面尋求共同價值[9]。

就共同體三方關系而言,合作過程中,教育行政部門可以給大學和名師工作室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大學又可以借助自身的名聲給地方教育帶來很好的聲譽,名師工作室可以完成培養青年教師的同時,給工作室帶來很好的業績與名氣。很明顯,這種主體立場絕對不是一種群體凝聚力的表現,三方應從社會效益的角度,從尋求教師專業高質量發展的共同目標去構建平等關系,確保三方在合作進程中要共同規劃、共同商討、共同改進、共同支持。

2.尊重三方訴求,建立長效機制,推動良性運作

“U-MS-D”共同體在三方建立平等關系,明確合作目標后建立定目標、定時間、定導師、定師傅、定責任人、定內容、定考核的“七定”機制(如圖 1)。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與“雙一流”建設高校合作,開展了名為“十百千萬”教師培養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為學科骨干教師提供高校導師的支持和指導?!癠-MS-D”共同體為音樂、美術骨干教師分別聘請了華南師范大學郭小剛和華年教授作為學科導師。為培養藝術青年教師隊伍,借助省級名師工作室和特級教師工作室平臺,由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推薦師傅,為藝術青年教師進行師徒結對,指導青年教師進行職業規劃和課堂教學。確定以藝術專干為主要責任人,落實高校導師和名師工作室師傅責任。要確保共同體的各項工作要求被清晰明確地表達,并組織協調共同體開展集體研究活動。此外,還要負責引領音樂和美術中心的教研組開展主題和常規的教研工作,并在每個學期向教育行政部門報告集體研究的成效。

共同體應以尋求教師專業高質量發展為共同目標,大學和名師工作室對藝術教師發展現狀進行調研與分析,與教育部門進行商討,提出項目設想,制定提升計劃,在充分尊重三方訴求基礎上,細化共同體目標,達成一致愿景。雙周,高校導師與鎮藝術學科骨干教師圍繞論文撰寫、課題申報研究內容,以小組研討方式進行科研指導;單周,鎮藝術教師以觀摩優質課例、教學問題研討、研讀學術文章、專業競技比賽形式開展主題式教研;每月,鎮藝術青年教師以線下 + 線上聯合形式向名師工作室師傅進行匯報課展示,圍繞聽課、評課、磨課來提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癠-MS-D”共同體合作內容的重點集中在課堂教學、專業競技和教育科研三個方面。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的方式,我們將以集中培訓、實地學習、案例觀摩、評課討論、競賽指導、課題研究、論文撰寫和發表等多種形式來展開相關的合作。共同體實行過程性三方互評 + 年終積分相結合的考核機制,每次集研進行考勤,在學??冃Э己酥笜酥?,將各校藝術教師參與集體研究和考勤情況納入考慮范圍。此外,還應對每位藝術教師進行年度積分制累計評價,并對導師和師傅在指導學生方面的成效進行量化分值評估。這樣的做法將有助于提高學校藝術教育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確??己藱C制可落實,共同體三方需要簽訂評價考評辦法,擬定評價依據。

3.創新積分評價,結果合理應用,追求文化融合

基于目標指向和運作機制,本團隊認為創新評價是健全“U-MS-D”共同體合作模式的重要保障。大學、名師工作室和教育行政部門的三方合作評價應由積分互評、結果應用和文化共建構成,三個部分相互牽制和影響,也有一定的邏輯助推關系,以此來共同推進深度合作和長效規范運行。

(1)積分互評

常見的合作評價多以導師評價教師為主,結果全憑導師的主觀意識,沒有站在雙方多方主體去權衡評價的全面與公正,存在評價主體和標準的單一性問題。但“U-MS-D”共同體的合作評價是要求高校導師、名師工作室師傅與教師三方在每次教研時做過程記錄,以反饋教研三方主體的準備情況、過程狀況、合作實況和取得效果。分值各占 50%,相加分值達到 90、80、70 分,分別賦 3、2、1 分。同時,教育行政部門聘請第三方,以年度為單位,對共同體合作成效進行量化評估,以考量各種因素變化,綜合分析合作過程中的問題。該評價方式更關注全過程、注重全方位、強調多元化,避免以單方評價結果為導向的評價給合作方造成壓力,使得高校、名師工作室和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相互牽制,達到相互影響和導學相長的效果。

