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哲學闡釋新聞”:互聯網時代“新聞參與”的理性修辭與知識交往

2024-01-19 10:57彭華新李海敏
關鍵詞:博主邏輯哲學

彭華新, 李海敏

(深圳大學 傳播學院,廣東 深圳 518060)

哲學與新聞屬于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前者注重抽象思辨,后者強調具體真實;前者在主觀層面探索建構規律,后者在客觀層面再現事實。由于存在著人文知識與社會知識的隔閡,學界對二者之間交互關系的探討并不深入,僅僅將哲學作為思維框架,停留于宏觀的倫理或價值討論,而未將哲學作為解釋工具,進入微觀的新聞生產流程與新聞生存態勢中延續新聞生命。筆者在社交媒體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即一位賬號名為@思想史萬有引力(以下簡稱“@思”)的博主,在微博、西瓜視頻均擁有200多萬粉絲,運用哲學知識邏輯性地剖析當下新聞事件,讓受眾清晰發現新聞現象的社會本質,并進行規律演繹,實現新聞知識與哲學知識的交互,形成互動規模和傳播效應。為了便于論述,本文將這種行為概括為“用哲學闡釋新聞”。自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思”共發布228個視頻文本,其中105個屬于本文研究的“用哲學闡釋新聞”文本。目前來看,以哲學這種抽象思維為中介來闡釋新聞的新媒體文本較為鮮見。對普通受眾而言,哲學遠離日常生活,艱深晦澀,但為何“@思”用哲學的手段來闡釋當下新聞卻能有百萬擁躉?本文將在互聯網時代的新聞理論框架中,反思日常追求“轟動效應”的新聞如何表達理性,以及如何實現知識交往。

一、文獻綜述

(一)“新聞參與”的社交化

互聯網的發展不僅使新聞的形式發生了極大變化,新聞社交化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1],而且也帶來了新聞學研究的范式革命。楊保軍是新聞學從“職業性”到“社會性”范式轉換的倡導者,認為“消費者與生產者角色邏輯層面的合一,意味著每個人皆可成為新聞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這使得新聞生產早已不再遵從單一的職業化生產模式和生產邏輯,而是成為社會化的、多元主體參與的共同生產”[2]。這正是本文研究新聞參與者的邏輯出發點?!靶侣剠⑴c”(participatory journalism)即一個公民或一群公民在新聞的收集、報道、分析和傳播過程中扮演主動角色[3]。參與者在互動中形成了依賴關系,強調行為者及其行為的相互依賴、行為者之間的關系紐帶、個體之間關系的網絡結構[4]。不同的社會個體在“新聞參與”中建立了聯系,“互聯網媒介本身具有的聯通性、參與性激活了整個新聞生態在關系維度上的躍遷”[5]。整個社會正在這種關系現狀下展開活動,而此時的“新聞”已經嵌入日常生活,這也導致“原本以新聞實踐為核心的研究范疇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學者們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新聞生產領域之外的事物”[6]。比如謝靜以微信新聞為例,提出交往生成觀,認為微信打破了大眾媒體新聞生產中生產與消費的二元對立,遵循去中心化的、無本原的生產,使新聞的生產、傳播、消費同步甚至一體化[7]。由此可見,社交媒體中“新聞參與”的“日常范式”“社會范式”“交往范式”[8]越來越成為常態。

(二)互聯網時代“新聞參與”的理性轉向

根據以上文獻可知,傳統的職業范式中,新聞學研究聚焦于建制性新聞生產的技藝與倫理,旨在培養更高效和更規范的新聞從業人員。雖然新聞參與者致力于呈現新聞事實的真實與客觀,但在實踐中,新聞是“對客觀事件的語言構擬,追求的是‘構擬的真實性’”[9],而實現這種“構擬”的手段往往是“渲染”“烘托”“煽情”“片面真實”,從而導致“新聞報道難以客觀”[10]。職業范式中的新聞以“事實”為核心,從而拘泥于“就事論事”的敘事方法而難以由點及面地完成理念的普遍化。但是,進入互聯網時代,新聞已經由通達的網絡媒介滲透進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時空關系結構與社會交往模式因網絡媒介而得以改變,社會與個體、社會與社會始終處于連接狀態,世界在經驗層面上被連接成一個共時性的整體,新聞作為連接現時世界之特殊紐帶的功能已經具備人類層面、普遍生活層面的意義[2]?;谶@一轉變,李艷紅也倡議互聯網時代的新聞學應該分為哲學與社會科學兩個視角,前者圍繞應然性問題展開,后者圍繞實然性問題展開,并反思“新聞參與”是否能作為精英與公民之間的制度通道以及提供對公共議題進行討論和論辯的論壇[11]。從這些學界反思及其論斷可以發現,互聯網時代新聞的交往模式有可能產生理性轉向,從而展開可普遍化的意義闡釋和社會認知。本文選擇“用哲學闡釋新聞”作為研究對象,即試圖從一個典型性案例中發現這種“理性轉向”的可能性,以及實現理性的修辭策略。

