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中“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建構與實踐探索

2024-01-15 15:17凡雪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生涯教育普通高中

凡雪

摘要:在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高中階段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云南省安寧中學基于學校生涯教育的多元實踐,形成立足校本、多維面向、立體構建的普通高中“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實踐證明,“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生涯適應力,助推學校辦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生涯教育;生涯適應力;校本建構;普通高中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2-0059-04

一、“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實施背景

(一)政府層面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啟動。2022年6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云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學??荚囌猩C合改革實施方案》,云南省高考綜合改革全面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給所有高中階段的學生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此,高中學校必須將三年的高中教育放在學生一生的發展中去布局,對高中生進行全面系統的生涯教育與指導,從而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學校層面

2019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學校加強對學生理想、心理、學習、生活、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導。在新的教育改革的時代背景和高考綜合改革的推動下,許多省市已經出臺有關生涯教育的指導意見、相關政策等,部分地區及學校已經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涯教育體系。而云南省的生涯教育整體上仍然處在初步探索的階段,各學校迫切需要構建一種系統、全面、高效的生涯教育模式,以促進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長效實施。

(三)學生層面

根據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高中階段的學生正值生涯探索階段(15~24歲)的初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接受生涯教育的黃金時期。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高中生自主規劃人生的選擇權日益凸顯,亟待科學、規范的生涯規劃指導。因此,高中階段的生涯教育應當喚醒學生的生涯意識,重點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合理規劃高中階段的學業生涯,初步思考未來的職業生涯,喚醒學生自主發展的生命自覺,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二、“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建構

(一)“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內涵

研究結合云南省高考綜合改革背景,參考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出臺的生涯教育指導意見,圍繞高中生升學與成長的特殊需求,吸納國內外生涯發展理論的最新成果,在安寧中學歷年來生涯教育探索與實踐的基礎上,建立長效的生涯教育運行機制,形成立足校本、多維面向、立體構建的普通高中“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是以學校為核心,“X”為圍繞學生成長成才,聚合高校平臺、社會資源、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力量,為學生提供符合其自身條件的生涯教育,共同引導和助推學生發展,為學生的未來引航。其中“X”是動態發展的,學校、家庭、高校、社會等多方主體的聯動合作是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落實的有效保障,能夠助推生涯教育在頂層設計、隊伍建設、內容體系、實施路徑等方面的完善,有利于提升學生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見圖1)

(二)“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目標

1.階段性目標:生涯規劃能力培養

“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階段性目標是培養學生自主進行生涯規劃的能力,包括學業規劃能力和生涯決策能力,為高中階段的學業生涯規劃、選科決策、志愿填報提供助力,為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奠定基礎?;谶@樣的生涯教育,學生能夠在自我探索中明確方向,更好地完成高中階段的學業,在與外部世界的互動中科學規劃個人的生涯發展。

2.長期目標:指向全面終身發展

“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長期目標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助力學生實現人生理想和價值?!?+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生涯規劃能力、生涯管理技能的培育和養成,以提升學生生涯適應力為重心,為學生提供專業、科學的生涯指導和發展性策略支持。

(三)“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理論基礎

1.社會認知生涯理論的內涵

美國心理學家蘭特·布朗和哈德克基于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提出社會認知生涯理論(SCCT理論),該理論圍繞自我效能、結果預期、目標的互動關系刻畫個體生涯發展歷程。學習經驗通過自我效能感、結果預期對個體的生涯興趣、生涯目標、生涯行動產生影響,而這個影響又會反作用于自我效能、結果預期,形成一個動態的循環過程,從而決定個體的成就表現。

學習經驗主要來源于成就經驗、替代經驗、社會支持、情緒喚醒。成就事件指在過往的經歷中做出的有成就感的事情;替代經驗指在同伴和榜樣人物那里學到的間接經驗。

2.社會認知生涯理論對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的啟示

社會認知生涯理論重視生涯發展的動態性,強調個體在生涯發展中的主觀能動性,能為“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1)提供體驗平臺,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成就經驗

