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維審析

2024-01-20 00:38姜瑩汪金英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共同體中華民族意識

姜瑩, 汪金英

(東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 150006)

在2021 年8 月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體系,搞好社會宣傳教育”[1]。隸屬于國民教育體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有效載體。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加強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培育高質量愛國人才,推進各族人民凝聚“踔厲奮發,砥礪前行”的強大合力的重要舉措。目前, 學界已有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并在實踐路徑的研究上取得了較為豐富的理論成果。但已有研究大多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切入點,多集中于教育教學的實踐路徑研究,缺乏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本內容的討論,因此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本文在借鑒已有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多維審析,探討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內容,并從思政教學、外部渠道和保障體系三個方面入手,盡量提出更加立體化和系統化的融入路徑。

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內容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民族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從“認同范疇”上進行解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質上是一種建立在統一的民族觀念之上對民族與國家的心理認同”[2],可從身份認同、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三個方面對其基本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一) 身份認同是基本前提

身份認同是各族人民對自身作為中華民族實體中一員的共同體身份的確認,包括自身與國家之間的國家身份認同,以及自身與中華民族之間的民族身份認同,明確回答了“我是誰”的問題,其本質是在自我、國家和民族之間建立起具有內在一體性的聯系,是一切認同的基礎。因此,身份認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前提,具體表現在對偉大祖國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對偉大祖國的認同是一種國家身份認同,即各族人民在對外交流交往的過程之中,區別于其他國家,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主體身份確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國籍判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則是一種民族身份認同,即各族人民進行內部交流交往時,不分地理區域、宗教信仰、民族類別,作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一員的歸屬身份確認,都具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兼具主體身份和歸屬身份兩種屬性的身份認同是“對作為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國家民族地位的中華民族的民族整體性的認知和對中國國家統一意識的感悟”[3]。從身份上明確了各民族全體成員是對外統一、對內團結、榮損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任何與之相悖的分裂企圖都無法成功。

(二) 政治認同是核心要素

政治認同是一種對國家政治統治產生遵從、支持、信賴等心理傾向的認同意識,主要表現為對國家發展和建設所需要的領導主體、指導思想、理論制度的認同,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國家是為緩解社會沖突、穩定社會秩序而產生的一種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因此,帶有政治屬性的政治認同,為國家政治統治提供了合理性、合法性和正當性。從這個意義上看,政治認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要素。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語境下,政治認同是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體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與道路選擇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就是各族人民認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認同黨的領導是各族人民共同繁榮的根本政治保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就是各族人民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在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形成的、與時俱進的科學制度體系,是各民族共同的思想根基和行動指南。特別是,認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基本遵循,為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提供了精神旗幟和思想武器。

(三) 文化認同是精神支撐

文化認同是對涵養中華民族精神的中華文化的認可與傳承,是最深層次、最持久、最穩定的認同。中華文化凝聚著各族人民的思想精華和實踐智慧,是中華民族價值追求和精神氣質的根脈源泉,“是維系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紐帶”[4]。中華文化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價值形成于各族人民在不同時期對內對外交往的實踐中,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脈絡,能夠激活民族生命力,凝聚民族精氣神。因而,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支撐。立足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強調的文化認同是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的重要依托。各族人民在尊重文化差異性的基礎上,不斷求同存異,增強對中華民族共有的歷史記憶、情感體驗、風俗習慣和價值目標的理解與認同;特別是對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黨和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創新中共同孕育的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兼收并蓄的文化大格局中,文化認同能夠凝聚精神、匯集民心,激發各族人民內心深處的歸屬感、滿足感和幸福感,深化各族人民對美好光明圖景的自尊、自信、自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人心、匯聚民力。

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有之義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國家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各項工作”[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承擔國家的育人工作,更要緊跟新的時代戰略,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聚焦,以此弘揚主旋律,加強自身的改革和建設,培育全面發展的國家人才。

(一) 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保障

“思想就是力量?!盵6]習近平指出:“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盵7]可見,主流意識形態關乎民族與國家的生死存亡,要一刻不放松地筑牢主流意識形態安全防線。當前,我國處于新的歷史方位,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社會轉型期的雙重作用下,西方價值理念和信仰文化不斷滲透,社會思潮紛繁復雜,導致部分民眾價值觀混亂失衡,產生崇洋媚外的心理,對中華文化表現出不自信、不認同甚至是鄙夷的態度。這些現實問題弱化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力和說服力,威脅著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此時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捍衛主流意識形態陣地尤為重要。青年是民族的未來,對牢牢守住思想防線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捍衛主流意識形態陣地的中堅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識形態灌輸與教化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規范學生思想、引導學生行為的主要途徑。因此,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加強學生民族意識培養,進而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責任感,自覺抵制破壞國家穩定的國內外錯誤思想的滲透與擴散。同時,通過龐大的青年群體弘揚和踐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助于促使正確的民族信仰和高度的民族自信在全社會彌散開來,從而有效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建設。

