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糧于技”戰略的演進邏輯與未來取向

2024-01-18 06:20琳,鐘
關鍵詞:糧食農業發展

周 琳,鐘 鈺

(中國農業科學院 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盵1]中國農業科技對糧食增產的貢獻逐年提高,2022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2],但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在80%以上[3],二者仍有較大差距。中國農業科研投入以政府財政為主導,發達國家農業科研投入以私人部門資金為主導。中國農業研發公共投入強度約0.62%,僅為美國公共投入強度的44%、日本公共投入強度的35%[4-5]。中國農業面臨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任務,農業技術發展任重道遠。

新時代糧食安全目標升級,傳統的依靠加大要素投入的增產方法遭遇瓶頸,需要轉變發展方式。2014年,全國農業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科技創新推廣力度,提升種業發展水平,做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6]。2015年農業部《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的指導意見》提出以藏糧于技為著力點之一,優化國家糧食安全的實現路徑。2016年“十三五”規劃正式提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求以糧食等大宗農產品主產區為重點,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笆奈濉币巹澨岢錾钊雽嵤┎丶Z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提高良種自主可控能力。

一、“藏糧于技”戰略的政策演進

中國農業技術演變始終圍繞不同時期的糧食生產目標展開[10],已有研究大多以20世紀90年代和十八大作為時間節點將糧食生產劃分為增產、增產提質、增產增效綠色三個階段[11-14],農業技術發展也分為對應的三個階段。以化肥、農藥、農機、種子等為研究對象的具體農業技術項目,服務于從提高產能支持農業生產轉變為提高自主研發能力、開發綠色產品助推糧食增產增效綠色發展。中國的農業科技貢獻率由“一五”時期不足20%[15]增長至2022年的62.4%,“十三五”后良種對口糧增產的貢獻達54.85%[16],農業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由此,中國農業技術形成了以技術水平為基礎、以糧食生產為脈絡的演進邏輯。

(一)1949-1992:發展現代技術,促進糧食增產

194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僅1.13億噸,稻谷畝產126千克,小麥畝產48千克,玉米畝產64千克,人均糧食209千克(1)畝產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總產和人均產量數據來自《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22》,1992年、2011年數據來源同。,吃飯問題十分嚴峻。受戰亂影響,農業生產勞動力減少,農業生產工具損耗,水利設施被嚴重破壞。解決糧食問題是社會穩定的根本,實現增產要依靠現代科學技術。1950年農業部發布《關于一九五○年農業生產方針及糧棉增產計劃的指示》,提出興修水利、增施肥料、防除病蟲害、推廣優良品種、扶植鐵器鋪、恢復墾荒、加強農業科學研究工作等保障糧食增產的措施?!耙晃濉逼陂g,中國在當時蘇聯援助下建立了吉林化肥廠、蘭州氮肥廠、太原氮肥廠,開始化肥的工業化生產,在一大批化學家、技術人員努力下進一步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化肥生產工藝,化肥生產十年上一個臺階。20世紀60年代侯德榜提出合成氨聯產碳酸氫銨工藝,在全國陸續推廣建廠1 000多座[17],1964年化肥產量突破百萬噸,達到100.8萬噸。20世紀70年代國際形勢好轉,利用進口設備建立了13個大型現代化肥廠,1979年化肥產量達到1 065.4萬噸。與此同時,中國的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從1952年7.8萬噸增長至1965年194.2萬噸,年均增長28%,1979年達到1 086.3萬噸(2)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化肥產量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1981》。,年均增長13%,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供了一半以上的農業產量[18]。1979年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要修正不利于發展農業生產力的錯誤政策,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發展農業,狠抓糧食生產,在頂層設計上明確了現代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在化肥上,要求繼續增加施肥數量,改善化肥結構,推廣微量元素肥料和科學施肥技術;在農藥上,要求大幅增產各種農藥,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新農藥;在農膜上,增加農用塑料生產,發展塑料薄膜地面覆蓋技術;在農機上,要求持續推進機械化,增加農業機械品種和供應量;在種業上,要求選育、引進、推廣良種,建立健全良種育繁推體系。經過全方位發力,1949-1966年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長1.84%,對農業增長貢獻了38.6%,1979-1988年全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長1.33%,為農業增長貢獻了20.3%[19]。全國糧食產量從1949年的1.13億噸增長至1992年的4.43億噸,年均增長3.23%,人均糧食產量從1949年的209千克增長至1992年的380千克,稻谷畝產增加260千克,年均增長2.64%,小麥畝產增加180千克,年均增長3.90%,玉米畝產增加240千克,年均增長3.67%,解決了吃飯問題,有力鞏固了社會發展基石。表1列舉了1949-1992年糧食增產技術的主要政策。

