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

2024-01-25 14:56魏文剛尚睿智
關鍵詞:育人思政政治

魏文剛,尚睿智

(沈陽農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866)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思想宣傳、輿論引導、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無論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哪個歷史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集中體現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各項具體工作之中。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數據、云計算、AI 人工智能等技術日趨成熟,網絡陣地已經成為各種力量角逐的新戰場。因此,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1]。高校作為黨和國家進行思想宣傳、傳播主流輿論、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所,在充分認識當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的基礎上,以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為指引,建立優質的高校網絡思政育人生態,真正拓展網絡育人的新境界、新思路、新途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領大學生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其形成崇高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而網絡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載體,在思政育人過程中愈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網絡獲取信息,大學生群體也不例外。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抓住網絡不分年齡且無處不在的特性,以網絡為切入點拓展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促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同頻共振,更好地發揮思政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主體與客體即教育者與教育對象,是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整個過程的核心要素。在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被通常視為教育主體,而教育客體則為大學生。

1.教育主體新定位。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作為教育主體處于主導地位,掌握更多主動權,具有絕對的權威性,直接對大學生進行思想與知識的灌輸,以致于師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并未有效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相較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發生了轉變。一方面,教師需要具備更多的大數據新技術應用能力。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師懂得講授的技巧,再輔之以必要的新媒體運用;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之不同,在新技術的應用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其靈活掌握大數據處理技術,了解并會應用各種教育平臺,通過數據信息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作出研判,精準把握大學生的特點并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教學。另一方面,教師不再單純以說教形式進行教育,而是與學生雙向交流互動。在實施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運用大數據智能技術設置交流與答疑區,通過大學生的留言與語音等數據信息進行感情、知識、價值與理念的互動,雙方均可平等交流并自由地表達想法,實現有效溝通。同時,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斷完善自我、改進教育方式,實現教育的良性發展。

2.教育客體新身份。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為教育客體的大學生多數處于被動接受地位,他們的想法和觀點往往被忽視,沒有積極性、主動性,未能顯示出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各種網絡平臺為載體,運用數據信息進行智能化計算,更凸顯了大學生的身份新變化,使其可以自由表達個人訴求,增進其對于整個教育過程的參與性與積極性。一方面,大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具備較多新奇的想法。當代大學生一直在網絡影響下學習與生活,接觸了多樣的新事物,在某些觀點或者事件上思維轉換靈活,更具備獨特的見解。大學生的見解不僅能夠為師者的教育方式與能力提供一定的建議,也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增添更多的趣味。另一方面,大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快,網絡運用能力更強。大學生是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成長的一代[2],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更適應網絡新變化,能夠快速接受諸如網絡、多媒體、信息化等新事物。相較于教師而言,大學生對電子產品的使用率更高,幾乎每個人都懂得新媒體技術,都能熟悉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功能。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各種新興媒體的使用能夠促進育人目標的有效達成。

3.教育平臺新升級。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多以教室、會議室、辦公室等為主,多數采取課堂灌輸、班會活動或者談話的形式,比較單一枯燥,缺乏個性化設計。在大數據時代,網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具有繪聲繪色、圖文并茂的特點。[3]首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呈現方式更加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教育內容的多樣化,靈活選擇采用直播、錄播或者生成微視頻等形式,并采取更加適合的推送方式。其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具針對性與自主性。區別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網絡為平臺,更加注重大學生個體的需求和差異,運用大數據的分析功能分析出其愛好和興趣,采用個性化的教育模式為其帶來良好的體驗感,以增強教育效果。最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開放性,可以隨意選擇教育時間與場景。與傳統的說教方式不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為整個教育過程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不必拘泥于固定時間與固定場所,并且既有“一對一”又有“一對多”的教育模式,大學生自覺參與其中,真正實現隨時教育、隨時學習。

二、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現實困境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豐富了高校的思政工作,是育人的新途徑、新方法,但不可避免的是,在其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問題和難點,使得網絡思政育人效果不佳。

1.教育主體互聯網綜合素質尚待加強。雖然互聯網對師生來說并不陌生,但提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像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一樣被熟知。對于習慣傳統教育形式的教師而言,接受利用網絡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進行教育活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教師缺少使用先進互聯網技術的意識。部分教師存在思想僵化的情況,停留在傳統教育的思維模式中,網絡育人意識不強,難以適應新媒體網絡在教學中的運用,甚至還出現拒絕使用互聯網技術實施教育工作的行為。其次,教師的互聯網技術有待強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要求教師具備極強的網絡運用能力和大數據平臺操作能力。部分教師會出現對相關平臺的運用能力不強、技術欠缺等問題,難以實現對大學生的個性化培養,亦創作不出受大學生歡迎、對其具備教育意義的網絡作品,影響育人效果。最后,部分高校尚未設置專業化、技術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通常以專兼結合的隊伍為主,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不高,缺少應對難題的有效策略。另外,部分高校給予教師在新媒體技術方面的支持和配備力量并不充足,缺乏專項基金扶持,致使思政工作者想要利用先進的新媒體設備來輔助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時,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局面。

