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御窯廠督陶官唐英祖塋墓碑考

2024-01-16 08:40孫志鋼
景德鎮陶瓷 2023年4期
關鍵詞:碑銘唐英唐氏

孫志鋼

清代景德鎮御窯廠著名督陶官唐英家族屬于滿清“上三旗”包衣,順治初“從龍入關”后,依據其家族當時的軍功與身份,可以在京城近郊享有封地,成為家族繁衍的根基。然而唐氏家族的封地在哪里?唐氏家族祖塋在何處?“沈陽唐英”的出生地真的是在沈陽嗎?這一直是唐英研究領域懸而未決的問題,也是研究唐英的學者十分關心且感興趣的問題。令人驚喜的是,在唐英誕辰340 周年之際,筆者發現了兩塊唐英家族的墓碑,使以上問題出現了破解的轉機。兩年來,筆者覓蹤探求,多處尋訪,終于有了一個比較滿意的結果?,F將筆者調查研究的結果公諸于世,意在拋磚引玉,祈盼方家斧正。

一、發現石碑

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西南角,有一片“碑林”,這是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委員會為有效保護文物,將散落在朝陽區各處古代的石碑、石刻集中存放之地,命名為“朝陽貞石園”。

在“貞石園”碑林之中,赫然矗立著兩座與清代雍乾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督陶官唐英有關的石碑,一座是“唐公世墓碑”,另一座為“唐氏世墓碑”。

1、唐公世墓碑

正面:周邊為石刻云龍紋圖案。正中豎排正楷陰刻:“皇清誥贈通議大夫沈陽唐公世墓碑”。

背面:無字。

石碑尺寸:

高:通高3.10 米,其中底座高0.8 米,碑體高2.3 米,碑首高1.3 米

寬:底座寬1.10 米,碑體寬1 米

厚:底座厚0.45 米,碑體厚0.40 米

“唐公世墓碑”前,有北京市文物部門撰寫的說明詞,可知此碑出自金盞長店村。

2、唐氏世墓碑

正面:周邊為石刻云龍紋圖案。碑文為正楷陰刻豎排?,F存石碑上部約三分之一原碑,下部約三分之二原碑缺失,雖經文物部門修補完整,但碑下部文字已佚。原碑文約2000 余字,殘碑文僅余不足800 字,但碑文首列“瀋陽唐氏世墓碑銘”,第二列“員外郎兼佐領督理九江關榷使沈陽唐君”等陰刻楷書字清晰可見。

背面:上部遺存“乾隆六年”四字,下部缺失。

石碑尺寸:

高:通高3.10 米,其中底座高0.8 米,碑體高2.3 米,碑首高1.3 米

寬:底座(后補配)寬1.36 米,碑體寬1 米

厚:底座(后補配)厚0.65 米,碑體厚0.36 米

碑銘楷體字尺寸:15×15mm

“唐氏世墓碑”前,北京市文物部門撰寫的說明詞:“清乾隆六年立。碑螭首。碑身殘,修補。座佚,今補配。首題‘沈陽唐氏世墓碑銘’。碑陰題立碑年月。碑文記‘員外郎兼佐領督理九江關榷使沈陽唐君’,系指唐英,金盞長店村發現?!?/p>

顯而易見,這定是原立在唐英家族墓地(唐氏祖塋)的兩座墓碑。

之前,故宮博物院王光堯先生、景德鎮唐英學社黃清華先生等學者曾依據唐英乾隆五年、乾隆六年為三子出生祈福燒造的一批青花“五供”供奉地點推斷:“此批供器的銘文中多次提及‘長店村’,可見唐家祖地應該是在長店村一帶?!薄霸谝阎乃募朴⒆灾乒┢髦?,有三件和北京東直門外壩北長店村附近的地藏王菩薩殿、觀音大士殿、天仙圣母殿有關,但該三處佛道廟宇在北京并不知名,反而唐英則相當熟知這兩處廟宇,反過來可以說明唐英必然曾生活在離這兩處廟宇不遠的地方,因此,可以推測唐英家族在北京的住處祖地應該就在東直門外壩北長店村一帶?!盵1]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二年(1886 年)《北京城郊圖》上,在緊鄰“長店”兩字的正上方標有“唐園”二字,(見圖8: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二年《北京城郊圖》,轉引自《景德鎮陶瓷》2022 年第二期第6 頁。)“長店”與“唐園”是什么關系?“唐園”又與唐英家族有什么關系?根據前述幾位學者的推論,此處的“長店”與“唐園”并非巧合,似與唐家祖居此地密切相關。

另外,“1995 年張氏可姬青花葬具瓷罐的出土發現,充分說明唐英家族的祖塋也在長店村范圍內,為唐英家族的住處祖地在東直門外壩北長店村一帶提供了佐證?!盵2]

如今見到這兩塊墓碑,筆者不由得欣喜地想到,這兩塊墓碑的出現,定然會為探求唐家祖塋地提供進一步的佐證。于是,筆者走訪了“朝陽貞石園”的建造者以及這兩塊石碑說明文的撰寫人、北京朝陽區文旅局(原文化委)干部劉續。據劉續介紹,數百年來這兩塊石碑一直靜靜地躺在金盞鄉長店村的土地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前,這兩塊碑還是完整的,不知是何原因,發現時“唐氏世墓碑”已成斷碑,只剩了一截?!疤乒滥贡北媳慌藗€溝槽,修復時把溝槽補平了。直到2016 年,朝陽區文化委員會在建造“朝陽貞石園”時,將兩碑從長店村移至此處,將其碑體修補完整,補配了碑座,并撰文說明。同時劉續還談到,與這兩塊碑同時從長店村移來的還有一個“石供桌”。

3、石供桌

按照劉續的指點,筆者再探“貞石園”。果然在那兩塊墓碑不遠的地方,橫臥著一方長2 米、寬0.95 米、高0.4 米的“石供桌”。

旁邊文物部門的說明文字是:“石供桌:清(1644—1911),須彌座式之底部,其上之束腰及桌面軼失,底座周飾覆蓮瓣及圭角云紋。金盞長店村發現?!憋@然,石供桌是與前兩塊石碑同時從長店移至此處的。筆者推測,該石供桌原應置于石碑前,以擺放供品之用。

兩座石碑、一方石供桌(以下稱“兩碑一桌”),目標直指唐英家族墓地,筆者確認,該三件物品乃是唐英家族墓地之遺物無疑。

二、尋找拓片

既然是唐英家族墓地之物,墓碑上一定有與唐英家族相關的歷史印記??上蓧K墓碑均為殘碑修復,其上文字大部缺失,留存部分也已模糊不清。經筆者覓蹤探求,多處尋訪,終于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搜尋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市圖書館在石碑原址拓印的三幅唐氏石碑拓片。

拓片1:《瀋陽唐公世墓碑》正面拓片

拓片尺寸:190cm×69cm。

其上有“皇清誥贈通議大夫沈陽唐公世墓碑”十五個正楷字。

拓片2:《瀋陽唐氏世墓碑》背面拓片

拓片尺寸:130×33cm。

其上正中豎排正楷陰刻:“乾隆六年六月 榖旦立”九個正楷字(此系拓片上的完整文字,現存石碑后四字缺失)。

拓片3:《瀋陽唐氏世墓碑》正面拓片

拓片尺寸:190cm×69cm。

其上文字 :前有題頭:“瀋陽唐氏世墓碑銘”(以下簡稱《碑銘》);后有落款 :“賜進士出身、誥授光祿大夫、(軍)(機)(大)(臣)、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徐本 文”。

全碑文字為館閣體正楷陰刻,每個字大小均為15mm×15mm。豎向排列,共有31 列,每列長短不一,滿格約82—84 字,全文約2000 字左右。

三、認讀碑文

三幅唐氏石碑拓片中,拓片1、2兩幅比較簡單,不難認讀。而最重要的拓片3《沈陽唐氏世墓碑銘》,因當初發現時原碑文字即有缺失或模糊不清,致使拓片文字很難認讀。

盡管認讀困難,但畢竟該拓本是根據當年完整的石碑所拓,是目前唯一能夠找到并提供唐英家族、身世信息的原始資料。經筆者反復多次的認讀和比較,現將碑文按原碑上的排列順序以及原碑用的繁體字公布如下:

1、認讀“瀋陽唐氏世墓碑銘”凡例

□ 為原碑空白或文字認不出來,但可以確認缺字數;

