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治理路徑研究

2024-01-18 13:58范繼斌
關鍵詞:道德修養師德師師德

范繼斌

(汕頭大學醫學院,廣東 汕頭 515041)

培育弘揚高尚師德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養和師德素養的重要工作,是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應有之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作為新時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的重點工作。當前我國高校師德研究大多基于個人工作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探討,在科學實證分析方面尚有待深化。因而,本文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問卷形式在廣大高校教師中開展調查研究,進而剖析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中主要問題,為高校師德失范治理的制度設計提供科學有效的對策與建議。

一、新時代高?!皫煹隆备拍畹慕缍?/h2>

高等教育肩負著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正如2018 年5 月2日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師德師風建設應該是每一所學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嚴格制度規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導?!盵1]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國家有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然則,關于“師德”的概念與內涵,目前卻尚無明確統一的規定。學界或強調師德的道德性,認為其應遠超公民的一般道德,應有正確的政治品德、高尚的公民道德與優良的職業道德,導致“師德”概念泛化[2];或強調教師的“職業性”與“專業性”,將其局限于教育活動過程中,不利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施[3];還有研究從教師的身份變遷、師德發展水平、表現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界定,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情況教師的義務規范和職業要求,但缺乏統一的界定標準[4]。

“師德”概念的差異給“師德失范”邊界界定及依據其不同程度進行懲戒帶來負面影響。在法律方面,2021 年《教師法(征求意見稿)》第四十八條將違反師德規范的行為上升到法律層面,但如何具體融入師德失范治理,高校在適用師德失范條款及建立相應的標準上也存在較多問題有待解決[5]。

綜合以上,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過程中形成的調節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之間以及與集體、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

面向本院專任教師、行政管理人員、教輔人員、學生等四類群體進行問卷調查,旨在了解不同人群對于醫學院校師德師風建設具體情況的評價,并了解他們對于如何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看法。本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517 份。

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師德師風建設滿意度、師德師風建設情況具體指標項本校符合程度、師德師風建設加強舉措四部分。個人基本情況包括性別、政治面貌、人員類型等。師德師風建設滿意度包括師德師風現狀整體滿意度和其五個維度的滿意度,五個維度分別是教師政治素養、教師自身道德修養、教師教育教學道德修養、教師學術科研道德修養、教師師德管理機制建設情況。滿意度評價分為非常不滿意、比較不滿意、一般、比較滿意、非常滿意。在五個維度下分別設置子維度或指標項:在教師政治素養、教師自身道德修養、教師教育教學道德修養這三個維度下,每個維度設置3 個指標項;在教師學術科研道德修養的維度下,設置2 個指標項;在教師師德管理機制建設情況的維度下,設置4 個子維度(即師德教育機制、師德激勵機制、師德考評機制、師德督導機制),每個子維度設置4 個指標項。指標項的內容主要提煉于黨和國家出臺的關于高校教師師德、職業道德的政策文件(如:《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行為10 項準則》《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各指標項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標準,調查對象將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現狀與標準進行比較后選出他們認為的現狀與標準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分為非常不符合、比較不符合、一般、比較符合、非常符合。問卷共12 道量表題,Cronbach’s α 系數為0.973,使用KMO 和Bartlett 檢驗,KMO 值為0.966,說明本次問卷數據的信效度很好。

本次調查數據使用SPSS 29 軟件分析,通過頻數分析方法概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了解各類型人員對師德師風現狀的整體滿意度,通過將師德師風建設現狀與標準進行比較后選出的符合程度,推斷各類型人員認為目前師德師風建設的不足之處。對調查中的多選題“請從以下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舉措中勾選出您認為最重要的三項”,按人員類型分別計算各舉措選項的響應率(即各選項的全部選擇項比例),并用卡方擬合優度檢驗分析各選項的選擇比例是否有差異。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研對象基本情況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見表1。從性別結構上看,男女性占比相當,占比分別是48.1%和51.9%;從政治面貌看,黨員占比14.9%;各人員類型的占比是行政管理人員(5.1%)、專任教師(10.0%)、教輔人員(8.6%)、學生(76.3%);進入本單位工作年限1-5 年、6-10 年、11-15 年、16 年以上的占比分別是33.6%、17.9%、14.4%、34.1%;從年齡上看,31-40 歲的占比最高(30.6%);在職稱方面,初級、中級、高級的占比分別是13.2%、32.9%、53.9%。

表2 不同類型人員對師德師風各維度滿意度高的回答情況a 單位:人數(占比/%)

表4 不同人員類型對教師教育教學道德修養和學術科研道德修養維度的指標項認為符合度高的回答情況a 單位:人數(占比/%)

表5 不同人員類型對教師師德管理機制建設各維度的指標項符合度認為符合度高的回答情況a 單位:人數(占比/%)

(二)師德師風現狀滿意度

本次調研的四個類型人員對本校師德師風現狀整體滿意度均較高,按滿意度高(即“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是行政管理人員、專任教師、學生、教輔人員,占比分別為89.6%、89.5%、88.5%、86.9%。

