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故事融入思政教育的三重路徑研究
——基于安徽13所高校的問題分析

2024-01-15 02:21媛,錢
皖西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紅色思政大學生

王 媛,錢 斌

(1.安徽財貿職業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020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湖南沙洲村“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時指出,“‘半條被子’的故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要“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1]。學術界一般認為,具有民族性特質的紅色故事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與發展的四個不同時期,涌現形成的符合時代與地域特征的紅色歷史印記。具有原生性和衍生性等特征的紅色故事也是跨越在思政教育主客體之間的一座橋梁,通過其科學性和政治性的具體形態和獨特的思政資源屬性質態,以其特殊的思想觀念、價值準則展現出與思政教育之間的耦合,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轉化為具體化、通俗化、大眾化、時代化的話語內容。實踐中,通過師生共同大量尋訪挖掘這些紅色印記中“人,事,物”;以符合新時代大學生話語特點的方式整理匯編紅色故事,讓“高大上”的紅色敘事換新顏、接地氣;再以大學生最為喜歡的網絡新媒體為載體,采用動漫、動畫、微視頻等多樣化方式為手段,在思政課堂展現一場著名的戰斗,再現革命者與敵人的英勇斗爭,或重溫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生動性、形象性、可感性兼具的嶄新話語內容與形式,會輕松引起大學生的情感同頻共振、理想律動共鳴。一如伽達默爾所說:“不管是認識者還是被認識物,都不是‘在者狀態上的’‘現成事物’,而是‘歷史性的’,即它們都具有歷史性的存在方式?!盵2](P358)也就是說這些具象化,生動化,鮮活化的紅色故事,會強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道理等抽象政治理論的理解與認同,同時豐富和充實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融合,確實推動教師思政與學生思政貫通銜接。紅色故事承載紅色基因,有效將其融入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全過程,對于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道德素養、愛國情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出自《周易·蒙卦》—《彖傳》的“蒙以養正,圣功也?!?就準確的說明了培根鑄魂是思政課的核心價值所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推動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3]。

一、紅色故事育人的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盵4](P2)作為客觀存在的紅色故事是思政課最鮮活、最具體、最生動的教材,其被觀察、被分析,被建構的過程,為思政育人“內化”提供了主體主觀改造世界觀的具體文化場景。即“內化”本質上就是個體的認知和認同之間的正向轉化過程??缭綍r空的新紅色敘事讓大學生主動,自覺的觸摸革命歷史的脈搏,回溯紅色精神源頭,將個體樸素的感性認知轉化為馬克思主義求實、辯證、實踐、歷史思維等思維方式,用紅色故事的思想性和理論性在靈魂中喚起大學生心田中的紅色歷史記憶。

近年來,全國各高校紛紛推動紅色故事與思政課的融合發展,但是任何理論都得聯系實際才具有現實意義。為了解紅色故事融入安徽思政課程育人的實施現狀,在安徽13所高校大學生中開展調查問卷,累計發放問卷數量為 25000 份。為了讓調查樣本具有代表性和科學性,在兼顧選取高校性質和地域位置基礎上,努力做到調查均衡涵蓋理工農醫文史哲等各個專業大學生,本文共選取其8482份作為有效問卷。此次調查問卷通過線上和線下形式發放,然后運用SPSS軟件進行了后期數據整理分析。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紅色故事融入思政課教學并非一帆風順、一片坦途,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從思政課紅色故事教學理念來看:以碎片化方式呈現的紅色故事,缺乏對故事精神內核的解讀與呈現?!爸淙欢恢渌匀弧背蔀橐环N普遍現象。在調查中發現,90.46%的同學認為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了解到足夠多的紅色故事。但是絕大多數同學并不清楚紅色故事背后所呈現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等(具體數據見表1)。例如,了解陳延年和陳喬年事跡所代表偉大建黨精神內涵的僅有16%。

