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展趨勢及偵查治理路徑

2024-01-24 12:08
遼寧警察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犯罪分子個人信息詐騙

趙 嬌

(河南警察學院 偵查系,河南 鄭州 450046)

一、引言

20 世紀80 年代初,隨著電話技術的普及,電信詐騙開始出現。20 世紀90 年代,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電信詐騙開始向網絡領域擴展。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支付的興起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電信詐騙呈現出新特點,且具有逐年上升的發展態勢。2016 年9 月23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發布的《關于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以及2016 年12 月19 日出臺的《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這個名稱。在此背景下,公、檢、法等部門聯同社會各行業開始全方位展開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打擊和治理,無論是起訴數還是審結數,與往年相比都有所提升,一大批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被繩之以法,此類犯罪上升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隨著網絡的發展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非接觸型犯罪將成為未來犯罪發展的主流,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治理也將全方位開展。

二、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發展趨勢

(一)在刑事案件總數中的比例升高

從發案數量來看,電信網絡詐騙的發案數量在刑事案件總數中的比例越來越高。從表1 可以看出,盜竊、搶劫的立案數量是逐年遞減的,詐騙的立案總數是逐年增長的,詐騙中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主。2023 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出,2022 年依法懲治促進社會秩序持續向好,全國檢察機關全年起訴謀殺、縱火、爆炸、綁架、搶劫、盜竊等犯罪為近二十年來最低,同時,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懲治力度是逐年加大的,報告顯示,2022 年檢察機關協同公安機關共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19.3 萬人,堅持全鏈條打擊,起訴非法買賣電話卡和銀行卡、幫助提款轉賬等犯罪從2018 年137 人增至2022 年13萬人,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打擊力度大大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顯著提升。[1]從報告中可以看出,近年來國家加大對嚴重暴力犯罪的懲治力度,此類犯罪的數量呈逐年減少趨勢,但刑事案件總數卻有走高趨勢,究其原因是詐騙尤其是電信網絡詐騙的發案數量在不斷上升。

表1 2019-2021 年公安機關立案的刑事案件

(二)典型套路仍是詐騙的主流

從具體的詐騙手法來看,近三年來,詐騙高發、典型的十大類型實施套路并沒有改變,絕大多數情況下犯罪分子使用的仍然是典型的常規套路進行詐騙。公安部刑偵局發布的2022 年十大典型詐騙分別是刷單返利詐騙、“殺豬盤”詐騙、虛假網絡貸款詐騙、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詐騙、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詐騙、冒充領導和熟人詐騙、虛假購物和服務詐騙、虛假征信詐騙、網絡游戲產品虛假交易詐騙、網絡婚戀和交友詐騙(非“殺豬盤”)。除此之外,盜號封號租號等詐騙、返利詐騙、免費送福利詐騙、色情服務詐騙等詐騙類型也屬于高發類型。

(三)“殺豬盤”詐騙的損失最為慘重

以2021 年為例,從十大典型詐騙案件的損失金額來看,“殺豬盤”詐騙案件的發案數量雖然沒有刷單返利詐騙案件的發案數量占比多,但是其造成的金額損失卻遠超其他詐騙類型的損失金額?!皻⒇i盤”的騙局中,詐騙分子打的是感情牌,以婚戀為幌子,騙取被害人的信任,對被害人關懷備至,讓被害人對其產生依賴感。與之相反,被害人則是真正的以婚戀為目的,是傾注了真情實感的,在騙取被害人的信任后,詐騙分子就會誘騙被害人進行虛假投資或者是網絡賭博等,在高利誘惑和情感誘惑的雙重攻勢下,被害人很難用理性來思考問題,越陷越深,投入的金錢越來越多,到頭來在金錢和情感上損失慘重。與網絡交友詐騙和網絡婚戀詐騙相比,三者雖然都是交友類的詐騙,作案手法也極其相似,但是“殺豬盤”詐騙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網絡交友、網絡婚戀的一倍以上,如表2 所示。

表2 2021 年十大詐騙類型案均損失

(四)男性在“兩性”方面更容易上當受騙

從被害人性別來看,男性被害人受騙率較高,尤其是在涉及網絡婚戀、網絡交友、色情、裸聊等“兩性”話題的詐騙案件中,男性被害人占比更是超過80%以上。女性被害人則更容易在利益誘惑類詐騙和“殺豬盤”詐騙中受到侵害。男性已然成為電信網絡詐騙分子圍獵的重點對象,被騙的風險明顯高于女性。

