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育人 研教結合 鍛造良師
——化學專業師范生優質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路徑研究*

2024-01-29 13:13廖立敏周文俊
云南化工 2024年1期
關鍵詞:化工學院中學化學師范生

鄒 寧,廖立敏,周文俊

(內江師范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四川 內江 641100)

高校中的不同專業存在著不同的價值,當大學生步入校園之后,其應該參加的課外活動也應該更加多樣化,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將所學專業中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為國家以及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1-3]。大學生校外教學實踐基地的建立利于學生提前進入到社會當中,體現其自身價值。高校始終將培養綜合型人才作為根本目標,既要培養人才具備專業的能力,還要培養人才的實踐技能,這樣人才在未來步入社會中的適應能力才會增強[4-8]。通過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其適應社會的能力,進而提高其實踐技能,在其畢業之后也更容易獲得社會的認可。

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下發 《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并就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推動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師培養質量提出了一系列指導性意見[9-11]。2014年9月,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全面啟動,卓越教師“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新機制的建立,對于我國培養師德高尚、專業基礎扎實、教育教學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突出的卓越教師具有重要意義[12-15]。內江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一直都在努力構建“三位一體”的協同培養機制(圖1),先后出臺了《內江師范學院化學專業校外導師管理辦法(試行)》和《化學化工學院本科生導師制工作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已經在省內建有多個師范生教育實習基地作為專業學生教育實踐場所。如內江市東興初級中學校等已經成為學?;瘜W專業師范生穩定、優質的校級教育實踐基地。

圖1 “三位一體”的協同培養機制

內江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院校兩級主動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中學合作,搭建師生專業發展平臺,2020年成立“化學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形成了“雙向”“互助”和“共贏”的合作共同體。近年來合作建立多個平臺:

教師“雙向”培養平臺?;瘜W化工學院每年選派學科教學法教師進入中學參加實踐鍛煉和教學方法培訓,同時中學化學教師也可利用化學化工學院的實驗平臺提高實驗技能。

教研合作“互助”平臺。聘請中學一線化學教師擔任學生校外導師,入校講課,將中學優質化學課例融入我院學生課堂,為化學專業師范生上示范課、指導學生試講、競賽和學業規劃,擔任實習和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進行常態化指導,鞏固提升學生教學技能。選派化學學科教學法教師赴中學一線實踐鍛煉,為中學分擔任務,同時提升教研教學能力。學院化學專業教師與中學一線化學教師共同參與了多個項目研究,如省級項目“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和“學科核心素養視閾下現代實驗技術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校級項目“地方高校協同培養化學卓越教師模式探究”“‘中學化學教材解析’在線開放課程開發”和“‘高校-中學’協同培養化學師范生示范基地”等,分別有成都龍泉中學、內江六中、內江一中、內江市教科所、宜賓市教科所等單位人員參與。

教師職后發展“共贏”平臺。召開了“川南中學化學教師培養與發展研討會”“基礎化學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發展研討會”和“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討會”等會議,助推了中學化學教師與我院教師的深入交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截止目前,化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完整,專業實踐和教育實踐有機結合?!秲冉瓗煼秾W院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內江師范學院教育專業管理辦法(試行)》和《化學化工學院教育實習實施細則》保障了實踐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本文就師范生優質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路徑展開討論,對于地方師范院校實踐基地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建設路徑

1.1 建設思路

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本著“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利用化學化工學院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資源優勢,在完成本專業實踐教學任務的同時,幫助實踐基地單位培養人才和進行科技咨詢與開發、文化建設、共同教研等。依托實踐教育基地優勢,推進建設和完善“全程遞進式”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培養課程體系?;瘜W化工學院負責對實踐基地進行宏觀管理和組織協調,爭取學校加大投入,重點用于支付基地人員報酬和舉辦有關會議、聯系工作、調研檢查、共同教研等費用,保障實踐基地的日常運行,促進我院和實踐基地共同發展。