(三)“新聞參與”中知識交往的可能

“理性轉向”的實現需要系統的知識體系作為支撐。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杜威(John Dewey)與帕克(Robert Ezra Park)于1892年籌辦《思想新聞》(ThoughtNews)時,以知識社會化為目標展開了新聞改革試驗,其中帕克由于《思想新聞》的失敗而開始思考“新聞作為一種知識的性質與功能”[12]。劉海龍從“連接、知識、權力”三個維度中尋找傳播概念的連續性因素,“連接”指的是通過媒介在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建立聯系;“權力”指的是通過傳播建立的關系中存在著不對稱或不平等的一面,會形成某種從屬或壓迫關系[13]。在這個體系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識”即建構權力的重要因素,并在傳播中形成“知溝”(knowledge gap)。在廣義的傳播中,作為“參與者”(傳播者或受眾)的“烏合之眾”與“非理性”“狂熱”“暴力”等意象聯系在一起[14],而這正與代表理性的“知識”背道而馳,追求“轟動效應”的新聞業背負了制造“非理性”的罪名。這一刻板印象強化了“新聞參與”與“知識”的距離,從而顯現了本文中“用哲學闡釋新聞”的典型意義。在互聯網建構的社交關系中,新聞的開放性、包容性釋放了內容呈現形式創新的活力,呈現出哥白尼式的認識革命[2],而形成“完整意義上的新聞學”,即將“新聞”理解為一種連接人與現時世界的中間環節,在更加普遍的意義上詮釋“新聞”[8]。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對象的典型意義

“@思”在西瓜視頻、抖音、微博等賬號的粉絲量均達220余萬(2022年4月數據),賬號顯示的定位為“文化自媒體”,簡介為“催眠大師,不正經漫談西方思想史”。本研究重點在于“@思”對社會新聞的解讀部分。從大量作品來看,“@思”善用哲學解讀新聞,探索表象背后的普遍規律。在文本創作層面,“@思”將艱澀難懂的哲學知識用通俗化、大眾化、幽默化的方式進行表達,打破了哲學的專業壁壘,實現了與普通網民的對話。在內容呈現方面,“@思”利用短視頻的創作優勢,采用與解讀主題貼合的西方哲學歷史版畫為視頻切換背景,以深沉且具有情節起伏的大鋼琴旋律《七神之光》為背景音樂,伴隨著愈加緊湊的音樂和層層推進的文本解說,在音樂情節推向高潮的同時,博主的觀點也娓娓道來,實現了主題和配樂的完美契合。整體來看,“@思”的新聞作品通過視、聽、聲、畫的巧妙融合,以幽默通俗的語言,運用哲學知識來揭示新聞現象背后的一般規律。

筆者對一年來“@思”解讀的新聞作品進行了提煉和概括,發現其對新聞的解讀包括以下幾個類別:第一,政策新聞,如“@思”從農耕文明消逝的角度解讀“土地政策實施”新聞,從哲學倫理視角分析“兩會”提案(單身女性凍卵合法性)問題;第二,常態新聞,如春節期間解讀關于中國節慶的人文精神、酒神精神、宗族社會,三八節期間解讀女性主義的緣起與當下女權形態,清明節期間解讀人的精神信仰;第三,熱點新聞,如運用人類中心主義解讀香港博士撒鹽導致蝸牛死亡而被捕的新聞,引用個人主義和婚姻制度解讀明星離婚霸占頭條的新聞,借鑒私產權利和主觀價值解讀星巴克漲價事件,基于自由市場精神批評“老壇酸菜”新聞;第四,突發新聞,如運用現代分工與道德消失點概念解讀西安孕婦流產事件,運用道德審判和主體性迷失解讀尋親男孩去世事件,運用自由意志和主觀之惡解讀靈璧漁溝中學事件;第五,國際新聞,如運用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理論講解里滕豪斯案,并從宗教信仰、戰爭的正義性、世界觀、自然法、民粹主義等視角解讀當下的一些國際爭端,從權利契約、正義的代價視角解讀蘋果公司實施對他國的制裁。在以上類型新聞的基礎上,“@思”一方面深度剖析當下社會的認知基礎和價值觀結構,讓受眾更清晰發現當下現象的本質,并進行規律演繹;另一方面試圖進行某種意義上的啟蒙,在闡釋中彌散出“理性主義、人本主義、批判主義和救世情懷”,而這正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概念[15]。在西方哲學思想的基本材料中,理性主義和人本主義是相伴而生的,二者都是批判和改造現存社會文化的武器和原則[16],這也是筆者從本文研究對象中發現的特性。

