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東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商務泰語教育探索與實踐

2024-01-27 13:41蘭宇一張倩彭波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跨文化交流東盟

蘭宇一 張倩 彭波

摘?要:中泰兩國一直以來都是各自重要的貿易合作伙伴,中泰貿易額一直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商貿合作的不斷深化,商務泰語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了適應東盟商貿活動的需求,面向東盟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商務泰語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通過訪談、教學活動評估和小組討論三組樣本分析,探討了泰語專業學生在學習商務泰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人才市場對于商務泰語教學的要求,提出了商務泰語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商務泰語;跨文化交流;泰語教學;東盟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21

0?引言

中國和泰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一直都非常密切,中國是泰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之一,泰國也是中國在東盟國家中的重要貿易伙伴之一。中泰貿易額在過去幾年中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中泰之間的主要貿易商品包括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化工產品、農產品、礦產品和紡織品等。中國向泰國出口電子產品、機械設備、汽車零部件、鋼鐵等,而泰國向中國出口大米、橡膠、食品、木材、魚類等。除了貿易往來,中國企業也在泰國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中國企業在泰國投資領域涵蓋了能源、基礎設施、制造業、旅游業和房地產等。中泰之間的貿易往來持續增長,兩國在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方面有著廣泛的合作潛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中國面向東盟的橋頭堡,在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廣西位于中國的西南部,與東盟國家接壤,與越南、老撾等國家交界。這使得廣西成為中國連接東盟的重要門戶和橋梁,便利了貿易、投資和人員往來。廣西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的重要節點,其中南寧和欽州兩個城市設有中方的自貿區,為東盟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提供了便利,廣西積極推動與東盟國家在貿易、農業、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加強雙方的經濟聯系和互利共贏。廣西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與東盟國家有著相似的民俗和文化傳統。通過文化交流活動、教育合作和旅游交流,廣西促進了與東盟國家的人文交往和文化合作,增進了雙方的相互理解和友誼。鑒于這樣的形勢與社會環境,東盟小語種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因中泰兩國貿易、經濟、文化交流不斷增多,商務泰語在東盟商貿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

1?商務泰語課程在面向東盟的商貿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商務泰語課程在面向東盟的商貿活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提高了學習者的溝通能力,培養了談判技巧,增進了對泰國市場的了解,并培養了文化敏感性。通過學習商務泰語,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東盟商貿環境,促進商業合作的順利進行,并在與泰國商務伙伴交往中建立持久的商業關系。

1.1?提升溝通能力與談判技巧

商務泰語課程幫助學習者掌握泰語的基本詞匯、語法和表達方式,提高他們與泰國商務伙伴之間的溝通能力。通過掌握商務泰語,學習者可以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需求和建議,避免溝通誤解,增強商務合作的效率和順利性。

商務泰語課程通常包含與商務談判相關的課程內容,幫助學習者了解泰國商務文化和談判習慣。學習者將學習如何在商務談判中使用適當的語言和禮節,如何處理談判中的難題和爭議,學會靈活運用商務泰語達成雙方的共贏。

1.2?增進市場了解,增強文化敏感性

商務泰語課程內容中包括了與商貿市場相關內容,學習者將學習有關泰國市場的知識,包括消費者行為、市場趨勢和法規要求等。這將有助于學習者更好地理解泰國市場的特點和機會,為商務決策提供基礎信息。

商務泰語課程還注重培養學習者對泰國文化的敏感性。學習者通過課程學習,了解泰國商務文化中的禮節、價值觀和商業慣例,以及如何在商務場合中展示尊重和合作精神。這種文化敏感性有助于學習者在與泰國商務伙伴交往時建立信任,避免文化沖突,在商業合作中取得成功。

2?高校東盟小語種專業及泰語專業學生就業形勢分析

2.1?東盟小語種人才仍存在缺口

2.1.1?東盟小語種學習者人數相對較少

東盟小語種學習者人數相對較少是導致東盟小語種人才需求出現缺口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東盟小語種相對于主流語種來說,使用范圍較窄,學習資源和機會相對較少,因此學習者的數量相對較少。