學校應重視學生在實踐體驗活動中獲得的成就經驗,全面整合各類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開展生涯探索活動的廣闊平臺,豐富學生的成就經驗,激發學習興趣,提高生涯規劃能力,促進個性化發展。

(2)強化替代學習的積極效應,充分發揮生涯榜樣人物的作用

高中生對外部世界的認知較為模糊,學校的生涯教育應重視生涯榜樣人物的樹立。通過對榜樣人物的觀察學習,學生能夠獲得替代經驗,迅速、有效地積累有關外部世界的生涯知識和策略,并獲得學習的內部動機。

三、“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實踐探索

(一)“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實施路徑

1.學校教育

(1)完善生涯教育組織制度建設

在學校層面設立分工明確的生涯教育組織管理機構,從體制上保障生涯規劃指導工作的有序運行。成立學校生涯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生涯教育相關工作,完成學校生涯教育頂層設計。校長任組長,黨委書記、德育副校長任副組長,組員包括學生發展中心、團委、各年級相關教師。

(2)組建高水平生涯教育師資隊伍

打造一支經過系統培訓的由專兼職教師組成的業務精湛的生涯教育師資隊伍,聘請專家到校開展全員生涯規劃培訓,學校目前已有100余名教師獲得國際生涯發展規劃師(CDP)認證。專職生涯規劃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養,班主任、學科教師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在教學工作中滲透生涯指導。

成立生涯教育備課組,學生發展中心主任任組長,班主任、心理健康專職教師、生涯規劃專職教師為組員,采用“主備+二次備課”的形式深入研討生涯規劃教育課程,使這批專業教師成為推進學校生涯教育的主力軍。

(3)三課聯動,構建生涯教育課程體系

第一,生涯教育專題講座。生涯教育專題講座以學校打造的高端綜合交流平臺——“安中大講壇”為載體,目前已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30位名家和大師走進學校,助力學子以更高的站位、更廣闊的視角規劃自己的人生。

第二,生涯教育專題課程。學校自2021年起開設生涯教育專題課程,每班每周1課時,根據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踐需求提供立體化的生涯規劃通識教育,開展生涯人物訪談、模擬招聘會等生涯體驗活動?,F已形成“多元沉浸式”生涯規劃課程校本讀物《生涯課怎么“玩”——“多元沉浸式”生涯規劃指導教師實操手冊》(教師用書)、《我的青春誰做主——“多元沉浸式”生涯規劃課程學生成長手冊》(學生用書)。

第三,生涯教育融合課程。生涯教育融合課程以學生社團、“筑夢北大 立志清華”夏令營、十八歲成人禮等活動為抓手,將生涯教育滲透其中,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的多元需求和全面發展需要。

學校堅持“無社團不教育,無社團不青春”的理念,現已形成7個精品社團、19個自主社團。社團運作給學生提供更多自我探索的機會、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助力學生個性化成長。

學校自2020年起連續5年承辦安寧市中學生“筑夢北大 立志清華”夏令營,指導安寧市優秀初中畢業生樹立生涯規劃意識,心懷遠大目標,實現遠大理想?;顒拥玫綇V大學子及家長的高度認可。

學校每年組織學生開展“十八立志、擔家國責任、與夢想同行”成人禮活動,為學生的18歲奉上青春的盛典,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感恩、學會擔當,努力成為人格素養俱佳的人、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2.走進高校

(1)高校咨詢會

學校致力于搭建高校與中學面對面溝通交流的平臺,幫助學生做好學業規劃,以“最優選”實現夢想。截至目前,已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60余所知名高校為學子帶來高校招生政策和志愿填報咨詢服務;學校先后與全國39所國內一流大學建立優質生源基地校、卓越生源基地及新時代人才培養戰略伙伴。

