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副結核病的診斷與防控

2024-01-16 05:44武正瑛
甘肅畜牧獸醫 2023年5期
關鍵詞:巴氏病原學病羊

武正瑛

(景泰縣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甘肅 景泰 730400)

副結核病,即副結核性腸炎,也稱約內氏病,是一種由禽分枝桿菌副結核亞種引起羊、牛等反芻動物的慢性潛伏性接觸性傳染病。有研究發現羊和鳥類屬于禽副結核分枝桿菌傳播途徑中的重要宿主群落[1]。該病的主要臨床特征表現為頑固性腹瀉、漸進性消瘦和腸黏膜增厚等,且往往呈隱性感染,給畜牧業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2]。該病的病原菌常分布于患病羊的腸道黏膜與腸系膜淋巴結中,往往隨糞便排出,易污染飼料及其飲水等。臨床調查發現,健康羊往往通過采食被污染的飼料等途徑而感染,其中幼畜易感性最高。疫苗接種是防控羊副結核病的有效策略之一,為羊的健康及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文查閱相關文獻,分析總結了羊副結核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斷與防控措施,旨在為羊副結核病的防控提供依據。

1 病原學

副結核分枝桿菌是分枝桿菌屬中的一員,屬于G+菌,主要寄生在細胞內,一般在外界環境中無繁殖條件[3],抗酸染色為陽性;該菌的抵抗力較強,在外界環境中可存活數月至一年以上[4];該菌為需氧菌,最佳的培養溫度為37~38 ℃,最適pH為6.6~6.8[5];副結核分枝桿菌一般為短粗桿狀,常成縱排列,無鞭毛、無運動力。副結核分枝桿菌生長緩慢,難以培養,往往需要在培養基中添加草分枝桿菌素提取物進行培養,可延長培養時間。Mizzi等[6]研究發現遺傳差異與副結核分枝桿菌特有的流行病學和毒力特征相關,這對羊副結核病的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流行病學

羊副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為發病或潛伏感染的羊,不同階段的羊均可感染,幼齡羊發病率最高,流行性較強。該病潛伏期較長,可達數月,有時甚至在2~3年后才會出現臨床癥狀;該病分布范圍較廣,季節性不明顯,常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該病病原主要寄生在病羊腸道中,隨糞便排出,可能通過污染水源、飼料及外界環境等進行傳播[2,7],健康羊如果接觸被污染的飼料或水源,可通過消化道感染該??;當飼草料不足導致羊營養不良時,羊感染風險加大[8]。李宇剛等[9]認為,針對該病防治,需要加強飼養管理水平,及時添加干草料,補充微量元素,定期檢疫,并做好隔離工作,在提高羊免疫力的同時,阻斷疾病傳播途徑。

3 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

羊副結核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患病羊精神狀態不振,被毛雜亂,可視黏膜蒼白,食欲減退,初期體溫升高,后期趨于正常,逐漸消瘦,有間歇性腹瀉等?;疾⊙虻募S便有腥臭味且含有泡沫,顏色一般呈卵黃色。隨著患病時間的推移,病羊逐漸消瘦,出現貧血等一系列癥狀,最終可能會因臟器衰竭而死亡;還有少數病羊可能會繼發肺炎等病癥。另經解剖發現,該病的主要病變部位集中在腸道,而腸黏膜上的最典型病變一般在腸系膜上,腸系膜淋巴結發生腫大且質地堅硬;解剖還發現患病羊肺臟有出血點,出現局部氣腫[10-11]。

4 診斷

4.1 病原學檢測

病原學檢測屬于動物活體定性試驗方法,是目前公認的方法之一。Hemati等[12]為鑒定綿羊和山羊群中副結核病的病原菌,開展了禽副結核分枝桿菌亞型的病原學檢測。病原學檢測主要包括常規檢測、變態反應診斷與PCR檢測。常規檢測屬于副結核病診斷的標準之一,主要是通過一系列方法檢測糞便中是否含有副結核分枝桿菌,此方法敏感性不強,但特異性極高[13],主要適用于發病前期,不適合發病中后期的患病羊檢測。變態反應診斷是一種適合于大規模樣本檢測的診斷技術,操作簡單,易于掌握[14]。PCR檢測屬于副結核病診斷的另一種常用方法,通過PCR檢測技術可以鑒定出樣本中的副結核分枝桿菌。該方法的優點是特異性強、敏感性高及檢測迅速等。同時,PCR檢測體系的成功構建可為羊副結核病的病原檢測、診斷等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4.2 血清學檢測