學習者數量的不足導致了東盟小語種人才的供應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形成了人才需求與供應之間的缺口。許多企業和組織在開展與東盟國家的商務往來時,需要能夠流利使用東盟小語種的人才,以便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和商務合作。然而,由于學習者的數量不足,缺乏掌握東盟小語種的人才,導致了市場上的供需矛盾。

2.1.2?東盟小語種人才的競爭優勢

廣西壯族自治區吸引了許多跨國企業和外資機構的投資,這些企業和機構在與泰國的經貿合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泰語專業畢業生可以在這些企業和機構中找到就業機會,從事與泰國相關的商務、文化交流、市場營銷等工作。廣西作為面向東盟的橋頭堡,與泰國之間的經貿聯系更為緊密。泰語專業畢業生在廣西地區有機會在與泰國相關的貿易、投資、旅游等領域就業,如參與中泰商務談判、擔任翻譯或商務助理等職位。廣西地區注重與泰國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泰語專業畢業生可以在廣西地區的文化交流機構、教育機構、語言培訓中心等地找到就業機會,從事教學、文化交流活動組織、翻譯等工作。

2.2?泰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

泰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尤其是在與泰國相關的行業和領域。泰語專業畢業生掌握了泰語的語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在跨國公司、國際機構和外資企業等從事商務溝通、商務翻譯、商務協調等工作。他們能夠幫助企業處理與泰國合作伙伴的溝通和交流問題。泰國作為熱門旅游目的地之一,為泰語專業畢業生在旅游業和文化交流領域提供了就業機會。他們可以在旅行社、文化交流機構、旅游局等從事導游、文化交流活動組織、旅游推廣等工作。語專業畢業生可以在教育機構、語言培訓中心和翻譯公司等領域從事教學、翻譯和口譯等工作。他們可以擔任泰語教師、翻譯員或口譯員,為各種跨文化交流提供支持。

2.3?廣西高校泰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廣西高校在泰語專業的設置上較為豐富,提供了涉及語言、文化、翻譯和商務等方面的課程。課程設置包括泰語語言學習、泰國文化、商務泰語、口譯和翻譯等內容,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和專業能力。在泰語專業的實踐教學和交流項目方面,一些高校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實習、交流和志愿者活動,提供實踐機會,幫助學生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但與泰國的實際接觸和交流機會可能還有待加強。部分廣西高校在泰語專業的就業指導方面比較重視,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職業規劃和實踐指導。就業情況方面,泰語專業畢業生在廣西地區可以在與泰國相關的行業和領域找到就業機會,如外貿、旅游、翻譯和文化交流等。

3?商務泰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路徑

3.1?中國學生在商務泰語應用與學習中的問題

3.1.1?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對商務泰語當前的學習效果進行分析

中國學生在商務泰語的應用不僅體現了學生的形象和語言能力,還反映了高校商務泰語教學的質量。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運用畢業生訪談、課程作業抽樣和小組討論等3種方式,重點研究了中國學生在商務泰語應用方面的問題。

第一組研究樣本是泰語專業的畢業生,在國有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工作的泰語專業畢業生中選取了8名學生,采用訪談的方法,了解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商務泰語應用存在的問題和企業對商務泰語人才的具體需求。

第二組研究樣本是選取20名高校泰語專業在校學生,通過對學生學習和教學活動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對考試成績、學習活動報告、課堂內外的書面與口語練習成績以及對學生進行商業情景對話錄像的分析,根據教學評估標準將學生分為以下4類:

(1)語言學習困難類(教學評估得分在0~65分之間)共5名學生,每人提交6份作業;

(2)學習成績合格類(教學評估得分在66~75分之間)共5名學生,每人提交6份作業;

