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語篇研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策略初探

2024-01-20 06:32劉曉蘭
校園英語·月末 2023年8期
關鍵詞:實踐策略閱讀教學

摘 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常常注重對語篇知識的講解和強化,忽視對學生閱讀能力、思維品質等方面的培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語篇研讀的重要性,從主題、內容、文體結構、語言特點、作者觀點等方面深入開展語篇研讀,引導學生關注閱讀語篇所傳遞的文化信息等,有效進行教學設計,充分發揮語篇研讀對于落實英語課程育人目標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語篇研讀;閱讀教學;實踐策略

作者簡介:劉曉蘭,陜西省寶雞市店子街中學,一級教師。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語篇研讀不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更是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培育學生文化意識、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語篇研讀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身語篇研讀的意識和能力,以語篇研讀為邏輯起點開展教學設計,努力發掘閱讀語篇中有價值的學習內容,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科學、合理的取舍,進而發揮學科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語篇研讀的內涵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語篇研讀存在的問題

(一)語篇研讀的內涵

英語課程內容由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要素構成。圍繞這些要素,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在義務教育全程中持續發展。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中,語篇不僅給學生直觀呈現了學習內容,更承載了豐富的表達主題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文本素材。而語篇研讀指以語篇為基礎,從主題、內容、文體結構、語言特點、作者觀點等方面對語篇進行深入解讀,進而以此為依據,指導并設計組織循序漸進的學生活動,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語篇研究存在的問題

語篇研讀是教師備課環節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步驟,有效的語篇研讀能更好地促進教師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使教師更好地理清教材中各個文本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幫助教師充分領會教材為何如此編排。只有深入開展語篇研讀,教師才能整合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全面培養并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否則,教師的授課內容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常常只是單純地為學生講授語篇知識,忽視對語篇結構和語言特征的分析和引導,缺乏對學生閱讀技能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不能有效發揮語篇的價值導向作用。因此,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語篇作為學科教學和學科育人的有效載體,尤其在備課環節,教師一定要深入開展語篇研讀,認真鉆研教材,研讀教參,理清教材中各個語篇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而明確語篇的教學意圖。在語篇研讀基礎上,教師科學合理地設定教學目標,依據語篇和學情特點確定教學重難點,通過開展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語篇知識,指導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提升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興趣,使學生不僅獲取一定的語篇知識,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更通過語篇研讀感知、體驗、建構結構化知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生成圍繞主題的深層認知、態度和價值判斷。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語篇研讀的主要內容與實踐策略

作為語言輸入的維度之一,閱讀是英語教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理解能力決定學生獲取有用信息的效率和效果,是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聽、說、寫、譯等其他英語技能提升的必要條件?;诖?,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于促進學生英語學習和發展至關重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語篇研讀,教師要對語篇的主題、內容、文體結構、語言特點、作者觀點等進行分析;明確語篇的主題意義,提煉語篇中的結構化知識,建立文體特征、語言特點等與主題意義的關聯,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語篇傳遞的意義,挖掘其文化內涵和育人價值,把握教學主線。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3“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B 2a-2e為例淺談語篇研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教師深入開展語篇解讀的有效策略,以實現課堂教學提質增效的目的。該語篇文體屬于書信體裁,閱讀語篇背景是Sunday Mail雜志社邀請家長表達孩子是否應當承擔家務勞動的觀點。語篇內容是觀點截然相反的兩位家長以書信方式表達各自的看法。在Ms. Miller和Mr. Smith的兩封書信中,他們各自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并闡述了各自的理由,書信最后都有結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采用設計問題、創設情境、組織活動等實踐策略引導學生深入開展語篇研讀,獲得語言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形成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對語篇主題內容的把握

開展語篇研讀的首要任務就是把握語篇的主題和內容。課程內容的六個要素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共同構成核心素養發展的內容基礎。其中,主題具有聯結和統領其他內容要素的作用,為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范疇。主題包括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范疇。教師要結合教材語篇的文本信息,梳理閱讀語篇的主題。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3“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B 2a-2e的語篇從家長的角度表達孩子是否應該承擔家務勞動的觀點,該語篇主題屬于“人與社會”范疇下的“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主題群。圍繞這一主題,教師用圖片直觀呈現日常家務勞動,并詢問“Do you often help your parents at home? What do you often do to help your parents at home?”,以提問的方式引出家務勞動這一話題,并組織學生討論“Do you think kids should help out with chores at home?”從學生視角討論孩子是否應該承擔家務勞動,引發學生的初步思考,為學習本課閱讀語篇做好知識準備。

在備課環節,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認真研讀教參,根據單元教學目標與要求設定明確的課時教學目標與要求,厘清教材各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以教學目標和學情特點為出發點,結合閱讀教學內容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對某一問題的獨立思考,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從低階向高階穩步發展,進而形成自己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和態度。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3“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B 2a-2e的備課環節,教師通過研讀教參就可厘清2a-2e各個活動之間的邏輯關系?;顒?a是閱讀前的準備活動,通過提問引出家務勞動這一話題,引發學生的思考?;顒?b 是訓練學生速讀技能的讀中活動,著重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中心句的方式把握文章大意?;顒?2c 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章,理解兩位家長對于學生是否應該承擔家務勞動的不同觀點,梳理總結支撐觀點的理由,為讀后語言輸出做好知識準備?;顒?d是讀后聚焦語言學習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構建新的語言知識并學以致用?;顒?e通過問題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發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形成和表達對孩子是否應參與家務勞動這一話題的認識和觀點。