(五)不同年齡結構受騙類型有差異

從被騙人的年齡結構來看,被騙人當中 45歲以下所占的比例為80%左右,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最主要的受騙人群。25 歲以下的人群多為年輕的在校學生或者是剛步入社會的人群,由于自身的經濟狀況一般,多在低價利誘、返利、免費送、兼職、刷單等詐騙中掉入犯罪分子的陷阱當中。25~35 歲人群,在經濟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有情感和婚姻方面的需求,這就很容易在交友、色情、婚戀等詐騙中受害。35~45 歲的人群大多都家庭事業比較穩定,并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也有一定的人際關系和社會地位,在情感和工作晉升方面的需求比較突出,很容易在“殺豬盤”和冒充身份類的詐騙中落入犯罪分子編織的騙局。45 歲以上的受害人群被騙人數占比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其被騙金額卻超出其他年齡階段人群,這是因為此年齡段的人群對健康需求和養生需求比較多,再加上接觸網絡時間短、網絡知識不足等原因,很容易在養生保健、網絡技術等方面的詐騙中被犯罪分子利用。

(六)人工智能引領詐騙未來,防不勝防

2023 年5 月“科技公司老總10 分鐘被騙430萬,9 秒被騙245 萬,7 秒被騙30 萬,”人工智能詐騙一時之間沖上熱搜。人工智能詐騙無疑是近年來最熱的話題之一。人工智能詐騙的擴張異常迅猛,不僅是國內,國外也是如此,特別是發達國家,人工智能詐騙更加猖獗。人們通常認為自己親眼見到的就是可信的,但人工智能詐騙的出現讓人們充分意識到,眼見未必是真。雖然目前人工智能詐騙還沒有完全爆發,但是未來人工智能詐騙技術將被應用到電信網絡詐騙的方方面面,成為詐騙分子的利器,讓人防不勝防。

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治理困境

(一)交易詐騙與交易糾紛難辨別

交易詐騙,指的是在網絡虛假購物和網絡游戲產品買賣的交易過程中,以給對方提供非法業務為借口,通過不發貨、不付款,或是誘導對方掃描付款碼、點擊釣魚鏈接等形式實施詐騙。在傳統的交易類詐騙中,詐騙分子在被害人付完錢后往往不會做出實際給付,而是在取得詐騙錢款后,迅速卷款潛逃。在此情景下,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非常明顯,在法律定性上也比較容易。但在新型的交易詐騙中,犯罪情節更為復雜,犯罪分子為了規避法律、逃避打擊,往往使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手段,來騙取被害人的錢財。與傳統的交易詐騙相比,新型交易詐騙的犯罪分子在取得詐騙所得后并不會立即卷錢逃跑,而是繼續佯裝與被害人、平臺積極溝通協調,實際上是為了迷惑被害人和司法人員,以此來掩蓋他們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警務人員整治新型交易詐騙的難點在于如何準確辨別詐騙和普通交易糾紛。詐騙分子披著交易的外衣,故意制造糾紛,以此來模糊交易詐騙和交易糾紛,加大了平臺審核難度,尤其是在交易數量大、涉案金額小的服飾、游戲等方面,區分詐騙和交易糾紛尤為困難。

(二)信息漏洞難補,信息公開隱患難除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公民個人信息的獲取,以此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詐騙腳本。例如2016 年徐某某案件,詐騙分子在高考后購買五萬余條山東省當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信息,其中就包含徐某某的個人信息,以發放助學金辦理相關手續為幌子,騙取徐某某上大學的費用。在冒充類詐騙犯罪當中,尤其是冒充公檢法、冒充領導類詐騙,詐騙分子必須精準掌握被害人的信息,讓其放松警惕。人是社會的人,具有社會屬性,人在社會中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一旦符合某個個體的詐騙腳本出現,那么這個個體就有被騙的可能性。公民個人信息泄露是電信網絡詐騙屢打不盡的核心和源頭。

目前,犯罪分子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渠道主要有流氓軟件、釣魚網站、系統漏洞、“拖庫”等,通過暗網非法購買,在企事業單位官方網站“爬取”一些公開的信息等。其中,犯罪分子經常從公開渠道“爬取”公民信息,且容易被忽視,互聯網時代,信息公開成為時代發展的需要,但同時也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隱患。電信網絡詐騙的治理過程中,個人信息保護在當前還處于事后補救的階段,并未有行之有效的預防手段。