從以上歸納發現,本文案例顯現了一定的典型意義,其新聞實踐和新聞參與具有系統性、抽象性和規律性。哲學作為新聞的闡釋工具,可視為媒介社會學中的一種“理論旅行”,或以西方經典理論闡釋中國當下社會的“文化翻譯”[17],有別于就事論事的新聞評論?;ヂ摼W中也存在律師“用法律闡釋社會新聞”、經濟學者“用經濟學闡釋財經新聞”、國際關系研究者“用國際關系理論闡釋國際新聞”的賬號,但這些文本關注事件本身,并且強調事件的突發性。此時的新聞僅僅是其專業(法律、經濟學、國際關系學)中的案例,傾向于實用主義、形而下的分析路徑,其目的在于解決具體的問題;參與者類似于傳統新聞中的評論嘉賓,僅是一種附屬性的新聞生產者身份。而本文研究對象則以哲學為中介,對“新聞”(不一定是“事件”,也可以是“政策”“儀式”“節慶”)進行規律性探索,不追求解決具體問題,但推演出普遍性規律,屬于主導性的新聞生產者。由此發現,本文的研究對象體現了哲學意義上的人本主義追求,是一種“發現媒介社會中‘人’的價值理性與道德想象”[18]的過程,從理性主義和人本主義的角度發現社會發展規律的普遍性,從批判主義探索新聞的公共性,將人而非事件視為新聞的基礎。這正是本文研究對象區別于傳統新聞的典型意義所在,也體現了哲學的出發點。

(二)問題的提出

結合理論梳理與研究對象分析,可以設定幾個前提:第一,研究對象的“新聞參與”是在社交中完成的,并形成了對應的社群,這符合前文所言的新聞學的“社會性范式”。第二,研究對象將哲學原理與新聞事實進行融合。哲學既是新聞的闡釋工具,也是闡釋目的,即“講新聞”并不在“說事”,而在“傳道”,即前文所言的通過新聞發現社會規律,以理論的“可公度”性進行新聞的普遍性演繹,從而生產具有廣泛共識的“公共理性”[19]。第三,研究對象不局限于新聞內容的生產,更重要的是與受眾的知識交往(消費、分享),在交往和對話中共同闡釋新聞。

在此基礎上,本文試圖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哲學何以闡釋新聞?即哲學原理與新聞事實是如何進行融合的?哲學的理性對新聞有什么闡釋力?這是文本層面的問題。第二,文本制作者如何用哲學闡釋新聞?文本制作者本人能否保持理性身份展開闡釋?這是主體層面的問題。第三,哲學闡釋新聞過程中是否形成一定的知識交往關系,是否達成共識?這是策略層面的問題。

三、文本:一種理性修辭的模式

(一)抽象與普遍:用哲學解讀新聞事實的價值規律

“@思”以新聞議題為切入點,運用哲學理論分析新聞事實背后的運作邏輯和價值規律。從表1中的案例來看,如2022年西安孕婦流產事件的新聞評論,區別于網絡中大多數從道德評判視角對醫院防疫政策執行者的譴責,“@思”引入波蘭思想家鮑曼(Zygmunt Bauman)提出的“道德消失點”概念,闡釋由于現代性分工導致人們遠離真實的個體,對他人的道德責任感逐漸萎縮、模糊直至消失,并分別從社會分工、官僚體系以及對人的物化三個角度分析了道德責任感逐漸消失的原因。其闡釋如下:

現代性社會中分工節點上的人無法洞察整個分工鏈條的方向,每個人只對自己的職位而不為最終的結果負責,門衛只對上級的命令負責,反而忽略了醫院治病救人的終極目的。在這一體系下,人不再是目的而是工具。這種對人的極度物化消解了他們的同理心,導致傳統的道德失效。其本質是現代性帶來的制度困境和結構性危機,為人們認識和理解該事件提供哲學視野。

在2021年一則父母放棄為糖尿病小孩注射胰島素的新聞中,因為父母過分溺愛而擔心注射太痛苦,轉用中藥,最終導致小孩死亡。對此,“@思”引用了著名神學家朋霍費爾(Dietrich Bonhoeffer)的“無知即大惡”觀點,此處的“無知”指因思維惰性而主動放棄思考和學習?!癅思”基于“無知即大惡”觀點,從動物的屬性、自由意志和道德的角度論證了無知是罪惡的同盟。

