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自學考試微學習課程設計與應用
——以“設計色彩”課程為例

2024-01-17 13:18馬媛媛
關鍵詞:設計色彩助學課題

馬媛媛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簡稱“自考”)系統中的教學活動,也包括社會力量按照自考機構公布的專業考試計劃和自考課程大綱對自學應考者進行的輔助性教學活動,屬于社會辦學范疇,是自學考試制度的組成部分?!吧鐣鷮W”概念的提出,將“輔導”教學與一般的社會辦學區分開來。30 多年以來,社會助學已經成為自考工作中的專有名稱和術語。

作為主考院校的自考管理方,如何有效提升自考的專業水準,提高助學輔導環節的成效,進而提升自考學歷、學位的含金量,是推進自考工作不斷發展的重心。針對自學應考者的特點和面臨的學習困難,南京藝術學院自學考試辦公室以視覺傳達設計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課程設計色彩為例,運用微學習(Microlearning)理論,借助微信公眾平臺進行遠程互動式助學輔導,拓展了社會助學的原有教學模式。在與“專接本”合作院校的試點教學中,設計色彩微學習課程起到了教與學的橋梁作用。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基于互聯網的助學輔導消解了物理空間的阻隔,讓教學工作得以有效開展。微學習課程的設計以交互界面簡潔、友好,易于智能手機使用者操作為原則,內容組塊上充分考慮到學習者微學習模式下的非連續注意狀態,重新整合優質教學資源,注重激發學習者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參與學習的興致,是一種值得探索的新型教育模式。

一、作為教學資源的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社交功能基礎上衍生的功能板塊,個人與企業均可申請創建獨立的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可以與特定的群體進行文字、圖片、語音以及在線支付等全方位溝通、互動。[1]

目前,使用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開展移動學習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軟件自身通信功能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交互,或是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編輯模式進行問題解答及學生信息收集。這一方式在大學的教學環節中早已非正式地被廣泛應用,教師們利用公眾平臺編輯模式下自帶的信息推送、用戶管理等功能,實現了與學生分組進行信息交互的功能。[2]微信的圖片和視頻傳輸功能對于音樂、舞蹈、美術、設計作品和論文的互動交流提供了極好的技術支持。

國內微信公眾平臺在自學考試中的應用以省教育考試院或地方自考辦對自考信息、成績的發布和自學考試宣傳為主,以方便考生及時了解信息、查詢成績。院校系統中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微課設計與應用尚停留在傳統模式上,多為對國家精品課程的模仿,適于自學以及符合自考特點的助學資源產品尤為稀缺。因此,以微信公眾平臺為移動學習平臺進行自考助學微學習課程的設計與開發任重道遠。

南京藝術學院自考助學的管理團隊在工作中面臨各種問題,于是設想將人人不離手的手機和手機標配的微信程序與自考助學工作聯系起來,以第二屆江蘇省教育考試招生研究課題(重點資助)(K-d/2018/03)為契機,將這項公共資源應用在自考助學領域中。進行課題研究的首要目標是搭建良好的自考助學微信公眾平臺,其次是開展基于平臺環境下自考助學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制定與之匹配的教學設計流程與模式,建構微型移動課程的學習和互動模塊,集中優秀教師團隊共同開發微信公眾平臺端的優質微課程,為自考學習者提供移動學習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育資源不平衡引發的教育公平問題,可以提供全新的自學助考模式,吸引更多層次的社會人士接受繼續教育,給自考助學工作帶來值得期待的變革。

二、微學習及微學習資源

作為自考社會助學教學模式的微學習資源,以微媒體(如微信公眾平臺)為載體,系統化整合課程學習資源,既可以滿足學習者在微學習的過程中的系統化學習,也可以支持碎片化學習以及全天候復習,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社會助學模式中因出勤率、授課水準不平衡、學時分配不合理等諸多因素產生的消極影響。通過碎片化學習建立起的人與人、參與管理、人與知識之間的持續性互動關系。微學習模式為學習者合理利用零散業余時間完成系統性學習提供了便利,它的泛在性與交互性真正實現了人們按需學習的理念,通過推送微媒體可大大降低自考學習者的認知負載。

