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表演的歷史與文化維度及跨學科對話
——“2023音樂表演研究國際學術論壇”暨跨學科系列講座綜述

2024-01-25 15:10錢仁平
關鍵詞: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音樂

錢仁平 楊 健 陸 平

內容提要: 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研究生部承辦,國際交流處、《音樂藝術》編輯部、《中國歌劇年鑒》編委會協辦的“2023音樂表演研究國際學術論壇”系列活動在上海音樂學院成功舉行,來自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代表從歷史、文化、分析與科學實證等不同角度對不同歷史與文化語境中的音樂表演展開全方位的研討交流和探討。論壇體現出了上海音樂學院“加強音樂表演研究,推進中國式音樂藝術專業博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科專業發展目標。

為促進我國音樂表演學科發展,推動音樂專業碩士與博士學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建設,推進“雙一流”建設在新文科與交叉學科等背景下的跨越式發展,在2019年“首屆音樂表演理論學科國際高峰論壇”成功舉辦的基礎上,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于2023年4月14日至16日,成功承辦音樂表演研究國際學術論壇暨跨學科系列講座。該活動由上海音樂學院國際交流處、上海音樂學院學報《音樂藝術》編輯部、《中國歌劇年鑒》編委會協辦,共設有近百人次的發言、講座與講座音樂會,涉及來自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及中國幾乎所有省級行政區域的200多名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與上屆論壇幾乎均為資深教授參與不同,本次論壇盡可能為在讀研究生和青年教師提供更多的發言機會,整體的氛圍更為朝氣蓬勃、百花齊放。在為期兩天半的時間內,不同年齡層次的中外專家學者在歷史與文化、跨學科研究方法與視角、可視化分析與具身認知、民族化與歌劇研究,以及音樂表演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等多個板塊展開全方位學術交流。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劉英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本次活動將助推我國音樂表演研究走向國際一流,并對專業碩士與專業博士的培養起到重要的理論支撐作用。

一、 海外專家講座:拓展學科前沿邊界

本次活動邀請了在音樂表演研究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七位全球頂尖學者舉辦專場講座。其中,肖邦國際鋼琴比賽評委、英國劍橋大學約翰· 林克教授(John Rink)以《從草圖到草圖:創作與表演音樂》(From sketch to sketch:composing and performing music) 為題,基于對肖邦鋼琴作品的個案研究,挑戰了音樂作品中關于同一性(identity)和穩定性(stability)的假設;在指出樂譜與手稿的暫時性與不完整性的同時,對表演者將音樂符號在聲音和時間中 “活”起來所需的創造性投入展開闡述,并認為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修正過程。美國羅切斯特大學伊斯曼音樂學院喬納森· 鄧斯比(Jonathan Dunsby)教授則以《音樂可逆性的兩個案例研究》(Two case studies in musical reversibility)為題,通過對勃拉姆斯《G大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Op.78i)與韓國作曲家陳銀淑在20世紀90年代創作的《離合詩 — 文字游戲》中第五樂章“Domifare S”這兩個風格迥異案例的分析,探討音樂中時間的局部可逆性問題。在歌劇表演研究方面,美國密蘇里大學威廉· 埃弗里特(William Everett)教授以《蓬帕杜夫人》(Madame Pompadour)為例,指出在音樂戲劇的體裁中,翻譯的理念可以有多種形式。翻譯的過程可能包括表演語言的轉換,根據當地與特定體裁的規范進行的聲樂風格轉換,根據當地習慣及特定表演者,進行關于定型角色類型的相關重新思考及從記譜到聲音的轉換等。

劍橋大學尼古拉斯· 庫克教授(Nicholas Cook)與墨爾本大學簡· 戴維森教授(Jane Davidson)的講座均帶有較強的社會學視野。庫克教授在題為《音樂也重要》(Performance matters)的講座中指出,音樂中大部分個人的、人際的和社會性的意義都是譜面音符無法體現的。如音樂被定義為表演而非記譜,那么其核心社會作用就在于創造相聚;而新冠疫情蔓延給音樂在社會上的作用帶來了新的啟示,即使人們身體上相互隔絕,不能接觸彼此,但也可被音樂所觸動,音樂由此具有了人格品質及推進社會發展的潛力。作為音樂表演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戴維森教授首先對自己以問題意識為引領的學術歷程進行了總結,然后介紹了近期完成的《關于某古典室內樂系列表演者、觀眾與場館員工體驗的案例研究》(A case study of performer,audience and venue staff experiences of a classical chamber music series),探索專業室內樂音樂家、場館及出席觀眾之間的微觀(人際的)與宏觀(機構的/文化的)體驗。結果表明,“合奏的藝術”是一個分布式的過程,依賴于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較為重要的互助業務往來。