(二) 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客觀要求

2020 年由教育部印發實施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貫穿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其建設內容要緊緊圍繞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價值觀教育等,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深化學生對祖國文化、社會制度、國家身份的情感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一種群體認同意識,為強化身份認同、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以及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提供了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相容性。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為高校進行愛國主義、理想信念等教育提供更具指向性和貼合性的教育內容,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內容支撐和理論基礎,順應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方向和改革趨勢。同時,習近平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8]。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指導民族工作、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重要方略,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傳遞先進的、主流的、具有時代特征的理論思想”[9]。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大勢,抓住時機,回應現實問題,做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融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實現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三) 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內在要求

教育的本質最終要歸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盵10]從人格發展規律來看,大學時期的青年思想跳躍、思維活躍,但心智尚未成熟,人生經驗、自控力和辨別力不足,因此部分學生面對復雜的社會思潮,易產生思想困惑和消極情緒,動搖與祖國生死與共的理想信念和價值理念,甚至做出破壞民族與國家和諧穩定的偏激行為,與全面的成長成才背道而馳。青年大學生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栽培”[11]。以身份認同、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為基本內容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是大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的重要窗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是爭取人心的工作,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自身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內容和方法體系。因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的落地落實,有效糾正大學生的認知偏差,幫助其形成對民族發展和國家建設的每個階段的理性認知,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境界,使大學生樹立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崇高理想和責任意識,成為能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路徑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且持續的動態育人工程,既要發揮思政教學的主導,又要獲得外部渠道的助力,更要突出多重保障的支撐作用,將融入由理論向實踐轉化,方能實現融入的有機性、有效性和長效性。

(一) 以優化思政教學為主導,實現有機融入

思政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發揮思政教學的主導作用,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機地融入課程內容、教材體系和教學實踐中。

1. 深化“五個認同”教育,增強內容針對性

“五個認同”是習近平總書記所開創的民族理論,具有創新性和時代性,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要義。因此,高校要堅持以“五個認同”教育作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核心教學內容?!八枷胝卫碚撜n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盵12]因此,必須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特色,以思想政治理論課和“五個認同”教育的切合處為基點,做好“五個認同”和思政課課程內容的銜接與設計,以此防范和克服內容泛化、分散、重復等問題,加強內容的細分性、針對性和精準性?!皩ゴ笞鎳恼J同”可以著重于建國強國歷史、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國家觀;“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可以偏重中華民族融合發展的歷史進程,培養大學生多元一體的民族觀;“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可以側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培養大學生自尊自信自強的文化觀;“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可以注重黨史學習教育,培養大學生擁黨愛黨的政治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可以著重于社會主義發展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提升大學生的制度認同感。

2. 構建融合性教材體系,強化教材民族性

教材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最重要的載體形式,決定著其所傳遞的思想意識形態和知識文化素養的性質與方向。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過程、全方位地融入思政教材,貫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做到理論教材的全覆蓋。由于課程教材各有側重,所以這種融入絕不是簡單直接地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單獨的一章或一節穿插進去,而是要結合每門課程教材的特色和教材內每個章節的特點,尋找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特征、價值等方面內容的互補點和耦合點,進行有機融合和合理編排。比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三章關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內容上,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由自在到自覺再到自強的歷史發展過程為例進行融入,體現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哲學歸因;在《中國近代史綱要》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這一章節中,融入各民族榮辱與共的思想,強調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命運共同體這一內涵。這樣既能保持教材原有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又能強化教材的民族性。同時,創新是一個理論體系永葆生命力與活力的靈魂[13]。各地高校要堅持教材的改革創新,不僅要使用統編教材,還要融合當地各民族的歷史文化,聚焦當下政治熱點問題和民族關系現狀,開發本校特色教材,實現思政教材統一性、多樣性與民族性的有機結合。

