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餌料培養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24-01-15 12:40楊輝魏文志張瑩瑩
黑龍江水產 2023年6期
關鍵詞:教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

楊輝 魏文志 張瑩瑩

摘 要:“生物餌料培養學”是研究和培養生物餌料的學科,它在現代生物技術和養殖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對于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學改革,不僅關乎學生的職業發展,更關系到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然而當前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學存在課程設置單一、教學方法簡單、實踐環節不足等問題,以上問題使傳統形式的課程缺乏系統的教學體系和規范的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和質量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探討了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改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通過對生物餌料培養學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實踐環節等方面的改進,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生物餌料培養學;教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S963.21 文獻標志碼:C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高質量的水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水產養殖業也隨之得到了迅速發展。而作為水產養殖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生物餌料的培養技術也顯得尤為重要[1]。對于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學改革,不僅關乎學生的職業發展,更關系到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2]。近年來,生物能源不斷地發展和應用,使生物餌料培養學成了一個熱門的學科領域。然而,當前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學存在課程設置單一、教學方法簡單、實踐環節不足等問題[3],以上問題使傳統形式的課程缺乏系統的教學體系和規范的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和質量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結合工作實際,主要探討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育改革。

1 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生物餌料培養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其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實踐教學是生物餌料培養學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其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實踐教學,增加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生物餌料培養的實驗中去,通過實踐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5]。例如,在教學中可以設計實驗,讓學生親自操作,研究生物餌料的培養條件和培養過程,這樣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餌料培養學的實踐應用。為增加生物餌料培養學課程中的實踐教學環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1 開設實驗課程

開設實驗課程是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途徑??梢葬槍Σ煌纳镳D料培養學課程設置不同的實驗課程,讓學生親身參與到實驗中,探究實驗現象、理解實驗原理和實驗操作技能。例如,針對微生物的飼料發酵工藝,可以設置相關的實驗課程,讓學生了解實驗操作技能、了解實驗原理和掌握實驗分析技能等。

1.2 組織實地考察

實地考察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餌料培養技術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和發展情況,增強學生對生物餌料培養學課程的實踐感受。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前往生物餌料生產企業、科研機構等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了解實際生產中的技術和工藝,掌握餌料培養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等。

1.3 開展科技創新和實踐項目

通過開展科技創新和實踐項目,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并在實踐中得到驗證和提高。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相關的科技創新和實踐項目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技能和創新能力。

2 推進科技創新與應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科技創新對于生物餌料培養學的發展和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注重科技創新與應用,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動態和應用現狀,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6]。例如,在教學中可以介紹最新的生物餌料培養技術和應用案例,讓學生了解其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情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生物餌料培養學的科技創新與應用是促進生物飼料產業發展和提升農業生產效益的重要手段。為了推進生物餌料培養學的科技創新與應用,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2.1 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是推進生物餌料培養學的科技創新與應用的基礎??梢酝ㄟ^優化課程設置、開設實驗課程、組織科技創新和實踐項目等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科技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2 強化科技創新研發

科技創新研發是推進生物餌料培養學的科技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保障??梢酝ㄟ^建立生物飼料培養學的研發平臺,加強科研團隊建設,加強與企業、科研機構合作等方式,加強生物飼料培養學的科技創新和科技研發,提高其科技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

3 多元化教學手段

多元化教學手段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在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學中,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例如,可以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和實驗操作中,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如利用視頻和PPT等多媒體資料,提高教學效果和趣味性,增強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理解能力。生物餌料培養學是一個廣泛的學科領域,為了提高多元化教學手段,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3.1 使用多媒體教學

利用幻燈片、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能夠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培養基、微生物生長規律等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

3.2 開展實驗操作

通過實驗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和了解餌料培養學的實際操作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

3.3 多樣化課程設置

設置多樣化的課程,例如基礎理論課程、案例分析課程、論文閱讀課程等,能夠讓學生全面地了解生物餌料培養學的相關知識和應用,培養其批判性思維和綜合分析能力。

3.4 拓展課外活動

參加實地考察、科研論壇等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生物餌料培養學的前沿發展和應用現狀,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創新能力。