除上述幾位任職于綜合大學的資深學者外,本次活動還邀請了兩位“70后”中青年專家維爾納· 格布爾教授(Werner Goebl)與阿倫· 威廉蒙教授(Aaron Williamon)。兩人分別來自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RCM),且各自掌管著享有國際盛譽的音樂聲學系—維也納聲音風格研究所(Institut für musikalische akustik—Wiener klangstil,IWK)和表演科學中心(Centre for Performance Science,CPS)。格布爾教授團隊主要介紹了他們近期承擔的奧地利科學基金項目《維也納的標志性聲音:量化分析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Signature sound Vienna:quantifying the signature sound of the Vienna Philharmonic’s new year’s concerts),采用可發現、可獲取、可互操作及可重復使用(findable, accessible, interoperable, and reusable,FAIR)的數據管理模式來探索這一著名文化名片的全方位特征,并借此助力數字音樂學與表演科學的突破性發展。而威廉蒙教授則在題為《發展和強化音樂卓越性的跨學科視角》(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developing and supporting musical excellence)的講座中,首先梳理了表演科學領域的最新動態,隨后指出音樂教育者、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應提供把身心健康問題整合于專業音樂訓練之中的支撐性環境,并展示最新升級的表演模擬器(performance simulator)等相關設備。兩位教授的講座,不僅對如何將前沿科技手段有效運用于藝術實踐與提升音樂生活水平具有參考價值,更對我國一流音樂藝術院校如何從體制上支持新文科、交叉學科與傳統學科的創新融合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二、 主題發言:探索學科發展內涵

在海外學者關于拓展學科邊界的講座基礎上,國內十余位專家的主題發言涵蓋了音樂表演研究的各個方面。

從音樂表演的歷史、分析與文化維度來看,哈爾濱音樂學院楊燕迪教授的發言《音樂表演研究的歷史維度及相關反思》首先回顧了音樂表演研究近年來的發展歷史,肯定了國內青年學者在引進西學與研究方法拓展等方面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隨后楊燕迪教授介紹了其對于古爾德、切利畢達克、傅聰等幾位大師的個案研究,并指出現存海量音像資料對研究者梳理各行當藝術家表演歷史的重要性。上海音樂學院蕭梅教授與上海師范大學李亞副教授以《再論音樂人類學的表演研究》為題,在系統梳理中西音樂人類學的表演研究基礎上,就其話語譜系在學科史的脈絡與發展給出定位,提出“身體在場”對音樂人類學研究的重要性,并追問經由感覺呈現的文化經驗和認知模式等相關問題。上海音樂學院李詩原教授在《聲音的文化形象及其文化沖突》的發言中指出,音樂創作和表演從本質上說是對聲音的把控,因此須充分認識和把握聲音所固有的文化形象,并力圖避免音樂所塑造的文化形象與音聲固有文化形象之間的文化沖突,而中國當代音樂創演中存在大量因無視聲音文化形象而造成的內在文化沖突現象,值得討論或反思。上海音樂學院鄒彥教授的發言《自東徂西、殊方同致—德勒茲哲學視域中的中西音樂表演觀念》采用法國哲學家德勒茲的部分理論,分析復雜多樣的當代音樂表演現象,進而提出多元是未來音樂表演實踐的趨勢,每一位演奏者都應努力“畫出”屬于自己的逃逸線。

在偏向于科學實證研究的方法論層面,上海音樂學院李小諾教授在題為《音樂表演多覺統合聯動與腦機制研究》的發言中,結合實例說明音樂表演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綜合而復雜的生理 — 心理過程,以身體有機運動的方式展現音樂的表現性;為此,大腦通過對運動及多重知覺功能的整合,完成音符符號體系(如旋律、節奏、調性、結構等)解碼、句法加工、音樂語義記憶等復雜功能。哈爾濱音樂學院宋蓓教授在其近期研究《音樂表演活動中的人際交流與互動機制》中采用功能近紅外光譜成像(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um instrument,fNIRS),以及超掃描(Hyperscanning)技術,測量合唱過程中兩位被試的大腦同步,結果明確發現參與者之間存在腦間交互現象,且被試者本身的音樂素養,包括音樂記憶能力、對音樂和節奏的感知與模仿能力等在腦間互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央音樂學院周全教授的發言《音樂表演速度(時間性)分析的理論與意義》,梳理近年來音樂表演相關研究的進展與得失,提出一套關于演奏速度分析的理論框架,可以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演奏中速度和速度變化,并為音樂分析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論基礎。上海音樂學院洪丁副教授在題為《從范式反轉到視界融合:音樂表演研究的方法論反思》的發言中,首先從學術史的角度回顧音樂表演相關研究的發展歷程,指出從阿德勒體系的音樂學框架中衍生出的主要是“對音樂表演的研究”,而從音樂人類學體系中延伸出的則是“關于音樂表演的研究”,并進一步反思總結了從歷史與哲學、音樂分析、科學實證等不同角度研究音樂表演的利弊得失。

