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論視域下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探索

2024-01-24 12:08林玉華孔藝凝
遼寧警察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紅色思政大學生

林玉華,孔藝凝

(遼寧警察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治安管理系,遼寧 大連 116036)

一、引言

當前,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無論是產業結構變革、科技創新還是管理模式的創新,都需要大量優秀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撐。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的不斷自我成長及大學生群體綜合素養的穩步提升,都將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和民族興盛衰亡。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突出成就,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業已步入正軌。但大學生正處于思維較為活躍的年齡段,思想不成熟甚至有些偏激,在開放互聯網環境下容易受到各種不良信息的影響,這些信息會干擾大學生道德認知體系和科學價值觀體系的構建。2020 年8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中就曾作出明確指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意義重大?!蓖ㄟ^加強高校思政教育相關工作,能夠有力推進國家高等教育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的實現,并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1-2]。由于思政教育內容較為枯燥和晦澀,難以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的實際效果與課程的教學目標相差較大??梢?,選擇什么樣的思政教育內容及采取何種思政教育方式,將成為決定思政教育效果的關鍵。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由中國共產黨人、社會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等,共同創造的一種文化樣態[3],在紅色文化中凝聚著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厚重的人文內涵[4]。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之間具有密切耦合關系,本文基于協同論視角深入闡述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以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合理性與可行性,提出了具體的紅色文化融入高校的現實路徑。

二、紅色文化的思政教育價值呈現

高校思政教育的著眼點在于立德樹人,應通過思政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并逐步提升大學生的思政素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紅色文化的革命精神都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元素,應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德才兼備德字為先,只有具備良好道德素養的大學生群體在進入社會以后,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建設和人民幸福服務。紅色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革命的特殊時期所形成的革命文化的重要部分,作為在特殊環境和歲月中形成的文化,紅色文化本身就催人奮進,具有意識形態教育性。紅色文化精神與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目標高度契合,其價值主要呈現于大學生思政認知塑造和文化道德熏陶兩個方面。

(一)紅色文化的思想價值

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就是要發揮紅色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用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觸動和激勵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價值觀體系,讓大學生立志為國家振興和民族復興服務[5]。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來源于馬克思主義,并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智慧的體現。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思政教育屬性,其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當時中國具體實踐結合的產物,同時在紅色文化中還凝聚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將一個個生動的革命事跡和鮮活的革命英雄人物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內容,在大學生價值觀引導方面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此外,紅色文化對于優秀校園思政環境打造也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高校思政教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良性的校園思政環境建設,紅色文化不僅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還具有當代教育價值,以紅色文化資源為依托,能夠幫助樹立高校良好的校園風氣,更好地搭建思政教育的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平臺,形成一種積極的校園思政教育環境。

(二)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

思政教育立足于從人的道德和價值觀視角影響大學生的想法和認知,進而幫助大學生群體塑造科學的價值觀體系。大學生的思想認知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價值觀的干擾和影響,尤其在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下,一些西方國家的腐朽觀念極易腐蝕大學生的思想和認知,這也是黨中央及各級教育部門重視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人民長期斗爭實踐的融合,而且紅色文化將馬克思主義具體到英雄人物和革命事件之中,如果能夠將紅色文化貫穿于思政教育活動之中,思政教育的效果將得到顯著改善。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結合,在引導和塑造大學生個體道德方面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有助于將紅色文化精神和紅色革命人物的高尚情操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當中,達到思政教育塑造個體道德的目的。

三、協同論視域下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耦合關系

紅色文化具有思政教育價值,是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和內容,而思政教育活動本身也是對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可見兩者之間具有緊密的耦合關系,可以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本文以協同論理論為基礎,深入剖析兩者之間的內在聯合和相互促進的關系。

