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內鏡下淚囊鼻腔造口術中應用腦室引流管的療效分析

2024-01-30 13:58胡志邦包勇正王春暉馬曉娟印秀文楊詩雨鄒文蘭
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 2023年6期
關鍵詞:淚管淚囊標準差

胡志邦,包勇正,姜 磊,王春暉,馬曉娟,徐 萍,印秀文,楊詩雨,馬 敬,鄒文蘭

慢性淚囊炎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炎癥性疾病,多以反復溢淚、流膿為主要臨床表現。其病因不明,多是以鼻淚管狹窄或堵塞造成淚液潴留在淚囊伴發細菌感染而導致的淚囊的慢性炎癥。 慢性淚囊炎反復發作,可能會引起慢性結膜炎、化膿性眼內炎等,影響患者視功能。 除去淚囊感染灶、重建淚管通道是慢性淚囊炎的治療原則[1]。長期以來,皮膚外入路淚囊鼻腔吻合術是眼科治療慢性淚囊炎最常用的手段, 其療效確定,但因其創傷較大且會遺留面部瘢痕而影響患者面容。 隨著鼻內鏡技術的發展,其可在高清放大的視野直視下操作,操作精細且面部無切口,鼻內鏡下淚囊鼻腔造口術已成為治療慢性淚囊炎最主要的手術方式[2,3]。 但鼻內鏡也會因手術空間狹小,尤其是對伴有鼻中隔偏曲患者,吻合口黏膜對位不良,術后鼻腔造口狹窄甚至粘連閉鎖造成淚道再次堵塞而導致手術失敗。 對于鼻腔造口的處理方式多種多樣,有透明質酸鈉、明膠海綿、可吸收止血材料、膨脹海綿、生物蛋白膠等多種形式,且尚無統一共識。因此,筆者研究主要通過探討腦室引流管在鼻內鏡下淚囊鼻腔造口術中應用情況,為減少吻合口狹窄、提高手術成功率提供新的思路。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就診于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擬行手術治療的慢性淚囊炎患者60 例(66 眼),其中男性8 例(9 眼),女性52 例(57 眼);年齡20 ~79 歲,平均年齡57.33 歲(標準差13.64 歲);病程3 個月~40 年,平均病程5.33 年(標準差1.01 年);側別,左側28 例,右側26 例,雙側6例。

選擇標準:①所有患者術前均行淚囊CT 造影提示鼻淚管堵塞;②臨床表現均有反復溢淚及流膿現象,按壓淚囊區均可見黏膿性或膿性分泌物溢出。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已通過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倫理審查同意(倫理第2017-09 號)。

排除標準:①影像學提示有鼻竇炎或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疾??;②影像學提示小淚囊(最大橫徑≤2 mm或最大矢狀徑≤4 mm);③先天性、外傷或手術復發的慢性淚囊炎;④合并淚總管阻塞;⑤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嚴重凝血功能障礙或合并存在慢性消耗性疾病而影響創口愈合。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 治療組男性4 例(5 眼),女性26 例(29 眼);年齡20 ~79 歲,平均年齡56.80 歲(標準差14.59 歲);病程6 個月~30 年,平均病程5.68 年(標準差1.35年);側別,左側15 例,右側11 例,雙側4 例。 對照組男性4 例(4 眼),女性26 例(28 眼);年齡32 ~77 歲,平均年齡57.87 歲(標準差12.83 歲);病程3 個月~40 年,平均病程4.98 年(標準差1.53 年);側別,左側13 例,右側15 例,雙側2 例。