表1 1949-1992年糧食增產技術主要政策

(二)1993-2011:轉變生產方式,推動增產提質

改革開放后農民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全面調動了要素投入積極性。隨著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糧食消費需求也進一步升級,要求糧食產量和質量兼備。在立法層面和頂層設計上進一步對糧食增產和品質安全提出要求,指明了技術發展方向。1993年,《農業法》和《農業技術推廣法》明確了農業技術在糧食生產中的應用方向,提出增產提質導向的技術發展路徑。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糧食生產要在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下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笆濉币巹澮髲V泛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提高單產和品質。針對各項農業生產技術,也提出了提高糧食品質的發展要求。在農藥方面,1997年《農藥管理條例》提出組織推廣高效安全農藥,提高農戶施藥技術水平,保障糧食質量安全;在種業方面,2000年《種子法》對轉基因品種提出嚴格控制,從良種角度立法保障糧食產量和品質;在農機方面,2004年通過《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要求以先進農業機械裝備農業。完備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為糧食安全構筑了堅實基礎??蒲袑嵺`中開展了高產與高蛋白質并存小麥育種研究等項目[20],為實現糧食高產優質奠定技術基礎。糧食增產提質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力滿足了日益升級的糧食消費需求,并在營養供給上向國際標準靠近。1992-2011年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對農業產值增長的貢獻達58.5%,前沿技術進步是驅動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核心因素[21]。糧食總產量從1992年4.43億噸增長至2011年5.88億噸,年均增長1.50%,人均糧食產量邁上400千克臺階,2011年達到437千克,稻谷畝產446千克,年均增長0.75%,小麥畝產322千克,年均增長1.98%,玉米畝產383千克,年均增長1.26%,小麥千粒重從1990年的38.8克[22]增長至2011年的42.2克(3)數據來源:《中國糧食年鑒2012》。。在更豐碩的糧食產量、更優良的糧食品質、更豐厚的種糧效益實踐中,節約型農業逐漸提出,生態安全目標萌芽,但還未將生態安全納入糧食安全工作重點。表2 列舉了1993-2011年糧食增產提質技術的主要政策。

