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旅情懷與藝術融合
——蒙古族頭飾圖案再設計的探索之路

2024-01-24 05:45郭繼業
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頭飾蒙古族紋樣

許 瑛 郭繼業 郭 沁

(1.3.內蒙古師范大學設計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2.內蒙古師范大學設計與社會創新內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牧旅融合是當代被大眾推崇的一種將游牧資源與旅游業資源相互補充和融合的新模式。游牧文化,體現了牧民在草原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而融合理念,則是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藝術手法相結合,通過文旅相互促進、互動的模式,形成一種新的市場形態。這一理念,突顯了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追憶以及對天道自然的向往,同時不乏多元文化融合、互動后的情感體驗與真實觸摸。本文將詳細闡述在牧旅融合的背景下,目前市場上文旅產品存在的問題,并探究蒙古族傳統頭飾圖案與文創產品的再設計問題,為推動牧旅融合背景下文化創意產品的創新發展,提供個案例證。

一、牧旅情懷與藝術融合的理論探析

游牧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蒙古族牧民棲居于廣袤的草原上,其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緊密交織,成為其生存的基礎。他們依賴著草原上的各種動植物資源,來喂養家畜、繁衍生息,依賴著太陽和四季的天氣變化,來順應天道,引導其生產、生活的一舉一動。這一生活方式的顯著特征,是與自然界的和諧共存,并對自然規律予以充分的敬重與服從。游牧生活的主要方式,包括放牧和遷徙,蒙古族牧民根據草原季節的變化,驅趕著家畜,從一個駐牧點兒,遷徙至另一個駐牧點兒,以維護草原植被的自然恢復和自由生長,以順勢而為、量力而行的生態觀,適應著自然資源的變化和生態的平衡。這種不違天道的生活方式,使游牧民們自然形成了緊密的社群,互相協助、資源分享,共同應對各種生存挑戰和危機。①可見,社群的凝聚力,是游牧生產、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時,它也是蒙古族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牧民們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將其生活經驗和智慧代代相傳,與此同時,他們也善于利用草原上的各種動植物資源,制作多種生活藝術品,如蒙古族頭飾、馬鞍具和酒具等,這都體現了內蒙古草原特有的地域文化傳統,以便“建構文化的身份認同與集體記憶增強其吸引物屬性”,[1]并使之成為可以深入發掘和拓展的旅游文化資源。

牧旅融合理念的重要性在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相融合,尋求傳統與現代之間的交叉點,并在藝術創作中具體體現出來。牧旅中的情感體驗,展現了人們對蒙古族傳統文化的探求和對自然環境的向往,它在現代社會中仍具有重要意義。②通過從牧旅融合的生活體驗,提取出相應的符號形象和精神內核,通過藝術手法的再創作和再設計,創作出新的牧旅融合文創產品,這樣既可以傳承和弘揚傳統的游牧文化,又能與現代社會的審美時尚進行對話與融合,為游客帶來新的心靈體驗。

牧旅融合在文創產品等造型藝術方面的探索,不僅為蒙古族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意,也為當代藝術注入了傳統文化情感和思考。比如通過蒙古族頭飾圖案的創新設計,將傳統元素與現代藝術手法相結合,實現“技藝文化的在地化研究”,[2]可以為游客呈現既熟悉又新穎的全新的藝術形式,激發游客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熱愛。通過牧旅融合的藝術探索,我們還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與傳承發展,建構多元文化之間交流與融合的橋梁,為當代社會帶來多元和豐富的藝術表達方式。

二、牧旅融合下蒙古族頭飾圖案發展基礎

(一)蒙古族傳統頭飾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對于蒙古族頭飾的系統研究,始于20 世紀80年代末,這是因為社會歷史等主客觀原因,蒙古族的不同部落自形成以來,其文化、審美和裝飾風格等一直處于變化之中。蒙古族的傳統頭飾圖案的發展是歷史悠久的,如蒙古族鄂爾多斯部的民間傳說,認為最早的蒙古族鄂爾多斯部的女性頭飾,并非是起到裝飾作用的,而是作為束縛婦女防止逃跑的械具戴在頭上的,而之后蒙古族女性頭飾的發展,逐漸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集中顯現著某個家庭的財富實力,對于打造頭飾時的裝飾圖案紋樣十分重視,因此,蒙古族女性頭飾上的裝飾圖案,也因此而逐漸繁復起來,并在歲月的沉淀中不斷豐富,走向成熟。