(3)學習成績良好類(教學評估得分在76~85分之間)共5名學生,每人提交6份作業;

(4)學習成績優秀類(教學評估得分在86~100分之間)共5名學生,每人提交6份作業。

根據學生學習商務泰語課程的作業完成情況,抽取了這些學生的120份課程作業,包括書面作業和口語交流的相關記錄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對作業中的錯誤進行數量分析,了解學生在商務泰語課程學習過程中的難點。

第三組研究樣本是隨機選取10名高校泰語專業在校學生和3名泰語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總結出泰語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3.1.2?商務泰語學習效果分析結果

(1)對泰語專業畢業生的訪談結果。

通過對第一組樣本的訪談,高校泰語專業畢業生與泰語教學專家均提出了泰語商務情境的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并就泰語在商務背景下的教學和學習的必要性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商務泰語的教學應側重于7個語境:工作場所語境、服務業語境、商務談判與磋商語境、商務旅行語境、商業貿易語境、投資語境和商務禮儀與用語。受訪者普遍認為,針對特定的語境和目標進行的商務泰語教學,結合相關職業領域的背景進行的語言能力培養,能夠在短期內收效顯著,并能夠促使學習者將其應用于職業實踐中。

在泰語的商務情境中,對于商務禮儀和文化知識的理解也非常必要。由于中國與泰國在地理特征、社會形態和經濟情況各方面均存在差異,中泰兩國社會的宗教信仰、價值觀和文化也有所不同,重視商務泰語中商務禮儀和文化的方面內容的學習,有助于提升商務泰語應用的效能。在與泰國人進行商務洽談與溝通合作時,應充分考慮文化和社會之間的差異,并深入了解泰國商業組織的特性,以及泰國各個地方的傳統文化和泰國人的工作方式。在進行商務泰語教學時,可以加強學生在特定情境下的溝通能力,提高泰語專業畢業生對于就業市場的適應能力。

(2)對高校泰語專業在校學生教學活動評估的結果。

根據對第二組研究樣本的教學活動效果評估,發現商務泰語口語技能存在的問題和錯誤最多,其次是翻譯能力的問題。在與泰國人溝通與協調商務活動和工作的過程中,80%是使用口語,包括聽、說和翻譯;20%應用的是書面寫作與閱讀的能力。通過檢查學生的作業,發現學生在商務泰語寫作與拼寫方面存在以下問題:①拼寫不準確,包括輔音、元音、音調標號和符號使用不正確;②選擇的詞語類型不正確,對詞類和泰語的基本語法規則理解不到位;③使用廣義或狹義詞語不準確,存在含義模糊或詞義改變的情況;④句子間距或語音停頓不正確,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導致語義發生改變。

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喜歡商務泰語口語的學習,其次是聽力技能的學習,不喜歡閱讀與寫作。商務泰語作為一種特定領域的專用語言具有自身的特點:①用簡潔而準確的詞匯傳達簡明的意義;②使用具有明確含義、不重復和不混淆的詞語;③使用積極正面且富有誠意的措辭,以促進激勵商業活動;④使用流暢、優美的成語;⑤溫和有禮,以促進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商務泰語的學習活動中,中國學生應重視商務泰語的特點,注重培養聽力、口語、閱讀、寫作和翻譯技能,同時擴充商務泰語詞匯和基礎知識,了解泰國與中國之間的各個行業和不同類型的商業。這對于泰國和中國之間的商業交流至關重要。

(3)師生小組討論結果。

在小組討論中,泰語專業的在校學生與教師均認為,商務泰語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泰語基礎知識和充分的語言技能訓練。他們認為解決寫作問題的方法是采用綜合教學方法,包括在課堂上運用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對課程進行補充,并通過語言俱樂部或其他途徑提高4種語言技能,并將語言應用于各個學科中,以促進閱讀和各類寫作活動。此外,母語和學生所在地的方言對于商務泰語的習得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些特定的社群或民族群體擁有與泰語非常相似的地方語言或發音。在最初階段,這可能會讓學生在學習泰語的進程中進展很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發現有些詞雖然相似,但發音卻不同,常常導致發音錯誤,嚴重影響了商務交流形象的建立。