表2 1993-2011年糧食增產提質技術主要政策

(三)2012-至今:增產增效并重,生產生態協調

2012年,中國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與此同時伴隨著農藥使用量“十一連增”,農膜使用量“十九連增”,化肥施用折純量自1978年以來逐年遞增。同時,中國的農機、育種技術與國際差距較大,農業機械主打低端市場,缺乏轉型升級的核心自主技術[23],種子市場被外資跨國公司的正大619、迪卡007、先玉335等品種強勢占領[24]。中國糧食安全面臨可持續發展挑戰和技術“扼喉”威脅,必須聚焦創新發展、推動綠色發展,增強糧食生產競爭力。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揭開了可持續發展新篇章,農業領域提出把增產增效并重、生產生態協調作為基本要求,糧食生產向綠色增產模式轉型?!笆濉币巹澮笊钊胪七M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加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在化肥方面,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支持使用高效肥、有機肥,2022年出臺《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要求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在農藥方面,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病蟲害綠色防控,2017年《農藥管理條例》要求減少農藥使用量;在農膜方面,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廣高標準農膜和殘膜回收試點,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強可降解農膜研發推廣;在農機方面,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提高農機裝備自主研制能力;在種子方面,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種業自主創新工程。通過強調綠色技術、綠色發展,中國化肥、農藥、農膜使用量持續下降,農機、種子研發能力不斷增強,糧食連年豐收,2012-2017年中國農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實現年均增長1.42%[25]。2022年,中國糧食產量達6.86億噸,從2011到2022年年均增長1.41%,人均糧食產量達486千克,稻谷畝產472千克,年均增長0.52%,小麥畝產390千克,年均增長1.75%,玉米畝產430千克,年均增長1.03%。雖然糧食產量增速放緩,但糧食質量水平持續提高,2022年全國糧食加工品抽檢合格率為99.32%[26]?;拘纬闪伺c糧食增產增效綠色發展需求相匹配的政策體系與技術水平。表3 列舉了2012-2023年糧食增產增效綠色發展技術主要政策。

二、“藏糧于技”戰略的邏輯演繹

(一)“藏糧于技”戰略的理論邏輯

1.馬克思農業技術思想?!安丶Z于技”戰略思想是蘊含了馬克思農業技術思想的中國化實踐。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出現以前,土地、農具、作坊、手工業工具等勞動資料,是簡陋的、有限的[27],落后的勞動方式制約了農業技術快速發展[28]。通過資本介入,如化學性質的改良、修排水渠、建設灌溉工程、平整土地、應用改良的排灌法、實行更合理的輪作、用骨粉作肥料等,均提高谷物產量,另外使用脫粒機比手工脫粒的谷物損耗更小[29-30],能間接增加糧食供給。同時,馬克思認為“把土地分成小塊耕種的方式,排斥了采用現代農業改良措施的任何可能性”[31],規?;庞欣谵r業技術的應用。中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遵循馬克思農業技術思想的指導,在集體經營的農業合作化階段,大力發展水利設施、農用工業,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糧食產量。在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階段,重視農業技術,激勵科研和推廣應用,取得了雜交水稻、小麥遠緣雜交品種等對糧食安全做出重大貢獻的一系列成果。在鼓勵發展新型經營主體階段,積極推廣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節糧減損技術。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32]。習近平指出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等風險壓力不斷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保障國家安全。中國堅持強調農業可持續發展,持續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重視糧食生產綠色高效技術攻關,確保在不破壞資源環境前提下鞏固糧食安全。

2.誘致性技術創新理論。在馬克思農業技術思想指導下的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同時交織著西方經濟思想的影響。根據誘致性技術創新理論,資源稟賦變化誘發技術變遷,當一種要素的稟賦相對于另一種要素更加豐富時,相對的要素價格差異誘導出使用更豐富要素和節約更稀缺要素的技術變遷。在農業現代化發展初期,自然資源稟賦條件緊緊桎梏著農業生產發展步伐,土壤肥力是制約產量的主要因素[33]。在圖1中,早期開墾土地的邊際成本最低,隨著耕地邊界向劣等地移動,開墾土地的成本增加、收益下降,提升地力成為更有利可圖的方法。增加化肥、農膜、農藥等投入能夠有效提高糧食單位產量,但隨著要素投入增加,提升地力的邊際成本提高,邊際產出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國農業科研的“后發優勢”逐漸凸顯,農業科研需要高強度的經費投入和長時間的知識積累,通過技術引進和學習先進經驗,農業科研水平快速提高。良種研發推廣的成本相對較低,發展種業技術突破糧食安全邊界成為理性且經濟的措施。隨著環境資源稀缺化,農業技術進一步向糧食綠色增產方向發展。

根據情況可用 (not) nearly,almost,just,nothing like,exactly,not quite,half,oneten,twice,three times,30 percent等修飾,并且這些修飾語必須置于第一個as之前,而不能置于其后。如:

