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公職人員內臟型肥胖與生活方式的相關性調查

2024-01-20 09:47曾洪利梁玉嬋黃魯邱振陽
中國療養醫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內臟患病率脂肪

曾洪利,梁玉嬋,黃魯,邱振陽

肥胖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1]。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與代謝綜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相關,也是一種獨立的全因死亡風險因素[2-3]。內臟脂肪組織是全身脂肪中具有激素活性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生化特性,影響人體的一些正常生理和病理過程[4]。內臟脂肪組織的異常高沉積被稱為內臟型肥胖。臨床研究證實,內臟脂肪型肥胖才是導致人體胰島素抵抗、出現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謝綜合征的關鍵因素[5-6]。既往國內外研究表明一些不良生活方式與肥胖的關系密切[7-8]。因此,早期識別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內臟脂肪蓄積的危險因素并對其進行干預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廣州市公職人員群體內臟型肥胖與不同生活方式的相關性,為指導這部分人群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防治內臟型肥胖的發生發展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2 年5 月至2023 年5 月在廣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進行體檢的716 名公職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廣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倫理委員會批準(K2022-15)。

1.2 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20 歲;性別不限;同意接受生物電阻抗法無創檢測者;所需分析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各種急性疾病、嚴重肝腎疾病、惡性腫瘤、免疫缺陷患者、精神異常者和妊娠婦女。

1.3 研究方法

1.3.1 問卷調查 由經過培訓的體檢工作人員指導研究對象進行自制生活問卷的填寫。填寫的內容包含年齡、性別、文化程度、飲食習慣、吸煙及飲酒情況、作息情況、運動鍛煉等。問卷數據由雙人錄入并進行質量控制。

1.3.2 體檢資料 收集體檢資料內容包括:①身高、體質量、腰圍、血壓、病史等,計算體質指數=體質量(kg)/身高(m)2。②所有研究對象均空腹8 h以上,于體檢當日清晨抽取靜脈血進行血液生化項目的檢查。生化項目包括:空腹葡萄糖、血脂四項、肝功能五項、腎功能三項等,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③內臟脂肪面積(VFA)的檢測,所有受檢者均空腹,取仰臥位,平靜呼吸,由經過訓練的工作人員按照DUALSCANHDS-2000 的說明書對內臟脂肪面積進行統一測量。

1.3.3 分組 將VFA 是否超標分為內臟型肥胖組和正常組,比較兩組生化及相關指標有無差異;將所有體檢者按年齡分為3 組:≤34 歲為組1,35~50 歲為組2,>50 歲以上為組3,比較各年齡組內臟型肥胖的患病率。

1.4 診斷標準 VFA 超過臍平面≥100 cm2為VFA 超標[9],定義為內臟型肥胖;臍平面<100 cm2為VFA 正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2003 錄入數據并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26.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影響因素的分析運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體檢人群一般情況 調查的716 名公職人員年齡23~83 歲,平均年齡為(50.15±10.62)歲;男性545 人,占76.12%,平均年齡為(49.68±10.45)歲;女性171 人,占23.88%,平均年齡為(51.63±11.07)歲。716 名公職人員中,共發現內臟型肥胖患者271 例,患病率為37.85%。

2.2 不同性別、年齡及文化程度內臟型肥胖患病情況 按性別分組,男性內臟型肥胖患病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按年齡分組,內臟型肥胖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各年齡組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文化程度越高,內臟型肥胖患病率越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內臟型肥胖患病情況[n(%)]

2.3 內臟型肥胖組與內臟脂肪面積正常組生化及其他指標均值比較 內臟型肥胖組中年齡、腰圍、體質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三酰甘油、載脂蛋白A1、載脂蛋白B 均高于內臟脂肪面積正常組,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于內臟脂肪面積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內臟型肥胖組與正常組生化及其他指標均值比較(±s)

表2 內臟型肥胖組與正常組生化及其他指標均值比較(±s)

注:1 mmHg=0.133 kPa。

項目年齡/歲腰圍/cm體質量指數/(kg·m-2)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空腹血糖/(mmol·L-1)血肌酐/(μmol·L-1)血尿酸/(μmmol·L-1)丙氨酸氨基轉移酶/(U·L-1)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U·L-1)總膽固醇/(mmol·L-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1)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1)三酰甘油/(mmol·L-1)載脂蛋白A1/(g·L-1)載脂蛋白B/(g·L-1)正常組49.19±10.84 80.84±7.10 24.06±2.46內臟型肥胖組51.72±10.08 92.78±6.51 28.01±2.76 t 值-3.11-22.51-19.66 P 值0.002<0.001<0.001 122.82±14.58 71.79±10.34 5.62±1.16 130.24±13.05 77.73±9.58 5.98±1.28-6.86-7.65-3.79<0.001<0.001<0.001 78.05±15.43 83.66±14.59-4.81<0.001 398.29±96.90 438.01±90.21-5.46<0.001 23.06±17.52 31.06±18.80-5.67<0.001 20.84±11.51 22.22±7.83-1.75 0.081 5.01±0.98 5.12±1.10-1.35 0.178 3.03±0.85 3.11±0.99-1.08 0.283 1.46±0.33 1.28±0.22 8.85<0.001 1.47±1.18 2.20±1.78-6.06<0.001 1.53±0.28 1.42±0.23 5.66<0.001 0.96±0.24 1.02±0.26-3.25 0.001

2.4 不同生活方式研究對象的內臟型肥胖患病率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吸煙、每周飲酒次數及每次飲酒量越多、經常喝含糖飲料、經常吃宵夜、作息不規律的人群內臟型肥胖的患病率較高,經常吃水果、參加運動鍛煉越多的人群內臟型肥胖的患病率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5 內臟型肥胖影響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 以性別、年齡、吸煙、飲酒、飲食習慣等因子為自變量,變量賦值見表4,以是否是內臟型肥胖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男性、年齡增長、每次飲酒量越多、經常吃甜食是內臟型肥胖的危險因素,文化程度越高、經常參加運動鍛煉是內臟型肥胖的保護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4 變量賦值表