2.教育客體受到網絡負面因素影響。網絡的整體大環境既為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大學生容易迷失正確的政治方向。網絡具有虛擬性、開放性等特點,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傳播者與接收者。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正處于形成的關鍵階段,缺少正確信息的識別與篩選能力,容易陷入誤區。部分西方媒體正是抓住大學生易受信息影響這一特點,利用網絡的多方渠道發布抹黑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不當言論,對其進行思想滲透,影響他們正確的價值判斷。其次,網絡輿論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與看法。網絡內容復雜多樣,發布門檻不高,針對某些熱點事件,個別博主或者居心不良的人往往扭曲事實、造成輿論,輿論發酵形成熱點,產生負面信息,嚴重影響大學生的想法。最后,大學生更愿意選擇生動豐富的內容瀏覽,而一些不良媒體為了吸引觀眾賺取流量,不惜胡編亂造、歪曲事實。雖然一些內容經過精心包裝看不出異樣,但實質上,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具有極大的危害。網絡的負面因素極其容易對大學生的判斷力產生不良影響,進而導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

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有待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擁有良好的平臺能夠極大地增強育人效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建設包括內容建設、形式建設和制度建設。首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內容還需進一步豐富。平臺的建設問題主要體現在內容建設質量不高、吸引力不強。[4]部分高校在內容選擇上只涵蓋了時政新聞,缺少學校自身的特色,而且未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大學生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滿足。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采用文字或者圖片,缺少新穎性,未能契合大學生的關注點。其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缺少創新。當今時代,大學生更愿意通過觀看抖音、微博等平臺關注社會問題,而部分高校的教育形式通常以微信公眾號、官網推送和直播課程為主,缺少互動,大學生也不愿意參與其中,阻礙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最后,缺少平臺管理與評價機制。雖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已經逐步建成,但是平臺的管理與評價機制并未完善,對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學生的接受程度和進一步的工作計劃都缺少清晰的認識。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的構建

為了更好解決高校網絡思政的困境,促進其良性發展,我們需要針對教育主體、教育客體和教育平臺進行加強和改進并找到合適的解決路徑,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達到立德樹人根本教育目標。

1.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具備優秀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是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首先,提高教師的媒體綜合素養。教師應該具備正確的技術認知和價值取向。[5]網絡發展是一個趨勢,思政教師應當樹立網絡教育的意識,提高自身對網絡的認識,同時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治意識,牢牢把握思想意識的主動權、話語權。其次,提升教師網絡技術應用能力[6]。一方面,強化教師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思考能力、選擇能力和處理能力,提升其對網絡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大數據的基本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在網絡技術培訓中,教師應當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新媒體,尤其在思政內容制作以及發布方面,還要具備一定的網絡技術能力,能夠熟練使用教育軟件。再次,建立教師互幫互助機制。對于網絡運用能力稍強一些的青年教師,可以幫助稍微年長的教師學習運用網絡新媒體。同樣,這些教師也可為青年教師傳授更多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驗,二者相輔相成、互助共贏。最后,建立專業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改變以往的專兼職的情況,選擇具備大數據運用能力較高、比較了解大學生情況,并能將網絡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的教師,建設成一支專業化的網絡思政隊伍。由專人負責相關事宜的開展和結果評估,以更好實現網絡思政育人的目標。

2.提高大學生思想意識與分辨能力。當代大學生應當具備正確的思想意識,這樣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筑牢大學生正確的意識形態防線。我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大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激發他們的愛黨愛國之心,讓他們能夠及時發現并且遠離錯誤的意識形態,不輕信謠言。其次,提高大學生對信息的甄別能力。網絡信息魚龍混雜,我們要培養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思辨力與判斷力,讓他們多閱讀對自身有益的內容,避免被不良信息迷惑。最后,化被動為主動,讓大學生主動學習網絡思政內容,同時家長及老師要給予他們最大程度的支持,提高其學習主動性,從而進一步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

3.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具備良好的平臺能夠有效達成育人目標、提高育人效果。首先,要對內容進行篩選。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選取實現引導正確政治方向的內容,發揮大數據優勢,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化、信息化,打造思政專家教育資源庫,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其次,采取多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目前,各大軟件媒體為人們提供了便利,同樣大學生的選擇也變得豐富多樣。高校應當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功能選擇受眾較多的平臺,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入適當的內容,可以采用小視頻結合文字的形式提升吸引力。還可以定期以網絡作業的形式,利用大數據研判和預測功能關注大學生的需求,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最后,建立完善的平臺管理與運行機制和考核制度。一方面,針對平臺可能出現的狀況設立相關的管理制度,以維持其有序運行。而且,要注重建立網絡輿情應急處理機制,防止不良思想對大學生產生影響。另一方面,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機制。為促使平臺的針對性更強、效果更好,可以采用綜合評估機制和互評機制,將大數據信息有效應用于各種制度中。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各級部門要著眼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給人們的益處和便利性,探尋其發展特征,解決其困境,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意識與分辨能力,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從而促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真正實現思政育人的新境界。

猜你喜歡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思政課“需求側”
“政治攀附”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