微信公眾平臺提供了豐富的自學資源,智能化的人機交互模式改善了使用者的體驗感,不僅支持制定個性化的個人學習空間,修改頁面布局與視覺樣式,還可以添加和刪除學習內容并且與他人共享,包括設置是否允許評論等。自考學員可以通過個人學習空間了解階段性的學習任務,存儲學習記錄及研討內容,建立個性化的學習資源與檔案,支持學員根據自身學習習慣、交互風格、空余時間等因素定制學習進度和學習資源。通過個性化的教學時空定制,為學員提供一種移動端沉浸式的交互學習方式。

三、自考助學微信公眾平臺的設計

在建構學習平臺之初,項目團隊以多所院校的自考教學團隊和自學考生為調查對象,結合移動學習資源的理論經驗對微信平臺微學習資源做出前測和需求調研,并對微信平臺微學習資源現存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研判。然后,與合作院校充分溝通,針對以往教學和應考中較為突出的矛盾與問題,以設計色彩等重點課程為試點,進行微信學習平臺的架構設計。

課題研究首先根據微信學習平臺“課程菜單”“隨身課堂”“信息互動”三大功能進行了模塊設計。

課程菜單:主考院校通過微信平臺推送信息,及時發布最新的教學內容、在線資源和課程活動,與試點合作院校保持即時溝通。

隨身課堂:按照教學計劃將課程資源碎片化,自考學生點擊菜單即可獲取相關課程中包含圖文信息、視頻信息、音頻信息及文字信息的微學習內容;通過關鍵詞搜索和規則模糊匹配,系統可自動回復學生的在線提問,如果對系統的智能回答不滿意或不理解,可提交給主考院校申請專家在線回復;隨身課堂提供的同步課程確保所有參與學習的學生擁有相同的教學資源和統一的評估規范。此外,微學習資源可以反復視聽,實現較好的學習效果。

信息互動:設置以課程學員、教員和教學管理者為主體的微信聊天群,便于互動交流,有助于管理團隊采樣和分析聊天內容,及時發現產生問題和成果的規律性和偶發因素;設置在線評教模塊,管理團隊可以對課程內容、教師授課等發起在線問卷調查,有助于教學資源和平臺系統的不斷優化;設置在線展廳,選擇優秀作業舉辦線上展覽,讓合作院校的師生們有機會及時觀摩和了解到其他院校學習者的學習狀態與作業水平。也可以通過在線展廳發布與線下畢業展同步的線上畢業展,延長展期并擴大傳播力度。

四、設計色彩課程的微學習應用

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設計專業之前,或多或少有過學習繪畫的經歷。因而,對于設計色彩的認知是建立在繪畫色彩理論基礎之上的。在向設計師轉型的過程中,前修的色彩理論依然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設計行業的專業性和特殊性要求設計專業的學生從設計師的視角來理解色彩和運用色彩,這是設計色彩課程作為設計基礎課程的重要意義。設計色彩課程呈現的5 個章節、18 個平行課題試圖在繪畫色彩與設計色彩之間建立一種過渡性的關聯,來轉換和建立設計師的色彩感覺。與線上課程配套的紙質教材同樣遵循碎片化的編排邏輯,既可以滿足非特定人群的學習使用,也可以與特定教育機構和特定人群進行精準對接。

教案設計是教學團隊參與教改的部分成果,著力探討適合職業教育體系設計色彩課程的教學方法,并非設定某種范式。教案主體包含課題目標、課題闡述、課題要求、課題內容和教學輔導,對于藝術設計類院校的設計色彩教學和自考考生的專業學習及應試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第一章“色調:從自然色彩到裝飾色彩”分為“課題1:自然色彩”和“課題2:裝飾色彩”兩個子課題,以自然色彩課題開始,教學重點則是裝飾色彩。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色彩前修知識,進而生成對裝飾色彩的認知,展開對裝飾色彩的應用,最終服務于設計學科(圖1、圖2)。

圖1 裝飾色彩學生作業

圖2 裝飾色彩學生作業

第二章“風格:色彩與現代主義藝術”由6 個平行子課題構成,分別為“課題3:塞尚——色彩的體積感;課題4:修拉——色彩的混合;課題5:克里姆特——色彩的盛宴;課題6:馬蒂斯——色彩的張力;課題7:莫蘭迪——色彩的調和;課題8:拼貼——色彩與材料”。從碎片化學習的角度而言,構成第二章的6 個子課題沒有先后順序,完成聽課、延伸閱讀以及相應的課題作業,即完成了單元課題的學習。