() 中的字為碑文模糊不清,不能確認的文字,其中帶 ?者為因有相近字形而辨認不清的字;

…… 為原碑空白或文字完全認不出來但又無法確定缺失字數。

△ 為原碑該列之結尾。

每列開頭空字數按原碑空字處理。

原碑文無標點符號,認讀碑銘中標點符號為筆者所加。

2、《瀋陽唐氏世墓碑銘》拓片全文

乾隆四年己未,員外郎兼佐領、督理九江關榷使瀋陽唐君,次其世系發書使走四千里至京師,請余文其墓道之碑,余受而書之。余嘗讀周官墓大夫掌邦墓之地,令萬民族葬而……△[3]

列爵等之數,未嘗不嘆先王用意深逺,使民生相聚,死相依,利害同之。故孟子曰:“死徙無出郷,所以蠲教化,嬍風俗,實由於此?!弊葬崾揽拜浿g興,多拘於時日方向,雖其親兄弟俱分……△

俱自營域兆不祔于祖墓,乖離見於門內,而族葬之遺意以廢。今觀榷使君所述,其先世自度葬地,令子孫遵昭穆以次而尋(穴),(使)其能明大義,□□□□宜子孫之食榖無窮也。唐故□□山……△

播遷不一,其譜牒(損)而散佚。自祖以上不詳其諱字。相傳君之髙祖某移鎭遼郡,遂家篤至今,瀋陽唐氏特域祠宇相望。越再傳而爲君之祖,諱(承)(功)□□□□(承)祿承明,從△

世祖章皇帝入關定鼎燕亰,隸籍正白旂下,一時從龍之士無慮數十萬人,就中密通△

王室有名籍可指數者僅三十餘家,君之祖與焉。當鼎革之際,諸將多以百獲持官不就不事(侯)(幾)。後咸積累至大帥,爲公侯富貴者累世。君祖獨□(匪)□□□□□甲胄身(經)幾百餘戰而□俘(獲)□□□□不△

爭不伐,故終其身恬退自如,不計顕達,服(侍)以一童子二僕。自□□□□□□□□□□地勒馬(彌)望良久,慨然曰:吾百年後茂發魂於(此)足矣。 即令唐氏後人繼。地基距 亰師城二十五里□可二十餘△

畝。東(抱)(溫)(榆)河,即通州運河之支流也。南有東霸城爲之保護□□□□□□□□□不□□□□□□□(八)十家,土名長店,即唐氏莊也。遂度其地爲兆,南向方位,俱生時所自定,命子孫以次而葬□(地)△

徙及歿後家人悉遵其言,今之主穴是其兆也,越葬後八十(餘)年△

誥贈通議大夫,配解氏、陳氏俱贈淑人,其支下子姓以世譜記,夫從宗以爲本家之始祖云。又一傳爲君考△

誥贈通議大夫,諱爲國,係解淑人出,元配郭氏、継董氏亦俱贈淑人,生大夫子四,唐氏之世至是而始。大通議公性磊落,不植生産,有所蓄悉施予宗族親戚資之,餘則豊腴自給□□怡情落落,(事)母而(計)(議)……△

不屑屑也。董淑人每從容諷諫,以周急濟困,固君子之事,曷亦爲子孫少留餘地乎?!跽唬何嶂鶢?,正爲子孫計久長耳。有子四人而豈無一大吾宗者乎?寜必多所貽也。噫,公之志大(識)□,亦(於)(興)而△

見矣。公長子傑勤慎謹飭,宣力本旂多歴年,所以△

朝臣薦得七品官,不願就職,僅以冠帶終其身。次子士,性情高矌,居心醇厚,曾於壯歳亦在本旂效力,既而瀟散林泉,怡然自得也。此皆通議公元配郭淑人出,惟四子爲側室所生,不延其年焉?!?/p>

君係継配董淑人出,由供奉內廷起家慶豊司員外郎、△

內務府佐領。雍正六年以原官督理江西窯厰。歴九載而不怠其職。乾隆元年欽奉△

恩命榷淮關稅,仍兼厰務。四年復移榷九江關,凡從膺財賦重守而能勤慎自矢,永堅其潔清之操,君子於以多,君之賢而難,君之守也?!?/p>

聖天子知人善任,継自今以往,有以□君之功名事業正未可量耳。君生六歳而孤,日則出就外傳,夜則依母氏左右,殆所謂窮而無告者也。君自幼即嗜學知艱苦,兩兄實深器之。年十六即從龍△

養心殿△

聖祖仁皇帝命公卿之長於詩畫者以引掖之,君資既敏於染繪詩賦,(然)不究極其門與,凡向之師事者悉下交而樂與游。由是君之名日起,既而□□□□。列凡△

西(徴)南巡北極朔漠絶塞不下數十次能趨走△

□□□(登)□猿之山,涉不測之淵,□□□□,猶復客居,行□手編□□略無瘁容□□□君以富其於詩古文辭,下筆數千言,(傾)刻立就,□□□□□□洞悉無遺,□關二十餘載而始終□□□(計)(其)□□之歳已……△

□□□□□而有□矣。前此(之)(授)(於)才而困於境□□□□。君初娶趙氏,継馬氏,怨數疾?!?/p>

誥封淑人穴於□穴之第四穴□□□□。(君)(長)兄子(七)人□□□□□君(皆)□養之。(次)兄子七人。君之子二,皆馬淑人所出,長文保,於乾隆四年欽奉△

恩旨亦供奉內廷即君初執事之地(堂)□□(美)□□□□□□□□□□□□□有儁才,其文章爲先逹所賞識,今方繩繩未艾也?!酢蹙仁缽凝埐荩郑?,起旂鈴,安樸陋,未嘗服習於□□而(能)……△

伐□□□止戈爲武之□(説),更不惑於陰陽家。嘗命子孫□□□□□□□□□有賢□□□?!鯊陀腥缛妒咕呖斯獯笄傲?,(以)(先)世之(魂)□(郭)(氏)(二)(門)(之)(內)□(分)(別?)不(利)(剝)(若)□□(其)□(之)△

不肖□去爲何如也?!醭腥妒咕ㄖ┱垺跻浴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鯛戙懼憽?/p>

皇奮興遼水之陽,逺至邊關………(子)(孫)(世)(代)………川……世人其(惑)□□□如公者(或)樂其往……………△

平原荒荒,流水泱泱,我銘(此)碑,千載勿忘?!?/p>

賜進士出身、誥授光祿大夫、(軍)(機)(大)(臣)、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徐本 文△

四、研究成果

在認讀拓片的基礎上,筆者對“唐氏世墓碑銘”進行了研究和釋析。繼而發現,“瀋陽唐氏世墓碑銘”(以下簡稱“碑銘”)為我們提供了有關瀋陽唐氏家族以及唐英身世的許多原始信息,有些與已知文獻一致,進一步證實了業界現有的研究成果,也有些與現有認識有較大出入,可以糾正目前比較模糊的認識,但相當一部分是現有文獻未提及的內容,從而取得了對唐英家族及身世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些信息和成果主要是:

1、“碑銘”揭開了“沈陽唐英”的神秘面紗

唐英自稱為“沈陽唐英”,在很多重要文字的正式落款、署名時都使用“沈陽唐英”的字樣。如雍正九年仲冬唐英制作并親書的“佑陶靈祠”匾額,落款“督陶使沈陽唐英”;雍正十三年《陶務敘略碑記》(又稱《陶成紀事碑記》),署名“督陶使者沈陽唐英記”;乾隆五年十月朔日在北京東直門外壩北長店村天仙圣母廟、地藏王菩薩廟和觀音大中殿前供奉幾套的“五供”也都分別落款“沈陽唐英敬制”。沙上鶴在為唐英作傳時,也題為《沈陽唐叔子蝸寄先生傳》。這未免令人有些疑惑不解。唐英并非沈陽出生,也從未在沈陽生活工作過,唐英出生時,其祖輩進關定居北京已近四十年,可為何他每每稱自己為“沈陽唐英”?似乎在“沈陽唐英”頭上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除了對自己的祖籍故鄉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外,“沈陽唐英”的稱呼似乎另有一種自豪感。查現有史料,除了《滿洲八旗氏族通譜》中記載“唐應祖,正白旗包衣鼓人,世據沈陽地方,來歸年份無考”;沙上鶴《沈陽唐叔子蝸寄先生傳》中有一句“先生先世為關東沈陽人”外,再無其它任何史料關于唐英祖籍沈陽的記載。