在2022年兩會關于單身女性凍卵合法化提案的新聞評論中,有別于多數人從法律層面或價值判斷層面的解讀,“@思”引入生命倫理概念,從自由意志、主體性和意義的神圣性三個層面分析凍卵所面臨的倫理危機,指出凍卵雖符合人的自由意志,但主體實在性出現了缺失;而通過技術手段孕育的生命又消滅了意義的神圣性,這些問題可能帶來倫理危機。人本主義在這類分析中的痕跡十分鮮明。

表1 “@思”用哲學闡釋新聞的部分案例

從新聞議題切入,以理性主義為理論武器,批判無知;以人本主義為道德武器,推崇“生命”的價值,以事實發生的邏輯原點為解讀視角,探索新聞事實背后的普遍規律,從而實現公共理性的啟蒙。哲學在思辨和論證中產生,需要對相關概念或命題進行統一界定,在此基礎上展開對問題或命題的一系列討論?!癅思”在用哲學闡釋新聞的過程中,首先找出事實發生的邏輯原點并對其涉及的概念進行界定,接著用概念中涉及的理論要素及延伸要素分析事實,厘清事實發生的運作邏輯及路徑,最后發表自己的觀點態度。哲學作為高度抽象化、概念化的知識工具,人類可以通過它了解世界的普遍性質,運用它思考人與世界的關系[20]?!癅思”用哲學形而上和抽象的一般規律來闡釋形而下的、不斷變動的具體實踐,可幫助人們探索新聞背后的普遍性質,了解新聞的運行邏輯,從更深層次認清現實世界的基本規律。

(二)中立與客觀:用哲學延伸新聞實踐的社會性

哲學理性不僅體現在對事物發生的底層規律的探索,同時體現為一種摒棄純粹主觀的價值判斷。從“@思”對相關新聞的解讀來看,博主并未在題目中對新聞事件做出直接的價值判斷,而是基于對新聞事實的了解和相關哲學知識的掌握,從事實的邏輯原點出發,運用哲學原理對其進行闡釋和論證,在理性認識和客觀分析的基礎上發表觀點。如針對2022年星巴克漲價事件,“@思”并未給予主觀的價值判斷,而是基于事實引入自由市場的邏輯原點,從私產權利和主觀價值兩個層面進行分析:首先,在自由市場中,私有企業在沒有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擁有漲價和主動選擇消費者的天然權利,同時要面對部分消費者的批評和抨擊;其次,消費者也應該認識到商品價值不僅包括實體價值還包含觀念價值,消費者基于某種主觀價值抵制星巴克漲價也是一種天然正義?!癅思”認為在真正的自由市場,私有企業有自我維護的權利,消費者也有主觀選擇的權利,一切都是權利內的自由選擇,從而表明了對星巴克漲價事件的中立態度。

“@思”采用理性視角,對新聞做出相對客觀的解讀。從哲學認識論角度來看,理性是人的推理、概念等思想活動的能力;從人性論角度來說,理性是指人受這種思維影響下克制、理智的能力[21]?!癅思”立足于客觀發生的事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獨立自主的意識、敢于批判權威和追求真相的精神分析時事,體現出思想觀念上的理性。理性并不是憑借自己的主觀想法去解決問題,而是根據現有且公認的知識去看待問題,針對一類事情表達想法[22]。換句話說,理性是一種運用邏輯思維能力認識事物的能力?!癅思”以新聞事實為基礎,運用哲學理論知識,從事物發生的底層邏輯理性客觀分析時事輸出觀點,體現出實踐操作上的理性。從“新聞參與”的角度來看,這種中立與客觀的闡釋手法既吻合了理論上的新聞倫理,又規避了前文所言及的新聞實踐中的“非理性”“狂熱”“暴力”。

表2 “@思”用哲學闡釋新聞的部分案例

(三)歸納、演繹與溯因:用哲學展開新聞評論的邏輯推演

哲學注重邏輯推演,邏輯推演的方法有歸納法、演繹法、溯因法等。在本文梳理的材料中,“@思”不僅運用哲學原理從邏輯原點切入相關議題,理性、客觀分析新聞,還通過哲學邏輯推演的方式推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歸納法是從個別或特殊的經驗事實出發,概括得出一般性原理或原則的思維方法[23]。2022年蘋果公司對他國進行制裁,“@思”從契約與正義的邏輯原點對這一新聞進行解讀,通過歸納一系列命題論證了蘋果公司制裁他國的非正義性。演繹法是從一般性原則出發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為事實尋找原因的方法[23]。在2022年尋親男孩去世的新聞評論中,“@思”立足于新聞事實,從人們總喜歡對他人進行道德審判的一般性原則出發,用主體性這一底層邏輯分析為什么我們喜歡對他人進行道德審判?!癅思”指出:首先,道德審判具有低智性,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和當事人進行資格對等的邏輯辯論,不符合他們認知的觀念便被納入道德審判體系;其次,道德審判具有廉價性,相較于理性的邏輯推理,低智的道德審判門檻較低;最后,網絡的匿名性、虛擬身份、權責不對等降低了道德審判的成本,促進了主體性的極度膨脹和迷失,使其走向非理性的極端。溯因法是指從結果出發運用基本規則找出解釋結果的原因[23]。在針對2021年香港博士撒鹽導致蝸牛死亡而被捕的新聞評論中,“@思”從這一事件導致人們觀念顛覆的結果出發,用道德秩序的邏輯原點追溯了顛覆人們觀念背后的思想觀念即人類中心主義,分析了這一價值觀的進化來源、哲學來源和宗教來源,并指出正是因為該事件打破了人們心中人類中心主義的道德秩序。