第三章“象征:基于文化的色彩認知”涵蓋“課題9:色彩的性格”和“課題10:色彩的文化性”兩個子課題。本章節內容偏重理論性,配套的課題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設計色彩理論。單純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學生先接觸實踐再學習相關理論,或者先了解理論再付諸實踐都有可取之處。如果從微學習的視角來看,其先后順序也可以不予考慮。課題作業完全基于生活常識和普通人的日常感知,通過微學習的閱讀與練習,完成從認知到理解的全過 程。

第四章“感性:純視覺的抽象色彩”和第五章“融合:色彩與當代設計”在本課程中難度相對較大,卻是向設計思維轉換的重要路徑。以現代藝術史范疇的抽象繪畫作為切入點,切換中西方對抽象藝術不同的文化視角,嘗試將抽象藝術引入設計色彩的基礎教學中。

課題11“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是對傳統繪畫中虛擬的三維空間的消解,以純粹的構成與色彩來取代具象繪畫努力營造的幻象,從根本上去重新解讀我們所處的具象世界。(圖3)

圖3 抽象色彩學生作業

課題12“20 世紀的抽象藝術部分”主要介紹抽象藝術的兩個流派及其不同的發展軌跡:一個是帶有浪漫主義傾向的表現性抽象繪畫(Expressiv abstraction);另一支源流則以“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經過“立體派”(Cubism)發展而來的幾何學的、構成的、理性的、建筑形態的幾何抽象主義(Geometric abstraction)運動。抽象藝術于20 世紀40、50 年代在美國因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而達到巔峰,進而影響了現代設計的發展。

課題13 介紹了現代設計教育的搖籃——包豪斯學院的色彩課程,如約翰內斯·伊頓(Johannes Itten)、保羅·克利(Paul Klee)和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等先驅的色彩教學,以及包豪斯的色彩教學對啟蒙現代設計的至關重要。

課題14“從中國文化的視角感悟抽象美學”,是對中國文化的另一種認知,也是中國學子學習抽象藝術的獨特視角。

課題15“波普藝術”通過挑戰傳統美學觀念來表達觀點,從根本上改變了20 世紀中葉官方藝術和學院派藝術一統天下的局面。波普藝術獨樹一幟的鮮艷色彩和簡潔形式,不僅對當時的流行時尚產生了持續的影響力,還使藝術創作的趨向發生了質的轉變。

課題16“音樂的可視化表現”以音樂為主題,借助音樂來審視“最內在的自我”,嘗試像音樂家將樂音組成曲調一樣,調動點、線條、形態、色彩等視覺元素形成有意味的抽象畫面,從而創造一種“看得見的音樂”。

課題17“色彩的另類表達”是運用非常規的手法創新色彩表達方式的實驗性課題。通過刻意使用諸如減少數字色彩通道、改變色彩模式、利用印刷中錯印、漏印、疊印等偶發效果進行設計實踐,拓寬色彩應用的視野和手法。

課題18“數字化的抽象色彩”是未來色彩學習的趨勢。隨著1951 年第一款商品化批量生產的電子計算機UNIVAC-I 的投產,世界進入了計算機時代。數字技術支撐的數字色彩改變了色彩的生成方式,設計軟件拓展了人類獲取色彩和駕馭色彩的能力,數字技術對于現代設計而言至關重要。作為藝術設計的基礎課程,嘗試結合數碼相機、數字掃描儀、電子計算機等設備進行色彩和創意的表達,是邁向現代設計的重要的一步。

通過從課題11 到課題18 的學習,學生可以初步了解抽象藝術的流派、風格,體驗多種抽象表現的形式與方法;通過8 個課題,旨在培養學生逐步從認識抽象、解讀抽象到創作抽象藝術的能力,未來能夠將抽象藝術的理念和表現手法合理地運用于現代設計,以拓展設計語言的功能與范疇。借助學習平臺學員可以在上傳作業后獲得指導教師的評價回饋,也可以在互動區觀摩其他學員的作業,了解相同課題要求下大家不同的創意思路和表達方式,獲得集體學習時的參與感、相互促進和自我認知。