(2)結果應用

評價是為了激勵大學、名師工作室和教育行政部門三方在長期合作過程中發揮其自身優勢,保持長效規范合作運行,合作文化共建的前提條件[10]。從大學層面而言,將參與合作項目的導師指導次數、人數、成效納入工作考核,作為高校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聘任的重要指標;從名師工作室層面而言,可以將選派的師傅結對次數和成效,徒弟教師取得的業績作為其評選優秀成員的考核依據;從教育行政部門而言,可以全盤統籌,做好政策和機制的建立,將教師評價結果應用在各級評優評先和職稱晉升中;同時,教育行政部門可以推薦業績突出的教師選聘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美術學院)兼職副教授,本科或碩士生校外導師。當然,為了避免結果的應用成為大學、名師工作室和教育行政部門利益變相,還應該不斷的在積分評價基礎上探索和健全其他更好的評價機制,共同促進三方合作新生態的良性運作。

(3)文化追求

文化被視為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所積累的物質和精神生產能力,以及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代表著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和靈魂。文化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物質層面上,還體現在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中。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石,也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和理解的橋梁。吳康寧教授認為,“U-S”共同體中的大學和中小學得以持續的深度合作,必須從利益共建走向文化共建[11]。其實,“U-MS-D”共同體的合作也應該是三方主體尋求物質和精神上的碰撞和交流,相互作用和影響,以追尋文化共建為最終目的。隨著社會發展和轉型,大學主要承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創新四大使命[12]。既然社會服務是大學職能之一,就應該成為共同體中大學要追求的文化之一,利用自身資源和能力,深入基層調研,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喚醒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存在的價值。作為共同體的另一方,名師工作室承擔著培養青年教師的重任,名師要發揮自身專業影響力,給老師們搭建成長平臺,引領更多教師專業發展,這應該成為名師工作室文化創建的價值所在。而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共同體合作的服務對象還是教師,基于“U-MS-D”的合作,有大學和名師工作室的介入,會給藝術教師的思想、思維、能力帶來很大的革新,即有理論的指導,又有實踐的挑戰,這應該成為教師突破自身局限的價值追求。

三、鄉村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的創新

當前,鄉村振興工程初顯成效,各級政府通過農村改造、招商引資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在努力打造教育民生工程。但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與鄉村振興發展仍存在差距,加之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需求日益迫切,成長心聲更是高漲。作為藝術教師,是學生獲得美的教育不可或缺的人才資源,教育行政部門應自覺肩負起鄉村美育教師隊伍發展的使命,尋求多方合作,主動探索有地域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13]。

1.借鑒典型案例,拓展多元合作內容

自 2001 年,國務院頒布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起,就標志著我國教師教育改革邁入多元合作階段。決定中指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要完善以現有師范院校為主體、其他高等學校共同參與、培養培訓相銜接的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筆者查閱大量文獻,了解到我國基礎教育已涌現出多種模式,其中不少做法值得借鑒和參考。

首先,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可以打破時空和時間的限制,有線下、線上或線上 + 線下等多種形式。特別是大學有設立專門的教師教育學部,為中小學教師發展提供了優質方案和學習平臺,例如華南師范大學就開發了礪儒云課堂線上學習平臺,致力于提供教學、學習與教學管理“一站式”服務;還有名師工作室也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提供優質課例和教學資源,其目的就是為藝術教師發展提供平臺。其次,越來越多的共同體已關注到校本課程開發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關系,普遍認為教師專業成長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必要條件,校本課程開發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14]?!癠-MS-D”共同體的創新合作可以拓展合作內容,將大學、名師工作室資源通過教育行政部門架接到學校,以藝術學科作為試點,在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研和校本專項課題研究方面開展廣泛合作。

2.打破傳統方式,探索多樣合作形式

本團隊通過查閱大量文獻,了解到眾多高校已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建立起合作關系,例如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江西師范大學等與地方合作,建立一大批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建設長期穩定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實習基地,探索高等學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學合作培養師范生的新形式[15]。