“@思”立足于新聞事實,從事實發生的邏輯原點出發,通過邏輯推演的方式探究新聞的真相和事實發生的普遍規律。哲學所研究的最高本體是恒定的、抽象的、超越經驗的,所以本體只能用邏輯的方式探討,而無法通過經驗探討。邏輯是世界的腳手架,充滿世界,也是“清晰有節”的命題的真實構造,需要在事實和命題當中顯示出來[24]?!癅思”通過歸納法、演繹法和溯因法對問題和命題進行推演,在推演過程中厘清事實和命題的發生邏輯,推導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哲學是純粹的思維活動,是對思維的邏輯澄清。它不關注應用也不關注立場,只關注邏輯的自洽和正當。用哲學的邏輯來推演新聞解讀中的觀點表達,給新聞支上了理性的“腳手架”,從而增強了內容的正當性和說服力。

表3 “@思”用哲學闡釋新聞的部分案例

從新聞議題來看,“@思”用抽象的哲學理論解讀議題的價值規律,用理性的哲學精神客觀分析事實,延伸了議題的社會性;用歸納、演繹和溯因的哲學思維展開新聞評論的邏輯推演,實現了新聞與哲學的深度融合。一般而言,新聞議題由核心知識和外圍知識構成,核心知識主要由5W構成,主要服務于讀者知曉的目的;外圍知識是指作為解釋或論證功能的知識,以促進讀者的理解為目的[25]。很明顯,哲學作為對人們實踐經驗和普遍性規律的歸納,在闡釋新聞的過程中生成了外圍知識,在人們知曉已發生的新聞事實基礎上,幫助人們理解新聞事實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和運行邏輯,使讀者在閱讀新聞過程中,在新聞知識外了解相關的哲學知識,并習慣于運用哲學知識解讀類似的新聞事件。

四、主體身份:文本制作者如何建構理性的闡釋者?

(一)作者身份的自我呈現

“@思”在最開始講解西方思想史的作品中并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和職業,但隨著講解的內容擴展到新聞領域,其作品中經常透露職業和經歷。從收集到的材料觀察到,“@思”身份的自我呈現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第一,自我身份信息的主動呈現,即“@思”在展開熱點新聞評論時,結合自身的職業背景、生活經歷、成長經歷(有可能是虛擬)等情況進行解讀。如“@思”在多個作品中都以一個月薪2800元的深圳螺絲工的身份去解讀新聞,偶爾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如自曝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初,少年時代是個小羊倌等)、工作經歷(深圳“打工仔”)來分析反映時代差異的社會新聞;第二,通過與網民的互動來呈現自我,借助網友之名來間接呈現自己的身份特征,通過選擇性的回應來間接呈現自己想要展示給大眾的身份特征。從這一點可知,“@思”通過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所言的“給予”和“流露”來呈現現實生活中的自我[26]2。在社交媒體環境中,“給予”不斷被強化,而“流露”不斷被弱化,那些難以控制的眼神和微表情被隱匿在電腦和手機屏幕中,話語和照片都可經過精心包裝,人們對自己的形象有了更多的掌控力[27]?!癅思”通過選擇性的“給予”和間接的“流露”主動呈現出一個來自北方農村、讀過書的“80后打工仔”身份,采用充滿煙火氣息的普通打工人形象與受眾溝通,拉近心理距離,也為“用哲學闡釋新聞”奠定受眾基礎。