蒙古族頭飾的起源與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方式和文化民俗傳統密切相關。在廣袤的草原上,蒙古族牧民過著以牧業為主的生活,其服飾也自然是與游牧的經濟文化模式相伴而生,比如蒙古人的冠帽,最初,只是為了適應北疆草原的寒冬氣候,牧民的冠帽也僅僅是為保暖而選取材料、設計形制和加工工藝,世界上著名的東方學家、瑞典人多桑(1780 年~1855 年),用法文撰寫的《多桑蒙古史》中,就記述著蒙古人“頭戴各色扁帽,帽緣稍鼓起,惟帽后垂緣寬長若棕櫚葉,用兩帶結系于頤下,帶下復有帶,任風飄動……”[3]之后,隨著牧戶們的財富積累,蒙古族婦女的頭飾上,開始鑲嵌各種珠寶,以頭飾來攜帶貴重財產的方式便應運而生了。尤其是蒙古族女性的頭飾,在蒙古族社會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蒙古族人認為天神在上……”[4]而頭最靠近天,所以格外注重頭飾的佩戴,其中的敬畏、崇尚的心理暗示,不言而喻。

蒙古族的頭飾,既是一種裝飾品,也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同的頭飾,代表著不同的社會群體和身份標識。傳統蒙古族頭飾的設計,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中包括自然的元素、宗教的信仰和神話的傳說等等?!对贰分杏涊d“……青碧線織天河帶,兩頭各有珍珠金翠旒三節,玉滴子節花全。紅線組帶二,上有珍珠金翠旒,玉滴子,下有金鐸二。梅紅繡款幔帶一,黈纊二,珍珠垂系,上用金萼子二。簪窠款幔組帶鈿窠各二,內組帶窠四,并鏤玉為之。玉簪一,頂面鏤云龍……”[5](1931)早在珠寶誕生之日起,珠寶便是財富與地位的形象象征物了,珠寶出現在頭飾上,足以體現出蒙古人對于頭飾的重視程度。從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的御容畫像上,能看到其罟罟冠上精美的花形裝飾圖案紋樣?,F在的蒙古族傳統頭飾圖案,包括動物圖案、圖騰圖案、植物圖案、幾何圖案等,還有一些基于民族歷史故事、傳說、成語等創作的圖案,③這些都是蒙古族傳統圖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蒙古族民眾的審美趣味、人文精神和物質文化。這些飾品上裝飾著五彩斑斕的幾何圖案,其裝飾風格獨特,實現了圖案在點、線、面三個方面的深度融合,展示出視覺上獨一無二的形式美感。在蒙古族社會中,頭飾還承載著一定的社會功能的作用。在婚禮、節日等重要場合中,人們會佩戴特定的頭飾,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美麗。蒙古族頭飾的設計,不僅注重美觀和裝飾性,更體現了社會文化的價值觀、信仰和精神追求。

(二)傳統蒙古族頭飾圖案的分類和特點

傳統的蒙古族頭飾圖案,是蒙古族服飾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一種裝飾品,更是一種文化符號。頭飾又叫頭戴,一般包括發箍、后屏、護耳、發袋、垂飾、耳墜等。④在傳統的蒙古族文化中,頭飾圖案的設計,承載著豐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意義,反映了蒙古族民眾的生活方式、習俗信仰和價值觀念。

傳統蒙古族頭飾圖案的特點,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首先,是自然界的元素。蒙古族頭飾圖案中常見的自然元素,包括由植物、天空、山川、河流等自然萬物,演變而來的盤腸紋、卷草紋、云紋、火紋等裝飾紋樣。這些由自然元素轉變為裝飾紋樣的嬗變現象,不僅反映了蒙古族民眾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崇拜,也體現了他們與自然環境的緊密聯系;⑤