3. 開展多樣性實踐教學,提升學習能動性

“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14],而實踐是深化理論,是實現理論徹底的必要途徑。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講授理論的過程,也是實踐的過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式也必須尊重這一事實,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開展多樣性實踐教學,以激發高校學生學習的自覺能動性,提升其踐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實踐教學方式,積極組織學習匯報演出、文學作品賞析、現實案例討論等教學活動,開展以愛國主義、民族歷史、中華文化等為主題的演講和辯論比賽,以此加深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探究和思考。同時,增加民族英雄、愛國人物進課堂環節,邀請他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現場講解個人與國家不可分割的意義,拉近英雄人物和普通大學生之間的距離,以真實的榜樣力量喚醒學生自覺主動學習和踐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熱情與動力。另一方面,實踐活動要走出課堂,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布置田野調查任務,鼓勵學生參與校園民族文化節、民族團結志愿服務等活動,以多樣全面的實踐活動推動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知行轉化。

(二) 以拓寬外部渠道為助力,實現有效融入

在融入思政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間。通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環境浸潤、網絡平臺賦能和公益活動參與,助力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與踐行,能夠極大地提高融入的有效性。

1. 共創民族型文化環境,銘刻民族烙印

文化對人的感染力量是深層且持久的。凝聚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力量,共創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品質文化育人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學生將民族精神、文化、歷史入腦入心,使學生形成濃烈的民族情感,在骨子里刻上民族烙印,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根基。家庭文化環境是三者中場域最小的,但家庭作為教育的基點,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鋪墊與補充。在家庭文化中,家風家教作為精神傳統和規矩準則,是一種文化規范,對大學生具有耳濡目染的規勸作用,蘊含著育人價值。因此,要加強家教家風建設,為大學生樹立家國情懷。同時,也可以通過共讀英烈家書、觀看民族團結紀錄片、去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家裝設計和日常用品等方式來實現民族型家庭文化環境的營造。校園是更有力的“教育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建設好、利用好校園文化環境,深入挖掘校園文化活動與民族文化的契合點,增強民族文化在校園活動中的黏性,賦予校園文化活動更多民族價值。比如,可以舉辦民族服飾模特秀、民族特產品鑒會、民族工藝風俗展等校園民族文化活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現實案例大多來源于社會焦點,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服力也會受到社會流行文化的影響。因此,各地政府要通過社區走訪、街道標語、邀請少數民族群眾現身說法描述家鄉變化、講解民族互助的具體實例等形式,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中得到深化,在全社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旋律中營造各民族和諧團結的社會大環境。

2. 搭建民族型網絡平臺,加深民族交流

運用“互聯網+”思維搭建民族型網絡平臺,可持續賦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以科技進步促使融入取得顯著成效。民族型網絡平臺是以普及民族知識為目的,以民族交流為核心的云服務育人平臺。一方面,參考微課、慕課等智慧教學平臺搭建民族型網絡學習平臺,專門設置“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欄目,內嵌關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根源、基本內涵、主要構成、時代價值等方面的知識講解,創建包括不同民族的文化歷史、風土人情等類別的精品網絡課,實時更新學習資源,并配有專業教師在線答疑解惑,從知識層面上對融入效果進行鞏固。另一方面,參考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搭建民族型網絡交流平臺,各族學生可注冊獨立賬號,分享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傳統習俗、特色建筑等內容,在瀏覽、評論與轉發中拓展民族交流空間。同時,也要利用好現有網絡社交平臺,如微博、微信、短視頻等。高校以教育規律和學生認知特點為遵循,在現有的網絡平臺上打造民族欄目,借助平臺的特色功能,以文字、視頻和直播等形式展現中華民族風采,加大各地區民族資源的共享力度,促進各民族間的了解和交流,以靈活生動的方式讓學生隨時隨地接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使融入進行得有聲有色。