“碑銘”的發現,終于解開了我們的疑惑,給了我們一個確切的答案,揭開了“沈陽唐英”的神秘面紗。

“碑銘”記載:“相傳君之髙祖某移鎭遼郡,遂家篤至今,瀋陽唐氏特域祠宇相望?!薄凹液V至今”,“瀋陽唐氏”家族在“遼郡”沈城竟有“特域”,而且“祠宇相望”,家族祠堂與神廟遙相輝映。原來,當年唐氏家族在沈陽竟是如此顯赫,如此風光。這樣看來,唐英稱自己為“沈陽唐英”也就順理成章,不足為怪了。

2、“碑銘”確認了沈陽唐氏祖塋所在地

由于“唐公世墓碑”和“唐氏世墓碑”均發現于北京朝陽區金盞鄉長店村,“朝陽貞石園”現存“兩碑一桌”系文物部門從長店村移來,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當時尚完整的墓碑上采集的拓片系北京圖書館在長店村實地所拓,而且當時即將拓片的命名為“唐氏塋地碑”,說明“兩碑一桌”原址即在長店村境內,由此可推定沈陽唐氏(即唐英家族)祖塋就在金盞鄉長店村境內。其具體位置及形制是:

(1)唐氏祖塋地理位置

“碑銘”明確記載 :唐氏祖塋“地基距亰師城二十五里,……南有東霸城爲之?!?。這與2010 年新編《長店村志》的記載完全一致。該《長店村志》記:長店村“地處日壇東北13.5 公里?!吓c北馬房、東壩地界毗鄰?!盵4]另據筆者測量,現長店村址距北京東直門直線距離約十二三公里,也與碑文記載完全吻合。

“碑銘”記載,唐氏祖塋“地基”附近有“□□河(即)通州運河之支流也”(碑文不清,查相關地圖,此河為溫榆河),而觀今長店村地理位置,“通州運河之支流”溫榆河恰流經長店村附近。(見圖14)加之1995 年出土的唐英妾張可姬的“可姬埋玉青花罐”(可姬骨灰罐)出土地也在金盞鄉長店村,由以上幾點可證,唐氏祖塋在長店村境內無疑。

圖1 朝陽貞石園實景圖

圖2 朝陽貞石園石碑平面布局圖

圖3 唐公世墓碑正面照片

圖4 文物部門撰寫的“唐公世墓碑”的說明詞

圖5 唐氏世墓碑正面照片

圖6 唐氏世墓碑背面照片

圖7 文物部門撰寫的“唐氏世墓碑”的說明詞

圖8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清光緒十二年《北京城郊圖》

圖9 唐英祖塋地遺物石供桌

圖10 “唐公世墓碑”正面拓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圖11 “唐氏世墓碑”(唐氏塋地碑)背面拓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圖12 “沈陽唐氏世墓碑”(唐氏塋地碑)正面拓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圖13 “沈陽唐氏世墓碑”正面開頭文字實拍

圖14 長店村地理位置圖

圖15 1949 年前長店村平面圖(引自2010 年新編《長店村志》)

圖15-2 民國時期長店村平面圖《北平市城郊地圖》 1947 年出版北平市政府工務局繪制

圖17 清乾隆六年 唐英款青花纏枝蓮紋燭臺(一對)英國國立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藏

圖18 清乾隆六年 唐英款青花纏枝蓮紋花觚北京文物商店舊藏1996 年北京翰海春拍第985 號拍品

圖19 唐英祖父名諱的石碑拓片局部

(2)唐氏祖塋占地面積

根據“碑銘”記載:“君之祖”(即唐英祖父)“自……地勒馬彌望良久,慨然曰:吾百年後茂發魂於(此)足矣。即令唐氏後人繼。地基距亰師城二十五里,□可二十餘畝?!於绕涞貭懻?,南向方位,俱生時所自定,命子孫以次而葬?!?/p>

從“碑銘”中“可二十餘畝”可知,唐氏祖塋占地面積二十余畝。

(3)唐氏祖塋所在地名稱

據“碑銘”,唐氏祖塋“地基距亰師城二十五里,……二十餘畝,東(抱)(溫)(榆)河,即通州運河之支流也。南有東霸城爲之保(護)……。(八)十家,土名長店,即唐氏莊也,遂度其地爲兆……”可知唐氏祖塋“地基”坐落在當時有幾十戶人家的“唐氏莊”。而“唐氏莊”“土名長店”(即長店村),今為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管轄之自然村。據乾隆《通州志》(卷一)載:“長店舊志云,在州(通州)北安德鄉(東壩)有通衢曰長店?!盵5]此外,這里有一個細節引起筆者的注意。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圖書館在采集石碑拓片時,唐氏世墓碑上“瀋陽唐氏世墓碑銘”八個大字已清清楚楚地表明此碑系“瀋陽唐氏世墓碑”,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此碑拓片命名時,卻將其命名為“唐氏塋地碑”[6]。

筆者揣測,莫非是當時拓碑者發現石碑之地尚存塋地的痕跡,故以“唐氏塋地碑”命名也未可知。

3、“碑銘”給出了沈陽唐氏祖塋主穴及昭穆次序

據“碑銘”記載:“其先世自度葬地”。唐英祖父在親自選擇的坐落在“土名長店,即唐氏莊”的沈陽唐氏塋地上,“度其地爲兆,南向方位,俱生時所自定,……今之主穴是其兆也”,即明確了沈陽唐氏祖塋地其主穴為唐英祖父之墓。又“令子孫遵昭穆以次而尋穴,使其能明大義,……宜子孫之食榖無窮也”。而“……歿後家人悉遵其言”,“子孫以次而葬”,后世子孫皆按照中國傳統禮制的“昭穆”次序而葬入其祖塋地。

根據“碑銘”記載,依照“昭穆”左昭右穆的次序,沈陽唐氏祖塋的排列應為:

居中主穴(南向方位):為唐英祖父及兩位夫人(解氏淑人、陳氏淑人)之墓,“從宗以爲本家之始祖”。

主穴前左(昭):為唐英父親唐為國及兩位夫人(元配郭氏淑人、継董氏淑人)之墓,“唐氏之世至是而始”。

主穴前右(穆):為唐英兩位兄長唐傑、唐士及妻妾之墓;以及唐英三位妻妾(趙氏淑人、馬氏淑人、妾張氏可姬)之墓。[7]

4、碑銘”披露了“長店村”就是乾隆時期的“唐氏莊”

“碑銘”中明確記載“……(八)十家,土名長店,即唐氏莊也”。據此分析,唐氏莊是乾隆六年之時的正式名稱,而“長店”則是當地人俗稱的“土名”。因此處是通州至北京的通衢大路,商賈行旅絡繹不絕,是來往客商歇腳住店之地。故當地百姓將唐莊土名稱為“長店”。

根據“碑銘”,乾隆六年時此處已是“唐氏莊”,土名“長店”了?!氨憽钡陌l現,必將對重修《長店村志》有所幫助。

5、“碑銘”明確了“唐氏莊”(長店)即是唐英家族入關后在京居住地

按清朝祖制,清初“包衣”“從龍入關”后,皆可得一處封地,以安家室,以示榮耀。唐英之祖“從龍入關”后(“從世祖章皇帝入關定鼎燕亰,隸籍正白旂下”)當然也毫無例外地可得一處封地。既然“碑銘”記載了唐氏家族祖塋位于北京金盞長店村,而“碑銘”中又有“孟子曰:死徙無出郷”句,[8]我們有理由相信,唐氏家族居住地與塋地應在同一處鄉村,即當時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唐氏莊也”。故此可判定,唐英之祖從龍入關后這塊封地即在“唐氏莊(土名長店)”,唐氏家族的居住地就在北京“東直門外霸北長店村”。聯想到清光緒十二年《北京城郊圖》“長店”上方的“唐園”二字,便有了更加合理的解釋了。[9]由于“碑銘”的發現,我們可以確認:沈陽唐氏家族入關后在京城的居住地即現北京市金盞鄉長店村。

6、“碑銘”提供了唐英家族譜系和血親關系的新信息

“瀋陽唐氏世墓碑銘”的現身,為現有史料記載的唐英家世及唐氏世族譜系提供了一些新的重要信息,填補了現有史料的某些空白。根據“碑銘”提供的新的信息資料,結合其他有關史料記載,筆者進行了初步梳理,大體上厘清了唐英家族族譜及世系血親關系。