表1 紅色故事蘊含的相關原理

其次,從思政課紅色故事教學內容來看:其與時代融合力度不夠,缺乏符合新時代氣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等表現形態。課堂教學案例形式化嚴重、創新性不足。例如,調查顯示,高達84%的同學認為紅色故事內容創新性不足,75%的大學生認為課堂紅色故事吸引力不足(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思政課教學中融入紅色故事存在的問題

最后,從思政課紅色故事教學方法來看:單點、個案式理論灌輸,缺乏對大學生接受知識特點的把握。課堂教學方法落后、智能化媒介使用不足。調查中發現,認為傳統思政課堂講授紅色故事有影響力的僅占9%。有82%的大學認為從網絡新媒體獲取的紅色故事更有影響力(具體數據見表3)。

表3 紅色故事選擇哪種傳播方式更有影響力

二、紅色故事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三個研究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好”[5](P488),“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6]……這些論述為思政課改革提出了內在性要求,同時指明了行動的方向,也為思政課育人實踐提供了結合現實的根本遵循。經過長期積淀、紅色故事已成為一個日益豐富的精神寶庫,通過正確的價值引領,將其蘊含的科學內涵與精神實質內化為個人價值取向,最終轉化為有效的紅色價值體系。形成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全員全程全方位的集教化、傳承、凝聚、規范、導向和激勵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思政課。守正出新,謀新思變的紅色故事價值體系是思政課的源頭活水,實踐載體和文化基石,其形成過程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

(一)結合紅色故事講好“思政課”,要在教學理念上明確“為何融入”

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本質要求:首先,教學理念上思政課必須與現實相結合,把握紅色故事的歷史視野,青年大學生的現實視角,結合民情的時代視域,把思政課講新、講實、講活,從而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增強使命擔當,自覺成長為有擔當、有操守、有追求、有情懷的時代新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盵7]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方法,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始終堅持的正確思想路線,同時也是利用紅色故事價值體系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說,紅色故事融入思政教育是歷史與現實的融合,紅色故事的理解過程必然是理解者視域和被理解視域之間的交匯融合。主體與客體通過“共時性”的對話和交流,建構成一個新的“視域”,產生對紅色故事新的理解,這種視域下理解才可能是現實的,有意義的。

其次,思政育人過程中引導青年大學生正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探索與時俱進的前沿問題。教學理念就必須要通過挖掘引入鮮活的“紅色故事”事實、案例、素材,并結合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融媒體手段,通過真實性,實效性兼具的“紅色故事”所折射出的精神要素及思想內涵教化育人。例如,安徽省內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渡江戰役中的馬毛姐與她的小木船、率先搞“大包干”的安徽小崗等一系列紅色故事,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追尋和實現革命道路夢、民族獨立夢、溫飽夢的偉大實踐。安徽作為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紅色故事地域分布廣泛、內容層次豐富、呈現形式直觀多樣,據相關資料顯示現有可移動革命文物超過1.1萬件(套),革命博物館、紀念館63座。扎根江淮大地的這些具有鮮明的實踐指向和主體向度的紅色故事,必然要求師生共同參與安徽紅色故事資源挖掘整理和教學內容設計,實現理論和育人無縫鏈接,融合發展。教學理念上秉承學理邏輯從“靜心學理”到“正心明理”,站在理解者的視域詮釋紅色故事背后的蘊含精神。例如安徽合肥淠河路的東段,短短850米的道路兩側,有1500多戶“光榮之家”,500多人被授予“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300多人獲全國各類榮譽稱號。這里的團安村居住著330戶從青海221基地歸來的國之功臣,這里的軍休三所、四所住著70多位功勛卓著的老戰士,這里的901醫院有40多人是從武漢凱旋的“抗疫勇士”。通過師生思政共同體平臺,挖掘淠河東路紅色故事,查資料、看檔案、走訪考證,同時建立紅色故事理性評價指標體系(具體數據見表4),篩選和整理用于思政課的紅色案例素材。樣態分類時間上兼及整個建黨百年周期的四個階段;內容上人、物、事一體;屬性上能挖掘出故事本體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點;在結構上故事六要素缺一不可,從而整理看得見,能入腦;摸得著,能入心;記得住,能入魂的感人故事。紅色故事對于理解者來說并不是直接可用的,構建紅色故事典型樣本,也不是對原始文本政治性、科學性的歪曲、游移、離散。而是隨著現實主題和實踐任務的變遷,用表義和隱喻等語言形式,利用“異化”的理解過程,將紅色故事中的“人,事,物”具象化,從而凸顯被宏大的結構性紅色敘事所遮蔽與淹沒的個體,這樣紅色故事這一歷史的“流傳物”才能得以發揮其現實效用。