其次,是動物形制圖案的元素。動物在蒙古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頭飾圖案中常見的動物,包括想象中的龍、鳳等,龍鳳圖案常見于蒙古族婚禮的女性頭飾上,寓意成雙成對,相濡以沫,生活順風順水(見圖1,圖片內容:蒙古族新娘在新婚時的頭飾上帶有龍鳳的頭飾及細節。拍攝時間:2023 年10 月12 日下午14:20。拍攝地點: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無同攝影店。攝影:無同蒙元素攝影團隊)。

圖1 .蒙古族新娘新婚頭飾上帶有龍鳳的頭飾及細節

再次,宗教與神話元素。古代的蒙古人,信仰薩滿教,其中心觀點,即:萬物有靈論。薩滿教對日、月、火、神的崇拜,直接導致了游牧民族對火的崇拜,且有著持久而深遠的影響。蒙古族頭飾圖案中,還包括他們后來接受的藏傳佛教影響的元素,常見的宗教元素包括八寶圖案、佛經經文、神圣花紋等,這些圖案的運用,體現了蒙古族民眾的宗教信仰與精神世界。除了能夠體現上述受宗教文化影響的因素外,蒙古族頭飾圖案的設計,還呈現出豐富、多樣的形式。不僅在設計風格上呈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而且在色彩、明暗度、紋樣和構圖等方面,都展現出文化的多樣性,充分彰顯出多姿多彩的圖案和游牧文化的深刻內涵。⑥這反映了蒙古族審美情趣的多元化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在蒙古族頭飾的設計中,圓形圖案是最為常見的。從規整的珠簾設計,到精致的珠串組合,這些元素構成了蒙古族獨特的頭飾藝術風格。

蒙古族的簪釵式頭飾,通常都是由紅色、藍色或黑色的布料制成,上面繡有各種豐富多彩的圖案。這些圖案往往象征著蒙古族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或其他文化元素。法國傳教士古伯察,曾在游歷蒙古諸旗時看到“韃靼女子善于刺繡,其成品在一般情況下都具有能激起贊賞的風格、精細和品種。我們可以肯定,大家甚至在法國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像我們有幸在韃靼人中見到的那樣漂亮和那樣絕妙的刺繡……”[6](74)由此可見,蒙古人欣賞的這些精美圖案,多取自自然,常見的包括花、鳥、動物和幾何圖案等。

在傳統節日、婚禮或其他重要場合,蒙古族人會戴上這種頭飾,以展現自己的身份和美麗。團紋頭飾的圖案多種多樣,常見的圖案包括花朵、花瓣、藤蔓和龍鳳等自然元素。這些圖案飽含著生命的活力和美好,傳達著蒙古族民眾對大自然界的敬仰之心與感恩之情。此外,蒙古族的團紋頭飾還會使用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圖案,如太陽和月亮,代表著光明和希望。在蒙古族的圖像裝飾紋樣里,圓形圖案常見于各種裝飾,蒙古人將其稱為普斯賀。古代中國鐫刻的壽字紋飾這一傳統紋樣元素,也會在蒙古族裝飾圖案中出現,并將其視為文字紋飾的一種。這一設計因其完整的性質和豐富的形式,而形成了各種樣式:一類是純粹的壽字裝飾樣式;另一類則是將壽字紋作為裝飾圖案的一部分,并由花草紋作為配飾,這就是所謂的“花壽”紋,如左下圖(見圖2,圖片內容:壽字紋圖案。圖片紋樣繪制:許瑛)所示。

圖2 .壽字紋圖案

垂掛式頭飾,通常是由精細的織物制成,采用了直線和幾何圖案,展現了蒙古族民眾的藝術才華和獨特的審美觀。珠串的排列組合,讓頭飾上的裝飾圖案紋樣變得更加豐富。蒙古族垂掛式頭飾的圖案種類也是豐富多樣的,常見的垂掛式頭飾圖案,包括對稱排列的直線、方格、菱形和各種幾何形狀(見圖3,圖片內容:直線式圖案紋樣。圖片紋樣繪制:許瑛)。

