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研究

2024-01-16 18:33張偉東
新農民 2023年35期
關鍵詞:工作策略森林資源

摘要:森林作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其健康狀態直接影響著生物多樣性、水土保持、碳匯功能等多方面的生態平衡。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的情況下,優化森林資源管理,提高森林的質量和功能,對抵御生態環境風險、保持生態系統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诖?,文章對新時代背景下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優化措施進行了分析研究,重點分析了桂林地區森林資源管理的現狀,給出了林政管理的優化策略,旨在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林業管理體系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策略

目前,森林資源林政管理措施的優化不僅是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更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傳統的森林資源管理方式已難以滿足當前的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需求。因此,探究新時代背景下森林林政資源管理工作的優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桂林地區森林資源管理的現狀分析

1.1 森林資源的監測體系不健全

桂林地區擁有豐富多樣的森林資源,但現有的監測體系在技術應用、數據準確性、監測范圍和社會參與度等方面存在明顯短板。

監測技術:雖然近年來衛星遙感和無人機等現代技術已開始應用于森林監測,但這些技術在桂林地區的普及率并不高,大部分森林區域仍依賴傳統的人工巡查,這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難以實現對大面積森林資源的全面監控。

數據準確性:由于技術和人力資源的限制,現有的監測數據往往存在時效性差和覆蓋面不全的問題,難以全面反映森林資源的實際狀況。

監測范圍:具有局限性。

監測指標:主要集中于森林覆蓋率和林木生長狀況等基本指標,對于生物多樣性、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等更為復雜的指標則關注不足,限制了對森林資源全貌的深入了解,影響有效管理決策的制定[1]。

1.2 森林資源的保護措施不到位

保護措施不足主要表現在技術手段的落后、公眾參與和意識提升的不足、保護資源的分配不均以及區域間協調不足等方面[2]。

保護技術手段落后:現有的森林保護方法往往依賴傳統手段,如人工巡護和簡單的物理防護措施,這些方法在效率和覆蓋面上都有限。例如,對于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控制,桂林地區森林資源管理缺乏高效的早期警報系統和迅速反應機制。

公眾參與和環保意識不足:盡管公眾對環保的關注度逐漸提高,但在實際參與森林保護活動方面仍然存在差距,這不僅限制保護措施的實施效果,也減弱社會監督的力量[3]。

保護資源分配不均:由于資源分配不均,一些關鍵區域的保護工作得不到充分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導致保護效果不佳。

區域間協調不足:影響保護措施的有效性,由于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不同區域在保護策略、資源配置和信息共享方面存在障礙,限制了整體保護效果的提升[4]。

1.3 森林資源的恢復方案不明確

桂林地區的森林資源,作為該地區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平衡的維持。然而,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自然環境的變化、人類活動的干擾等,桂林地區的森林資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5]。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明確、科學、可行的森林資源恢復方案顯得尤為重要。但這個方案在多個方面存在不足,體現在恢復目標的不明確、恢復方法的單一和傳統、缺乏系統的規劃和實施以及監測評估機制的不健全等。

恢復目標不明確是問題的核心所在。有效的恢復方案需要基于明確的生態目標,比如提高生物多樣性、恢復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或是增強森林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等[6]。然而,現有的方案往往沒有明確的目標,或是目標設置過于寬泛,導致實施效果難以評估。

恢復方法的單一和傳統也是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森林恢復主要依靠植樹造林等傳統方法,而忽視生態修復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恢復效果的實現。

1.4 森林資源的宣傳管理不充分

宣傳管理不充分主要表現在宣傳內容的局限性、宣傳方式的單一化、目標受眾的不精準定位以及宣傳效果的缺乏評估等四個方面。

宣傳內容:顯示出局限性,在對森林資源價值的介紹上過于淺顯,往往只強調森林的美麗景觀,而忽視其生態功能、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這種單薄的宣傳內容難以激發公眾深層次的關注和理解,影響公眾對森林資源重要性的全面認識[7]。