本次論壇有多個主題發言涉及歌劇表演話題。其中,中國音樂學院康嘯教授以《反派丑角在中文歌劇誕生之后》為題,通過實例分析指出在中文歌劇中,丑角往往與反派相結合而形成“新行當”,但隨著歌劇類型化發展,反派丑角在經歷了崎嶇成長或逐步消失的道路后,成為當今歌劇創作的一個痛點。中國海洋大學鄒威特教授的發言《歌劇〈茶花女〉的表導演研究—1994年倫敦皇家歌劇院版的“傳統”與2015年薩爾茨堡音樂節版的“現代”》深入分析了歌劇文本舞臺化呈現的兩種傾向:遵循“傳統”觀念忠實地再現歌劇文本的時間、地點、人物;或是穿越時空,讓某些傳統歌劇在“現代”觀念引導下充分展現當代人的生活與情感。浙江師范大學李晶教授在發言《歌劇現代制作的符號化傾向—以策姆林斯基歌劇〈侏儒〉為例》中從現代制作的角度切入,展開多版本的比較分析,指出歌劇現代制作符號化傾向對傳播與接受的重要意義。長春人文學院韓彥婷教授則分享了《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歌劇教學的實踐探索》,認為歌劇學的學科屬性、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質量與新文科建設的邏輯契合,決定了其作為打開高校傳統聲樂教學局限的突破口。

此外,不少學者還作了關于中國傳統音樂、民族音樂及西方音樂本土化的專題研究匯報。例如,浙江師范大學郭克儉教授在《中國傳統音樂表演話語“潤腔”研究六十年》中指出,雖然“潤腔”半個多世紀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但距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廣博的音聲外延、豐厚的學術底蘊和強大的理論張力,還遠遠不夠,值得在未來作進一步的研究。南京藝術學院王曉俊教授的《論中國民族樂器“技法母語”的學理內涵》指出,中國民族樂器“技法母語”是喚起記憶、構建民族乃至國家認同的重要媒介,也是當今中國民族音樂價值重估與學理重建的根本依據。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李祖勝教授在其發言《生命律動的藝術顯現:二胡揉弦技法分類的學理闡釋及其頻譜實證研究》中,嘗試采用頻譜分析來揭示二胡揉弦技法分類的藝術規律,啟發音樂表演專業藝術碩士探索以唱奏技法為研究對象,打破“作品歷史背景+作品分析+表演處理”的慣用寫作套路。上海師范大學劉洪教授在《音樂表演學派的“民族化”與“本土化”》的研究中則通過對歐洲、美國及中國百年來小提琴藝術的歷史考察,指出小提琴學派在中國的“本土化”不僅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更是“中國樂派”整體發展進程中緊密相關的構成部分。

三、 分組論壇:表演研究的延伸與應用

本次活動的分組論壇發言者主要是各大高校的在讀研究生與青年教師,其參會論文大都是對國內外專家已涉及話題的延伸與拓展。例如,在歷史表演風格方面,哈爾濱音樂學院的朱苑寧、上海光啟音樂進修學校的朱云及西南大學的常聞皓均對巴洛克時期、特別是巴赫的音樂表演風格展開深入剖析;在研究方法層面,前兩者偏向于哲學美學與歷史文獻梳理的方法,而后者更多地采用科學實證的手段。中央音樂學院的劉黛妮與西南大學的王媛媛則分別向前和向后拓展,應用歷史表演的相關理念方法展開研究。前者探討了中世紀音樂演奏中的復原、重構與當代演繹問題,而后者分析了現代鋼琴家對于肖邦“非常規”指法記號的理解與詮釋。在中國傳統音樂方面,上海音樂學院的劉婷婷在發言中,創造性地把歷史知情表演(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HIP)的西方概念運用到對《二泉映月》的理解與詮釋中。云南大學的劉睿與李建民、濟寧學院的白潔分別從結構性敘事、歷史傳承等角度,梳理傳統音樂表演的民族志書寫問題。華南師范大學的仲立斌與廣西藝術學院的秦棟各自涉足戲曲表演與“禮樂同構”問題。江漢大學的胡萍與劉熙,以及山西藝術職業學院的王珂分別嘗試把中國傳統文化運用于當代室內樂的創演和器樂教學中。