(2)校友宣講會

學校注重以榜樣的力量牽引學生做好生涯規劃。目前已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0余所高校的100余名優秀校友回到學校,與學子面對面交流高中學習經驗,分享大學生活,激勵學生在高中的學業生涯中逐夢云端、腳踏實地。

(3)生涯研學

“行走的安中課堂”“高校夏令營”是安寧中學生涯研學活動的內容,旨在讓學生走進知名高校,汲取大學養分,樹立遠大志向,激發奮進潛能。

3.社會實踐

學校充分發揮實踐育人功能,通過挖掘校外的教育資源,積極開發學生喜聞樂見的職業體驗、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活動等校外課程,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實踐探索過程中不斷認識自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建立生涯目標,做出更適合自己的生涯規劃。目前,學校已與社會各機構、企業協作成立生涯教育實踐基地,為學生搭建實地參觀、人物訪談等多元化的生涯體驗平臺,全面提升學生認識世界、規劃未來的能力。

4.家庭教育

學校通過“家長素質提升工程”和“安寧中學社區公益講座”等形式,幫助家長提高生涯規劃指導能力,共同做好學生的生涯教育。目前,學校已開展3期生涯教育相關的社區公益講座,為1000余名社區居民提供系統的、科學的生涯教育專業知識,對高考綜合改革的形式與政策進行解讀,指導家長高考志愿填報的規則和技巧,幫助家長全面認識孩子的學業狀況和發展優勢。

學校充分挖掘來自家長的生涯教育資源,邀請各行各業的家長走進學校的生涯課堂,向學生介紹不同職業的具體工作和發展前景,為學生答疑解惑,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獲得職場初體驗。

(二)實施效果

1.學校層面

“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為學校育人目標、育人理念的落實添磚加瓦,豐富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助推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安寧中學因此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首批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范校、云南省一級一等高完中、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昆明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昆明市生涯教育基地學校。

2.學生層面

采用生涯適應力量表對安寧中學校本部高2024屆學生進行“1+X”生涯教育前后測追蹤,共收回有效問卷100份,使用SPSS24.0對“1+X”生涯教育前后測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1+X”生涯教育實施后,學生的生涯適應力總分、生涯適應力各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實施前。

四、“1+X”生涯規劃教育模式的思考

(一)建立生涯發展智慧平臺,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

學校的生涯教育要充分關注學生自我成長的個性化需求,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個別生涯規劃指導,更好地幫助學生自主選擇、規劃學業生涯。建立生涯發展智慧平臺,采用大數據技術科學化、精準化開展各項測評,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探索發展的可能性,為精準、便捷、高效地開展個性化的生涯指導提供數據支撐。

(二)關注生涯教育的學科滲透與融合

將學科課程列為生涯教育的重要陣地,教師可以在學科教學中適時地融入生涯教育,滲透學科魅力與價值,增強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實踐能力,讓學生認識到高中學科與未來生涯發展的關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畢生發展奠定基礎。開展學科與生涯教育的融合滲透,能夠推動生涯教育的全員育人模式,完善學校的生涯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唐文勇,晏小華,何陳寧,等. 全域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建構與實踐探索——以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學為例[J].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22(5):8-12.

[2]魏榕,陳宛玉. 基于社會認知生涯理論的高中生涯教育策略[J]. 江蘇教育,2021(8):32-34.

[3]朱珠. 社會認知生涯理論下的高中生生涯輔導策略——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為例[J]. 江蘇教育,2019(48):27-30.

[4]李國興. 高中生生涯應變力的現狀及其對教育教學的啟示——基于學校生涯教育信息化平臺的應用研究[J]. 教育傳播與技術,2022(5):16-21.

[5]王慧玲. 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新審視與提升路徑[J]. 教學與管理,2023(3):62-65.

猜你喜歡
生涯教育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嘗試、困境與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校園心理劇在中學生涯教育中的應用的案例分析
強機制 重課堂 多踐行
且行且思考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擇校生
生涯中的選擇
普通高中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