(二)符號身份的自我建構

符號文本與受眾交流的過程塑造了平民化“打工仔”形象,這是文本發出前的人格自我。趙毅衡認為理想的符號表意行為發生在兩個充分的自我之間:一個是“發送自我”,一個是“接收自我”,前者在符號文本上附著意圖意義,后者則推演出解釋意義[28]。在本研究中,“@思”塑造的“打工仔”形象是“發送自我”,而通過哲學解釋新聞的符號所建構的身份則是“接收自我”,此處的“接收自我”建立在受眾對哲學框架下新聞符號釋義的基礎之上。趙毅衡認為,符號文本必須有社會性的身份作為支撐,否則任何文本無法表意[29]353。伴隨文本以一種潛在的、隱藏的方式置于文本之中,參與意義的構成,影響文本意義的解釋,背后都存在一種社會性身份進行暗示。型文本作為顯性伴隨文本的一種,是文本顯性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文本進行歸類,指明了文本所屬的集群?!癅思”通過對讀者感興趣的國家政策、社會熱點、突發事件等新聞議題的選擇,以及在話語表達方面的傾向性設置,加之在解讀過程中顯現的哲學知識儲備、敏銳的社會洞察力、較高的媒介素養,建構了具備專業知識的新聞評論者或公共話題參與者身份。而大量的網絡評論,例如“博主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出刻在骨子里的深刻”“博主理性又有深度的思想太稀罕了”“時代之光”“開啟民智”“這是一位清醒理智、富有良知的UP主,是社會罕有的守望者和啟蒙者”等評價,均契合“接收自我”的身份認知。由此看來,博主通過符號文本建構的身份,即新聞評論者、公共話題參與者身份,獲得網民的肯定和認可,并以此為中介與網民建立關系。

(三)多元主體共建闡釋場

從實踐來看,用哲學闡釋新聞是博主與不同闡釋主體共同作用的結果,即以新聞為核心,博主與粉絲們共同發聲而建構了新聞闡釋場。首先,很多闡釋議題都來自網民提議,網民基于對“@思”通過符號文本建構的文本身份的認可,積極建議“@思”解讀最新熱點。如網民經常在評論區留言“想聽作者解讀××事件”等,“@思”則回復“看有多少人想聽”,于是很多網民就紛紛點贊留言表示想聽,博主會根據網民的提議及自己的判斷針對相關話題展開解讀。議題來源于網民的討論和建議這一點,在博主解讀新聞的正文中也可以證實,如一些解讀內容的開篇語就是“很多網友讓我聊聊××新聞事件”等;其次,博主的論證也經常引用網民觀點,如在2022年星巴克漲價的新聞評論中,博主提到“什么是主觀價值呢?我有一個粉絲講過一句特別牛的話,他說我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為我喜歡的世界投票,這句話的牛叉在于它隱藏了一個重大的觀念,那就是在自由市場中,消費者購買的商品不僅僅是商品實體,更是一種價值認同”。在與網民的觀點互動中,“@思”不僅從哲學視角延伸了新聞的創新性解讀,而且吸引大量網民展開線上討論,并進行觀點闡釋和知識分享。從材料分析可知,“@思”的文本創作,無論是傳播中的議題選取、觀點呈現,還是傳播后的共同闡釋,都是在與網民的“交往”中產生的。相較于傳統新聞的職業性,互聯網新聞已經僭越日常生活,并模擬和踐行社會交往,構擬社會意義,以此貫穿新聞生產、傳播、消費和分享的全過程,實現了互動式、分享式、開放式的新聞生產過程。

五、社交結構:“用哲學闡釋新聞”中的知識交往

(一)公共的討論話題

“@思”在與網民的交往中共建新聞闡釋場。在此場域中,博主與受眾互動,解讀社會結構,這是共同體形成以及知識交往的前提條件?!瓣U釋共同體”于1976年由費什(Stanley Fish)提出,是指一群擁有共同闡釋策略的人,強調闡釋的一致性與穩定性[30]。費什所言的闡釋策略制約了成員的闡釋活動,即只有采用了相同的闡釋策略,才能形成對文本意義的一致性解讀,且這一共同的闡釋策略構成了該集體組織的共同意識。

在一個闡釋共同體內,成員要擁有一個給定的文本或話題范圍,才能展開針對特定文本或話題范圍的共同闡釋?!癅思”從熱點新聞入手,展開內容創作,新聞的公共性也決定了受眾基礎的廣泛性。通過對熱點新聞解讀來吸引更大范圍的關注,博主建立一個具備一定相似性特征的共同體。在此基礎上,“@思”通過客觀理性的分析、觀點的暗示、話題的延伸,釋放出更大的闡釋空間,賦予讀者更多的闡釋權利,擴大共同體成員更多的相似特征。例如,在明星離婚霸占頭條事件的新聞評論中,“@思”從個人主義是否會導致婚姻制度的消亡視角進行了分析。博主在文中從個人主義角度分析了離婚率高的原因;至于個人主義最終是否會顛覆婚姻制度,博主并沒有給出判斷,而是在文末邀請網民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看法??梢钥闯?博主通過公共討論的社交策略,突出了共同體成員的相似性特征,并形成了共同意識。同時,博主把更多闡釋機會交給讀者,博主本人不再是新聞的唯一闡釋主體,“新聞參與”的主體由通曉哲學知識的博主轉變為大眾,有可能形成前文所言的“精英與公民之間的制度通道”,并使這種討論社群成為公共議題的論壇。多元闡釋主體的形成為闡釋人群的一致性和共同體意識提供基礎性條件。