在歌劇與聲樂表演研究方面,上海音樂學院的賈佳子、徐曉玉與廈門大學的林晨分別從舞臺呈現與鏡頭呈現、歌劇音樂指導及交織表演文化(interweaving performance cultures, IPC)等角度探討中外歌劇的排演問題。中國音樂學院的劉旭光對近十年來的數百篇民族聲樂理論研究文獻進行綜述回顧。哈爾濱音樂學院的王佳男梳理總結了喻宜萱(1909—2008)對中國聲樂藝術的貢獻。寧波大學的陳帥從科學角度探討聲樂教學中“運動傷害”問題。在鋼琴演奏與教學研究方面,上海音樂學院的楊丹赫分享了其關于美國專業鋼琴教育行會之運營模式與學術熱點的研究;劉穗通過德勒茲的哲學理論,探討肖邦《幻想即興曲》在演奏“重復中的差異”;南京藝術學院的金晶則分析了肖邦《第一敘事曲》在電影《鋼琴家》中的應用。河北大學的劉熙盈提出在“雙增”背景下拓展青少年鋼琴學習曲庫的建議;華東理工大學的唐純探討了舒曼早期鋼琴作品中的“蝴蝶”意象;湖北文理學院的趙勇研究了在多重人文身份視域下江文也鋼琴創作中的民族性基因闡釋問題。

偏向于科學實證的可視化分析方法與具身認知問題在分組論壇中也有大量涉及。例如,上海音樂學院的張珊借助頻譜分析等方法,探討哈薩克族樂器斯布孜額的雙聲結構及其表演研究;浙江師范大學的李偉彤和廣州大學的胡蝶通過可視化方法分別分析了中國聲樂作品中的唱詞音聲與演唱風格問題;河南師范大學薛碧蕓綜合運用Vmus.net等工具梳理總結孫以強的鋼琴藝術特征;中山大學的蘇瑩瑩與上海音樂學院的周曉玲分別探討了創作與表演及音樂教學中的具身認知問題。除此以外,分組論壇中還有一些較為個性化的專題研究,例如東北石油大學的楊育林分享了其在中外比較視域下,對高校古典吉他專業教育改革的實踐研究;淮南師范學院的胡曼麗探討俄羅斯聲樂浪漫曲中的意境交融與民族情感滲透問題;江漢大學的胡婷婷指出“自然”審美思想在古箏演奏中的體現與運用;上海音樂學院的李宜蒨考證梳理了古箏演奏家梁在平(1910—2010)的生平與著作;華南師范大學的江媛解讀美國鋼琴演奏博士的培養體系;武漢音樂學院的李怡霖與陳陽比較剖析了《表演的藝術》(The art of performance)與《古典與浪漫的表演實踐》(Classical and romantic performance practice)兩本論著中關于演奏速度的表述,再次強調速度相關研究的重要性。

四、 講座音樂會: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作為特色單元,本屆論壇共舉行四場講座音樂會,九位主講人攜不同論題,從不同視角,分享其最新研究成果?!爸v座音樂會”這一形式極具音樂表演研究的學科特色,一方面延續著傳統講座的學術性與專題性,另一方面又增添了音樂會的藝術性與直觀性。本屆論壇的講座音樂會,既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關注,又有對西方音樂經典的新解重構,還有原創音樂作品的展演與剖析,以及跨學科多元藝術表現形式的探索。其中,上海音樂學院趙維平教授擔任主講的《唐代音樂的復原及其音樂重構問題》在明確古代音樂的歷史背景、所用樂器及樂譜形態的基礎上,以嚴謹切實的態度面對古樂復興。經過多年努力,團隊搜集了近兩萬頁的高清樂譜,并先后復原四弦曲項琵琶、五弦直項琵琶、箜篌、橫笛、羯鼓等30余件樂器。講座音樂會上,音樂家以多首古曲展示古樂復原的初步成果,該項研究對打破中國古代音樂史長期以來作為“無聲音樂史”的局面具有重大意義。