表5 內臟型肥胖影響因素的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

3 討論

本研究通過在廣州市公職人員群體中開展生活方式問卷調查,利用生物電阻抗方法測量內臟脂肪面積并收集血糖、血壓、尿酸等相關代謝指標,分析比較了內臟型肥胖與不同生活方式及代謝指標的相關性。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男性內臟型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10]。原因可能與脂肪分布的調節存在性別差異,而這一差異受性染色體、激素和營養信號的調控有關[11-12]。按年齡分組發現,內臟型肥胖的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年齡是體檢人群內臟脂肪蓄積的危險因素,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13]。同時發現文化程度越高,內臟型肥胖患病率越低,回歸分析顯示較高的文化程度是內臟型肥胖的保護因素,考慮可能與文化程度越高,更能夠認識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對自身健康更加重視,同時有更多的渠道獲取更多的健康資訊有關。

對內臟型肥胖與內臟脂肪面積正常人群的各項指標進行均值比較發現,內臟型肥胖組中年齡、腰圍、體質量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三酰甘油、載脂蛋白A1、載脂蛋白B 均高于內臟脂肪面積正常組,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于內臟脂肪面積正常組,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14-16],進一步驗證了內臟脂肪蓄積與代謝紊亂密切相關[17],需要對內臟型肥胖的人群進行早期干預,防治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

對生活方式進行分析,發現吸煙、每周飲酒次數及每次飲酒量越多、經常喝含糖飲料、經常吃宵夜、作息不規律的人群內臟型肥胖的患病率越高,而經常吃水果、參加運動鍛煉越多的人群內臟型肥胖的患病率越低。對內臟型肥胖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發現每次飲酒量越多、經常吃甜食是內臟型肥胖的危險因素,經常參加運動鍛煉是內臟型肥胖的保護因素。

既往有研究[18]發現吸煙影響內臟脂肪面積的增加,吸煙者較不吸煙者內臟型肥胖的患病率更高。原因可能與吸煙可以影響脂肪組織中的DNA 甲基化和基因表達水平有關[19]。Kyae Hyung等人[7]的研究發現酒精攝入量與內臟脂肪蓄積增加有關。與皮下脂肪相比,內臟脂肪更容易受到酒精毒性的影響[20]。

有報道稱果糖甜飲料的攝入會導致內臟脂肪面積的增加[21],內臟脂肪面積增加也與所謂的“不健康”晚餐類型的飲食模式呈正相關[22]。我們的研究結果也提示經常喝含糖飲料、經常吃甜食及吃宵夜的人群內臟型肥胖患病率更高。原因考慮可能與長期的飲食習慣會造成腸道菌群的變化有關。有研究發現,食用富含蔗糖的飲食15 周后,可誘導變形菌門細菌的富集,而這種細菌與肥胖的發生有關[23]。

有研究表明內臟脂肪面積與膳食纖維[24]或富含植物化學物質的食物[25]呈負相關。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經常吃水果的人群內臟型肥胖患病率較低,考慮與大部分水果富含膳食纖維及植物化學物質有關。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通過運動干預改變生活方式是減輕肥胖患者過度內臟脂肪沉積和相關并發癥的主要非藥物策略[26-27]。我們的研究也證實了經常參加運動鍛煉是內臟型肥胖的保護因素這一觀點。

內臟脂肪面積與食物或膳食模式之間的關聯仍存在爭議。在一項針對434 名美國黑人和白人青年的橫斷面研究[28]和一項針對85 名美國超重拉丁裔青年的2 年縱向研究中[29],沒有觀察到水果、蔬菜、乳制品、肉類的攝入量和內臟脂肪面積之間存在關聯。一項針對美國2 834 名超重成年人的橫斷面研究報告稱,全谷物食品的攝入量與內臟脂肪面積呈負相關,而精制谷物食品與內臟脂肪面積呈正相關[30]。然而,上述兩項研究[28-29]并沒有發現全谷物和/或精制谷物食品的攝入量與內臟脂肪面積之間存在關聯。我們的研究結果也沒有發現肉類、蔬菜、主食結構、豆類及乳制品與內臟脂肪面積存在關聯,有待于進一步前瞻性的研究。

改變生活方式如減少熱量攝入和增加身體活動是治療肥胖的基石。有研究表明,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和低熱量飲食的攝入與內臟脂肪面積的顯著降低有關,而與年齡、生理性別或種族無關[30]。有規律的鍛煉(4~6 個月,30~60 min/d,中等到高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或慢跑)與均衡、健康的飲食相結合,可大幅降低內臟脂肪面積(15%~20%)[30],從而減少內臟型肥胖的發生。因此,衛生保健機構的從業人員在為公職人群提供咨詢時,可以選擇以生活方式為基礎的干預措施的建議,以減少內臟型肥胖的發生與發展。

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且研究人群為單中心特定群體,樣本數據量較小,還有待于進一步大樣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明確不同生活方式對內臟型肥胖的影響。

猜你喜歡
內臟患病率脂肪
減肥后脂肪去哪兒了
脂肪竟有“好壞”之分
2020年安圖縣學生齲齒患病率分析
脂肪的前世今生
昆明市3~5歲兒童乳牙列錯畸形患病率及相關因素
反派脂肪要逆襲
空心豬
多發內臟動脈瘤合并右側髂總動脈瘤樣擴張1例
好吃的內臟
428例門診早泄就診者中抑郁焦慮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