圖1 糧食增產措施邊際成本與時間的關系

(二)“藏糧于技”戰略的歷史邏輯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糧食安全離不開技術支持,但技術應用必須同生產實踐相匹配,技術發展必須同制度環境相適應。中國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制度安排決定了農業技術發展方向和水平,從而影響糧食安全。

1.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主導農業科研。新中國成立后集中力量發展科技,組建了由中科院、高等院校、部委所屬科研院所和地方科研機構4方面力量組成的科技研究體系[34],在農業領域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各級農業科研機構、農業試驗站、農業技術服務站為重點的農業公共科研、推廣系統[35]。1955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要通過中等專業教育培養農業技術干部以適應農業合作化對科學技術的需求,《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提出要將具有生產經驗和一定文化程度的農民培養為技術人才。當時由于現代化農業科研積累不足,主要是收集總結全國各地傳統的糧食高產種植經驗進行推廣學習?!?963-197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制訂了推廣制度,要求建立和加強包括農業技術推廣站在內的技術隊伍,明確了農業科學研究機構擁有試驗場地的權利,提出建立綜合農場先行試驗和采用各種農業科學研究成果進行示范推廣。1964年“三五”計劃強調生產隊和國營農場是優良種子選繁主體,國家農業科研力量集中于高產穩產農田建設研究。這一時期,農業科研體系基本建立,農業科研資源服務于國家最重大的發展需求,科研機構缺乏研究自主權,也少有余力拓展研究范圍。

2.市場經濟轉軌增強科研活力。1978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討論了加強農業科學教育的問題。198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有計劃地進行科學技術攻關,恢復和健全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但沿襲計劃經濟時期的科研體系不足以應對改革開放浪潮。1983年“六五”計劃提出調整科研機構、改革科研體制,允許“大的專業公司和骨干企業”建立技術開發中心,進行科研單位擴大自主權試點,實行科研成果有償轉讓制度,同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通過技術承包制,建立科技示范戶、技術服務公司、生產科技聯合體等,推廣科技成果。1984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鼓勵發明創造,保護發明人員的知識產權。1996年“九五”計劃繼續加大科研體制改革力度,推動以技術開發為主的科研院所進入大型企業集團或轉化為高技術企業,計劃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研發體系。一系列改革舉措不僅放開了計劃經濟對農業技術發展的約束,而且緩解了科研、生產脫節問題,促進了農業技術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同時激發了科研人員的創造性,有力推動了農業技術研發、推廣、應用。

此外,通過擴大對外開放,加大利用外資,在技術引進基礎上進行合資,甚至允許外商獨資經營,在國內科研機構中引發“鲇魚效應”。1995年《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允許外商投資農藥新品種、高濃度化肥、農膜新品種開發、農機制造、節水灌溉設備制造等農業項目,中國農業領域利用外商投資項目數量和金額均實現快速增長。同時也吸取經驗教訓,逐步完善對國內資源的保護。1997年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糧食種子開發從鼓勵外商投資類轉為限制(乙)類,要求外商投資開發時需要中方控股或占主導地位。

3.新世紀發展立足自主創新。20世紀90年代,美國學者布朗發表《誰來養活中國》,中國糧食安全成為國際輿論攻訐目標。面對國際壓力和建設現代化強國目標,中國不僅要提高糧食產量,而且必須要提高糧食生產全產業鏈的自主創新能力。2001年“十五”計劃提出要推進高技術研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2006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強支持科研機構自主選題研究,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笆晃濉庇媱澨岢鲆涌旖ㄔO國家創新體系,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基地。經過連續多年強調技術創新和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中國各項技術研發水平均有顯著提升,但種業研發仍是“硬骨頭”。市場化成為激發育種研究潛能、做強種業成果的重要方式?!笆濉币巹澨岢鲆涌燹r業生物育種創新,加強高效栽培、疫病防控等科技集成創新。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育種創新體系,做大做強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種業企業,保障國家種業安全。2017年中國化工集團宣布完成對瑞士先正達的收購,成立先正達集團,提升了中國在農藥和種子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同期,中國的大田作物新品種授權數量爆發式增長,從2013年的118件增長至2014年的606件,2015年授權1 080件,2016年達到1 560件(4)數據來源:《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13-2020)》。,中國種業進入蓬勃發展的時代。