首先,華南師范大學作為較早深入開展師范生到中小學實習支教工作的師范院校,非常注重加強師范生職業基本技能訓練?!癠-MS-D”共同體的創新合作可以借此機會,可以在名師工作室和中小學藝術教師隊伍里選派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高校藝術師范生的實習指導教師,為大學做好藝術師范生職前培養的同時,提升藝術教師專業水平。其次,大學和教育行政部門也可以分別安排高校師范生和中小學藝術骨干教師到名師工作室定期開展跟崗學習,甚至是聘請中小學名教師為大學校外兼職副教授和校外碩士生導師,充分發揮名教師的教學示范和輻射引領作用。

3.增加聯動機制,尋求多方主體合作

2020 年 5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中小學校建設美育場館,與周邊學校和社區共用共享。加強高校美育場館建設,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與地方共建共享劇院、音樂廳、美術館、書法館、博物館等藝術場館。配好美育教學所需器材設備,建立美育器材補充機制。

“U-MS-D”共同體的創新合作可以進行三方主體資源的共享,首先,名師工作室和中小學藝術教師可以利用大學美術館和音樂廳進行教師畫展和教師音樂會,大學可以借美育浸潤計劃,把高端的藝術文化帶到地方,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系列活動。其次,順德區龍江鎮已建成“M+ 青”音樂園,可以為高校和名師工作室的藝術活動提供場地與設施。再次,“U-MS-D”共同體還可以與社區取得聯系,為高校藝術師范生和中小學藝術教師搭建鄉村大舞臺,把藝術帶到村居,送給村民,在藝術師范生和藝術教師的藝術實踐成長方面開展廣泛合作。

“U-MS-D”共同體合作模式已在順德區龍江鎮實施了兩年多,在更新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提高教師個人專業競技水平等方面已卓見成效,也為龍江鎮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中期成果匯報交出滿意答卷,也證明了高校、名師工作室、教育行政部門的三方合作是創新的、可行的、有效的。鄉村藝術教師隊伍建設的合作創新雖然各有優勢,但也并非照搬各種策略和模式都適用,關鍵是在做好充分教育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本區域的經濟情況和教育發展現狀,因地制宜地進行有效借鑒和創新。再者,藝術教師隊伍建設工程也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要在教育管理者的正確領導和教育先驅者科學指導下,多方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才能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彭虹斌.U-S 合作的困境、原因與對策[J].教育科學研究,2012(02):70-74.

[2] 王成兵.再論杜威的共同體觀——兼談杜威哲學的當代意義研究工作的思路[J].學術論壇,2009,32(12):13-17.

[3]吳登岳.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J]. 上海教育科研,2010 (07):90-91.

[4] 曹海敏,儲麗琴,郭培棟.論課程改革對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的效應[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03):45-47.

[5] 欒文濤.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五育并舉”教育體系[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09):15-17.

[6] 陳群,戴立益.卓越教師的培養模式與實踐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 2014(20):27-29+48.

[7]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EB/OL]. (2018-01-31)[2022-12-10].http://www.moe.gov. cn/jyb_xwfb/moe_1946/fj_2018/201801/t20180131_326148.html.

[8]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 年)》 的 通 知 [EB/OL].(2018-02-11) [2022-12-31].http: //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803/t20180323_331063. html.

[9] 劉徑言,朱文娟.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的形成、矛盾與策略探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30(11):72-74.

[10] 陳偉,鄭文.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的現實基礎和實踐理路[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67-72+192.

[11] 吳康寧.從利益聯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學與中小學的深度合作[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5-11.

[12] 眭依凡.大學使命:大學的定位理念及實踐意義[J].教育發展研究, 2000,20(09):18-22.

[13] 張春海,肖英鑫.民族地區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應然樣態、發展困境及提升路徑[J].教師教育研究,2022,34(04):26-31+68.

[14] 傅建明.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師專業發展[J].教育發展研究,2002,22(05):19-22.

[15] 黃欣.雙贏共生:師范院校與中小學合作的新生態[J].教師教育研究,2022,34(05):1-6.

猜你喜歡
聯合培養師資建設鄉村教師
校企高端合作 培養創新型工科博士
淺析《企業戰略管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機器人大腦”雙培計劃實施
基于中小學書法教育實施背景下的師資建設研究
關于加強鄉村學校美術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