兩組性別、年齡、側別、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t=0.00、1.44、0.30、0.35,P >0.05)。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首先應用1%地卡因加1‰腎上腺素棉片充分收縮手術側鼻腔黏膜后, 于中鼻甲的外側壁附著端前緣約0.8 ~1.0 cm左右,沿鉤突平行縱行切開鼻黏膜,向下直至鉤突末端水平。 然后向后分離鼻黏膜瓣直至暴露淚頜縫,縱行切開淚頜縫處鼻黏膜,下緣離斷,做一基底在上方的黏膜瓣,將鼻黏膜瓣翻向后上翻轉,棉片固定于嗅區,充分暴露上頜骨額突,應用咬骨鉗咬除骨質作一骨窗, 咬骨鉗無法咬除部分則應用磨鉆磨除骨質,以能夠暴露淚囊的中下1/2 ~2/3 為合適大小。 暴露淚囊后,于下淚小點插入淚道探針,在直徑4 mm 的30°鼻內鏡(德國KARL STORZ 公司)直視下將淚囊內側壁靠近鼻淚管的移行處頂起。用一次性使用馬尼眼科手術刀弧形切開淚囊內側壁全層,盡可能保留較大的淚囊后瓣。 于鉤突側充分鋪平淚囊后瓣,吸除淚囊腔內膿性分泌物并行0.9%氯化鈉溶液 (生理鹽水)對淚道沖洗,無阻力后將修整好的鼻黏膜瓣與淚囊瓣的創緣進行相互貼合[4]。

治療組依據淚囊大小在淚囊鼻腔內留置10# 或12#腦室引流管,長度約2 ~3 cm,圓形鈍頭均朝向淚總管方向,下緣超過淚囊黏膜瓣下界,吻合口處放置混有賽必妥手術防粘連液的明膠海綿,將淚囊瓣與鼻黏膜瓣對合貼敷固定,總鼻道填塞膨脹海綿防止黏膜瓣移位并壓迫止血。對照組僅在淚囊鼻腔及吻合口周圍放混有賽必妥手術防粘連液的明膠海綿,總鼻道同樣填塞膨脹海綿。 記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情況。

術后全身給予頭孢唑林鈉預防感染(頭孢過敏者應用克林霉素)、血凝酶止血3 d。 術后1 周抽出總鼻道膨脹海綿并行淚道沖洗后局部給予布地奈德鼻噴霧劑噴鼻2 周。術后2 周復查時需清理吻合口周圍的分泌物及血痂,同時取出鼻腔內的腦室引流管。

1.2.2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術后并發癥。術后6 個月時隨訪記錄吻合口恢復情況、治療效果和復發情況。療效評定標準為,治愈:鼻內鏡下觀察鼻腔外側壁淚囊吻合口黏膜上皮化,造孔形成,溢淚、流膿消失,沖洗淚道通暢;好轉:淚囊吻合口黏膜上皮化,但造孔狹窄,溢淚癥狀減輕,沖洗淚道或加壓后尚通;無效:癥狀無緩解,沖洗淚道不通或加壓后仍不通,淚囊造孔后閉鎖粘連[5]。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 連續變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定性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組手術時間30 ~90 min, 平均手術時間58.43 min(標準差16.51 min);對照組手術時間30 ~75 min,平均手術時間51.40 min(標準差13.46 min);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81,P=0.08)。治療組術中出血20 ~100 mL,平均術中出血44.00 mL(標準差18.50 mL);對照組術中出血20 ~80 mL,平均術中出血44.67 mL(標準差14.85 mL);兩組間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t=0.15,P=0.88)。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

兩組術后因鼻腔填塞出現局部疼痛感, 治療組10 眼(29.41%),對照組8 眼(25.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6,P=0.69)。

2.3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均術后隨訪6 個月,治療組治愈28 眼,好轉5 眼,復發1 眼,有效率97.05%;對照組治愈19 眼,好轉6 眼,復發7 眼,有效率78.12%。 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1,P=0.048)。 見圖1。

圖1 鼻內鏡下淚囊鼻腔造口術中腦室引流管置入及術后6 個月隨訪影像圖Fig.1 Images of ventricular drainage tube in endoscopic trans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 at implantation and after operation 6-month