圖3 .直線式圖案紋樣

這些圖案紋樣,通常使用鮮艷的顏色進行裝飾,如紅、黃、綠等純色,以彰顯蒙古族民眾的熱情和活力。蒙古族直線式頭飾圖案紋樣不僅僅只是裝飾的功能,還具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征意義。如盤腸圖案、鼻紋圖案、萬字圖案等圖案,代表著蒙古族民眾的家族和部落身份,也有的裝飾圖案,表達著對自然界的崇拜和祈禱。簡單排列的兩類互補的寬度、不同色調的圖案,可以通過增加數量或者改變寬度來提升整體美感。曲線式頭飾圖案,通常由細密的線條和復雜的圖案組成。這些圖案可能包括各種動植物、幾何形狀、象征意義的符號等(見圖4,圖片內容:曲線式圖案。圖片紋樣繪制:許瑛)。

圖4 .曲線式圖案

實際上,仿生式頭飾,不僅僅是一種裝飾品,它還承載著蒙古族的文明、歷史及宗教信仰等諸多文化內涵。⑦民國時期邊疆史地研究的先驅者之一,也是作家的馬鶴天先生,在1926 年考察蒙古草原時,發現蒙古喀爾喀部落的女性“……頭上發結成灣,恰似兩個牛角,系將發從腦后分成兩半,梳作扁形,寬四寸左右,先用膠水粘成一片,再用十余竹板夾之,使成灣狀,高約六寸共長約二尺,幾到肩上。下成辮形,垂胸前,繩端系銅錢數枚。灣垂處,有銀制首飾,方板狀有花,上鑲紅瑪瑙。額上有一大銀制首飾,形如銀冠,又似古盔,上鑲許多紅瑪瑙,腦后也有一塊。帶黃尖帽,前后有帶……”[7](93)在蒙古族的古老文明里,彎曲的頭部裝飾圖像和紋樣,起到了關鍵的標志性作用。這些圖像紋樣,蘊含著人與動物間的共生和諧,同時,也展示出蒙古族民眾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在追求自己心中精神訴求的同時,也不忘對自然環境的敬畏之情。另外,這些裝飾圖案和紋樣,也體現了蒙古族民眾的勇氣和智慧,展現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獨特的地域特色。雖然不少圖案和紋樣有著相似的結構,但是卻不易區分,通常通過反向對稱的方式,產生多樣的變化,為觀者帶來視覺上的不同感受。

通過對蒙古族傳統頭飾圖案紋樣特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蒙古族頭飾圖案紋樣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和獨特藝術魅力。這些圖案不僅展示了蒙古族民眾對于自然、宗教和傳統價值的執著追求,也反映了他們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了解蒙古族傳統的頭飾圖案紋樣,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探索和創新蒙古族文化,并將其與現代藝術相結合,創造出更具有時代感和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和文創產品。

(三)傳統蒙古族頭飾圖案的藝術魅力

傳統的蒙古族頭飾圖案紋樣,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它們展示出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湛的技藝。這些圖案紋樣以其獨特的樣式、細膩的紋理和飽滿的色彩,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和文化探索者的關注。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記述了他來到蒙古草原所看到的綴滿寶石、珍珠的頭飾,情不自禁地感嘆道“金帶甚麗,價值亦巨?!盵8](226)蒙古族頭飾圖案紋樣的藝術魅力,體現在其豐富的圖案元素上。傳統蒙古族頭飾圖案,以自然界的元素為主題,包括動物、植物等。這些元素源于蒙古族民眾對大自然的崇敬和依賴,⑧通過圖案的設計和表現,展現出蒙古族民眾與大自然的緊密聯系。這些元素的運用,使蒙古族頭飾圖案紋樣,更具個性和獨特的文化韻味。傳統蒙古族頭飾圖案紋樣的藝術魅力,也在于其精湛的制作工藝。制作蒙古族頭飾圖案紋樣,需要經過多道復雜的工藝流程“……其中鏨刻工藝、花絲工藝、蒙鑲工藝、刺繡工藝、燒銀藍(琺瑯)工藝”[9]等(見圖5,圖片內容:筆者在進行田野調查時,采訪內蒙古鄂爾多斯頭飾、刺繡代表性傳承人金花女士的過程中,對金花女士的頭飾作品拍攝的照片。圖中的頭飾為鄂爾多斯部落頭飾,其工藝技法運用了大量的蒙鑲工藝、琺瑯工藝和刺繡工藝。拍攝時間:2022 年3 月11 日上午11:11。拍攝地點: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金花女士家中。攝影:許瑛),是蒙古族傳統頭飾制作中的五大核心工藝。