1.2 主要舉措

完善管理制度,合理、科學地制定建設規劃。為適應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與發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定,使之科學化、制度化,確保實踐基地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根據化學專業發展規劃、專業特點和優勢,制定化學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發展規劃,明確實踐基地建設目標、內容和進程,同時確定實踐基地建設責任人,組織力量、有計劃地開展工作。形成“評價-反饋-改進”閉環(圖2),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為鍛造基礎教育的良師奠定堅實的基礎。

圖2 “評價-反饋-改進”閉環

實踐基地建設突出師范特點。與實踐基地學校一起研究建立和健全教育實踐保障體系(包括教學、生活等保障),探究“菜單式、模塊化”實踐模式,開發各實踐環節教程讀本、案例讀本,力爭實現各實踐環節課程化。

通過協助實踐基地學校開展學科建設、校本培訓、校本課程開發、教育科學研究等形式為實踐基地學校提供智力支持,特別是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高師院校的專業引領作用,把實踐基地建成我院教育科學研究和實驗基地,并努力使之成為本地區的示范學校。

加強與本地教育行政部門、有關行業的溝通,努力爭取各方面特別是本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在政策、資金方面的支持。

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水平。學院每年定期召開實踐基地負責人、主管部門領導參加的專門會議,研討當年實踐工作;傾聽意見,交流經驗,表彰先進,促進實踐基地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逐漸形成“協同育人,研教結合,鍛造良師”的良好發展態勢。

2 結果與討論

2.1 充分調動了“三位一體”模式下中學教師教研的積極性

中學化學教師長期在教學一線,注重高考成績,對科研前沿動態較陌生,科研項目研究偏少。通過化學專業師范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進一步調動了一線中學化學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

2.2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制度建設

學校之前建立的實習基地,雖然能夠滿足實踐教學需求,但對基地的常態化管理、專項性考核有待進一步加強?;貙W校大多沒有把師范生見習、實習納入他們的績效考核中。通過化學專業師范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完善了實踐基地、實踐教學環節管理制度,保障師范生實踐的順利進行。

2.3 形成了“菜單式、模塊化”的實踐教學內容

目前多數地方師范院校師范生實踐環節中低年級學生以體驗式為主,高年級學生通過沉浸式的實習較為全面的了解中學運行(內容一般是聽課、講課、批改作業、配合班主任做少量的班級管理、策劃一兩次主題班會活動或團隊活動等)。在深入細致地做中學生的思想工作、指導學生課外活動、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家訪等,較難落實。通過實踐基地的建設,逐步形成了“菜單式、模塊化”的實踐形式(圖3),針對不同年級的模塊化實踐任務,開發了菜單式的實踐內容,學生根據需求選擇相應內容進行實踐。

圖3 “全程遞進式”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培養課程體系

2.4 進一步完善“多維度、常態化”校內外雙導師制

進一步完善了“多維度、常態化”的校內外化學專業雙導師制(圖4),新生入校期就配備一線中學化學老師為校外指導教師,幫助學生加強專業水平,同時促進了地方基礎教育的發展。

圖4 “多維度、常態化”校內外雙導師制

3 結論

通過優質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形成了有效的“多維度、常態化”校內外雙導師制,探索出“全程遞進式”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在“菜單式、模塊化”的實踐教學環節積極開發課程化的教程讀本、案例讀本,構建可復制、推廣的實踐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師范生的見習、實習、研習的質量。提高了雙方教師水平,通過“教師互派”、協同合作授課、課程化教程讀本、案例讀本開發、合作申報項目等方式,提高了雙方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推動了專業建設,通過邀請實踐基地的教師參與化學等專業授課、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研討,助推化學等一流專業的發展。促進了實踐基地的發展,通過協助實踐基地學校開展學科建設、校本培訓、校本課程開發、教育科學研究等形式為實踐基地學校提供了智力支持,促進了實踐基地成為本地區的示范學校。

猜你喜歡
化工學院中學化學師范生
國家開放大學石油和化工學院學習中心列表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鏈接】國家開放大學石油和化工學院學習中心(第四批)名單
“四步”解答中學化學工藝流程題
國家開放大學批準石油和化工學院建立第三批學習中心
基于微課的中學化學教學探討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化工學報》贊助單位
淺析師范生PCK知識的構建
素質教育推進中中學化學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