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氏傷科手法復位結合單層杉樹皮夾板固定治療中老年柯雷氏骨折20例

2024-01-22 11:55茹正良
浙江中醫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勞氏傷科夾板

茹正良

慈溪市第三人民醫院 浙江慈溪 315324

筆者采用勞氏傷科手法復位結合單層杉樹皮夾板固定治療中老年柯雷氏骨折20 例,收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40 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其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齡為43~83 歲,平均為(64.27±10.91)歲。按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分成兩組,夾板組20例,男11 例,女9 例;平均年齡(64.35±12.69)歲;平均受傷至就診時間(6.07±5.90)h;骨折分型:A 型6 例,B型8 例,C 型6 例。手術組20 例,男11 例,女9 例;平均年齡(63.65±9.10)歲;平均受傷至就診時間(4.37±2.51)h;骨折分型:A 型5 例,B 型8 例,C 型7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參照《骨與關節損傷》第4 版[1]中橈骨遠端骨折診斷標準:患者有明確的外傷史,傷后腕關節出現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局部壓痛明顯,體征明顯(橈骨遠端骨折典型的“餐叉樣”畸形),結合X線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1.3 納入標準:經X線檢查,全部患者均符合診斷標準;年齡≥40歲;骨折類型為橈骨遠端閉合柯雷氏骨折;在我院行整復或手術治療。

1.4 排除標準:年齡<40 歲;開放性骨折和陳舊性骨折;合并患側肢體其他部位骨折;合并有心腦血管、神經損傷及精神類疾病。

1.5 治療方法:分述如下。

1.5.1 夾板組:患者坐位,肘關節屈曲90°保持前臂中立位,首先術者兩手分別握住患者手掌尺側和橈側,助手握住前臂上端,兩者進行對抗拔伸牽引,幫助緩解肌肉拮抗力,用端擠手法糾正側偏移位,提按手法糾正上下移位,在維持牽引的基礎上,操作者順勢掌傾尺偏,讓骨折端復位。在掌橫紋近端,橈骨莖突橈側,背側腕橫紋稍遠端放置壓墊,單層杉樹皮夾板掌側背側各放置一塊,背側超腕,掌側不超腕,從手臂近到遠端,三道繃帶包扎固定[2]159-161。

1.5.2 手術組:采用傳統Herry 入路,掌側放置鋼板適當螺釘固定骨折遠近端。若關節面塌陷粉碎者,必要時植骨。

1.6 觀察指標:隨訪4~14個月,比較治療前后的影像學指標、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末次隨訪腕關節功能評分、優良率和并發癥等方面。影像學指標包括掌傾角、尺偏角、橈骨高度,數據通過閱片獲得;主要指標腕關節功能評分通過Garland-Werley Colles 腕關節功能量表得出,該表由評估殘余畸形、主觀、客觀、并發癥四方面內容,0~2 分為優,3~8分代表良,9~20 分為一般,≥21分為差。

1.7 統計學方法: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F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前、術后掌傾角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術前、術后掌傾角比較(±s,度)

表1 兩組術前、術后掌傾角比較(±s,度)

末次隨訪9.55±5.17 10.75±3.62組別夾板組手術組例數20 20術前-22.55±4.96-22.8±7.66術后首次11.45±4.16 10.75±3.62

2.2 兩組術前、術后尺偏角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術前、術后尺偏角比較(±s,度)

表2 兩組術前、術后尺偏角比較(±s,度)

末次隨訪17.05±5.29 17.05±3.69組別夾板組手術組例數20 20術前10.80±3.98 10.55±4.41術后首次18.70±4.31 17.05±3.69

2.3 兩組術前、術后橈骨高度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術前、術后橈骨高度比較(±s,mm)

表3 兩組術前、術后橈骨高度比較(±s,mm)

末次隨訪8.40±1.87 8.70±2.34組別夾板組手術組例數20 20術前7.55±2.01 7.15±1.59術后首次9.90±1.68 8.70±2.34

2.4 兩組術前、術后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術前、術后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s,分)