以滿意度高的比例是否低于90%為判斷標準,可見:專任教師對于本校師德師風各個維度的現狀滿意度均較高。在師德師風五個維度中,教師教育教學道德修養在本校各類型人員的滿意度均較高。在教學道德修養外的其他維度中,行政管理人員認為教師政治素養、教師自身道德修養、教師學術科研道德修養有待提升;教輔人員認為教師師德管理機制建設有待完善;學生認為教師政治素養和教師自身道德修養方面的師德師風建設有待加強。

(三)師德師風現狀與政策標準的符合度

在專任教師外的人員類型給予滿意度評價較低的教師政治素養和教師自身道德素養兩個維度中,調查對象認為“教師積極參加思想政治培訓”“教師遵守社會公德,做社會服務的奉獻者、社會文化的傳承者和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兩個方面的現狀與政策標準的符合度相對較低(均為90.8%),說明在教師參加政治培訓、引導教師遵守社會公德等方面仍須加強。

在行政管理人員和教輔人員認為需要加強的教師學術科研道德修養方面,主要在“教師正確使用科研資源,提高自身科研實力”方面的符合度相對較低(90.5%),說明從學校行政管理人員的角度看,教師還未能充分正確使用學校的科研資源,教師的科研實力須繼續加強。

在教輔人員認為需要加強的教師師德管理機制維度中,與政策標準符合度較低的子維度為師德激勵機制和師德督導機制,尤其是在“師德激勵待遇提升”和“設立督導小組,規范師德督導機制”(符合度分別為83.6%和77.7%)這兩個方面需要繼續提升。

(四)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舉措響應率

從圖1 看出,行政管理人員認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組織領導、嚴格師德師風考核管理、完善師德師風激勵措施這三項舉措都重要,而專任教師認為最關鍵的舉措是完善師德師風激勵措施,其次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組織領導。教輔人員認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組織領導、嚴格師德師風考核管理、強化師德師風專項教育是較為重要的舉措。對學生而言,嚴格師德師風考核管理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組織領導被認為是重要的。經卡方擬合優度檢驗分析,行政管理人員、專任教師、教輔人員及學生在各個舉措的選擇比例有顯著差異(P 值均小于0.05)。

圖1 定向多選題“請從以下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舉措中勾選出您認為最重要的三項”的響應率

四、師德失范治理的問題與困境

總體來看,行政管理人員、專任教師、教輔人員和學生等四類人員對師德師風建設的五個維度及其各項指標的滿意度差異性主要存在于教師政治素養、教師自身道德修養和師德管理機制等三個領域,反映出高校教師政治素養和自身道德修養需要加強和師德管理機制需進一步明晰的問題。

五、新時代高校師德失范治理路徑

結合本問卷調查研究中四類人員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舉措建議,高校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完善師德失范治理機制。

(一)明確師德概念,完善多層次師德規范體系

師德失范治理首先要有明確統一的“師德”概念及邊界界定。一方面,師德概念不能過于寬泛,它與教師品行、公共道德、職業道德、行為準則、職業倫理、個人修養等具有一定聯系,但并非其集合,更不能以崇高道德的標準普遍要求全部高校教師。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教師在“立德樹人”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將師德概念僅局限于教學活動。高校師德應該是多層次的,其內涵既可以包括思想政治素質,也包含有職業操守和道德操守在內的教師操守,還包括教學和科研一體的能力素質[6]。為體現高校教師師德水平差異,可制定科學合理的師德規范體系,樹立師德典型和明確師德底線,構建常態性師德規范。

(二)加強師德教育,提升教師政治素養與道德水平

一是積極創新多種形式的師德教育實踐活動,使教師能夠親身參與其中,增強其獲得感與成就感,從而將師德內化于心,提高師德教育質量。二是將師德師風建設與學術研究相結合,設立專題研究項目,提供項目資金支持,形成學術研究同師德師風建設的良性互動,構建學術氛圍濃厚,師德師風優良的高校氛圍。

(三)完善領導機制,健全考核與監督機制

鑒于當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個別權責不明確問題,首先應明確黨在其中的核心與領導地位,在黨的領導下各高校從學校到各職能部門再到各學院建立完善一整套分工明確的領導管理體系。由學校主要領導“統一領導”,各職能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協同共進,各二級學院負責落到實處[7]。

在高校教師師德考核方面,堅持師德評價多元化,將管理部門、教師、學生納入進來多維度綜合考量。高校教師師德監督方面,一是完善多方位的全面監督,既要堅持黨組織和主管部門的監督領導作用,還要充實重視同行與學生的常態監督,此外還需密切關注社會輿論、大眾傳媒的影響;二是完善師德建設獎懲機制。根據不同類型和程度的師德失范行為,依法依規給予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質的懲處。對于在師德師風方面表現優異的高校教師,進行多形式的精神褒獎和物質獎勵。

(四)融入法治思維,保障師德失范治理程序正當

由于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師德不只局限于職業道德,同樣也是一種法律要求,我國有《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對各類師德失范行為做了相應的處罰規定。因而,設計出科學公正合理的調查處理程序,將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與相關法律法規結合,依法治教,對于保障師德失范治理程序正當及實現師德師風建設更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道德修養師德師師德
新時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踐路徑
在“四史”學習中涵養高尚師德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價值與教學改革探索
做好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答卷人
以“四個回歸”為本加強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
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的思考
師德考核“ 量化”實踐與思考
嶺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養”課中的應用
愛是師德的源頭活水
如何強化小學師德師風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