(一)協同論理論體系及系統演化原理

協同論的研究對象是包含多個變量或子系統的復雜系統,各變量之間具有自組織優化特性,通過改變個體之間排布或拓撲關系,從無序狀態逐步演化成有序狀態且實現整個系統效用最大化[6-7]?;趨f同論的變量演化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變量之間自組織。系統內部各變量與整個系統之間存在相互影響和制約的關系,同時變量之間也存在這種關系。系統內部每個個體都在尋找最佳的位置和運動變化速度,目標是要達到一種最佳的狀態。(2)演化機制。盡管系統中各變量的初始狀態是無序的,但其自組織和不斷演化也是具備一定規律的,即各變量之間是一種協作競爭的關系,以總體效用最大化為目標。系統中變量演化并不是封閉的,變量在相互演化的同時也與外界物質進行交換。(3)層級伺服關系。在一個復雜度較高的系統之中,個體變量要先聚類再優選,淘汰劣質變量并形成同類集群。此外,系統中也可能存在多種演化機制,變量之間的聚類演化速度和效率均不一致,進而在復雜系統內部形成了不同的伺服層級,各變量之間的演化邏輯也更為復雜?;诹炕芯康囊暯?,本文給出了系統內部的協同演化方程(假定一個系統中包含n個變量或子系統,只包含1 個內部演化參量和1 個外部演化參量):

其中,X代表保護n個變量的系統,xi為任一個系統變量,α和β分別為內部演化參量和外部演化參量,ε為系統的隨機漲落參量。在單一演化模型的基礎上還可以構建微分方程組,應對更復雜的系統模型,包含了xi的一階導數xi或高階導數xi。對于研究紅色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而言,可以將它們視為一個協同論系統X′中的兩個變量x1和x2,演化方程如下:

基于X′的演化方程重點分析變量x1和變量x2之間的耦合關系,及變量x1、x2分別與系統X′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協同論視域下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耦合關系

紅色文化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是兩個具有密切相關性的變量,兩者都隸屬于教育系統,并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將紅色文化內容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活動之中,就是要通過促進兩者的融合發展以達到效用最大化的目標。在演化方程(2)中,變量之間的融合發展還受制于內部參量α,及外部參量β。在高校教育系統中,高校內部的師資投入及人員組織、紅色文化的融入方式等都可以視為內部參量,而國家針對高校思政教育的引導政策、國家的教學投入等可以視為外部影響參量。內部、外部參量會對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產生重要促進作用,加速兩者之間的融合發展。協同論視域下紅色文化與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之間的耦合關系具體表現如下:

1.紅色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現實素材,賦予思政教育以生命力

紅色文化及蘊藏于紅色文化中的紅色精神,形成于革命斗爭時期,并且來源于真實的人物和事跡,與思政理論教育內容相比,紅色人物和事例具有真實性、具體性和生動性的特點,更容易被大學生理解且容易提升學生的專注度。當前高校在思政教育中面臨的問題是內容匱乏、課堂模式單一、思政課堂效果差等問題,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課堂是對傳統思政教育內容和模式的顛覆,賦予了高校思政教育活動新的生命力。紅色文化是優質的思政教育素材,因為紅色文化中不僅內含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更是凝聚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斗爭智慧,是科學理論與斗爭實踐相融合的結果,紅色文化的融入能夠真正改善高校課堂思政教育的效果,有助于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2.高校思政教育是紅色文化傳播與傳承的優質載體

紅色文化是我國文化史體系中重要構成部分,紅色文化應該也必須得到傳承和傳播。然而事實上,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傳播現狀并不樂觀,其需要一個良好的傳播載體和傳播路徑。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課堂相融合,為紅色文化的校園傳播和傳承找到了最優載體,目前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程度不斷提升,借助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徑傳播紅色文化,能夠擴大紅色文化與紅色精神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以實現傳播紅色精神和傳承紅色文化的目標。紅色文化和思政教育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兩個系統變量,將紅色文化作為思政教育的素材和內容融入高校課堂思政教育活動中,能夠實現兩者的協同發展,且對于高校教學系統而言可以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和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的目標。

四、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實證研究

為進一步了解和掌握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現狀及融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以網絡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對五所已經開展紅色文化思政教育的高等院校(分別為大連交通大學、渤海大學、沈陽師范大學、遼寧警察學院和沈陽理工大學)大學生進行了研究。

(一)學生問卷調查的統計分析

問卷調查和師生訪談圍繞大學生對高校思政教育的認知程度、大學生對紅色文化資源的認知程度、紅色文化對高校思政教育建設的意義影響、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現實困境四個維度展開。網絡問卷的調查對象主要是本科學生群體,訪談的對象是高校教師群體,向每個院校各發放了500 份問卷,總發放了2500 份問卷,實際收回了2476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9.04%,符合問卷調查的標準。全部調查問卷的基本情況如下:調查問卷的男女生人數情況,男生為1156人,占46.7%,女生為1320 人,占53.3%;調查問卷各年級占比情況,大一學生占36.3%,大二學生占32.1%,大三學生占21.5%,大四學生占9.8%,其他占0.3%;調查問卷的專業情況,人文學科占 58.6%,理工學科占 37.5%,其他占3.9%。人文學院學生更樂于參與問卷調查,說明他們對思政教育關注度較高。調查問卷年級占比說明大一的學生對于思政課的教育處于新鮮期,對新事物也有好奇心,更樂于參與調查。