(二)共通的文化成規

面對一個給定的文本,闡釋的合理性并不是來自人多勢眾的民粹力量,而是來自文化傳統。在這種文化成規的制約下,闡釋共同體所形成的文本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同[31]。文化成規是指文本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契約和共識。這種契約和共識可以促進傳受雙方對闡釋意義產生共通理解,形成知識交往基礎。費什在提出闡釋共同體時也曾提到,決定閱讀及意義的因素依托于一種社會體制中的公共理解系統、一種習俗和規范、一種閱讀的“前結構”[32]。費什所提出的影響閱讀及意義的因素與一個社會中約定俗成的文化成規相類似,都強調讀者與作者之間達成關于文本理解的契約和共識?!癅思”用哲學闡釋新聞的過程中,通過修辭手法和論證方法的使用,將嚴肅抽象的哲學通俗化、日?;?、形象化、具體化,幫助受眾理解哲學所闡釋的社會意義,與受眾建立理解的契約,從而在共通的理解基礎上與受眾對話,形成關于新聞的闡釋共同體。原始材料顯現,這種文化成規以修辭策略和論證策略兩種方式來實現。

修辭策略:哲學在推理過程中需要對問題或命題進行層層剝離式分析,推演出事物發展的底層邏輯。這種剝離式分析建立在對問題或命題持續深度追問的基礎之上,設問和反問成為哲學推理過程中的常用修辭手法。文中頻繁出現“為什么說×××?原因是×××”“×××是為什么呢?因為×××”以及“×××真的值得嗎?”等句式。如針對2022年尋親男孩去世的新聞評論,“@思”從主體性的邏輯原點出發,依次提出:

為什么道德審判的言論比較低智?原因是他們沒有能力和當事人進行資格對等的辯論。為什么道德審判比較廉價?因為相較于理性的邏輯推理,道德審判調動腦力最少門檻最低。為什么道德審判在網絡中更加泛濫?因為網絡的虛擬身份降低了道德審判的成本造成主體性極度膨脹。道德作為一種自發秩序,大眾出于本能對道德進行維護難道不對嗎?對,但文明社會需要有文明社會的包容度,我們在維護內心的道德秩序時,應做到最大限度地不傷害他人。

設問的形式是自問自答,有助于引發讀者思考,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觀點,有助于激發讀者情感,增強內容的氣勢和說服力?!癅思”運用設問與反問的修辭將抽象的哲學原理轉化為具體的問題與讀者建立連接,形成思維互動,回答讀者的疑問,順理成章地推導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

哲學作為抽象的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理解門檻和晦澀性,修辭的使用有助于將抽象的哲學形象化、通俗化。而“@思”通過反諷和隱喻來解讀新聞,完成了哲學的通俗化過程。趙毅衡認為相較于其他修辭是讓雙方靠近,用各種方式接近一個意義,反諷則是取雙方相反,兩個完全不相容的意義被放在一個表達方式中,具有欲擒故縱、欲迎先拒的效果[29]205?!癅思”常常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進行對比而展開反諷。如針對2022年老壇酸菜事件的新聞評論,“@思”用“鴻星爾克又捐了500萬,而老壇酸菜卻嚇得瑟瑟發抖”的對比反諷,以及用“想讓他們做慈善,不亞于讓小潘從良”諷刺老壇酸菜的不良作為。相較于平鋪直敘,博主采用拐彎抹角的諷刺手法,在含蓄的反諷中表達觀點,將晦澀的哲學理論降維至通俗的日常話語,在批判社會時又增強了與受眾的可溝通性。

論證策略:哲學在探尋事物本質的過程中,為找到事物的本源常通過假設論證或類比論證的方式來排除或衡量決定事物發展的底層邏輯。從對經驗材料的梳理看,“@思”通過假設論證和對比論證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闡釋的意義和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在“@思”的新聞評論中,“如果”“假設”“比如”“就像”等詞匯出現頻率較高。又如星巴克漲價的新聞評論中,“@思”以類比論證的方式闡釋了什么是主觀價值:“比如兩塊錢一包的速溶咖啡和星巴克41元的咖啡差不多,憑什么你賣這么貴?就像5塊錢的蛇皮袋和5萬元的愛馬仕都能裝東西,但你心里的感覺能一樣嗎?”通過假設論證和類比論證,使命題或問題變得更直觀和通俗易懂,促進受眾對內容的理解度和接受度。