表4 紅色故事理性評價指標體系

總之,把握內涵構成的先進性(革命性、價值性)和時代性(包容性、貼近性),才能切實在教學理念上明確“為何融入”。

(二)結合紅色故事講好“思政課”,要在教學內容上厘清“從何融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說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情感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盵8]從馬克思主義文化觀來看,“以文化人”是文化的本質特征,具備文化一般特質的紅色故事可以完整、真實地呈現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從宏觀層面理解,需要思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建構思政話語體系,從政治性和科學性兩個維度,講好紅色故事。從微觀層面,作為一項復雜的育人系統工程,紅色故事一定要明確地將“為誰講”“講什么”作為終端產品。

嚴守政治性是講好紅色故事的本質屬性。首先,紅色故事為人民而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黨帶領人們革命,建設,改革,就是為了讓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例如,安徽第一個犧牲的共產黨員楊兆成,當時24歲的他,只要肯寫一個悔過書,就可以被釋放,但是楊兆成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就是死,也不能向敵人低頭?!边@樣的紅色故事滲透著革命先烈為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英雄事跡和高尚品格,對高校青年大學生具有巨大的教育價值和榜樣作用。其次,紅色故事要為黨和國家而講。近百年的實踐證明,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這也是思政教師將紅色故事融入思政課的使命和責任。例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江淮兒女用“立下生死狀、按下紅手印”的方式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鑄就了“小崗精神”。再比如,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搜集的符合抗疫精神的故事是“中國之治”與“中國之制”的生動實踐。從“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戰‘疫’中挺起民族脊梁”到“此生無悔入華夏”,這些案例都深刻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即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就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最大優勢毫不動搖,開辟“中國之制”新境界,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保各項制度設計充分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謹守科學性是講好紅色故事的基本準則。首先,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嚴格做到有史可依。關鍵在于教學內容設計中重點關注敘事文本,敘什么,如何敘。注重細節才會真實可信,具體、形象的細節可以縮短紅色故事與大學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例如,聚焦時代命題的“中國方案”要求思政課要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環境的變與不變,培養學生在復雜形勢中把握方向、在批判鑒別中明辨是非的能力。內容上講清楚中國在全球治理上的重要貢獻,中國主導與參與的全球治理新模式。結合相關外媒的真實積極評價,讓大學生領悟中國推進的國家治理體系的科學性和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前瞻性。堅持實事求是就是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做好紅色故事內容的頂層設計,確保給大學生展現的精神價值具有政治導向性和價值引領性。例如,合肥“延喬路”的盡頭是“繁華大道”。其次堅決防止歷史虛無主義,嚴格做到有史必依。實質虛無,娛樂虛無,符號虛無的本質都是借助碎片化表達,通過文本的二次創作,錯誤解構“紅色故事”的歷史記憶,意圖逐步消解青年一代的正確歷史觀與價值觀。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以真實性為前提,探討“史實”,掌握“史識”,講述“史識”。最后,內容科學性要建立在全局、系統性的梳理與提煉基礎上,通過文獻資料查閱和實地調研訪談全面盤點安徽紅色故事資源,建立紅色資源基礎數據庫,依據紅色故事理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典型樣本庫。

總之,把握內容構成的政治性和科學性,尊重歷史,才能切實在教學內容上理清“從何融合”。

(三)結合紅色故事講好“思政課”,要在教學方法上探索“如何融入”