上海音樂學院青年教師、在讀博士生陸平以貝多芬《A大調鋼琴奏鳴曲》(Op.101)為例,探討《音樂表演視域下的貝多芬晚期風格若干面向》,從音樂表演自身的視域屬性出發,以“結構的重建”“技法的重拾”“樂思的重塑”等具體手法觀察作曲家、作品、表演者和聆聽者之間的深層次關系,并借助手稿、樂譜、錄音、樂器等介質與現有研究成果形成共振效應,揭示貝多芬晚期風格的藝術價值。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后顏夢嬌的講演題目為《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義鋼琴作品的詮釋路徑》,以音樂表演為導向展開研究,分析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義時期的代表作品《A調小夜曲》的文本、樂譜、錄音版本及相關演奏家的采訪,展現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義時期鋼琴音樂的復雜性和多面性,理解其音樂語言與多維度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為鋼琴表演者的詮釋決策提供有效路徑。海南師范大學青年教師林詠瑜以美國作曲家羅奇伯格的《50首隨想變奏曲》為對象,探討羅奇伯格創作于1970年的小提琴作品如何以“組合藝術”技法融合巴洛克、古典、浪漫、現代等不同音樂風格,并結合現場演奏解析部分變奏的風格引用問題。

上海音樂學院崔嵐副教授的選題聚焦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挑選三首德彪西早期藝術歌曲《星夜》《美麗的黃昏》《皮埃羅》,以鋼琴演奏家和聲樂藝術指導的雙重身份,從作品的背景、流派、詩詞、語音、結構、和聲、調性等方面論述合作鋼琴演奏的“渲染”手法。其與女高音歌唱家的現場合作表演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術觀點與藝術理念的傳遞更加生動。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胡庭銀的《管風琴藝術學科建設在中國》從音樂教育角度出發,對比中國音樂院校與歐洲音樂院校管風琴演奏專業課程的設置情況,闡述各國管風琴藝術的風格特點及在我國的演出和教學現狀,剖析其發展道路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供參考的建議。

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后陳卉的講座音樂會關注當代中國鋼琴作品中“韻”之表達,結合其原創鋼琴組曲《樹II》,從音樂創作分析與鋼琴演奏的雙重視角,探尋如何“自己寫自己、自己彈自己”,進而解讀當代中國鋼琴作品中創作意念、思路及創作手段的獨特性。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艾鵬飛以其與一位古琴演奏家共同創作的二重奏《和鳴》為例,觀察在音樂表演和當代創作中的文化色彩?;谘葑嗾咭暯?,通過現場表演,輔以演奏直觀感受和創作客觀意圖,力圖使音樂本身實現自我表達,闡釋用音樂打破文化壁壘的可能性。武漢音樂學院馮欣欣副教授以“音畫視聽會”的形式探索音樂表演的跨媒介表達,致力于視聽藝術匯聚的創作與表演,體現出藝術與科技、文化之間的互動與交融,使其不只停留于帶有視覺裝飾的音樂表演形式,而上升為帶有創造性的音樂演繹方式。

五、 專題研討:音樂表演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

音樂表演專業碩士與專業博士的培養是本次論壇的重點話題,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論壇主席廖昌永教授在書面致辭中特別指出:“要通過音樂表演研究的學科發展來推動中國式音樂藝術專業博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睂@一問題,有三位專家進行了專題發言,另有十余位專家學者參加專題研討。曾長期分管研究生工作的上海音樂學院原副院長華天礽教授認為,應充分重視表演專業藝術史的課程建設,例如弦樂藝術史、管樂藝術史、聲樂藝術史、鋼琴藝術史等等,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綜合素養,拓展其在音樂聲學與樂器聲學等方面的知識面。在上音長期擔任研究生學位論文指導課程的劉紅教授指出,音樂表演專業博士生的培養與學習應首先認清不同的國情和實情,才有利于把相關的事情做好;在我國音樂院校教師普遍要求博士學位的大背景下,專業博士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具有豐富理論修養與卓越研究能力的大學教師,而不是演奏(唱)家;基于這一共識,學位論文的寫作能力訓練應成為重中之重。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副主任高拂曉教授也認為音樂表演專業博士生培養應貫徹學術性思維、培養研究精神;主張通過改革傳統課程模式,以跨學科合作的方式實現理論學習向實踐運用的轉化;同時課程設置和具體教學環節應體現思維能力訓練,并建立以舞臺表演呈現為導向的教學思路。