修辭手法和論證方法都屬于一個社會體制中的文化成規。一種闡釋只有遵循了集體認同和約定俗成的文化成規,才能被更多受眾所理解和接受,才能建立闡釋的普遍性、有效性和可信性。同時也只有在受眾理解和接受的前提下,采用同樣的策略才能將個體闡釋上升為公共闡釋?!癅思”評論區經常出現“我竟然聽懂了”“語言犀利精練,諷刺又幽默”“Up主所發視頻的意義不在于教化而在于引發思考”“非常喜歡UP主,言簡意賅,把晦澀難懂的哲學用短短幾分鐘介紹清楚”等。從網民對新聞的消費分享和評論來看,大多數網民采用相同的闡釋策略表達了對博主觀點的認可。雖然博主并未宣稱其在論證策略上進行了理性主義與人本主義啟蒙,但無意識地完成了傳統新聞無法實現的知識交往行為。

(三)公認的預設前提

闡釋活動除了建構公共的討論話題和采用共通的文化成規,還應遵循該集體公認的預設前提。前提確定了要闡釋的文本和其他文本之間的根本差異[33]。每一個闡釋共同體都擁有該集體組織成員公認的集體規約,集體規約影響著該組織成員的闡釋策略。具體到本研究,“@思”用哲學闡釋新聞的前提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新聞是發生于客觀現實世界的真實事件,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用哲學闡釋新聞要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這是闡釋共同體得以成立的根本保證;其次,哲學講究理性、思辨和邏輯,用哲學闡釋新聞更注重辯證分析和邏輯自洽;再次,用哲學闡釋新聞的目的是為了揭示現象背后的運作邏輯和追求現實世界的發展規律。這三個基本前提劃定了闡釋的邊界,確定了“用哲學闡釋新聞”和其他文本闡釋之間的根本差異,即在抽象的思維層面對新聞生產理念的革新,以新聞為由頭,立足于事實發生的邏輯原點分析事實的真相、底層邏輯和普遍規律,觀點和結論的輸出建立在嚴密的邏輯推理之上,幫助人們在知曉新聞的同時認清現實世界的發展規律。

從博主與網民的互動來看,大多數網民在遵循闡釋共同體預設前提的基礎上,與博主展開對話,并對原文本進行多維意見補充,全方面呈現事實真相。從網民之間的互動來看,大家針對新聞中涉及的理論和觀點等展開邏輯論證,相互回答彼此的疑問,通過知識互動和意見分享形成對新聞的共同闡釋??梢?博主對新聞的主體性闡釋、博主與網民的延伸性討論、網民之間的網狀性分享,均遵循闡釋共同體的預設前提,并形成了對文本意義的一致性解讀。

六、結語

在傳統觀念中,哲學與新聞看似兩條并行軌道,并不相交。哲學是一種形而上的、純粹抽象的思維活動,它根植于底層邏輯,追求世界萬物的本源問題,追求變動之中的恒定規律。新聞是對最近發生的客觀事實的報道,它呈現的是現實事物的發生現狀,是一種發展的、流動的和不斷變化的狀態。本文研究對象用一種巧妙的修辭手法將二者結合,并因此產生獨特的新聞傳播效果,這為新聞傳播提供了創新性的視角和范本。因此,“用哲學闡釋新聞”是哲學對新聞文本的一種滲透?!癅思”踐行了互聯網時代新聞學從職業性到社會性的范式轉型,實現了新聞生產的社會化和多元主體參與性。本文采用“新聞參與”一詞,也正是為了突出包括精英與大眾在內的非職業新聞生產者對新聞的貢獻,他們一方面遵循新聞生產倫理,包括以事實為基礎、中立、客觀;另一方面突破了傳統新聞中“具體真實”的地域性、個案性,而通過哲學原理發現新聞中蘊藏的規律性、普遍性,同時也保有理性克制,戒除新聞在傳播過程中的“狂熱潛質”,抑制追求轟動效應的內在沖動。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對象在理論基因和具體實踐中均呈現出有別于傳統新聞的特質,是新聞學范式轉換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研究案例。

同時可以發現,互聯網的崛起釋放了受眾的話語權,也為新聞的社交化生產提供了一個新路徑。從新聞解讀視角來看,當下主流的新聞評論有同質化、淺層化和非理性的特征,并不能滿足人們對于事實及本質的全面了解。而“用哲學闡釋新聞”不僅創新了新聞生產實踐和新聞解讀視角,同時追溯了事實背后的一般規律和運作邏輯,在幫助人們了解真相的同時,也提供了認知世界的理性維度和本質意識。

猜你喜歡
博主邏輯哲學
刑事印證證明準確達成的邏輯反思
跟著零食博主買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當美妝博主
邏輯
創新的邏輯
時尚博主謝慕梓:分享身邊的美
菱的哲學
女人買買買的神邏輯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創意折紙小動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