(三)“藏糧于技”戰略的實踐邏輯

經過多年探索,中國已經在糧食生產技術上取得多項成就,體現了馬克思農業技術思想中國化和西方經濟學理論影響的實踐邏輯。在持續保障糧食安全方向,新品種既能提高糧食單產上限,也能突破資源環境限制;在綠色農業發展方向,緩(控)釋肥技術有助于充分利用化肥投入,源頭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在發揮資源稟賦優勢上,智慧農業助力規?;?、標準化糧食生產,進一步解放農業勞動力;在籌謀種業強國上,加快轉基因技術布局,掌握技術主動權,代表未來趨勢。

1.新品種配套新工藝:超越單產限制,打破環境約束。糧食增產依賴單產提升和面積增長,以稻谷為例,超級稻助力單產節節攀升,寒地水稻突破種植環境局限。中國的超級稻研究在1985年前后開始啟動,1996年啟動了“中國超級稻選育及其栽培體系研究”項目,2008年中國實施《超級稻品種確認辦法》,對單產、品質、抗逆性和推廣程度制定標準,2014年全國超級稻推廣面積達到1.36億畝,約占水稻種植面積的30%,畝產超過590千克[36],截至2022年農業農村部確認可冠名超級稻品種達133個。另一方面,寒地水稻的發展打破了東北地區低溫制約,選育具有耐寒性的水稻品種,探索寒地水稻栽培技術,通過配方施肥、綜合防治等彌補氣候條件不足,在現代化技術支持下實現大棚育秧,為水稻生長搶積溫,保障了東北地區的水稻種植[37],還發展出松粳15、龍粳21、龍粳31等一系列適合在東北地區種植的超級稻品種,北大荒變北大倉,為中國糧食安全搶下一片地。

2.緩(控)釋肥:節約化肥資源,轉型綠色生產。緩(控)釋肥是指通過多種機制延長養分釋放時間,從而提高利用效率的肥料。緩釋肥釋放速率、時間受環境影響較大,控釋肥通過調節因子使肥料養分釋放與作物吸收一致,實現動態調控促進肥料最大化利用。美國最早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長效肥料的研制,60年代成功研制了涂硫尿素,延長肥料分解時間[38]。20世紀70年代,中國研制了長效性碳銨肥料,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39],但由于緩(控)釋肥成本高,推廣進程十分緩慢。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進行高效緩釋肥料使用補助試點,加快了緩(控)釋肥應用普及。緩(控)釋肥示范推廣已經基本覆蓋糧食主產區及主要糧食作物,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和消費國,年產能超過550萬噸,10年累計推廣面積超過5億畝,緩(控)釋肥相比于化肥,使用量減少20%~30%的情況下可以保障作物不減產甚至增產[40],實現節約資源并減少環境污染。根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的分析報告,現代農業發展推動緩(控)釋肥市場持續增長,2023年全球緩(控)釋肥市值將達到30.4億美元[41]。中國的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緩(控)釋肥行業的核心企業之一,金正大集團主導制定了多項緩(控)釋肥國際標準,提升了中國肥料行業的國際影響力。