3. 打造民族型社區公益,提升民族參與度

社區公益指以為社會公眾謀求利益為出發點,一定組織或個人自愿向社會投放資源的活動,體現了一種“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是對“中華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一分子”[15]的具體展現和生動詮釋。民族型社區公益是一種社區主導的,政府、企業、高校、社會組織等多方聯合參與的全民性公益活動,旨在從社區層面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如2021 年11 月四川省錦江區發起的“匯愛頌行·民族團結獻愛心”的公益愛心活動和2022年10月云南省官渡區海華社區舉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公益講座活動。這類民族型社區公益兼具社會服務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為大學生親身參與民族事業提供廣闊空間,使其真正體悟中華民族一家親。作為全民性公益活動,民族型社區公益需要多方合力打造。社區要運用“給掌聲”“樹先鋒”“?;卦L”等技巧,整合已有資源,盤活閑置資源,為民族公益活動的豐富內容和多樣形式提供支撐與保障。政府要開發和扶持當地具有民族特色的公益性社會組織,聯合民間自發性的公益組織共同運作,并完善相關條例法規,使公益組織得到及時快捷的注冊備案和有效監管。同時,通過頒發證書、放低企業基金會注冊門檻等方式鼓勵企業參與,在資金、技術、場所等資源上提供支持。高校要發揮強大的教育資源優勢做好社區顧問,設計出兼具民族性和教育性的品牌公益活動,提升民族公益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并通過德育加分、評獎評優等機制,鼓勵師生為民族公益提供志愿服務。

(三) 以健全保障體系為支撐,實現長效融入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時之功,必須久久為功,著眼于思想、育人和制度三方面,健全保障體系,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的常態化和長效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1. 注重系統化輿論引導,加強思想保障

輿論是具有自發性、一致性和強擴散性的公眾意見或態度,對社會生活具有深刻影響。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前沿,是輿情高發地,部分師生會因輿論影響,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懷疑,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打折。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注重輿論引導,通過傳遞和表達主流價值來調控公眾意見或態度,在意識形態層面上夯實融入的思想基礎。系統化的輿論引導指輿論引導要具有結構性,既有方向上的整體把握,又有手段上的協調配合。高校承擔辦好社會主義大學,為黨育人的全局性工作。首先,輿論引導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加強高校黨組織對輿論工作的指導、管理和監督,確保政治方向正確,突出主流價值的引領作用,抵制一切妨礙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錯誤思潮,更好地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其次,推進輿論引導法治化,有效規范高校師生的言論和行為。一方面,各高校要加強法治宣傳,培養師生法治觀念,引導師生依法參與民族活動,理性表達愛國思想。另一方面,要堅持依法治校,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本,強化校規校紀,對于校內破壞民族團結、抹黑國家形象的人員要嚴肅處理,并加強校內言論表達和行為表現的監管、糾偏和矯正。最后,在學生中培養政治性強、作風端正的意見領袖,以其自身號召力積極把控校園輿論導向,正向傳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內容。

2. 培養專業化教師隊伍,加強育人保障

高校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是知識傳授者、思想傳播者和人格塑造者。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標準[16],厚植教育者的政治素養、理論底蘊和專業基礎,為融入提供育人支撐。一方面,要完善培養體系。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重點項目納入教師培養體系,形成科學的培養計劃和培養方案,并持續開展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為專題的教師隊伍培訓,幫助教師有效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核心要義。另一方面,要豐富培養方式。高校之間要加強學術交流,積極組織相關學術會議,邀請校外專家作學術報告,為本校教師工作提供指導、開闊思路,從而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同時,高校內部要定期組織集體備課,就教師在進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際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和棘手難題重點討論、集思廣益。推動教師及時更新黨的民族理論知識,準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及價值以強化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理念,提高政治站位,使教師對民族敏感問題能夠秉持客觀的態度,做到敢分析、真表達、強引導。

3. 實施科學化配套制度,加強制度保障

制度管根本、管長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地、落實、落細需要科學化的配套制度來嚴格規范和正確引導。首先,完善領導制度,以習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為指導,加強頂層設計和全局部署。高校黨委要切實擔負起對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領導職責,明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的總體方向和總體思路,在教學、管理、科研、人力物力資源投放等方面制定整體優化策略,并建立黨委書記負責、校領導牽頭與各部門分管的領導組織,統籌規劃融入工作。其次,完善評價制度,以評價結果衡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情況是最直觀、最具參考價值的。教育主管部門要整合多種評價要素,完善一體化評價體系。評價標準要“細”,在綜合考察各類型高校、各級別教師的基礎上,合理細分評價標準,增強評價的公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評價形式要“活”,避免單一的評價形式,檢視以往評價方式,探索多元動態的評價方式;評價主體要“全”,覆蓋到參與融入工作的各類成員,包括但不限于高校領導、專業教師、輔導員、學生。最后,完善激勵制度,為融入工作提供內生動力。根據評價結果進行激勵,以物質激勵、精神激勵等形式提高參與融入工作主體的成就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主體內生動力,為融入工作凝聚持久力量。

猜你喜歡
共同體中華民族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