(三)阻斷與反阻斷日漸升溫,事中信息對抗越發激烈

在電信網絡詐騙的治理過程中,要營造“騙不了”的社會氛圍,需要從潛在的被害人入手,在詐騙實施過程中對其進行提醒、預警和勸阻,以此來阻斷詐騙的進行。當前,依據阻斷實施部門的不同,可以把線上阻斷分為四個方面:一是公安部門的詐騙阻斷。例如公安部面向全國推出的預警勸阻電話96110、12381 反詐騙預警勸阻短信、國家反詐APP 等。二是金融部門的詐騙阻斷。主要通過兩種形式進行勸阻,短信驗證碼核實身份;發送短信提醒被害人正在進行危險操作,可能被騙。三是企業的詐騙阻斷。一些互聯網企業的社交軟件如微信、QQ 等,一般建設有風險管控模型,當一些高危場景或者陌生號碼出現時,平臺會向用戶發送異常信息,提醒其注意資金安全。四是被害人親戚朋友的詐騙阻斷。在被害人的親朋好友意識到其可能被騙的時候通過打電話、發短信等形式對其進行預警。

綜上,現有的詐騙阻斷方式主要有電話阻斷,短信阻斷,微信、QQ 等社交平臺和國家反詐APP 這四種。面對詐騙阻斷的方式,詐騙分子也通過技術方法來切斷詐騙阻斷,例如針對電話阻斷,詐騙分子的應對手段是通過各種方式給被害人手機設置呼叫轉移,以此來保證詐騙的實施;針對短信驗證阻斷,詐騙分子就誘導被害人下載惡意程序來攔截短信提醒;針對微信語音、APP 阻斷,詐騙分子就會以賬號存在風險等各種理由要求被害人退出登錄,誘導其下載使用其他社交軟件或進一步要求被害人開啟飛行模式,以此來阻斷其他形式和其他人通過網絡對被害人實施提醒和救濟。由此可見,阻斷與反阻斷的對抗呈現出此消彼長、交替上升的發展趨勢。

(四)境外窩點迅速擴張,大型犯罪集團正在形成

近年來,我國不斷有公民被所謂的海外“高薪招聘”信息所誘惑,不惜以偷越國(邊)境等方式去往境外,深陷境外詐騙公司,遭受挨餓、毒打、電擊、水牢等懲罰。詐騙集團長期盤踞境外,誘騙、恐嚇普通人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并形成暴力拘禁、人口販賣等一系列黑色產業鏈。另外,在一些重點國家和地區,形成賭詐園區,并包裝成“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等大型犯罪集團,犯罪分子有恃無恐,瘋狂作案。

四、新形勢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偵查治理路徑

從2023 年兩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近年來司法部門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無論是起訴數還是審結數,與往年相比都是有所提升的,整治力度明顯加大,一大批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被繩之以法。2021 至2022 年,全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斷卡”“斷流”“5·10”等專項行動、持續強化預警勸阻等工作,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發案數有所下降,破案率有所上升,此類犯罪上升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但目前我國的刑事犯罪仍然處于高發期和轉型期,各類傳統犯罪正在向網上蔓延、變異,各類新型犯罪滋生發展,沖擊和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打擊治理工作任重而道遠。

(一)開創智慧偵查新局面,提升犯罪預測預警能力

從犯罪手段來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本身是一種線上犯罪,對線上犯罪的治理就需要用線上的方法。因此,在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治理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動性、及時性、即時性、實時性、快捷性,通過發現犯罪、制止交付、控制犯罪分子、查詢賬戶、定位被害人及嫌疑人、挽回損失這樣全鏈條的快速反應機制,提升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預測能力和預警能力,阻斷完成犯罪的構成要素,從而達到犯罪治理的效果。要建立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為基礎的智慧偵查新模式,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偵查和治理,要建成敵動我知的動態結構,既要知道對方的行為性質,又要知道對方的人員身份、人員位置和行駛軌跡等信息。[2]智慧偵查的新局面在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治理方面,就是要力求做到全面堵塞犯罪漏洞,阻斷實施犯罪的條件。

(二)持續推進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相應法律制度體系

2017 年至2021 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網絡詐騙類案件共計10.30 萬件,其中2018年同比上升71.69%;2019 年同比上升25.15%;2020 年同比上升 40.36%;2021 年同比下降17.55%。[3]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 年全國公安機關在過去的一年中堅持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狠抓嚴打態勢,多次開展集中攻堅行動,堅持全鏈條打擊,“云劍”“斷卡”“斷流”等專項行動持續開展,共破獲此類案件46.40萬起。盡管打擊電信詐騙已經取得明顯的戰果,但是犯罪形勢依然嚴峻,根據以往的打擊經驗以及目前面臨的難點來看,對于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偵查治理必須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氛圍,構建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真正實現責任與共,必須改變以往的用戶承受犯罪造成的損失,而涉案載體的相關企業在不斷地獲得利益的現象。

這需要從法律的層面對各方責任進行規制,一是建立事先準入、事中違規管理的“網上數據交通規則”,及時發現、控制、阻斷非法信息流、資金流、人員流、行為流在網絡空間的流通,阻斷數據通道,明確相關運營企業的責權利,對違背規則的企業進行相應的法律處罰;二是建立涉案交易零收益制度,只要涉及違法犯罪交易,涉案企業均不能收取任何形式的利潤或收取任何手續費;三是建立犯罪損失由有責經營者支付過錯賠償金制度,以此來督促經營者負起責任。