3 討論

慢性淚囊炎是因鼻淚管狹窄或阻塞而引起的淚囊慢性感染性炎癥性疾病,其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革蘭氏陰性菌[6]。 其多見于中老年女性,尤其是絕經期婦女。 慢性淚囊炎病因復雜,多是由鼻淚管狹窄或者阻塞,長期淚液排出障礙、局部細菌繁殖,而導致淚囊擴張及炎癥,同時“淚液泵”功能喪失,形成惡性循環,使淚囊腔長期處于帶菌狀態,引起慢性結膜炎、化膿性眼內炎,影響患者視功能[7]。同時眼周面部靜脈無靜脈瓣, 病情嚴重者甚至有感染逆行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而危及生命。因此其治療得到眼科醫生的廣泛關注。 鼻淚管再通是慢性淚囊炎的治療關鍵,單純淚道沖洗或探通,易形成瘢痕或粘連,再次阻塞發生率高,臨床療效欠佳[8]。目前國內外首選的治療方法是淚囊鼻腔吻合術, 其中隨著鼻內鏡技術及鼻眼相關外科的發展,鼻內鏡下手術已成為主流術式[9~12]。 但其仍然有一定的失敗率和復發率, 而吻合口愈合不良是導致慢性淚囊炎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13,14]。 術前通過淚道CT 造影技術, 充分評估患者淚囊腔的大小、形態及淚道阻塞平面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術后復發率[15]。 但影響吻合口愈合的因素仍包括淚囊黏膜瓣的造口位置、淚囊黏膜瓣與鼻黏膜瓣貼合情況及吻合口周圍的裸露骨壁的處理。 同時,淚囊鼻腔及吻合口填塞方式及材料的不同對吻合口愈合及手術療效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16]。

賽必妥作為常用的外科手術防粘連液,其主要成分為水溶性羧甲基殼聚糖,同0.9%氯化鈉溶液(生理鹽水)配制而成。因其具有較強的局部止血作用、獨特的生物屏障作用、抑制成纖維細胞生長、減少膠原纖維合成、 促進組織生理性修復而達到預防粘連的目的,其廣泛應用于腹部及盆腔手術并可有效預防術后粘連[17]。 同時也有學者在兒童鼻內鏡腺樣體切除術中應用賽必妥可顯著減少術后鼻腔粘連的發生率[18]。筆者研究中,使用賽必妥手術防粘連液就是期望減少局部填塞刺激引起的吻合口粘連,同時促進吻合口上皮化。

腦室引流管為顱腦手術常用材料, 因其材質柔軟,刺激性小,制備簡單,且價格低廉,已有學者將其作為尿道支架應用于尿道下裂的治療、前列腺電切術后沖洗引流、腹腔鏡術后臨時留置導尿及婦科腹部手術切口引流,均獲得了滿意療效[19~22]。 筆者將腦室引流管留置于淚囊鼻腔中,一方面可起到穩定持續支撐淚囊黏膜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減少了明膠海綿及膨脹海綿等填塞材料對黏膜瓣周圍組織刺激而減少了淚囊內及吻合口周圍肉芽產生。 同時,在總鼻道膨脹海綿取出后,伴隨著淚囊鼻腔造口處黏膜上皮化的完成,其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大部分均可由淚囊鼻腔脫落至總鼻道,亦可減少了清除淚鼻囊腔及吻合口周圍傳統填塞物導致的二次創傷而可能引起的吻合口再狹窄。筆者研究中治療組聯合應用賽必妥及腦室引流管術后治愈好轉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單獨使用賽必妥的傳統填塞方式,且術后患者無因填塞引流管而產生的淚囊區異物感及局部疼痛感增加等癥狀,這與胡浩磊等[16]應用鼻竇激素支架作為支撐材料的結果一致,并優于單一使用橡膠導管或手術防粘連液[23,24],提示術中同時使用腦室引流管及手術防粘連液有良好的協同作用,可提高手術成功率。 同時筆者研究采用的腦室引流管具有安全有效、取材方便、費用低廉的優勢,更適合于沒有鼻竇激素支架的醫院開展,并能減輕患者的醫療負擔。

綜上所述,腦室引流管在慢性淚囊炎鼻內鏡下淚囊鼻腔造口術中應用,對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術后復發及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方面有積極作用,適合臨床使用。

猜你喜歡
淚管淚囊標準差
治療馬屬動物鼻淚管阻塞一例
先天性鼻淚管阻塞鼻淚管發育的解剖特征研究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饋訓練儀對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進行治療對其動態平衡功能的影響
慢性淚囊炎鼻腔淚囊吻合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
對于平均差與標準差的數學關系和應用價值比較研究
外路淚囊鼻腔吻合術聯合鼻內鏡治療慢性淚囊炎59例報告
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術的護理
醫學科技論文中有效數字的確定
高頻淚道治療儀治療鼻淚管阻塞療效分析
X線鼻淚管造影對鼻淚管阻塞診斷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