設計色彩是設計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引導學生初步建立設計思維和設計審美的基礎課程,是其他設計課程的前修課程,在自考體系中被列入重點學位課程。由于設計色彩的跨學科性,考生完全自主學習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引入手機端微學習的輔助性教學,加強了學員與指導教師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甚至院校與院校之間的教學互動。設計色彩的課程單元在微信公眾平臺被碎片化構建之后,學員可以有所側重地自行重構學習計劃。隨身課堂的教學互動讓學員能夠及時了解課程學習的各項反饋信息,正確地進行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也讓自學不再成為“孤獨者”的單打獨斗。課程資源和作業檔案的共享,不僅拓寬了學員的視野,也為主考院校與合作單位實施跨院校的助學平行課堂提供了平臺。

微學習課程的建設,針對長期困擾自考學生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助學模式。作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圖4、5)不僅提高了考試的通過率,也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讓考生在學習過程中切實感受到有效教學指導的積極作用,體會設計學科的博大精深和專業特質。

圖4 抽象色彩學生作業

圖5 抽象色彩學生作業

五、教學實踐成果及未來發展前景

設計色彩微學習課程經過試點院校的實踐,取得了令人振奮的初步成果,在自考助學中不僅解決了以下問題,也為后續優化微學習課程,其他專業建構和完善遠程互動式教學體系建立了良好的基礎。在院校的專業教學中,微學習課程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也為本科院校的第二學歷教學提供了一種輔助性教學模式。

(一)突破了現有的網絡助學模式的局限性

學習者無須坐在電腦前通過主動點擊課程頁面,被動查看在線視頻進行傳統的遠程學習?;谖⑿殴娖脚_搭建的自考網絡助學平臺,相關信息可全面覆蓋手機、pad 等智能掌上終端,實現了不受時空限制的即時自學,充分調動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友好、易用的交互界面讓基于數碼科技的微學習不會對使用者產生心理負擔。平臺支持個人主頁的個性裝扮,讓專業學習的感受更接近生活中使用微信平臺的親切感。

(二)提高自考助學的便捷性和效率

微信學習平臺是基于微信公眾號強大功能創建的,是目前最前沿、最普及的學習管理手段之一。主考院??梢酝ㄟ^微信發布學習與助考信息,自考學員隨時隨地通過微信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碎片化學 習,打破了傳統信息傳播方式對遠程學習的制約。(圖6)平臺管理員定期將學員的各項學習信息收集、匯總、分析后,反饋給任課教師。教師可以根據平臺發布的動態數據,及時調整學習資源的編輯和制定教學活動。

圖6 自考助學微信平臺構架

(三)微學習模式能減輕自考學員的認知負載

微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形態是基于移動互聯技術,能為學習者充分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學習提供便利,它的泛在性與交互性為實現按需學習提供了可能。微學習的內容不僅能幫助學習者應對自學考試,通過專業的、有趣的教程安排,可以激發學習者進一步探索延伸的專業知識。

(四)實現個性化的教學時空定制

微信平臺在人機交互方面具有卓越的智能互動體驗,使用者可以自行布局個人學習空間的樣式,添加和刪除內容,共享學習資源,開展互動評論等。自考學員可以通過個性化的教學時空定制,感受移動端沉浸式的交互學習模式。(圖7)學習平臺的功能將隨著微信平臺功能的不斷提升而得以優化,技術團隊也會根據使用需要及時做出調整。今后將逐步開放平臺,讓學習者主動參與學習平臺的建設,為后來的自考應試者享有更優質的學習平臺和更豐富的學習資源。

圖7 沉浸式交互學習模式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資助的這項研究旨在運用微信平臺推動微學習模式,為省內自考考生提供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以提高自考助學輔導的效率和水平。雖然,初步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但是通過試點院校的參與,教學相長的積極作用逐漸顯現。平臺的開源模式將不斷吸納科技發展、教學水平提升和參與者共建等積極因素,實現自身的進化與優化,這是自考管理方主導的一次帶有問題導向且具有前瞻意義的嘗試。

猜你喜歡
設計色彩助學課題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第一次寫課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個性化教學設計
高校視覺傳達專業色彩風景教學探究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高職色彩基礎課程與學生創意能力培養關系探究
關愛·幫扶·助學
當代藝術設計教育中的色彩應用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為助學一諾千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