圖5 .蒙古鄂爾多斯部女性頭飾蒙鑲工藝、琺瑯工藝和刺繡工藝的細節

這些工藝技法,需要經驗豐富的工匠師傅們用耐心和技巧,完全是手工制作完成,所有工藝技法所展示出的直觀效果,使得蒙古鄂爾多斯部女性的頭飾圖案,顯得更加精致細膩。通過獨特的工藝和技法,傳統蒙古族頭飾圖案,也展現出了工匠精神和藝術追求,使圖片中這套蒙古鄂爾多斯部女性的頭飾,具備了高度的收藏價值和藝術觀賞的價值。

就這些圖案和紋樣本身而言,它不僅僅是一種裝飾品,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和社會標識,承載著蒙古族民眾的歷史記憶、宗教信仰和民俗情感。透過各種傳統民俗圖案紋樣的選擇,并經過精心的設計,傳統的蒙古族頭飾,能夠傳遞出各種不同的寓意和情感。⑨這種豐富的象征意義,使其承擔了蒙古族頭飾圖案在文化傳承和民族認同方面的重要角色。

三、牧旅融合下蒙古族頭飾圖案的問題分析

(一)旅行創意產品研發不足

盡管內蒙古自治區的文化資源非常豐富,但往往在文化品牌的打造與文旅創意產品的研發方面,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文旅創意產品,是文化創意產品的一種,主要是圍繞著特定的旅游主題或景區的文化元素而進行設計制作的。它是藝術衍生品的一種形式,通過設計者對旅游文化的理解,將旅游景區的文化元素與產品本身的創意相結合,形成的一種新型、針對旅游文化的創意產品。

但從目前整個旅游行業文創產品的研發創制方面來看,存在創意思路雷同和設計能力不足等問題,并未充分挖掘出諸多文化資源的深刻內涵,市面上大部分旅游創意產品的載體,仍然較為普遍地體現在記事本、圓珠筆等文化用品上,而且真正的實用性也并不高。這些問題的存在,若不能及時有效地找到解決的路徑,很可能會影響到文旅創意產品的質量提升和市場競爭力的弱化等問題。

(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在目前的旅游創意產品的開發過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產品同質化現象極為嚴重,這主要表現在設計雷同上。由于創意和設計能力的不足,許多文創產品在設計上缺乏獨特性和創新性,導致市場上大量文創產品相互模仿,形成了嚴重的同質化現象。

這種現象的存在和泛濫,不僅降低了文創產品的附加值,還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許多文創企業未能充分挖掘地方其生產文創產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導致產品的內容重復、單一。這種現象也使消費者難以區分不同產品間的差異性,這進一步加劇了諸多文創產品的同質化現象。長遠來看,這種現象不利于文創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傳承渠道狹窄

與社會上大多數傳統手工藝制作的工藝流程和銷售模式相似,蒙古族頭飾的制作生產,最早的時候,也是以師徒制、家庭式的傳承經營模式發展延續的,絕大多數都是以個體作坊的方式進行運營(見圖6,圖片內容:筆者考察蒙古族西部區蒙古族婦女出嫁時的頭飾制作工藝流程,親眼目睹了烏格德勒呼師傅親手打造頭飾的全過程,基本上了解了完整頭飾的制作流程,還接觸到一下打造銀飾和鏨刻圖案的工具,與烏格德勒呼師傅探討了他對蒙古族傳統圖案紋樣的理解。拍攝時間:2022 年2 月21 日下午16:21。拍攝地點: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塞上老街與通順街交叉口西南角的烏格德勒呼個人銀飾制作工坊。攝影:許瑛),因此,缺乏系統、規范和有效的管理。