3.2?面向東盟跨文化交際培養的商務泰語課程教改革措施

為了培養適應東盟商貿活動需求的人才,面向東盟的商務泰語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將實踐導向作為教學改革的核心,通過將商務泰語教學與實際商貿活動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商務環境中學習和應用所掌握的語言技能。通過案例分析、模擬談判和商務演練等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培養實際操作能力,更好地適應商務交流的需求??缥幕浑H能力是面向東盟商貿活動的關鍵要素,因此,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通過教授泰國商務禮儀、文化習俗和商務溝通技巧,學生將能夠更好地適應跨文化商務環境,并有效地與泰國商務伙伴進行交流。面向東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商務泰語課程教學改革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3.2.1?拓寬教學內容,實踐導向教學

開發和增補課程,著重于增加內容和擴展學習活動,包括特定學生群體的課外小組活動,其目標是針對特定主題內容、教學方法和各種教學媒體進行制定和計劃,特別是通過系統化的方式,以使學習者能夠豐富學習經驗、開發特定領域的學習能力,并加強與當前社會需求相一致的實踐能力。除了語言技能的培養,商務泰語課程應擴展到商務文化、商務禮儀、商務談判和商務溝通等方面的教學。這將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與泰國商務環境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與實際商務活動結合起來,通過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商務項目等實踐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模擬或真實的商務場景中鍛煉跨文化交際能力,并提高解決問題和決策能力。

3.2.2?跨學科合作,豐富教學手段

與其他專業或學科進行跨學科合作,例如國際商務、國際關系或文化研究等。通過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跨文化交際的問題,并獲取更全面的知識和技能。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和程序軟件來開展教學活動,例如使用微信程序,用于錄音并重復播放以檢查聽力;騰訊會議程序用于會議交流和跟進工作成果;還有一些新興的AI小程序,也能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滿足對話式學習訓練的需求。

3.2.3?強化文化意識和學習,實習與實踐項目相結合

通過教授泰國的歷史、文化、價值觀和社會習俗等內容,增加學生對泰國文化的了解和認知。同時,引導學生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行比較和分析,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商務實習和實踐項目,讓他們在真實的商務場景中鍛煉和應用所學的商務泰語技能。與企業、商會和外貿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提供學生實習和實踐的機會。通過與企業、商會和外貿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真實的商務場景中鍛煉和應用所學的商務泰語技能;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商務實習、交流和實踐項目,提供實踐機會。這些實踐活動可以在泰國的企業、機構或組織中進行,讓學生在真實商務環境中運用商務泰語和跨文化交際技巧。

4?結語

商務泰語的教學應與社會、經濟和技術進步的變化相一致,特別需要考慮到泰國商務語言的特殊性,作為被視為一種有特定目的語言,用于在商務環境中的溝通、協調和從事商業職業。高校在泰語教學活動中應該加強師資培養和教師交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商務實踐經驗。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實踐經驗對于學生的教學質量和實際能力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建立有效的評估和反饋機制,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定期評估,并提供針對性的反饋和指導。這有助于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進行針對性地改進和提升。

參考文獻

[1]蒲麗靈.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泰語專業境外實習教學探索[J].高教論壇,2021,(10):4246.

[2]廖民生.海南自貿港人才需求視角下東盟小語種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高教學刊,2023,(17):1620.

[3]林靜怡.泰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J].時代教育,2018,(4):136137.

[4]Rattapon?Incharroen,張顯春,張倩,等.旅游教育共同體協同育人機制效果評價——基于泰國院校的實證研究[J].旅游論壇,2022,15(3):113122.

猜你喜歡
跨文化交流東盟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跨文化交流中的商務英語語用學能力培養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