宣傳方式:目前的宣傳活動主要依賴于傳統的媒體平臺和面對面的宣講,缺乏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等現代傳播形式進行創新宣傳,這導致宣傳活動難以覆蓋更廣泛的受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從而限制宣傳的影響力和效果。

目標受眾:呈現不精準定位情況,體現在宣傳活動往往沒有明確的目標受眾群體,或者缺乏針對不同受眾特點的差異化宣傳策略。這種“一刀切”的宣傳方式很難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影響宣傳活動的效果。

宣傳效果:缺乏評估也是當前宣傳管理工作的一個盲點,沒有系統的評估機制來衡量宣傳活動的效果,使得宣傳策略難以及時調整和優化,從而影響宣傳活動的長期效果[8]。

2 新時代下森林資源管理的優化策略

2.1 升級森林資源監測體系

新時代的森林資源管理要求管理者不僅要保護森林,還要智能化地管理它們。在此背景下,升級森林資源監測體系成為一個關鍵任務。技術創新是升級監測體系的核心,例如,管理者運用衛星遙感技術,可以實現對桂林地區森林覆蓋率和森林健康狀態的高效監測。以此技術為例,管理者通過分析衛星圖像,可以及時發現森林退化的跡象,比如,植被覆蓋的減少和林木病蟲害的蔓延。無人機(UAV)技術的應用也是提升監測效率的重要途徑。無人機可搭載高分辨率攝像頭和多光譜傳感器,管理者可以通過無人機對森林地區進行詳細的空中拍攝和數據收集,這對于監測森林資源的微觀變化尤為有效。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的提升也是監測體系升級的關鍵,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為例,其能夠處理和分析大量的森林監測數據,從而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9]。例如,在桂林地區,管理者可以通過構建大數據平臺,收集和整合來自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測、地面觀測站等多源數據,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深度分析,及時預測和識別森林火災風險、病蟲害擴散趨勢等。

2.2 加強自然保護區的管理

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的基礎在于科學合理的規劃,以桂林為例,其自然保護區規劃應基于全面的生態和生物多樣性調查,明確保護目標、范圍和重點。例如,龍勝梯田自然保護區,作為該地區重要的生態旅游地和水土保持的關鍵區域,其規劃需考慮保護地的生態價值和當地居民的生計需求,確保旅游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平衡。加強監管和執法也是保護區管理的關鍵,以漓江流域的自然保護區為例,管理者加強巡護力度,采用現代化監控技術如無人機巡查和紅外相機監測,以預防和及時發現非法活動,如盜獵、非法采伐等。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還需要公眾參與和社區共治,廣泛動員社區居民參與保護區管理,不僅能提升保護效果,也有助于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以桂林陽朔的自然保護區為例,管理者通過開展生態旅游、設立生態教育中心,既保護自然資源,又為當地居民提供經濟收入,實現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的雙贏。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還需要管理者加強科研和監測工作,管理者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定期的生態監測和生物多樣性調查,可以有效地跟蹤保護區的生態變化,為科學管理提供依據[10]。

2.3 明確資源恢復方案目標

明確的資源恢復方案內容,特別是具體的恢復目標,以桂林地區為例,其恢復方案需要明確旨在增強生物多樣性、提高森林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恢復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等目標。例如,在漓江流域的森林恢復工作中,管理者不僅要關注森林覆蓋率的提升,還要注重本土物種的保護和恢復,以及對于水土保持和生態旅游價值的增強。資源恢復方案還需要結合具體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背景,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恢復方法。在桂林地區,這意味著要結合其獨特的巖溶地貌特征,采取適應當地生態條件的植被恢復技術和方法。例如,在陽朔縣等地,管理者采取以恢復地方特有樹種為主的植樹方式,既能保持生物多樣性,又能促進地方特色林業的發展。資源恢復方案還應包括明確的時間表和階段性目標,這不僅有助于跟蹤恢復進展,還能確保各項措施得到及時實施。例如,管理者可以設定在未來5年內實現漓江上游特定區域森林覆蓋率的顯著提升,同時,在10年內達到生物多樣性恢復的長期目標。有效的監測評估機制也是確?;謴头桨赋晒嵤┑年P鍵,評估機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監測體系,以定期評估恢復效果,包括生物多樣性指標、森林健康狀況以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等。以桂林龍勝梯田自然保護區為例,管理者通過定期監測土壤侵蝕情況、水源涵養能力以及生物多樣性指標,可以有效評估恢復工作的成效,并及時調整恢復策略。