圖6 .筆者實地調研蒙古族頭飾手工藝傳承者烏格德勒呼的店鋪

傳統的生產工藝和制造理念,已經很難滿足現代多變的設計趨勢與潮流,這就造成了產品設計與大眾審美時尚的背道而馳。就手工藝傳承者自身而言,大多數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人,其窘迫的生活環境和不高的教育背景,使他們無法接受系統的美術設計方面的訓練和教育,缺乏設計的新思維。由此可知一推十,由傳統傳承模式培養訓練出來的工匠師傅們,對于工藝技術的革新、制作材料的篩選、造型形制的突破,其敏感度不高,內驅力不足,都是可以想象的,這就使他們從自身的內心深處及外在的行動上,都缺乏與時俱進的發展動力和前進方向。

另外,相對閉塞的傳播模式,也會使得這些師徒相授的民間工匠獲取信息的渠道,受到一定的條件限制和路徑制約,從思想上認識上,他們就缺乏文化創新的動力和意識,由此,產品的同質化現象也就不可避免了。筆者通過對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及周邊地區的一些旅游景區實地考察后發現,大部分景區內,涉及蒙古族頭飾的旅游紀念品,其材料使用、設計形制、工藝技法等,多為簡單的蒙古族頭飾等同類型的仿制品,基本上都存在材料廉價、款式陳舊、種類單一等問題,可以說,大部分旅游創意產品,沒有創新性可言。

四、蒙古族頭飾圖案及產品再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一)提升文化資源到旅行創意產品的轉化能力

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打造出具有獨特性和吸引力的旅游文創產品,與此同時,也要注重產品的實用性,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在蒙古族頭飾圖案紋樣的設計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的相互融合是非常重要的設計理念。

頭飾上的圖案紋樣,大多“源于自然,經過提煉與加工,帶有該民族自身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觀念?!盵10]這些帶有民族自身獨特性的圖案,在“再設計”時,可以運用現代科學的點、線、面等圖案構成法則,將傳統紋樣打破、重構,形成新的符合時代審美情趣的新的圖案紋樣(見表1,表格內容:蒙古族傳統頭飾圖案元素的提取與再設計。表格制作及圖片紋樣繪制:許瑛)。

表1 .蒙古族傳統頭飾圖案元素的提取與再設計

現階段,頭飾圖案的創新應用載體相對單一,可以嘗試拓展更多適合的應用載體?,F在消費者重視生活的情感和品位,生活中常佩戴的絲巾、旅行箱、特色月餅、茶具等都可以成為新的應用載體(見圖7,圖片內容:頭飾圖案創新后的應用效果圖。圖片制作:許瑛)。

圖7 .頭飾圖案創新后的應用效果圖,絲巾、旅行箱、特色月餅、茶具等。

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托民族節日、文化藝術展覽等活動,為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作出貢獻。這種融合,不僅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也能夠滿足現代人對個性化和時尚的雙重需求,為牧旅融合的藝術創作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構建核心競爭力

當今,在全球化的市場環境中,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資源,不僅是維護文化多樣性的需要,也是構建企業與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通過發掘特定文化的獨特性和內在價值,企業能夠創造出有別于競爭對手的獨特產品和有效服務,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蒙古族豐富的歷史遺產和鮮明的民族特色,為文創產品的設計提供了無限的靈感。蒙古族的圖案紋樣和造型符號,不僅僅能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審美享受,也承載了深厚的文化意義和歷史信息,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形象化顯現。將這些圖案紋樣應用于產品設計——如食品、服飾、家居裝飾等——不僅能夠增強產品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也能夠吸引那些尋求具有文化認同和個性化產品的消費者群體。

除了文創產品設計,文化資源的挖掘,還可以促進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應當通過合作與對話,邀請文化傳承者、設計師、歷史學家等多方共同參與,確保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既尊重原有文化和民俗,又符合現代市場發展的需求??梢?,深入挖掘民族、民間的文化資源,并將其轉化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和地區在全球化競爭中立足的重要策略。通過這種方式,讓牧旅融合之花盛開在草原上,實現文化和經濟的雙贏。

