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幅經典照片教你讀懂攝影

2024-01-19 14:52
法治新聞傳播 2023年6期
關鍵詞:攝影職業

邢 江

推薦書目:《論照片:如何讀懂一幅攝影作品》,[英]大衛·坎帕尼著,江融譯,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對于所有學習攝影,乃至已經走上各類攝影工作崗位的朋友來說,有幾個基本問題需要始終面對,那就是:在攝影發展歷程中,為什么只有部分照片被看作藝術品?為什么只有部分照片能夠全球傳播?真的是因為它們拍得好嗎?那好照片又如何定義?或許,這些問題不可能有標準答案,但應該有分析的方法和用來指導實踐的原則。于我的經歷來說,了解攝影家,捷徑是看他的作品;理解當下,最有效的方法是回顧歷史。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兩件事情都變得越來越簡單了,但也讓我們越來越迷惑了。只要在搜索引擎簡單輸入幾個字,我們就能看到成百上千篇文字來介紹我們感興趣的攝影家及其作品,慢慢地,我們習以為常,當有人再提起某某某,仿佛已是一個老熟人??杉词惯^了很久,這些老熟人的面目仍然是模糊的。而《論照片:如何讀懂一幅攝影作品》或許能幫助我們讓老熟人的面孔清晰起來。

一方面,這源自于作者大衛·坎帕尼的職業經歷,他是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的總策展人,曾獲得克勞斯瑙·克勞斯圖書獎和國際攝影中心攝影著作無限獎,對于現代攝影的發展和攝影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豐富且深入;另一方面,這本書在用一種既容易入手又能引發思考的方式講述照片令人著迷的原因。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大衛·坎帕尼對攝影史上可稱作經典的120 幅攝影作品的120 篇評論短文。他不是以拍攝時間或照片類別作為編寫順序,這造成兩個結果,讀者可以從任意一頁翻起了解某張照片,而全部讀完后又會給讀者造成一定理解難度,令人有興致去用思維游戲的方式來自己探索這些論述之間的聯系。因此,這本書標題里的“如何讀懂一幅攝影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陳述句,表達作者從照片中讀到的內容;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疑問句,引發讀者去思考這個問題。

閱讀120 幅照片,我們在讀影像反映的事件或人物,在讀攝影師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和思考,也是在讀攝影本身的歷史。而攝影的歷史可以有很多梳理的角度:可以是一部技術發展史,可以是一部器材進化史,可以是一部藝術創作史,也可以是一部視覺符號變遷史。每一個角度都會影響我們對于照片的認識和理解。

如何讀懂一幅攝影作品?我們要明確攝影是科技的產物。作為記錄的工具,照相機是最能體現19 世紀科學發展的器械之一。攝影術的發明人達蓋爾原本是一名巴黎的舞臺布景畫師,在1829 年和尼埃普斯達成合作,共同研究如何用光線畫出真實的影像。最終,他發明了用科學手段得到影像的方式,被后世稱為“銀版攝影法”。與達蓋爾研究攝影方法的同一時期,一位名叫塔爾博特的英國人也發明出固定自然影像的方法,后被命名為“卡羅法”。達蓋爾和塔爾博特的努力讓人類在歷史上第一次擁有了客觀記錄現實世界的能力,改變了人們看待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方式。在此后的半個多世紀,為了更高效地進行攝影記錄,攝影家們相繼使用不同的感光材料、成像介質、工藝流程來進行試驗,誕生了多種攝影的方法,大大縮短了拍攝照片的時間、提高了照片中影像的清晰度,而且利用攝影完成了許多以前無法做到的事,比如拍一張自拍照、記錄一場火災的實況、展示一處真實的自然美景、用照片傳播視覺信息等。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攝影的優點被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它的功能和作用也得到了廣泛認可,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不但能擁有照片,也能擁有拍攝照片的能力。自19 世紀末期起,如何普及攝影,成為一些發明家和企業家思考的問題,且至少有三個思考的方向。第一是如何讓拍照的流程簡化,甚至不需要攝影者去考慮技術問題?第二是如何讓照相機變小變聰明,方便攜帶和拍攝?第三是如何降低攝影的金錢成本,能夠用較低的費用購買相機和制作照片?而且,直到現在,人們還在持續地沿著這三個方向思考和實踐,推動著攝影技術的進步。

如何讀懂一幅攝影作品?我們應該了解攝影評價不僅是技術評價,它還反映著社會心理。法國藝術評論家丹納在《藝術哲學》一書中曾提出,藝術的發展受到種族、時代、環境三者的影響,對藝術的評判也需要考慮這三個因素。我們不討論這個理論的正確與否,引用它只是為了說明對于藝術的評判,技術指標實在不能夠成為決定因素。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攝影器材越來越容易操作,單反數碼相機和數碼暗房的逐漸普及也使攝影技術不再成為一門專門技藝,買一兩本書便可以輕松入門。但是,攝影作為一個專業,并不是學會一點攝影常識、可以拍出幾張清晰的照片就可以勝任的,評價照片必須考慮技術以外的因素。每一名讀者在觀看照片時,都帶有他們各自的生活情緒、態度、言論和習慣,攝影師在拍攝照片時也帶有各自的生活情緒、態度、言論和習慣。后者決定了攝影圖片呈現的形式和意義,前者對視覺信息的傳播也有著強烈的影響。這些都在拍攝者和讀者對攝影圖片的評判標準上有所反映。所以,攝影師拍照片,媒體刊發照片,博物館展出照片,都會著重考慮社會心理指標——人們對社會現象的普遍感受和理解。

如何讀懂一幅攝影作品?我們還需要認識到攝影是創作,攝影師是職業。雖然攝影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效率會更高,效果也會更好。因此,會有攝影師這個職業,他們是依賴攝影獲得收入和職業成長的。除了要掌握攝影技術,職業攝影師還必須具有與服務領域相關的職業素養。很多人在期盼用相機去為自己贏得美好未來時,或許都會感慨:成為職業攝影師與“只是拍照片”兩者在各個方面都是那么的不一樣!在攝影史中,最早職業化的是肖像攝影師。到20 世紀大眾媒體迎來黃金發展期后,報道攝影師成為最主要的職業力量,而人像攝影師、廣告攝影師、產品攝影師、風景攝影師等職業發展也都與大眾媒體息息相關。不過,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自20 世紀中葉以來,藝術攝影師也成了最活躍的攝影職業人群。這類攝影師大多是自由職業者,也有少數供職于公共藝術創作機構,比如大學、各級藝術研究院、美術館等。他們自己決定創作的內容,自行進行拍攝,并自己負責照片的傳播和銷售。

讀者朋友們,如果你對“如何讀懂一幅攝影作品”感興趣,不妨和我一起來翻翻這本書。它引導我們回望攝影的過去,也引導我們去思考攝影的當下,甚至著眼攝影的未來。

猜你喜歡
攝影職業
PHONEY WAR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職業尊嚴從何而來?
WZW—bewell攝影月賽
WZW—bewell 攝影月賽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最美的攝影
攝影月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