(1)唐英之高祖以上

“碑銘”提供的新信息為:唐氏世譜“其譜牒□而散佚。自祖以上不詳其諱字。相傳君之髙祖某移鎭遼郡,遂家篤至今,瀋陽唐氏特(域)祠宇相望?!?/p>

據此不難想見當年世居沈陽的唐氏家族地位之不凡,香火之興旺。

(2)唐英之曾祖父

現有史料對唐英先祖(曾祖父)的記載有二,一是《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對唐英曾祖父記載為 :“唐應祖,正白旗包衣鼓人,世據沈陽地方,來歸年份無考。其曾孫唐英,現任員外郎,兼佐領”。[10]二是乾隆五年中秋后九日長洲沙上鶴撰寫的《沈陽唐叔子蝸寄先生傳》:“先生先世為關東沈陽人,自其祖從龍入關,隸籍正白旂下?!比欢氨憽眲t對唐英曾祖父只字未提,這與現有史料似有相悖。

(3)唐英之祖父

現有史料和文獻對唐英祖父均不見記載,而“碑銘”則披露了以前從未見諸史料的唐英祖父的部分生平。

“碑銘”中對唐英祖父名諱有明確記錄,遺憾的是由于拓本字跡不清,無法辨認,從而無法確認其祖父名諱。但可喜的是“碑銘”首次披露了唐英祖父鮮為人知的生平:“越再傳而爲君之祖,諱(承)(功)□□□□(承)祿承明,從世祖章皇帝入關定鼎燕亰,隸籍正白旂下。一時從龍之士無慮數十萬人,就中密通王室有名籍可指數者僅三十餘家,君之祖與焉。當鼎革之際,諸將多以百獲持官,不就不事侯(幾),後咸積累至大帥,爲公侯富貴者累世。君祖獨□(匪)□□□□□甲胄身□□百餘戰而□俘(獲)□□□□。不爭不伐,故終其身恬退自如,不計顕達,服(侍)以一童子二僕?!薄霸後岚耸N)年誥贈通議大夫,其元配解氏、繼室陳氏俱贈淑人。唐氏宗譜以唐英祖父爲本家之始祖”。且其祖父“自度葬地,令子孫遵昭穆以次而尋(穴)”。

“碑銘”明確了“從世祖章皇帝入關定鼎燕亰”(即“從龍入關”)的是“君之祖”,即唐英之祖父,而非曾祖父。這樣算來,“從龍進關”到唐英子侄輩,應是歷經四世,這與唐英乾隆三年詩中提到的“寒族從龍進關四世,今發舍姪一人”就相吻合了。[11]“碑銘”中描繪的唐英之祖,不僅“從世祖章皇帝入關定鼎燕亰,隸籍正白旂下”,而且在數十萬人的“從龍之士”中,能夠“就中密通王室有名籍可指數者僅三十餘家”,這其中便有唐英之祖父(“君之祖與焉”)?!氨憽泵枥L的唐英祖父,分明就是一位披巾掛甲、身經百戰、屢立奇功、聲名顯赫的大將軍(“後咸積累至大帥,爲公侯富貴者累世”),但其本人卻并不居功自傲,“不爭不伐,不計顕達”,服侍者不過“一童子二僕”,“故終其身恬退自如”。有這樣一位祖父,唐英十六歲就能夠入職內廷,成為康熙皇帝的皇家護衛,也就順理成章了,可以自圓其說了。

“碑銘”對唐英祖父生平信息的披露,補充了現有史料中唐英祖父一代信息的缺失,填補了唐英家族祖輩信息的空白,對于唐氏家族研究和唐英身世研究無疑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4)唐英之父:唐為國

現有史料對唐英之父的記載只有一句:“父諱為國,隱德弗售,以先生官贈通議大夫?!盵12]

而“碑銘”則提供了唐為國一些鮮為人知的新信息:

“誥贈通議大夫”唐為國,系唐英祖父之元配“解淑人出”。其“元配郭氏、継董氏亦俱贈淑人。生大夫子四。唐氏之世至是而始”;“大通議公性磊落,不植生産,有所蓄悉施予宗族親戚資之,餘則豊腴(自)(給)□□怡情落落,事母而(計)(議)……不屑屑也?!薄班?,公之志大(識)□,亦(於)(興)而見矣”。

“碑銘”對唐英父親的記載盡管字數不多,但信息量還是比較大的。從姓名到出身,從配偶到子女,從品德到性格均有涉獵,從而補充了現有史料對唐英父親記載的不足。

(5)唐英之母:董氏淑人

根據現有史料,只知唐英之母為董氏董淑人?!氨憽辈粌H進一步證實了史料的記載,唐英係其父継室董淑人出,同時提供了關于董氏的一些新信息:

“董淑人每從容諷諫,以周急濟困,固君子之事,曷亦爲子孫少留餘地乎?!跽唬何嶂鶢?,正爲子孫計久長耳。有子四人而豈無一大吾宗者乎?寜必多所貽也?!?/p>

“碑銘”對唐英母親的品德性格以及處世原則做了生動形象的記錄和描述,不僅補充了現有史料對唐母生平記載的不足,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一位“從容諷諫,周急濟困”,知書達理、深明大義,且性格豁達、教子有方的母親形象。這對研究唐英自幼品德性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唐英“生六歳而孤,日則出就外傳,夜則依母氏左右,殆所謂窮而無告者也?!彼白杂准词葘W知艱苦,兩兄實深器之”。從一定程度上講,定然是得益于母親的關懷與教誨。

(6)唐英之兄弟

唐英為其父第三子(叔子),但現有史料中,除唐英自己在《陶人心語》中的幾首詩詞中提到“兩兄”,“一松,仲兄堂額也”,[13]其他未見更多關于唐英兄弟姐妹的信息,可以說,有關唐英同輩兄弟的信息幾乎是空白。

“碑銘”的發現則填補了這個空白,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唐英兄弟的新的信息:

“碑銘”披露:唐英之父唐為國元配郭氏、継董氏,生子四。長子、次子“皆通議公元配郭淑人出”,三子唐英“係継配董淑人出”?!拔┧淖訝憘仁宜?,不延其年焉”。

唐英同父異母的長兄唐傑,“勤慎謹飭,宣力本旂多歴年,所以朝臣薦得七品官。不願就職,僅以冠帶終其身?!薄伴L兄子七人?!?/p>

唐英同父異母的仲兄(次兄)“唐士,性情高矌,居心醇厚,曾於壯歳亦在本旂效力,既而瀟散林泉,怡然自得也?!薄按涡肿悠呷??!?/p>

唐英同父異母之弟乃其父側室所生,早逝。

盡管唐英與兩位兄長是同父異母,但唐英同他們的感情很深。唐英“自幼即嗜學知艱苦,兩兄實深器之”。當雍正十年唐英在景德鎮得知兩位兄長皆駕鶴西去的消息,不禁“遙憶兩兄,神飛萬里,和淚揮成,存歿志痛”,以“纏綿不了弟兄心”,“猶是一松堂上月,(唐注:一松,仲兄堂額也。)圓虧兩地照沉吟”抒發自己的兄弟情義。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唐英將兄長的孩子視為己出,“猶子即吾兒”。在唐英詩詞《陶人心語》中,可知他將“六姪天?!?、“舍姪光分”都帶到自己身邊監護、與自己的兩個兒子一起讀書。乾隆三年九月廿三日 唐英侄兒唐光分(系唐英仲兄唐士之子)鄉試中舉,成為唐英家族“從龍入關”后四代人中第一個科舉高中之人。[14]這次“碑銘”的發現,則更進一步披露了唐英對兩位兄長情深義重?!氨憽痹谡劦教朴尚种訒r,有“(長)兄子(七)人……君(皆)□養之”的表述,進一步表明唐英曾對兩兄之子予以撫養、養育和教育。這對已知史料中“至其睦婣任恤,又出之性天?!灭B廉自辦公而外,由手足以迄親黨故舊之貧乏者,群沾餘潤焉”[15]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7)唐英之配偶

關于唐英之配偶,唐英“初娶趙氏、継馬氏”,“碑銘”記載與已知史料記載相吻合,此處不贅述。

侍妾:張氏可姬?!氨憽蔽匆娞峒?。張氏可姬雍正五年冬到唐家,雍正十二年去世,唐英曾作《可姬小傳》懷念。1995 年長店村曾出土“可姬埋玉”青花瓷罐,學者認定為可姬骨灰罐。