表4 兩組術前、術后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s,分)

腕關節功能評分末次隨訪4.40±3.53 2.85±2.32組別夾板組手術組例數20 20 VAS評分術前6.00±1.55 5.70±1.86術后3d 2.80±0.52 2.45±0.94

2.5 兩組治療效果及并發癥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效果及并發癥比較

3 討論

骨折之后不管是穩定還是不穩定,都需要一定的固定以維持可靠的位置。對于各家正骨流派來說,都有自己傳承的理念和習慣的器具。對于勞氏傷科來說,杉樹皮夾板是必不可少的,其具有可塑性、一定的韌性、彈性、通透性、能被X 線透視,是一種理想的外固定材料??商峁┏掷m的壓力,使腕關節保持掌傾和尺偏,以利于骨折在正確的位置愈合。扎帶的松緊度可隨患肢腫脹消退而靈活調整,不可過松也不可過緊,以能插入一指上下滑動1cm為度[2]65-69。

隨著手指的屈伸功能鍛煉,伸指肌群和屈指肌群交替作用,如果是堅硬的石膏夾板,肌肉就無法達到應有的鼓脹和形變,而夾板有一定的彈性,能隨之變形,在維持肌肉活動結束后回到原來的位置,能夠更好地適應功能鍛煉,達到動靜結合的效果。

小夾板固定的復位丟失也不少見,或者說是保守治療的通病,換成其他材料的石膏夾板外固定也不一定能維持復位。因為外固定對抗軸向短縮的“把持力”天生弱小,特別是對于粉碎性骨折,骨折極為不穩定的情況下,無法提供可靠的外固定,再移位率較高。需要短期內多次復查,尤其是2 周內,如果復位丟失還可以再做補救。需要患者的理解和較高的依從性。統計數據上夾板固定治療后掌傾角、尺偏角及橈骨高度,初級數據比較末次隨訪數據均有丟失。這是夾板固定的弊端,但是對于功能活動沒有大的影響。

對于老年群體的累及關節面的骨折,是否一定要求手術,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有部分患者還是接受了手法和夾板治療,但手術似乎更利于骨折良好復位,尤其是關節面中心塌陷的病例,手法復位已經鞭長莫及。手法復位夾板固定比較手術復位鋼板內固定最后的功能評分結果統計沒有顯著性差異。這個數據結果充分支持了保守治療。

勞氏傷科絕不因循守舊,復位前要充分閱片,在心中對骨折錯位有立體的形象,復位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勞氏傷科指導思想認為動靜矛盾統一,骨折的愈合既需要動又需要靜,動不是絕對的動,而是控制在夾板的微動范圍內。靜不是絕對的靜止,而是相對的靜,在靜中夾雜著一定的動,在這樣矛盾統一的環境中,促進骨折的快速愈合。勞氏傷科講求筋骨并重,認為在暴力作用下,傷筋在先,動骨在后。在處理筋骨損傷的時候,一定輔以相應的手法,理順筋骨的走行。在夾板固定的過程中,輔助一定的功能鍛煉,防止關節僵硬,在還未完全消腫的情況下,就主動進行一定的功能鍛煉,有助于筋骨的恢復常態化[2]4-13。

廣義來說,手法復位夾板制動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微創手術操作[3]。兩者的出發點是相同的,都是通過相對小的創傷達到大的治療效果,如果從外觀上來說,手法復位甚至表面上是無創的。符合手術治療BO 的原則,最大限度地的滿足對軟組織和血供的保護。

猜你喜歡
勞氏傷科夾板
勞氏粘蟲的發生危害和防治研究進展
石膏與小夾板在四肢骨折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探討
嚴蔚冰“中醫導引學”之傷科學術思想撮要
中遠海運獲2019年《勞氏日報》大獎
HPLC同時測定傷科黃水中6個生物堿的含量
傷科黃水制備工藝的優化
鈦夾板應用于美學區引導骨組織再生1例
邊條翼夾板結構強度設計
新發蜱傳病原體
——勞氏立克次體的研究現狀
手法復位聯合小夾板外固定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