用于羊副結核病的血清學檢測方法主要包括補體結合檢測、酶聯免疫吸附檢測等。

4.2.1 補體結合檢測 補體結合檢測屬于血清學檢測方法之一,特異性比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高,對于一些患病早期的臨床樣本可準確檢測,但操作方法比較復雜,檢測時間比較長,不適用于大規模樣本檢驗。

4.2.2 酶聯免疫吸附檢測(ELISA)ELISA是目前羊副結核病最常用的檢測方法之一。在檢測臨床期感染動物時,敏感性比較高;在檢測亞臨床期感染動物時,其敏感性高于補體結合試驗。該方法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等優點,但易出現假陽性,必須進行區分。鄭素琴等[15]認為ELISA是羊副結核病診斷、凈化較常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汪天杰等[16]研究表明,澳大利亞進境種羊中羊副結核病的陽性率為0%~2.92%。其中ELISA試驗檢出的陽性數量較多。因此在臨床上,建議采用ELISA方法來檢測羊副結核病。

5 防控措施

5.1 隔離

如果發現患有或疑似患有羊副結核病的羊,應及時隔離飼養,并進行診斷。若確診患有羊副結核病,需及時淘汰處理病羊,且要對飼喂病羊的羊舍、飼槽及其他用具等用消毒藥劑進行多次嚴格消毒,尤其是病羊糞便,必須經生物發酵處理后方可利用。同時,要對假定健康羊群實施2次/年的病原檢測,經連續2次檢測均為陰性的群體即可視為健康羊群。

5.2 凈化與免疫

對臨床癥狀比較明顯的病羊和檢測為陽性的羊應及時淘汰。如果采用的是集約化養殖模式,需要分開使用草場,同時要遵循“自繁自養”原則,引進的種羊需要隔離檢疫,檢測結果為陰性方可混群。此外要對羊群定期進行免疫接種,通過接種副結核滅活苗來增強羊群免疫力,預防該病的發生和流行。

5.3 消毒

巴氏消毒法也是預防該病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此方法可以消殺初乳或乳汁中的羊副結核病病原菌,對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7-18]。副結核分枝桿菌(Mptb)是包括牛、山羊和綿羊在內的反芻動物的約翰氏病的病原體。有人認為這種微生物與克羅恩病相關,而牛奶是人類接觸這種微生物的重要潛在來源之一。巴氏滅菌試驗是根據加拿大國家乳制品規范中規定的時間和溫度標準進行的,其中常規批次巴氏滅菌方法為63 ℃下30 min,高溫短時間巴氏滅菌試驗(HTST)方法為72 ℃下15 s。Gao等[19]通過18次巴氏滅菌試驗,包括7次常規試驗和11次高溫短時間巴氏滅菌試驗,發現在7項常規批次巴氏消毒試驗中,所有斜面或肉湯培養基中均未檢測到存活者,11項HTST試驗中有2項檢測出Mptb幸存者;且當牛奶中存在≥105 cfu/mL的Mptb時,Mptb可以在HTST巴氏滅菌中存活。

6 總結

羊副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多呈慢性、隱性感染,給我國乃至全球養羊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也給人類健康帶來了潛在威脅。針對該病的防控措施主要以預防為主,除了制定詳細的檢疫與隔離程序外,須定期對羊圈進行消毒,建議及時采用ELISA方法來開展羊副結核病的檢測,同時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微量元素來增強羊的抗病能力,也可以在飼喂過程中添加黃芪、甘草等中草藥增強機體免疫力,以降低羊副結核病的發病率與病死率,提高規?;驁鲅蚋苯Y核病的防控水平。

猜你喜歡
巴氏病原學病羊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學研究現狀
釋放巴氏新小綏螨可滿足對蘋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一起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學分析
羊咳嗽怎么治
巴氏殺菌水牛奶在不同儲存條件下微生物增長規律的研究
雞傷寒和雞白痢的臨床表現和病理病原學診斷
巴氏醋桿菌核酸修復酶UvrA對大腸桿菌耐受性的影響
十招巧識病羊
阿留申病病原學研究進展
六看識羊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