可姬去世后的唐英繼室某,即三子萬寶之母,“碑銘”并無記載。據唐英研究學者推測,萬寶之母應在唐英侍妾張氏可姬去世后續弦,乾隆五年八月十八日唐英三子萬寶出生,故唐英續弦最遲也是在乾隆四年,但目前不見史料有載?!氨憽毕登×晁?,唐英繼室已存在?!氨憽眳s無記載,筆者推測,最大可能的原因就是:“碑銘”撰寫者徐本是乾隆四年收到唐英之請,從而“受而書之”的,所以碑雖是乾隆六年立,但徐本的“碑銘”則是根據乾隆四年唐英提供的資料撰寫的,彼時或許唐英尚未續弦。若此推斷成立,那么唐英應是乾隆四年下半年在九江任上續弦萬寶之母的。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即該女并非唐英正妻,史料不便記載,不過這只是筆者的猜測而已。[16]

(8)唐英之子女

“碑銘”明確記載:“君之子二,皆馬淑人所出”,“長文保,於乾隆四年欽奉恩旨亦供奉內廷,即君初執事之地堂”。此與現有史料記載一致。

關于唐英次子寅保,[17]“碑銘”中有一段文字“……有儁才,其文章爲先逹所賞識,今方繩繩未艾也?!北M管此處字跡模糊不清,無法辨識,但筆者與前后文對照分析,確認這段文字說的就是唐寅保。唐英乾隆七年十月初十日《廠署珠山文昌閣碑記》中有一段與碑銘記載相吻合:“獨寅保讀書,日有進益,其所為文,每為諸先達獎掖許可。予竊喜于望外……?!盵18]

三子唐萬寶,乾隆五年八月十八日生,其生平不詳?!氨憽睙o記載。

四子(稚子):唐英是否有第四子,未見史料有載,此碑銘亦無記載。只在唐英乾隆十五年自撰《題石鐫小照小序》中提及“稚子長春?!?,唐英學社黃清華文曾大膽猜測“可能續妻在乾隆七年之后再生一子?”[19]

唐英之長女、次女、小女(稚女):姓名無考,生平不詳,只在唐英《陶人心語》詩作中有所提及,“碑銘”中未見此三女的記載。[20]

7、“碑銘”對唐英本人的生平履歷提供了佐證和補充

“碑銘”中稱唐英為“君”,對唐英生平履歷及性格特點、專長能力等記述與現有史料記載基本一致:

“君係継配董淑人出,由供奉內廷起家慶豊司員外郎、內務府佐領。雍正六年以原官督理江西窯厰。歴(數)載而不怠其職。 乾隆元年欽奉恩命榷淮關稅,仍兼厰務。四年復移榷九江關,凡從膺財賦重守而能勤慎自矢,永堅其潔清之操,君子於以多,君之賢而難,君之守也?!薄熬鶜r而孤,日則出就外傳,夜則依母氏左右,殆所謂窮而無告者也。君自幼即嗜學知艱苦,兩兄實深器之。年十六即從龍養心殿。聖祖仁皇帝命公卿之長於詩畫者以引掖之,君資既敏於染繪詩賦,(然)不究極其門與,凡向之師事者悉下交而樂與游。由是君之名日起,既而□□□□?!薄傲蟹参鳎◤眨┠涎脖睒O朔漠絶塞不下數十次能趨走□□□(登)□猿之山,涉不測之淵,□□□□,猶復客居,行□手編□□略無瘁容□□□君以富其於詩古文辭,下筆數千言,(傾)刻立就,□□□□□□洞悉無遺,□關二十餘載而始終□□□(計)(其)□□之歳已……”

在筆者解讀“碑銘”的過程中,不時與沙上鶴于乾隆五年中秋后九日撰寫的《沈陽唐叔子蝸寄先生傳》(以下簡稱“沙文”)相對照,發現“碑銘”記載與沙文內容有許多相互印證的地方。例如,“碑銘”中提到的“君資既敏於染繪詩賦,(然)不究極其門與,凡向之師事者悉下交而樂與游。由是君之名日起,既而(遂)(樂)從之”?!段伡南壬鷤鳌穭t有:“內廷故多賢士大夫,見先生之少而好學,皆折節下交,因而筆墨詩文遂日以進,而聲譽亦日以起。乃先生則抑然自下,未嘗以學問驕人?!?/p>

“碑銘”中有部分缺失或模糊不清之處,也能從沙文中找到相應內容的補充。例如,“碑銘”中談及扈從圣祖仁皇帝一段有部分缺失:“列凡西(徴)南巡北極朔漠絶塞不下數十次能趨走□□□。(登)□猿之山,涉不測之淵,□□□□,猶復客居……”,《蝸寄先生傳》則表述為:“前后供奉三十余年,曾無一日少懈。圣祖仁皇帝車駕所臨,無不扈從。凡山之高,江之深,絕塞之廣漠,先生悉勇往弗怠”。

盡管“碑銘”對唐英本人的記載中與現有史料基本一致,但仍有兩處信息引起了筆者的注意:

一是“碑銘”提到“聖祖仁皇帝命公卿之長於詩畫者以引掖之”。該提法此前均不見史料記載,然而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它為了解康熙時期的青少年唐英提供了十分有力的信息和證據。

當年唐英在扈從康熙皇帝北征南巡時,“趨承之下,車塵馬足沐雨櫛風于山之左右,江之東西。遠至龍沙朔漠,靡不蹣跚經歷,幾無一息之暇。然于勞攘困頓中,朝昕夕燈,未嘗不把卷吟哦,濡毫揮灑……”[21]在皇帝身邊“幾無一息之暇”卻又如此勤奮的少年唐英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康熙皇帝對唐英的書畫天分和勤奮好學態度十分賞識,才親自“命公卿之長於詩畫者”對唐英引導扶持?!耙础?,詞典和百度均解釋為“引導扶持”。由此聯想到大名鼎鼎的清初畫壇“四杰”之一的王原祁,能對青年唐英繪畫予以悉心教導,便疑團頓消,恍然大悟,頓覺順理成章了。[22]二是“碑銘”在談到唐英兩兄之子時,有“君皆□養之”的字樣,此提法也是首次面世,由此可見唐英情義之重,德行之高。

綜上所述,“碑銘”提供的信息與沙上鶴于乾隆五年八月二十四日所撰《沈陽唐叔子蝸寄先生傳》中所寫唐英家族信息及唐英本人履歷基本吻合且有所補充,由此可驗證沙文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同時筆者也注意到,兩碑所立時間與沙文相差不過一年,兩者幾乎同時成稿,可相互印證。

8、“碑銘”首次披露唐英與撰寫人大學士徐本的關系

由于現存“唐氏世墓碑”下部缺失,五十年代所拓的“唐氏世墓碑銘”拓片文字模糊,結尾落款部分文字缺失嚴重,對“碑銘”作者落款幾乎無法辨認,能夠識別的只有“……賜進士出身 誥授光祿大夫□□□□□□太子□□東□大□□□□□□□□□本文”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字。后經筆者反復查詢比對,在已知條件中找尋交集。發現在乾隆四年至六年,同時具備“賜進士出身、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這三個身份的,只有軍機大臣兼禮部尚書徐本。于是,最終確認該碑銘撰寫人是徐本。由此試恢復“碑銘”原文,應是:“賜進士出身 誥授光祿大夫 軍機大臣 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徐本文”。至此,現有史料從未涉及到的唐英與徐本的關系由此浮出水面。

《清史稿?卷三百二?列傳八十九》記載:

“徐本,字立人,浙江錢塘人,尚書潮子。本,康熙五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雍正五年,提督貴州學政,授贊善,遷侍讀。七年,擢貴州按察使。八年,調江蘇,遷湖北布政使。十年,擢安慶巡撫?!?,遷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咦诩次?,命在辦理軍機處行走,調刑部尚書。尋命協辦總理事務。乾隆元年,授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充世宗實錄總裁。二年,直南書房。以協辦總理事務,予拖沙喇哈番世職。三年,授辦理軍機大臣。四年,加太子太保。七年,兼管戶部尚書。九年六月,以病乞休,加太子太傅致仕。遣御前侍衛永興赍賜御用衣冠、內府文綺貂皮,上親臨其第慰問賜詩。命其子侍講學士以烜送歸里,在籍食俸。明年,上念本歸將一載,復賜詩。十二年,本卒,加少傅,發白金千治喪。浙江巡撫顧琮往祭,謚文穆。上南巡,所經郡縣遣祭舊臣,禮部奏請未及本,上特命遣祭。祀京師賢良祠”。