(三)深入推進反詐宣傳,優化個人信息管理機制

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公民個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傳輸對于專業人士來說已經不是難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實施,其首要條件就是要精準掌握公民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泄露是導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越演越烈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對販賣、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予以嚴厲打擊,絕不能讓其形成灰色產業鏈,危害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甚至造成生命財產損失。

1.深入推進反詐宣傳,提升公民自身的保護意識。在全民反詐的號召下,各部門、各行業積極宣傳反詐知識,在社區、街道、公共場所、手機通信終端等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的防范宣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警醒、提示的作用。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大量的公民沒有保護個人信息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隨意掃碼、海投個人簡歷、社交平臺隨意公開個人信息、隨意參加街頭問卷抽獎等泄露個人信息的現象。更有甚者,為了蠅頭小利,出賣自己的電話卡、銀行卡、QQ 號、微信號等,在不知不覺中淪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工具。因此,加大個人信息保護宣傳力度,使公民認識到保護個人信息的重要性,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能夠依法依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使公民養成保護個人信息的行為習慣,打造良好社會氛圍。

2.完善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懲罰機制。當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公民的個人信息被搬上歷史的舞臺,進入公眾生活的各個領域,公民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詐騙犯罪分子無視法律鉆漏洞,竊取公民個人信息來實施詐騙。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公民也享受著網絡帶來的便利,公民的個人信息都掌握在運營商、企業等數據庫中,一旦運營商和企業管理有疏漏、被不法分子偷襲,由此所帶來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因此公民個人信息進行有效的保護和管理,要從立法層面進行規范和治理。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對于泄露公民個人信息或者由于管理漏洞導致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應當進行相應的法律處罰,但仍存在依法處罰的滯后性和不完全性,所以應從根本上織密防護網,明確數據時代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和外延,明確公民個人信息獨有的法律地位,完善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懲罰機制,實現公民個人信息的合法應用與保護。

(四)構建國際合作新局面,促進全球共同治理

國際合作懲治網絡犯罪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網絡和網絡犯罪的跨國性已經成為既定事實并被世界各國所認可,網絡犯罪問題將是未來世界各國所必須面對的威脅,從根本上應對和解決網絡犯罪所產生的危害,僅僅靠一國的內部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網絡犯罪才是未來國際社會的必然選擇。[4]一是強化聯合國在治理網絡犯罪全球層面的作用。以聯合國為主導,充分發揮并整合聯合國框架下已有的關于網絡犯罪的制度和機構,充分保障其核心地位,更加有效地協調各國開展治理網絡犯罪方面有關工作。二是創新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制度構建的思路。有學者提出的“實際損害關系原則”很值得借鑒。具體內容為,“某一法域對具體的某一犯罪行為是否擁有刑事管轄權應當以實際損害標準作為判斷的前提性依據,而不能僅僅看是否與該法域有所關聯?!盵5]三是充分發揮國際刑警組織在網絡犯罪治理當中的協調作用。國際刑警組織經過長期實踐和經驗總結,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組織架構,在國際層面形成了較為穩固的預防、打擊和治理跨國犯罪的網絡體系,也是當前各個國家、地區之間開展警務交流與合作的主要渠道。[6]四是促進網絡犯罪治理國際立法與國內立法的協調發展,為了有效應對網絡犯罪,整合現有國際立法,打破針對網絡犯罪原有的碎片式立法現狀,形成具有國際性協調統一的法律文件,調整各國國內立法與國際接軌,是當前維護網絡安全、懲治網絡犯罪的緊要任務。

五、結語

當前社會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整體對網絡的依賴程度也日益增加,這意味著網絡詐騙受害人也將越來越多。因此,如何加強對網絡空間的治理,確保網絡安全,提升民眾的防護意識,確保用戶安全,將成為未來反詐工作的重點。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治理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公安機關與犯罪分子的較量也將呈現此消彼長的發展態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公安機關的防護網將會越織越密、越織越廣,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同時,新時代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治理也必將是一項科技創新工作,全方位貫徹落實“科技興警”戰略,掌握科技主動權,變被動為主動,全方位提升偵防能力,才能更好地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猜你喜歡
犯罪分子個人信息詐騙
如何保護勞動者的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保護進入“法時代”
警惕個人信息泄露
拜訪朋友
與誰接頭?
關于流竄犯罪案件的分析及偵查措施的運用
論DNA技術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應用
合同詐騙
電信詐騙
擦亮雙眼,謹防招生詐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