(三)拓展合作渠道 培育傳承人才

加強線上線下宣傳推廣:線上利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臺,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同時,爭取盡可能多地舉辦各類展覽、演出、講座等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觸到這些民族民間的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傳承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線下的工作,需加強對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梢酝ㄟ^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講座等形式,邀請業內的專家學者進行面對面的授課,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擴大他們的理論視野。同時,還應鼓勵區內外各個高校開設相關專業的選修課程,為文創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拓展合作的渠道,也是文創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探索與實踐路徑。各高校當主動與社會上的各類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教育產業等相關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優秀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尤其是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傳承工作有序開展。例如,與旅游景區合作,將文旅、牧旅創意產品引入景區,讓國內外游客在游覽的同時,也能了解和購買文創產品,從而以市場反饋的視角,加強對傳統文化傳承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更多的發現和選拔有潛力的年輕人,加入到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隊伍中來。

另外,還可以通過建立主題公園、博物館及打造文化節慶活動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傳播和展示蒙古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努力吸引國內外游客,切實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繁榮。與此同時,這些活動開展和各種設施的創建,也有助于加強本地區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覺意識,從另一個層面,促進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梢酝ㄟ^舉辦專題培訓班、專項比賽等形式,提高社會上廣大的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認同感,經過熏陶和培養,有意識地吸納他們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總之,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可有望拓展民族和地方文旅產業的合作渠道,培育更多、更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人才,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結 語

蒙古族頭飾的材料選擇、形制設計、工藝技法,尤其是圖案紋樣的設計,作為蒙古民族服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藝術元素,深受蒙古民族的生活習俗、文化理念及社會需求的影響,進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蒙古族頭飾的樣子,是文化積淀的結晶,也是與時俱進的碩果。蒙古族頭飾在發展演變中,顯現出時代和環境的印跡。筆者的研究,從牧旅融合的視角,深入詮釋了蒙古族頭飾圖案紋樣的豐富多彩,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重新再現,也是在現代設計語境中的一種再創造。

通過對上述蒙古族頭飾圖案重新設計的思考,在努力挖掘民族民間文化深層價值的同時,還淺析了它在當代藝術和設計領域中新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也揭示了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中的當代價值,也在理論和實踐層面上推進了民族藝術與現代設計的融合。展望未來,這種將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的探索路徑,將會拓展出更多文化創新和藝術實驗的可能性。

注釋:

①可參閱潘麗麗著《文旅融合》(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21 年版)一書中相關內容之詳述。

②可參閱何明珠,肖敏,楊硯璐合著的《探索牧旅融合發展新思路推進草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載《當代畜牧》2022 年第10 期)一文中之相關表述。

③可參閱李莉莎著《蒙古族服飾文化史考》(中國紡織出版社2022 年版)一書中相關內容之詳述。

④可參閱上海大學格日勒圖2011 年博士論文《游牧文化視野中的蒙古族服飾研究》中之相關表述。

⑤可參閱蘭英著《傳承》(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一書中相關內容之詳述。

⑥可參閱山東大學呼斯樂2020 年博士論文《蒙古族首飾研究》一文之詳述。

⑦可參閱哈斯其木格,通格勒格合著的《蒙古族服飾圖典》(遼寧民族出版社2017 版)一書中相關內容之詳述。

⑧可參閱那仁夫,楊勁合著的《蒙古族服飾圖鑒》(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版)一書中相關內容之詳述。

⑨可參閱烏蘭托亞,海日汗合著的《蒙古族圖案結構原型之分析——兼論蒙古族圖案的構成方法》(載《藝術探索》2011 年第5 期)一文中之相關內容。

猜你喜歡
頭飾蒙古族紋樣
改革開放以來苗族頭飾研究的學術史梳理與回顧
黑龍江蒙古族古籍考錄
蒙古族“男兒三藝”傳承研究
炫彩頭飾
《2020年杭州亞運會紋樣設計》
藏族傳統紋樣中幾何紋樣的類型及其文化解讀
淺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頭飾類恐龍
袁飛紋樣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