3.智慧農業:從“望天吃飯”到“順天而作”。智慧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現代農業產業形態[42]。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試驗示范和農業裝備智能化。江蘇阜寧(5)江蘇阜寧的案例由課題組2022年7月在江蘇實地調研訪談獲取資料。推廣水田智能平臺系統,依托于激光平整、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智能整地、測水情、土情、溫情,觀測風速、降水、墑情等。在整地耕地環節提高土地平整度,實現對后續環節標準化控制;智能捕捉作物生長情況,精準防治病蟲害,確定最有利的施藥時間;根據作物生長期,精確設定適合稻谷生長的稻田最佳水位。通過智慧農業平臺實時采集、分析光溫水等條件,及時進行干旱補水、多雨排水,有蟲施藥,幫助農戶減少損失,提高了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除了智能計算作物生長條件,智慧農業通過衛星定位、智能控制等技術實現農機無人駕駛,將勞動力從農田中解放出來,一臺無人機每小時可以完成農藥噴灑60畝[43],不僅提高作業速度和效率,還降低單位成本增加收益。智慧農業系統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對農作物生長進行精準控制,機械替代人力實現標準化作業,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

4.轉基因:著眼種業未來,搶占科技制高點。世界許多國家將轉基因生物技術作為發展戰略,中國種業也正開始加快布局轉基因育種技術,奮力躋身種業科技前沿,謀劃種子安全主動權。由于轉基因安全性的討論眾說紛紜,中國糧食作物轉基因技術發展十分審慎。中國的轉基因作物從研發到推廣需要依次獲得生物安全證書、通過品種審定、申請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糧食作物轉基因安全證書最早于2009年為2個水稻品種、1個玉米品種頒發,后來一度陷入僵局,直至2019年再次頒發了新的玉米和大豆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2019-2022每年都有糧食品種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2022年印發了《國家級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標準(試行)》,中國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向前推進重要一步,有利于抓住窗口期盡早搭建成熟的轉基因技術體系,是著眼未來國際競爭和糧食安全、加快建成種業強國的關鍵一步,中國種業前景可期。

三、“藏糧于技”戰略的發展議題與未來取向

在理論指導下,經過實踐摸索,“藏糧于技”戰略對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未來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藏糧于技”面臨技術體系轉型、管理權責優化、人才結構更新等新的發展議題,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需要革新技術體系,統籌頂層設計,壓實黨政責任,重塑人才培養模式,推進“藏糧于技”與糧食安全目標協同發展。

(一)“藏糧于技”戰略的發展議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對保障糧食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藏糧于技”戰略發展關鍵在根據糧食保障目標調整技術發展方向,需要從技術體系、管理權責、人才培養等薄弱環節重點發力。

1.糧食保障目標發生調整,技術體系需轉型。從糧食增產到增產提質,再到增產增效綠色生產,中國在不同發展階段,漸進地調整了相應的技術體系。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端牢中國飯碗,不能將糧食安全停留在數量、質量和綠色生產上,要以未來需求錨定當前要求,鎖定高產高效、營養健康、綠色低碳、適應氣候變化等多維目標,增強糧食系統韌性。當前中國農業基礎研究還不強,部分領域與世界頂尖水平存在差距,總體處在并跑和跟跑階段[44],研發投入集中在傳統糧食品種,在育種上有短板?!叭轿弧币蟊仨氀a足農業技術短板,掌握糧食安全各個領域的技術主動權,構建糧食全產業鏈無遺漏、各環節無短板、轉型升級可持續的糧食技術體系。

2.提高管理效能要求迫切,權責框架需優化。技術和耕地對糧食安全的重要性難分伯仲,但“藏糧于技”相關考核與其戰略重要性還不夠匹配,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辦法的通知》中,主產區與“藏糧于地”直接有關的考核約25分,與“藏糧于技”直接有關考核僅約10分,不利于壓實“藏糧于技”發展要求。同時,“藏糧于技”戰略相關工作涉及農業農村部、發改委、財政部等多部門,工作模塊分割,工作內容細碎,多頭管理不利于落實工作責任。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專項”為例,按照各部門日常管理職責進行了任務分割,農業農村部負責管理現代種業提升、農業領域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以及農業行業基礎能力建設等項目,發改委和林草主管部門負責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林草領域),容易出現標準不統一、進度不一致、發展不協同等問題。持續推進“藏糧于技”,必須進一步優化權責框架,全方位提高管理效能。