從徐本履歷可以看出,雍正五年徐本提督貴州學政,雍正六年唐英往景德鎮赴職,其后兩人并無交集。只有康熙五十七年徐本考中進士(賜進士出身),改庶吉士,授編修。其時唐英36 歲,正供職內廷。筆者揣測,在這段時間里,唐英與徐本曾有過接觸或交往,相互敬佩或有好感,以致兩人友誼保持了多年。所以乾隆四年唐英才選擇了已身居高位的徐本為撰寫唐氏家族世墓碑銘的執筆人。

這里有一個細節頗耐人尋味?!氨憽敝杏凶逭弑救藶椤罢a授光祿大夫”的記載(清光祿大夫為正一品),而《清史稿》對徐本的介紹里卻無此記載,或許“碑銘”可補充史料之不足也未可知。

五、相關考證

1、關于“兩碑一桌”立于何處,為誰而立

基于上述對“碑銘”的釋讀和分析,我們再來看這兩座墓碑和石供桌。兩座墓碑,一曰“唐氏世墓碑”,一曰“唐公世墓碑”。二者只相差一個字?!笆稀睉且粋€氏族、家族的意思。[23]而“公”則是特指某某人。根據墓碑名稱分析,“唐氏世墓碑”應是唐氏家族祖塋的主碑,而“唐公世墓碑”則是立在某一位“唐公”墓前的石碑。

那么,這位“唐公”是誰呢?是唐英祖父,還是唐英父親唐為國呢?

“碑銘”載,二人均為“皇清誥贈通議大夫”,那么“唐公世墓碑”是立在哪一位墓前的呢?

筆者發現,在“碑銘”中,唐英祖父被稱作“祖”(“君之祖”),唐英父親唐為國被稱為“公”(大通議公),而唐英則被稱作“君”。據此,筆者認定“唐氏世墓碑”是立在唐氏祖塋主穴(“兆”),即唐英祖父墓前的碑。而“唐公世墓碑”則是立在唐英之父唐為國墓前的碑,這里的“皇清誥贈通議大夫唐公”即唐英之父唐為國。

而那方“石供桌”則是安放在兩個墓碑前用于擺放祭祀貢品的石桌,只不過目前只發現了一方,且只有底座,另一方尚未發現罷了。

2、關于撰寫“唐氏世墓碑銘”的依據和信息來源

既然確定“碑銘”的作者是徐本,那么徐本其信息來源于何處?他是依據什么撰寫一部幾乎是唐氏家族世譜的“碑銘”的呢?

筆者仔細觀察,答案就在“碑銘”之中。

“碑銘”一開頭,開宗明義便寫道:“乾隆四年己未,員外郎兼佐領、督理九江關榷使瀋陽唐君,次其世系發書使,走四千里至京師請余文其墓道之碑,余受而書之”。其中“發書”之“書”則極可能是唐英親筆所撰唐氏家族世系及唐英本人履歷的有關資料,交予徐本作為寫作依據。

其次,“碑銘”中還有“今觀榷使君所述……”字樣,進一步說明徐本手中有唐英撰寫的文字材料。

由此看來,徐本撰文所依據的應該是唐英本人親筆所書的唐氏世族的有關資料,是為第一手資料。據此,筆者認為,“碑銘”中有關唐英家族住地、祖塋、世譜以及其身世的記載都應是出自唐英本人,因此,“碑銘”應該是最接近歷史真實的記錄。

3、關于“唐氏世墓碑”和“唐公世墓碑”的立碑時間

根據碑文記載,兩碑均立于“乾隆六年六月榖旦”,[24]此時唐英正在九江任上,并未回京。長子唐文保從乾隆四年起在宮廷內務府供職,次子唐寅保恰好于乾隆六年進京參加乾隆辛酉科會試。唐英乾隆七年十月初十日所作《廠署珠山文昌閣碑記》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六年辛酉,寅保已年十九矣,以回京掃墓請,且值賓興之期,欲乘便就試。予笑而頷之。乃未幾,竟以捷報?!杓覐凝埲腙P,歷世五葉,隸旗百載,遺清白而守忠孝……”[25]。據此可知,乾隆六年六月,唐寅?!耙曰鼐吣拐垺?,實為唐英委托其子代自己回鄉掃墓,同時為其父及祖立碑,寅?;鼐┖?,會同早已在京城的長兄文保,在會試之前(會試時間為八月初八至十四日)的六月間擇一晴朗美好的良辰吉日(六月榖旦),兄弟二人代父祭掃并于唐氏祖塋地立此二碑。

另從“碑銘”開頭:“乾隆四年己未,……瀋陽唐君,次其世系發書使走四千里至京師,請余文其墓道之碑……”可知,至遲于乾隆四年,唐英便萌發了為其父及唐氏家族祖塋立碑的想法,并派使者帶著自己親書的唐氏家族世譜,走四千里,從九江至京城,面請徐本為其執筆撰文。乾隆六年唐寅保到京時,徐本文已就,此二碑也已刻制完成,文保、寅?;剜l后遂將兩碑立于唐氏祖塋之地。

說來也巧,乾隆六年,正值唐英六十壽誕,當年還發生了兩件事,不禁讓人與六月立碑之事產生了聯想:

一是春月谷旦,唐英委托人將親制“青花纏枝蓮紋五供”敬獻北京東壩天仙圣母廟,器上銘文:“養心殿總監造、欽差督理江南淮宿海三關兼管江西陶政、九江關稅務、內務府員外郎、仍管佐領加五級沈陽唐英敬制,獻東壩天仙圣母案前永遠供奉 乾隆六年春月谷旦”。[26]二是乾隆六年五月初五日端陽節,正值唐英六十壽誕。唐英又燒造了一套同樣的“青花纏枝蓮五供”,供奉到京都朝陽門外東岳大帝案前,此套“五供”器型與紋飾與前幾套相似,局部略有差異,下部紋飾有些不同,腹部開光中銘文為:“大清乾隆六年春月端陽節恭獻京都朝陽門外東岳大帝案前永遠供奉。欽命陶榷使者沈陽唐英敬制”。[27]這兩件供奉之事與立碑恰在同一年,且第二件發生在五月,立碑則在六月,這幾件事之間是否有著內在的聯系,史料不見記載,唐英詩文亦無談及,筆者不敢妄加猜測,但卻自然想到端陽節供奉之事或許也是唐英委托其子所為。如果說,春月谷旦“五供”供奉到天仙圣母案前是為保其三子萬寶健康平安。[28]

那么端午節之供又是為何?這次供奉的東岳廟東岳大帝是何方神圣?唐英為何要供奉東岳大帝?五月的供奉是否與六月立碑有關?

一查資料,竟然如此吻合:

東岳大帝,又稱青帝、東帝,為泰山神,是泰山的化身,是上天與人間溝通的神圣使者,也是歷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護神。在漢民族最古老的陰陽五行學說中,泰山位居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萬物發祥之地,因此泰山神主生死、壽夭、貴賤,掌籍幽冥、權涉拔罪解冤、通天達地、保國佑民。傳說中東岳大帝主管世間一切生物的出生大權,并由此延伸出幾項具體職能:新舊相代,固國安民;延年益壽,長命成仙;福祿官職,貴賤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統。東岳大帝掌管著天下三百六十五路諸神,是陰曹地府十殿閻君和十八層地獄的主宰者。歷代帝王對東岳大帝都尊崇有加。

東岳大帝主生死,統鬼神,新舊相代,固國安民。唐英六月擬在祖塋立碑,不正需要東岳大帝這樣的神靈護佑嗎?唐英欲以自己的虔誠之心,取得神靈的護佑,以保自己兒孫滿堂,唐氏家族日益興旺。祈求神靈護佑,六月祖塋立碑順利,唐氏祖塋香火不斷。由此想來,五月初五供奉東岳大帝不僅合情合理,順理成章,而且為兩子六月立碑提供了心理層面和靈魂層面的慰藉。

六、遺留問題

由于“碑銘”拓本的發現和解讀,為我們研究唐氏家族、唐英身世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歷史信息和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填補了一部分唐英研究領域的空白。但與此同時,又引出一些新問題,為唐英研究提出了新的謎團。