2.4 提升資源宣傳管理效果

有效的資源宣傳管理應包括創新的宣傳手段和豐富多元的內容,例如,在桂林的漓江沿岸,管理者可通過設置互動式展覽和信息中心,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如VR體驗、AR互動展板等,生動地向游客和當地居民展示森林資源的價值和生態系統的重要性。管理者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網絡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定期發布關于森林保護和生態環境的教育內容,提升宣傳的覆蓋面和吸引力。提升宣傳管理效果還需要強化社區和學校教育的角色,在桂林地區,管理者可通過與學校合作,將森林資源保護納入教育課程,舉辦生態環保主題的校園活動,如生態繪畫比賽、自然觀察日記等,增強學生對自然保護的認識和興趣。同時,管理者還可以通過社區工作坊、講座和實地考察活動,提升社區居民對本地森林資源的了解和保護意識。例如,龍勝梯田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可以組織社區居民參與生物多樣性調查和保護區巡護活動,增強其對自然保護工作的認識和參與。提升資源宣傳管理效果還需要加強政策宣傳和公共參與。管理者可通過政府渠道、非政府組織和媒體合作,廣泛傳播森林資源保護的政策信息,鼓勵公眾參與相關的政策討論和反饋。例如,桂林市政府可以定期舉辦公眾論壇,邀請市民參與森林保護政策的討論和建議,通過這種方式增強政策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有效的資源宣傳管理還需注重持續性和評估反饋機制,宣傳活動不應僅僅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應形成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管理者通過定期評估宣傳活動的效果,收集公眾的反饋,不斷調整和優化宣傳策略。

3 結語

對工作進行研究,不僅使人們深入理解當前森林資源管理的復雜性和挑戰性,還提出了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創新管理策略。這些策略不僅能夠有效應對生態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還能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森林產業的綠色發展,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提供堅實的支持。未來,筆者期待這些研究成果能夠在實際應用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全球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明小兵. 基于林政管理的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優化思考[J]. 農村科學實驗,2023(6):16-18.

[2] 柯芳,徐初明. 林政管理視角下促進江西省森林資源可持續增長的措施探討[J]. 南方農業,2022,16(15):210-213.

[3] 粟鳳連,李德滿. 森林可持續發展目標導引下強化林政資源管理的可行性思路[J]. 河北農機,2022(23):124-126.

[4] 廖雪琴. 新形勢下林業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 花卉,2021(10):229-230.

[5] 楊桂花. 淺析林改后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存在問題及強化路徑[J]. 農村科學實驗,2021(1):26-27.

[6] 金怡虎. 國有林場改革后安慶市大龍山林場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探討[J]. 中國林副特產,2021(3):

109-111.

[7] 田野,王群. 淺談森林資源調查、林政管理與林業生態建設[J]. 農村百事通,2021(29):87-88.

[8] 陳柯帆. 新形勢下對林業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工作的認識與思考[J]. 農家科技(下旬刊),2022(1):135-137.

[9] 田培湘. 淺析加強林政管理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措施[J]. 警戒線,2021(1):16-17.

[10] 余興云. 新時代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措施探析[J]. 農村科學實驗,2023(10):94-96.

作者簡介:張偉東(1983—),男,漢族,本科在讀,工程師,從事森林資源管理。

猜你喜歡
工作策略森林資源
森林保護和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研究
綠水青山里的奮斗足跡之森林資源督查
保護好森林資源 讓林區青山常在
新形勢下北方森林資源保護探討
“以生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館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新形勢下加強森林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構想
黨的群眾路線指導下如何做好基層黨建工作
關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幾點建議
淺析高職院校招生就業工作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