3.技術發展轉型換代,人才結構需更新。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一輪又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構全球技術版圖,農業領域面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發展轉型,多國布局釋放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活力,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必須以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為抓手。人才是實現農業技術不斷迭代升級的核心,2008年至2018年,中國多數地區農業科研機構科研人員數量減少[45],且農業科技人才集中在玉米、小麥、棉花的育種、栽培等傳統學科,在環境保護、綠色農業等新興領域中高層次人才分布較少[46-47],面對現代農業發展需求,人才培養滯后,人才供給失調,隊伍結構亟待優化。為推動“藏糧于技”戰略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培養一批覆蓋農業全領域的人才隊伍,包含科研隊伍、技術推廣隊伍、產品銷售隊伍等,組建全鏈條人才庫。

(二)“藏糧于技”戰略的未來取向

動態發展“藏糧于技”戰略,涉及推動技術體系轉型保障糧食安全,優化頂層設計提高管理效能,搭建具有內驅力的人才隊伍,走“目標引領-宏觀統籌-動力構建”的自動適應糧食安全要求的發展路徑。

1.厚筑糧食根基,革新技術體系。新目標催生新起點,根據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要求,整體把握“藏糧于技”內涵,以科技創新和技術體系轉型塑造糧食安全新動能,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整合科技創新資源,不斷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業技術應用推廣體系,推動農業全面轉型升級銜接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在觀念上,不斷更新對糧食安全的認識,在更高站位上把握技術研發方向;在內容上,探索拓展糧食技術體系內容,推動糧食技術集成應用,實現穩數量、重質量、親環境、保營養、趕前沿;在發展上,從宏觀尺度規劃農業技術發展,連接食物系統與生物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在更長遠的眼光中推進“藏糧于技”;在保障上,從制度設計、績效評估、經費傾斜等各方面支持技術體系轉型升級,優化科研條件,吸引科研人才。

2.統籌頂層設計,壓實黨政責任。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要兩手抓。立足糧食安全,要在頂層設計中把握“藏糧于技”的戰略意義,充分認識到“藏糧于技”的前瞻性價值。組建專業化的“藏糧于技”戰略研究領導小組,建立涉及“藏糧于技”的多部門、多層級、多主體“黨政同責、部門牽頭、機構協調、上下聯動”的責任機制,明確各級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和相關部門的共同責任,注重協同配合,優化工作流程,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把“藏糧于技”的考核放置在“藏糧于地”同等地位,提高“藏糧于技”在省長責任制考核指標中的比重,整合黨政力量抓農業技術發展。制定“藏糧于技”一攬子管理策略,將育種技術、生物技術、林草湖海微生物資源開發技術、智慧農業技術、節糧減損技術等進行整合管理,形成技術發展臺賬,識別各項技術之間的關系,發現技術短板,安排資源分配,明確工作重點,一體化部署農業技術推進方向。

3.挖掘人才活水,激發內生動力。在農業研發隊伍建設上,學習西方國家建設農業技術隊伍的經驗,降低企業參與農業科研的準入門檻,保護知識產權,推進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改革,激勵更多主體參與農業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撬動社會資源,拉動科研投入。在農技推廣隊伍上,重新梳理整合現有技術支農渠道,建立由科研單位、企業等外來力量和地方農技服務機構、“土專家”內生力量共同構成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重視農業經營主體在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強農戶培訓,提高農戶整體素質,調動農戶主觀能動性,實現農戶在生產實踐中對新技術的再延展,賦予農業技術轉化推廣后新的生命力,同時篩選具有跟進農業現代化發展能力的主體,培育骨干農戶,建立人才儲備庫。

猜你喜歡
糧食農業發展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我的糧食夢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