利用SPSS 24.0 統計分析軟件,測度全部調查問卷的信度值和效度值,結果分別為89.2 和90.3,滿足統計分析的基本要求。網絡問卷調查數據與統計結果圍繞前文中四個維度展開,而大學生對思政教育認知情況統計,如圖1 所示。

圖1 大學生對思政教育認知情況統計

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大多數被調查者對思政教育處于了解和基本了解區間范圍內,大多數學生對思政教育的相關知識來源于思政課程。有38.9%的同學對思政課程表示感興趣,有 52.1%的同學對思政教育沒有興趣,剩余同學表示對思政教育無感。所選擇的五所被調查院校所在地的紅色文化資源都較為豐富,大部分被調查者對沈陽、錦州、大連紅色文化相關人物和事件較為熟悉,并參觀過當地的紅色文化遺址遺跡,了解過當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紅色人物和事跡等,統計結果如圖2 所示。

圖2 被調查者對當地紅色文化的認知情況統計

統計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大學生群體對當地紅色文化資源較為熟悉和了解,這表明各高校的紅色文化傳承與傳播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此外,紅色文化資源本身也具有一定吸引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紅色文化資源對高校思政教育活動的影響問題及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現實困境問題,調查問卷的結果如圖3 和圖4 所示。

圖3 紅色文化對思政教育產生影響認知情況統計

圖4 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困難的認知統計

統計結果顯示,大多數被調查的大學生群體對于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融入問題及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之間的關系問題較為模糊或沒有概念,該人數占比已經超過了70%。這表明高校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傳播推廣工作效果較差,大學生對于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問題不夠感興趣,這導致其在課程教學中較難參與教師互動,期末前僅靠復習理論知識應對考試,難以實現價值引領的實效性。

(二)對部分高校教師的訪談結果分析

調查者與五所高校教師的20 名管理者和教師進行了深度訪談,訪談議題主要圍繞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徑和困難,分別從紅色文化資源的來源、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徑和方式、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點、紅色文化呈現方式創新、紅色文化融入效果及難點展開。

與教師及高校管理者的訪談從更深入的視角揭示了當前高校在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本文在總結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的基礎上,結合協同論和演化方程,分析得出當前高校紅色文化融入的不足。

(三)協同論視域下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現存問題分析

1.紅色文化資源的內容嵌入不足

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應是一種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入,當前紅色文化內容嵌入不足。首先,紅色文化資源內容過于單一且未被深入挖掘,僅限于當地知名的紅色人物、事跡等。我國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就要全面展現出紅色文化的思政教育價值。其次,思政教材中的紅色內容較少,無法有效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最后,教師在思政課程中紅色文化案例引入不足,內容表達也不夠充分,存在案例與課堂的理論內容不匹配的問題。

2.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學的方式缺乏創新

紅色文化融入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別強調融入方式的創新。首先,一些高校將更多的精力置于紅色文化相關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實踐活動的開展,而紅色文化實踐的效果遠優于理論教學。其次,課堂活動設計缺乏創新,在課程思政教學或思政公開課中,僅是機械地將紅色文化內容與思政教育內容相鏈接,忽視了最佳融合切入點的選擇和尋找。最后,紅色文化資源內容是大學生較為感興趣的知識,但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沒有聽取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想法和看法。在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和熱情是很重要的,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定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

3.高校教師隊伍的紐帶作用有待強化

高校教師群體是思政教育和課程思政的核心,在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群體的紐帶作用也不容忽視,而目前教師的思政課堂主導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首先,大多數高校紅色文化的融入方式有固定的模板,限制了教師發揮課堂設計的創新性;其次,未對高校教師的紅色文化融入工作的結果進行考核,無法形成足夠的激勵和約束作用。最后,不同高校之間教師的交流互動較少,優秀的紅色文化融入方法和典型教學示范課未得到共享和普及。