在專題研討中,上海音樂學院馮磊副院長首先提出兩點看法,其一是站在既與國際接軌又有中國特色的高度,進行中國音樂表演專業博士培養的頂層設計;其二是對專業型與學術型博士的區分具有相對性,要站在人一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尺度上來規劃培養計劃的制定。在先前主題發言的基礎上,哈爾濱音樂學院院長楊燕迪教授在專題研討中又進一步補充,認為音樂表演專業博士要設置明確和規范的學位評價規格,專業技能、藝術呈現和理論能力并重,畢業音樂會有學術規格,包括風格、表演形式(例如與樂隊合作的協奏曲)等要素。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原主任張巍教授認為,當務之急是對最新學科目錄調整進行全面深入的解讀,再基于不同地區與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差異,以及碩、博之間的學術層級差異等方面做好頂層設計。上海音樂學院學報《音樂藝術》副主編李詩原教授特別強調表演專業論文的寫作范式問題,認為目前音樂表演方面論文模式化的情況較為嚴重,且沒有把研究問題充分落實到實踐層面,盡管各刊物均支持表演研究的發展,但一定程度論文發表依然困難。

對于各位專家的不同觀點,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國務院學科評議組秘書康嘯教授認為,當前的學科目錄調整及專業博士學位的設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正表演藝術家與理論家“錯行”的問題;當然,未來的專博培養仍要遵循學術與專業兩手都要硬的原則,大家也已基本形成“上海共識”。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施忠教授與華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鄭艷教授不約而同地提到,在美國音樂藝術博士(Doctor of musical arts,DMA)培養體系啟發下,加強音樂分析與音樂表演之間緊密聯系的重要性;此外,鄭艷還提出借助社會資源與行業導師力量開放辦學的設想。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院長王曉俊教授基于先前擔任研究生處領導的經驗,進一步提出兩點意見:一是研究生招生目錄的調整具有明顯的就業導向;二是導師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特別是論文寫作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很多專業導師并沒有充分發揮積極性。最后,上海音樂學院音樂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小諾教授強調,要站在音樂表演者的立場上去構建音樂表演專業博士的培養體系,特別是課程體系;而音樂心理學對音樂表演專業發展具有較為有利的支撐作用,因為人的任何行為都是心理活動的結果。

結 語

本次音樂表演研究國際學術論壇暨跨學科系列講座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2023年不僅是疫情后國際學術交流基本恢復正常的第一年,同時也是音樂表演研究(musical performance studies)作為帶有鮮明新文科特征的交叉學科領域被全面引入中國的第十個年頭。在此期間,中國的青年學者已通過海外留學、譯著譯文,以及國際參會、論文發表與獲獎等方式實現了研究水平的跨越式發展,并由原先以單向引進學習為主逐漸轉為雙向學術交流及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本次論壇讓國內外學術名家與青年學者們匯聚一堂,共商學科發展大計,成為歷年來規模最大、國際化與普及程度最高的同類活動之一,標志著中國的音樂表演研究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本次論壇有較多在讀研究生與青年教師共同參與,以論文宣講或講座音樂會等形式展現了年輕人特有的才華與活力,顯示出音樂表演研究在中國未來的巨大發展潛力。通過本次活動發現,該領域目前還存在諸問題,有待今后解決:例如,國外專家講座中所提到的一些尤為適合中國音樂院校借鑒的“表演科學中心”等跨學科資源整合方式,暫未得到體制化支持;同時,國內專家主題發言中所涉及的諸如課程體系改革等方面的提議,也較難得到落實;在分組論壇的部分青年學者發言中,能看到缺乏針對性研究范式指導的盲目自發行為;而在講座音樂會中,則明顯存在缺乏表演研究相關問題意識,僅停留在普及講演層面的情況。此外,在音樂表演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面,從對新版專業目錄的解讀到人才培養定位目標等諸多方面,專家們依然存在不少爭議與分歧。但可以肯定,在未來全面推進中國式音樂藝術專業拔尖人才培養進程中,基于本次活動的長遠影響,遺留的問題均能得到圓滿解決。

猜你喜歡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音樂
上海音樂學院來我??疾旖涣鞑⑴e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田教授種“田”為啥這么甜
劉排教授簡介
“當代”或是期待?——2016上海音樂學院第九屆“當代音樂周”回思
希望的回響——評“春天的律動Ⅲ”上海音樂學院民樂重奏合奏音樂會
《海上·音》大型原創音樂劇在上海音樂學院上演
音樂
音樂
秋夜的音樂
恐怖的教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