大學生理論知識的心理接受度、理解度、應用度是由掌握課堂話語主體地位的思政教師教學方法所決定。紅色故事融入思政課教學本質屬性是一種啟發式、過程式、辯證式的教學方法,重點在于通過紅色敘事展示馬克思主義邏輯推演方法,訓練出生成性思維和辯證分析能力,進而找到解決共時性問題的正確方式。恩格斯說:“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盵9](P298)思政教學實踐中,話語主體應倡導紅色故事先行,由個別紅色案例推導出一般結論,引導學生自我提問,自我分析,自我論證。大學生作為話語客體在課堂紅色敘事中展現的邏輯分析和論證的融合統一,就是紅色故事與理論知識的緊密結合。如此,師生在思想碰撞的過程中產生互相理解、達成共識、產生情感共鳴。

思政課教學方法探索“如何融入”,思政教師首先要不斷去挖掘和感悟紅色故事,教學素材中的故事才能真信,真懂。真情實感的敘事話語才能動人心扉,感人肺腑,大學生才能真正做到真學,真用。思政教師講授的藝術性也很重要,宜采取多樣化的講授方式打開學生的思維。一方面,要明確紅色故事融入思政課,故事本體只是前提與基礎,思政育人才是目的與方向。教學方法上通過結合紅色故事解析抽象的理論內容,重點在于探尋事物本質。比如,通過學生自我挖掘家鄉、學校社區等區域的紅色故事,將文字、圖片故事運用虛擬仿真技術引入課堂制作成小視頻,以聲音、視頻、表演等方式呈現,突破時空上的限制,形象地“還原再現歷史”。立體感、趣味性的“身臨其境”的場景教學,讓學生在其中體悟紅色故事的思想內涵。另外一方面,思政課上講紅色故事,重點在于從“以理服人”轉變為“以情育人”,要找到故事與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突破思政課傳統教學模式,用“本我”的真情引導學生直面關切的社會熱點。例如14歲渡江英雄馬毛姐劃著“渡江第一船”,6次橫渡長江,運送3批解放軍成功登岸的故事,都會讓學生銘記渡江戰役的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一文中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币簿褪钦f只有情才能夠感化人心,有情感的紅色故事才有感染力,產生直抵人心的力量。只有讓學生感受深深植根在革命先輩內心的理想信念,才會以紅色故事作為價值引領,在全球風云變幻的背景下,學會全面審視和客觀分析現實問題,使學生真信服、真認同、真肯定。紅色故事講好思政課教學方法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不僅要把紅色故事“引進來”,還要讓紅色故事“走出去”。通過建立紅色故事典型樣本庫加強實踐向度,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從而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其一,課堂教學之的紅色實踐活動增強理論理解,結合安徽本土的“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等遺址、遺跡、舊居、舊址等紅色基因庫打造讓學生感興趣、能認同、有獲益的實踐教學活動。以體驗的邏輯將革命先輩為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的事跡“內化于心”,以身臨其境的感知將革命先輩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外化于行”。其二,以各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智慧思政情境實訓室或者虛擬仿真思政課體驗教學中心作為結合紅色故事的創新點,借助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推進紅色故事云直播。

總之,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的“內容為王”式思政課堂,創新式思政課的話語方式,三者結合的教學方法才能探索“如何融入”。

三、結語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绷暯娇倳洺缇从⒘?也喜歡講英烈故事,以多種方式緬懷英雄先烈,謳歌民族英雄,用自己的言行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作出表率。紅色文化內蘊著馬克思主義人學的“在場”[10]。作為歷史主體的“紅色故事”生動形象地闡明馬克思主義基本方法,給了大學生一個政治性、科學性形象的參照系,其中蘊含了辯證分析、實事求是等解決問題的方法??傊?高校要構建優質紅色故事主導資源示范引領,師生思政共同體平臺中的思政教師和青年大學生兩者同向同行,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協同發展,學生知、情、意、行同頻共鳴。利用紅色故事還原歷史,將思政課中變得更可信、可敬、可靠。紅色故事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這種“身臨其境”的場景教學將以理性的思考的方式說服人,以感性的形式感染人,從而引導青年大學生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

猜你喜歡
紅色思政大學生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紅色是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紅色在哪里?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追憶紅色浪漫
大學生之歌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