1、關于唐氏家族的世族譜系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對唐英家世只記載了唐英曾祖父唐應祖,“其曾孫唐英,現任員外郎兼佐領”。而“碑銘”卻無唐英曾祖父的記載,從“高祖”直接到“祖”。原文是:因其家族譜牒散佚,“自祖以上不詳其諱字。相傳君之髙祖某移鎭遼郡,遂家篤至今?!皆賯鞫鵂懢?,諱(承)(功)□□□□(承)祿承明,從世祖章皇帝入關定都燕亰,隸籍正白旂下”。此處從“高祖某”“越再傳”至“君之祖”即唐英之祖父,緊接著:“又一傳爲君考,誥贈通議大夫,諱爲國”(即唐英之父)。這里缺失了唐英曾祖父一輩。筆者分析有兩種可能,一是徐本“碑銘”所說“高祖”即指唐英之“曾祖”,不過作為進士的徐本是不應該出現這種倫理常識上的錯誤的;二是由于唐英提供的唐氏家族信息文本中原本就沒有提供其曾祖的信息,許本文不得不將其略過,從高祖直接過渡到祖父,這種可能性想必也是存在的。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記載。從“碑銘”可知,唐英祖父在其入葬八十年后被誥贈通議大夫。乾隆六年為公元1741 年,往前推八十多年為1660 年,清順治皇帝入關定都北京為1644 年,即唐英祖父是在從龍入關十幾年后去世入葬的。既然已被朝廷誥贈通議大夫,其信息應該是完整的,唐英遣使交給徐本的文書中其祖父的信息亦應是完整準確的,那么為什么《八旗滿洲通譜》中卻沒有其祖父的記載,而只記載了其曾祖父呢?這不能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此謎團之一。

2、關于唐英祖父的出身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無唐英祖父的記載。而依“碑銘”所述,“越再傳而爲君之祖,諱(承)(功)□□□□(承)祿承明,從世祖章皇帝入關定都燕亰,隸籍正白旂下”“從世祖章皇帝入關定都燕亰,隸籍正白旂下”,且“密通王室有名籍”?!搬嵯谭e累至大帥,爲公侯富貴者累世。君祖獨□匪□□□□□甲胄身□□百餘戰而□俘獲……不爭不伐,故終其身恬退自如,不計顕達……”?!氨憽敝械奶朴⒆娓竷叭皇且晃卉娭写髮?,雖然其“不計顕達”,“恬退自如”,但無論如何史料也應有記載。但事實上《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及所能查到的史料均未見唐英祖父的信息,此段唐英祖父的經歷應為筆者首次披露問世。此謎團之二。

筆者分析,因其祖父出身于“包衣鼓人”,為滿清皇家家奴,即使身經百戰立有戰功也未必能加官進爵,故未列入史冊,但其長孫唐傑能“朝臣薦得七品官。不願就職,僅以冠帶終其身?!逼浼緦O唐英能十六歲便入職內廷,可以確定無疑的是,一定與其祖父功績有關。因為唐英之父唐為國“隱德弗售”,并無官職,且“性磊落,不植生産,……於興而見”,顯然唐傑能“薦得七品官”,唐英年十六能“入職內廷”,顯然不是其父的原因,那必定是其祖父的聲望及影響無疑了。

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唐英祖父的名字目前尚不敢最終確認?!氨憽蓖仄小霸皆賯鞫鵂懢?,諱(承)(功)……”,“諱”字后面的兩個字模糊不清,筆者認讀為“承功”,但不能確認是否正確,需要后續的發現才能予以更正或確認。本文暫用筆者認讀的結果稱呼唐英祖父為“唐承功”。

3、關于唐英所葬何處、墓在哪里

“碑銘”中有一段字跡模糊,辨認不清,但斷斷續續的文字卻不能不引人注意,發人深思。

“碑銘”在說到“君初娶趙氏継馬氏怨數疾”后,轉而說到“誥封淑人穴於□穴之第四穴……”。據此可推知唐英兩位妻子去世后都葬在唐氏家族祖塋地。這不能不令人自然想到,唐英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去世后所葬何地?其墓在哪里?是否有墓碑、墓志銘?此謎團之三。

筆者推斷,既然唐英元配、繼配甚至侍妾可姬都已回鄉安葬,唐英去世后理應葬入其唐氏家族祖塋地。若此推斷成立,果真如此,唐英之墓也一定在長店村唐氏祖塋墓地,只是尚未有史料記載,未發現其墓碑而已。目前只能有待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和史料發現。

4、關于唐英出生地

根據筆者對“碑銘”以及各種史料的研究分析,確認唐英家族從龍入關進京后,居住在北京東直門外壩北唐氏莊(長店)(今朝陽區金盞鄉長店村)。既然如此。那么唐英的出生地是否就在長店村呢?在唐英本人的詩作文章中,只披露了其出生日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五月初五端陽節,并沒有提及出生在哪里。此謎團之四。

筆者認為,據目前掌握的資料和信息,康熙二十一年唐英出生時,其父母均居住在唐氏莊(長店),若無特殊原因,唐英出生在長店村應是情理之中之事。但仍需進一步的史料發現和考古發掘的證實。

綜上所述,“兩碑一桌”以及《沈陽唐氏世墓碑銘》拓本的發現,填補了唐英研究領域的部分空白,使得對唐英家族、家世、身世的研究有了可喜的進展,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資料,不能不說是國內唐英研究領域的一件幸事。期盼拙文能夠引起大家的關注,重視唐英的深入研究,以期在不久的將來,學術界在文獻方面與實地考古調查能夠有更多的新發現,一解眾人多時的謎團!

(2023 年7 月3 日初稿于北京)

注 釋:

[1] 黃清華、鄭澤婷:《唐英后樂圖石像考》,《景德鎮陶瓷》2022 年第02 期,第5 頁。

[2] 李僅錄、王光堯:《北京新出土唐英妾可姬瓷骨灰罐》,《東方博物》第三十輯,2009 年第01 期,第41-45 頁。

[3] 《周禮?春官?墓大夫》:“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為之圖,令國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數。使皆有私地域。凡爭墓地者,聽其獄訟。帥其屬而巡墓厲,居其中之室以守之?!惫P者揣摩,“碑銘”中“令萬民族葬,而……”其后缺佚部分似應接“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數?!?/p>

[4] 中共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長店村總支部委員會、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長店村村民委員會:《長店村志》,2010 年,第4 頁。

[5] 【清】高天鳳修、金梅纂:《通州志》卷一,乾隆四十八年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6] 徐志強:《北京圖書館藏北京石刻拓片目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年。

[7] 參見唐英《陶人心語》記載,古柏堂乾隆三十七年武林重鐫本。乾隆六年時,唐英的兩位兄長唐傑、唐士,三位妻妾均已離世。

[8] 孟子曰“死徙無出郷”,即喪葬與遷居都不離開鄉土。孟子用以說明井田制經濟下農民生活安定的用語。出自《 孟子?第五卷?滕文公上?第三節 》?!睹献?滕文公上》載滕文公使畢戰向孟子問井田制。孟子說明了井田制的內容和優越性之后,又說生活在這里的小農“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p>

[9] 清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彩繪本《北京城郊圖》,美國國會圖書館藏。該圖于西元1899 年由W.W.Rockhill(柔克義)贈送給美國國會圖書館。

[10] 【清】弘晝,鄂爾泰,福敏,徐元夢:《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十八,第855 頁,乾隆內府刻本?!栋似鞚M洲氏族通譜》對唐英曾祖父記載為:“唐應祖,正白旗包衣鼓人,世據沈陽地方,來歸年份無考。其曾孫唐英,現任員外郎,兼佐領。元孫德格,現任八品官;庚保、寅保,俱現系舉人;寅年,現系生員。四世孫唐景,亦現系生員?!?/p>

[11] 乾隆三年九月廿三日,唐英仲兄之子唐光分鄉試中舉,這是唐英家四代人中第一個科舉高中之人,捷報傳來,唐英喜作《舍姪喜登賢書,漫成一首寄之》:光分猶子即吾兒,淮海秋風捷報時。今日爾知書可讀,半生我抱志徒悲。三年科第尋常事,四世人文創始奇。(唐注:寒族從龍進關四世,今發舍姪一人。想見一松堂上樂,(唐注:一松堂,家兄堂額。)桂花棠棣幾枝枝。(唐注:舍姪弟兄七人。)