4.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受關注度與資源投入需要同步增強

在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活動的協同演化方程中,外部參量的影響作用也不容忽視。首先,一些高校管理者對思政教育活動和紅色文化的融入重視程度不足,沒有管理者的重視和約束,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體方向很難掌控。其次,在大多數高校中紅色文化及思政教育活動,沒有獲得與專業課教學同等的地位,在思政課與專業課沖突時往往專業課會被放在優先地位。最后,高校針對紅色文化實踐活動教學投入不足,經費投入有限會直接影響紅色文化的融入效果。很多時候,紅色文化的融入通過去紀念館參觀效果會更好,這就需要所在學校大力支持思政教育的實踐教學,帶領學生走入博物館、紀念館,親身感受紅色文化。

五、協同論視域下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與措施

針對當前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本文基于協同論的視角提出有針對性的路徑與措施,基于體系內部各變量、各參量之間的關系,尋找出最優的解決路徑。

(一)深入挖掘更多有價值的紅色文化內容

以實證研究中的各高校所在地為例,各高校所在地其都有極為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針對高校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過程中內容嵌入不足的問題,要深入挖掘當地紅色文化的思政價值。首先,針對大家耳熟能詳的紅色人物和事跡,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深入解讀和呈現,并與時代精神緊密結合。其次,通過到革命老區實地走訪調查等方式,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不為人知的紅色文化資源和英雄事跡。最后,提升思政教育實踐教學課程所占比重,通過深入革命老區,參觀歷史遺址、遺跡和紀念館等方式,強化對紅色文化和思政教育活動的理解。

(二)多維度地創新紅色文化融入方式

創新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是提升與改善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關鍵,紅色文化的融入要堅持多視角和多維度的基本原則,通過思政公開課、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及校園思政文化建設等途徑推進紅色文化融入。首先,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全過程育人原則,將紅色文化的具體知識與課程思政有機結合。在思政公開課中開展紅色文化專題教學和特色教學。其次,多維度地開發思政教育載體,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各種APP 增強課堂趣味性和互動性。最后,做好基于紅色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形成良好的紅色校園文化氛圍,為高校思政教育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新時代大學生要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著力賡續中華文脈,從了解紅色文化開始,而思政教育就是傳承紅色文化精神的主渠道。

(三)強化高校教師思政培訓和交流

高校教師是推進思政教育工作和紅色文化融入工作的中堅力量。首先,在課程思政和課堂教學設計中融入更多的紅色文化內容,針對具體的紅色文化內容選擇和融入方式的選擇,教師要根據所講授課程的具體學科理論知識與紅色文化內融而進行創新設計,二者一定要契合,避免為了設計而設計的形式主義。其次,高校不同學科之間的教師及不同高校之間的教師針對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問題,要經常性地進行深入交流,借鑒和共享好的創意和方法。最后,高校應周期性地對教師進行思政教育、紅色文化教育及兩種教育結合等方面進行培訓,并將紅色文化融入和推廣工作效果納入教師考核體系,以提升思政課教師對于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融合問題的重視,進而在學生和教師之間雙側發力,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構建完善的紅色文化融入保障制度

紅色文化的傳承、傳播及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式發展,都需要高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體系。首先,高校管理者要提升對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教育等同看待,加大學校的課程思政建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對思政課的重視。其次,制定高校思政教育及紅色文化融入的指導性文件和協同創新機制,便于在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有章可循,如在學生的評比中提高思政課成績的比重。最后,為紅色教育融入和實踐課程開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包括組織高校學生參加各種紅色文化實踐活動,傳播和傳承紅色文化精神,打造精品校園文化體系等,依托馬克思主義學院關向應故居紀念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基地,帶領學生追尋紅色記憶,感悟英雄精神,弘揚紅色精神,把紅色精神潛移默化成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和靈魂。

六、結語

長期以來,與紅色文化相關的英雄人物、事跡、事件等都是高校思政教育重要優選內容之一,紅色文化中的英雄人物、革命歷史事件和英雄事跡等具有真實性和具體性的特征。將紅色文化相關內容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加以融入,能夠有效解決大學生對思政教育課的排斥心理,提升大學生對高校思政教育活動的興趣,進而改善思政教育的課堂效果。本文針對當前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指出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提出了解決路徑和應對措施。

猜你喜歡
紅色思政大學生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紅色是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紅色在哪里?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追憶紅色浪漫
大學生之歌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