3.5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在線授課、討論和互動,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參與度,同時也能夠方便學生進行學習和交流[6]。

4 拓展課程設置

在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育改革中,應該拓展課程設置,增加與其相關的課程內容,提高其學科的綜合性和深度。例如,在教學中可以加入生物反應器工程、生物過程控制等相關的課程內容,使學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掌握生物餌料培養學知識。同時,還可以開展學術交流、實踐教學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活動,擴大學科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拓展生物餌料培養學的課程設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4.1 實驗課程

開設生物餌料培養實驗課程,讓學生親身體驗培養基制備、微生物分離純化、生長曲線測定等實驗操作,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實踐能力。

4.2 應用課程

開設生物餌料培養應用課程,介紹生物餌料在食品、飼料、醫藥等領域的應用,讓學生了解餌料培養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7]。

4.3 綜合課程

開設綜合課程,包括餌料制備、微生物分離鑒定、生物餌料的應用等內容,通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全面掌握生物餌料培養學的相關知識和應用[8]。

4.4 理論課程

在傳統的生物餌料培養學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加強對基礎概念和原理的講解,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餌料培養學的基礎知識。

4.5 實踐課程

開設生物餌料培養實踐課程,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數據分析等環節,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增強其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

4.6 閱讀課程

開設生物餌料培養學論文閱讀課程,讓學生閱讀和分析生物餌料培養學的相關論文,培養其科研素養和批判性思維。通過上述課程設置,能夠更全面、深入地掌握生物餌料培養學的相關知識和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

5 結語

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育改革應該注重實踐教學、科技創新與應用、多元化教學手段、拓展課程設置和學生素質的培養。這些改革措施將有助于提高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人才,為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水產類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學改革,對于學生的職業發展和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水產類生物餌料培養學的教學改革,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水產養殖產業輸送高質量的人才。水產類生物餌料培養學是水產養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其教學內容的重新構建和實踐環節的加強,有助于推動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通過對實用技能的培養和實踐環節的加強,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好的保障。生物餌料培養學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完善和創新的過程,需要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孫曉慶, 董樹剛. 生物餌料在水產養殖中的綜合應用現狀[J].齊魯漁業, 2006, 23(10): 31-33.

[2]呂富,於葉兵,趙衛紅.生物餌料培養學課程教學的幾點體會[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3):88-90.

[3]魏文志,張瑩瑩,楊輝.新農科背景下生物餌料培養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22,28(5):170-171+181.

[4]王珺,馮永勤.生物餌料培養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0,16(23):185-187.

[5]劉東超,周銀環.生物餌料培養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06,26(2):143-146.

[6]孫會強,趙素芬.生物餌料培養學課程網絡資源的建立與使用體會[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33):11989-11990.

[7]金霄,李燦.生物餌料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2016,35:44-45.

[8]陸正和,畢可然,許建和,等.《生物餌料培養》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8(74):10+1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reform of biological bait cultivation science course

YANG Hui, WEI Wenzhi, ZHANG Yingyi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Biological bait cultivation science is a subject which studies and cultivates the? biological baits,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in modern biotechnology and aquacultur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biological bait cultivation science,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ut also to the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industry. However,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biological bait cultivation exists problems such as single curriculum, single teaching method, insufficient practice link, etc. The above problems make the traditional form of the course lacks a systematic teaching system and standardized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form problems of biological bait cultivation scienc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 links of biological bait cultivation science,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better.

Keywords:Biological bait culture science;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基金項目:揚州大學2022年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編號:YZUJX2022—D23)。

作者簡介:楊輝(198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漁業生態環境與健康養殖。Email:huiyang@yzu.edu.cn。

猜你喜歡
教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以私立華聯學院為例談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思考和構想
以私立華聯學院為例談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思考和構想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具體解決措施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物流崗位職業證書的有效對接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關于高職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課程改革的探討
初中數學教師不可忽視的幾種教學方法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