[12] 【清】沙上鶴:《沈陽唐叔子蝸寄先生傳》,見張發穎:《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第1289 頁。

[13] 雍正十年七月廿二日,唐英一家八口自京城南來投親,抵達景德鎮。當晚唐英作《兒女遠來,天涯團聚,遙憶兩兄,神飛萬里,和淚揮成,存歿志痛》 :“艱辛八口天涯聚,雁齒西風思轉身,潦草已完兒女計,纏綿不了弟兄心。五年遺累多家難 ,百歲相依幾寸陰。猶是一松堂上月,(唐注:一松,仲兄堂額也。)圓虧兩地照沉吟”。此詩說明雍正十年時,其兩兄均已離世,無疑已入葬唐氏祖塋。該詩收錄于唐英《陶人心語》卷之三,見張發穎:《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第36 頁。

[14] 陳寧:《督陶官唐英<陶人心語五卷本的整理和研究>》,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第160 頁。

[15] 【清】沙上鶴:《沈陽唐叔子蝸寄先生傳》,見張發穎:《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第1289 頁。

[16] 唐英學社黃清華著文曾談及“至于誕下三子萬寶的妻妾為何人,目前檢索文件未見,續娶時間似應是小妾可姬歿后數年里”,詳見黃清華、鄭澤婷《唐英后樂圖石像考》,《景德鎮陶瓷》2022 年第02 期,第4 頁。

[17] 關于唐英次子唐寅保,據現有史料已知信息為:寅保(?-1773 年),字東賓,號芝圃,一號虎侯,又號桐封,室名“秀鍾堂”,唐氏,內務府漢軍正白旗人。乾隆辛酉(乾隆六年)舉人,戊辰(乾隆十三年)進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內務府郎中,杭州織造,安徽廬鳳道,稅務管理等。著有《秀鍾堂詩鈔》。

[18] 張發穎:《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第237 頁。

[19] 黃清華、鄭澤婷:《唐英后樂圖石像考》,《景德鎮陶瓷》2022 年第02 期,第5 頁。

[20] 唐英有兩首詩提及其女。唐英雍正十年七月廿三日《孀女遠來,慨成二章》有唐英注:“予奉差后,長壻夭折,次女亦亡;有一外孫女,是年新殤;有一外孫,留侍其祖”。見張發穎《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第20 頁-第21 頁。同日作《稚女》,見張發穎《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第21 頁。

[21] 乾隆十二年七月廿六日唐英為梁溪施景南《書法指南》一書作序。其中談及:“十齡以后,問學之功雖淺,頗有觀書作字之癖。書不甚解,開卷無昏晝;字無所師,執筆忘倦顇。年十六,入直內廷服事。趨承之下,車塵馬足沐雨櫛風于山之左右,江之東西。遠至龍沙朔漠,靡不蹣跚經歷,幾無一息之暇。然于勞攘困頓中,朝昕夕燈,未嘗不把卷吟哦,濡毫揮灑。蓋癖在是也……”,見張發穎:《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第346 頁。

[22] 唐英雍正十一年六月初六日《題羅梅仙畫山水小跋》中提及,康熙四十四年 (1705 年)三月十六日(唐英24 歲)與王司農麓臺先生同系舟于(杭州)海涌峰下,篷窗對月,聽其論畫的經歷。見《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第90 頁。另,乾隆十年九月初五日唐英為玉川張君《題友人畫冊》文中也談及自己少年時,曾見黃公望“富春山卷子”,“時余受業于婁江王麓臺夫子?!币姟短朴⑷?,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年,294 頁。

[23] 氏,姓氏?!队衿?。按,秦漢以前,“姓”和“氏”不同,“姓”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區別子孫之所由出生。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锻ㄖ?略?氏族》

[24]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第六十九冊,第91 頁,有記:“唐公墓碑,京8245,清乾隆六年六月刻,碑在北京朝陽區金盞長店村。拓片長190 厘米,寬70 厘米。正書。年月據‘唐氏塋地碑’補”。

[25] 唐英乾隆七年十月初十日作《廠署珠山文昌閣碑記》,見張發穎:《唐英全集》,北京:學苑出版社,第237 頁。

[26] “五供”包括一對花觚、一對燭臺和一件鼎式香爐,共五件。這套乾隆六年唐英制“五供”之一的“青花纏枝蓮紋花斛”,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另有一對乾隆六年唐英制“五供”之一的青花纏枝蓮紋燭臺,收藏于英國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系斯蒂芬?布舍爾舊藏,均高67 厘米,足部坡面如意頭形開光,內自右向左排列豎寫七行青花楷體供養銘文:“養心殿總監造、欽差督理江南淮、宿、海三關監管江西陶政、九江關稅務、內務府員外郎仍管佐領加五級沈陽唐英敬制,獻東壩天仙圣母案前,永遠供奉。乾隆六年春月谷旦?!?該對燭臺分三段分別燒成,由底座、中段和燭盤組成,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花觚為同年燒制,但專家通過花紋對比,確認這對燭臺與此花觚并非一套。說明乾隆六年唐英燒制并供奉到東壩天仙圣母案前的青花“五供”不止一套。

[27] 清乾隆六年端陽節唐英制青花纏枝蓮紋“五供”之一的一件花觚,見于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1996 年春季拍賣會。該花觚高65 厘米,腹部如意頭形開光內自右向左排列豎寫七行青花楷體供養銘文:“大清乾隆六年五月端陽節恭獻京都朝陽門外東岳大帝案前永遠供奉欽命陶榷使者沈陽唐英敬制?!?/p>

[28] 乾隆五年八月十八日唐英三子萬寶出生。

注 解:

世,本義為三十年,后引申為一代、一世;世代、累代、世世代代;時代;世界等。父子相承為世。因以指一代?!吨芏Y?秋官?大行人》:“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编嵭ⅲ骸案杆雷恿⒃皇??!薄抖Y記?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五世袒免,殺同姓也;六世親屬竭矣?!笔来?;累代。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五》:“二年春正月戊申,丞相石慶薨。慶即奮之小子。世以淳厚為行?!北饼R?顏之推《顏氏家訓?止足》:“汝家書生門戶,世無富貴?!碧?韓愈《唐故監察御史衛府君墓志銘》:“家世習儒學詞章。昆弟三人,俱傳父祖業?!蹦?,本義為墳墓,后引申為宏偉的陵墓、墓志、葬等義?!澳埂?,“莫”表否定,為沒有;“土”為土地、土壤?!澳埂弊帧澳痹凇巴痢鄙?,意為土上空無一物。上古時期凡掘塘穴葬棺木,蓋土與地平,不植樹者稱“墓”,后泛指墳墓?!澳钡募坠俏臑槿章淞种兄?,是“暮”的本字,表示黑暗?!澳骸薄巴痢币鉃楹诎档耐恋?,意指地下。此處借指人死后所葬之處,即墳墓?!墩f文》:“墓,丘也?!倍斡癫米ⅲ骸扒鹱云涓哐?,墓自其平言,渾言之則曰丘墓也?!薄吨芏Y春官冢人》:“正墓位?!币仓笁L域、陵園。冢塋之地?!吨芏Y?墓大夫》注。古也墓而不墳?!抖Y記?檀弓》。注:“墓謂兆域,今之封塋也?!壁S袪?,墓有銘,神道有碑,有傳有誄有頌有贊有墓祠,而猶未已也?!?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周禮有冢人、有墓大夫。鄭曰:冢、封土為丘壠,象冢而為之。墓,冢塋之地,孝子所思慕之處?!怪砸幠R??!斗窖浴罚悍苍岫鵁o墳,謂之墓。所以墓謂之墲。注引《漢?劉向傳》初陵之墲(墲wú:墓地)。

猜你喜歡
碑銘唐英唐氏
高齡孕婦妊娠中期產前診斷中唐氏篩查的應用
唐氏綜合征患者發生白血病的風險升高的原因
唐英
突厥盧尼文碑銘所記b?kli ??lig il及勿吉—靺鞨之稱新釋
唐英的督陶經歷與戲曲創作考論
唐氏綜合征是因為“拷貝”走樣了
弋陽腔 蘆花絮 根據清代唐英《蘆花絮》和二十四孝故事改編(演出本)
唐氏綜合征患者發生白血病的風險升高的原因
古突厥文碑銘中ik芻議
古代突厥文碑銘文獻中所反映的原始崇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