(二)對語篇結構特點的分析

語篇分為不同的類型,既有連續性文本,也有非連續性文本。不同類型的語篇有其特有的語言表達和結構特點。例如,記敘文語篇主要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經歷,說明文語篇主要說明事物和闡釋事理,而應用文語篇則主要通過其特有的結構特征和語言特點傳遞相關信息。無論面對何種類型的語篇,教師都要指導學生嘗試運用銜接和連貫的手段,進而提升學生用英語表達觀點的邏輯性和傳遞信息的準確性。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3“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B 2a-2e的語篇類型為書信體裁。教師可結合活動2b的要求,以Sunday Mail雜志為切入點,就兩封信件的由來深入挖掘,開展語篇研讀,進而幫助學生了解英美報刊雜志,知曉英美報刊雜志常常會就某一熱點話題展開討論。這樣的語篇研讀,有助于增強學生對語篇內容和文化現象的全面了解,使學生能夠產生積極的閱讀期待,同時也會增強學生對教材中各活動之間內在邏輯關系的理解和掌握,為學會表達個人觀點、態度做好準備。

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整體內容、句子間的結構,充分運用首尾句的信息、邏輯連接詞等推測文章的發展趨勢,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邏輯關系,更好地理解語篇內容。在指導學生分析語篇結構特點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速讀以獲取語篇的主題句和關鍵詞,通過問題設置幫助學生歸納總結。教師要注重在閱讀活動中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鼓勵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感知、積累、提煉語篇中的結構化知識,明確文體特征及其語言、結構等特點。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3“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Section B 2a-2e的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Skimming學習策略找到第一封書信的Topic sentence,即Ms. Miller對孩子是否應該承擔家務勞動的觀點(opinion),再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語篇找到支撐觀點的相關細節信息(reason),幫助學生理解、歸納語篇中闡述觀點的結論部分(conclusion),以挖空填詞的方式呈現書信表達觀點的文體結構,逐步引導學生梳理文本的整體脈絡,即“O-R-C”表達結構?;诜治龅谝环鈺诺慕Y構特點,學生已對文本結構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再閱讀第二封書信,體會舉例在闡釋觀點時的重要性,并在導圖結構、語料等信息支撐下進一步構建以書信表達觀點的結構化知識,即:“O-R-E-O”文體結構,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該結構并學會用書信表達個人觀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要遵循教育規律,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英語能力差距較大的班級學生,教師可采用互助合作的方式指導學生開展語篇研讀。

(三)對語篇教學意圖的思考

不論口語語篇還是書面語篇都有其特定的交際目的或傳遞的主題意義,也就是作者或說話人的意圖、情感態度或價值取向等。教師要在充分挖掘語篇信息的基礎上,利用語篇特有的文體結構和語言特點,進一步思考語篇與教材的關系,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語篇傳遞的意義,深入挖掘語篇的文化內涵和育人導向,通過遷移創新類活動訓練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關注語篇背后的價值取向,積極開展推理與論證活動,使學生學會理性表達情感、態度和觀點,促進學生從能力到素養的提升,確保教學目標的高效達成。因此,教師要善于思考語篇教學的目的和意圖,以發展學生為目的組織課堂活動,提升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最終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也就是說,教師不能只停留在講授語言知識的層面,要樹立通過語篇研讀明確教學意圖的意識。教師應在深入研讀教材和教參的基礎上開展語篇研讀,努力發掘教材語篇信息背后的價值,在英語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另外,受個人專業知識、生活閱歷、認知方式等因素影響,教師在深入挖掘語篇教學意圖方面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因此,教師要積極參與同學科教學研討交流活動,虛心學習借鑒他人在挖掘教學意圖方面的經驗做法,通過培訓學習和教學研究活動,深刻領會挖掘語篇教學意圖的重要性,持續提升自身的洞察力,并不斷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

語言是以語篇形式存在的,人們也是以語篇形式使用語言的。初中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仍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知識的呈現方式和學習方法的引導。尤其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語篇研讀在閱讀中的重要作用?;谥黝}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有利于將內容與語言學習結合起來。在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課堂,學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語篇主題,而不是語言形式上。教師要積極創設主題語境,引領學生展開層層遞進的語篇研讀,在語篇閱讀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積極構建語篇文體的結構化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理解語篇各部分的內在關系及深度內涵,從而實現語篇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程曉堂.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20.

[2]程曉堂.改什么?如何教?怎樣考?[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

[3]高惠蓉,等.“雙新”背景下的中學英語語篇教學新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21.

[4]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5]周志培.趙蔚.語篇理論與教學應用[S].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20.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實踐策略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教育專業數學實踐教學研究
探討通用技術有效教學的實踐
淺談提高初中生牢記英語單詞的實踐教學策略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的實踐策略研究
高級英語課程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實踐策略研究
試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實踐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讀與寫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