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亞地區某碾壓混凝土壩裂縫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2024-01-30 10:20周人飛劉勛楠
廣東水利水電 2024年1期
關鍵詞:寒潮壩段間歇

周人飛,劉勛楠,劉 玉

(1.中國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2.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38)

1 概述

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是20世紀80年代初發展的一種筑壩工藝[1-2]。碾壓混凝土壩兼具常態混凝土壩的安全性與土石壩的施工高效性[3],具有多壩段合倉、連續、快速澆筑等特點[4],是水利水電工程大壩的首選壩型之一[5-7]。碾壓混凝土壩采用薄層鋪筑,鋪筑塊尺寸大、壩體上升速度快且永久性橫縫少[8],混凝土散熱不充分,在壩體內產生不可控的溫度裂縫[9]。工程實踐和大量試驗資料表明,碾壓混凝土壩因溫度荷載導致的開裂現象普遍存在[10],如美國Dworkshak壩、加拿大Revelstoke壩等。

壩址地區的氣候條件是導致碾壓混凝土壩開裂的重要因素。相對于其他地區,東南亞地區全年高溫多雨,月均最大溫差較小(8.6℃),年均溫差大(20.2℃),混凝土溫度容易控制,但開裂問題時有發生。本文依托東南亞地區某碾壓混凝土壩,通過理論分析和數值仿真,深入研究施工期澆筑長間歇、寒潮冷擊和不均勻地基等因素對混凝土溫度應力特性及開裂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探索降低新澆混凝土溫度應力的有效方法與措施,為東南亞地區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防裂提供一定的參考。

2 混凝土溫度應力分析

大體積混凝土多采用分層、分塊澆筑,高寬比對澆筑塊內的應力分布有顯著影響,已有研究表明[11-12],當澆筑塊高寬比小于1/8時,中央斷面接近于均勻受拉,施工過程中如遭遇長期停歇或寒潮冷擊,極易產生貫穿性裂縫?;谏鲜鲈?,本節深入討論長間歇及寒潮冷擊導致混凝土開裂的內在機制。

2.1 長間歇溫度應力分析

依據彈性理論,混凝土塊溫度均勻下降產生的水平拉應力[11]為:

σx=-ζEcαΔT

(1)

式中:

σx——澆筑塊中央斷面上的水平溫度應力;

Ec——混凝土彈性模量;

α——線膨脹系數;

ΔT——混凝土溫度下降值;

ζ——應力系數。

澆筑塊與基礎的彈性模量比值(Ec/ER)是影響應力系數的重要因素[11],Ec/ER越小,應力系數越大,產生的溫度拉應力也越大。

長間歇后,混凝土硬化發熱過程已基本結束[13]。由式(1)可知,間歇期越長,下層混凝土的彈性模量也越大,應力系數越大,對上層混凝土的約束作用也越顯著,由此在上層混凝土中產生的拉應力也越大[14]。

依據上述分析可知,降低澆筑塊的溫度應力的主要方法在于降低應力系數,同時嚴格控制上層混凝土的內部溫度,減小上下層溫差以及內外溫差。

2.2 寒潮作用混凝土溫度應力分析

寒潮作用時,混凝土的溫度變化僅限于表面部分,混凝土表面的溫度變形受到完全約束,寒潮引起的表面彈性應力[11]為:

(2)

式中:

μ——混凝土泊松比;

T——溫度;

τ——時間。

如前文所述,薄而長的澆筑塊在冷卻后期全斷面受拉,若遭遇寒潮冷擊,疊加寒潮作用產生較大的瞬時表面拉應力,出現表面裂縫,極易發展為貫穿性裂縫。

由混凝土表面應力分析可知,減小混凝土內外溫差能夠有效減少寒潮冷擊作用的影響,從而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溫度應力。因此,在寒潮來臨前,對澆筑塊采取相應的表面保溫措施(保溫被、保溫模板等)。

2.3 有限元計算理論

考慮混凝土的熱學、物理力學性,依據熱平衡原理,混凝土的溫度場采用熱傳導方程描述[15-16]:

(3)

式中:

a——導溫系數;

θ——混凝土的絕熱溫升。

混凝土的應力采用熱力耦合控制方程計算求解,有限元離散格式如下:

[K]{Δδn}={ΔPn}

(4)

式中:

{ΔPn}——包括溫度等其他外荷載引起的結點荷載增量;

[K]——單元剛度矩陣;

{Δδn}——單元節點的位移增量。

采用等效絕熱溫升的方法模擬水管的冷卻效應,將冷卻水管看作負熱源,在平均意義上考慮冷卻水管的作用[11],混凝土等效熱傳導方程如下:

(5)

式中:

Tw——冷卻水溫;

T0——混凝土初始溫度;

θ0——混凝土的最大溫升;

Φ——水冷函數;

Ψ——水冷溫升函數。

3 工程概況

東南亞地區某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為74 m,壩頂長度為228 m,大壩分10個壩段,其中4#壩段順河向最大底寬為44 m,橫縫間距為24 m,前5層澆筑層高寬比分別為:0.07、0.06、0.06、0.08和0.03,屬于薄層澆筑。施工過程中,第1、2澆筑層存在澆筑長間歇,間歇期分別為44 d和66 d,此外,澆筑至高程995.0 m(第5層)時,遭遇寒潮冷擊,4#壩段下游側出現裂縫,裂縫貫穿4#壩段,長度約13 m,最大寬度約1.3 mm。

綜上所述,4#壩段995.0 m高程以下,混凝土澆筑塊薄而長,冷卻后期存在全斷面受拉的不利狀態。此外,4#壩段位于不均勻基礎上部,澆筑過程中存在長間歇及寒潮冷擊,綜合上述多種因素影響,導致超標應力,最終形成貫穿裂縫。為明晰各影響因素的致裂機制、探究有效的溫控防裂措施,本文針對4#壩段995.0 m高程以下澆筑段裂縫成因及應力控制方法開展數值仿真分析。

4 計算模型及參數

大壩混凝土主要熱力學參數見表1,高程991 m和992.5 m處布置了冷卻水管,通水水溫為22℃~28℃,通水流量為1.44 m3/h。建立三維有限元模型,節點數為8 270,單元數為21 242,計算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計算模型示意

5 計算結果分析

5.1 長間歇影響分析

本節考慮長間歇期對混凝土應力的影響,計算結果見圖2~圖3和表2所示。結果表明,第2、3澆筑層存在超過28 d的長間歇期,上層混凝土澆筑時,下層混凝土的硬化過程已基本完成,故第2、3澆筑層從早期開始呈向上發展的趨勢,如圖3a和圖3b所示,在澆筑完成約14 d和8 d后,應力超過允許最大應力,混凝土存在開裂的風險,結果與理論分析一致。因此,長間歇是導致混凝土開裂的重要因素。

圖2 順河向最大應力包絡示意(單位:MPa)

圖3 4#壩段下游側各澆筑層順河向應力過程線示意

表2 溫度及應力結果匯總 MPa

長間歇同時導致較大的上下層溫差(如圖4所示),第2、3澆筑層的上下層溫差分別為15.64℃和23.07℃。此外,壩址區5—9月多年月平均氣溫為22℃,內外溫差較大,應力疊加作用下產生超標拉應力,導致表面裂縫。

圖4 第一、二、三澆筑層中心點溫度過程線示意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澆筑高度的增加,長間歇對新澆混凝土的影響逐漸減小,早期混凝土的應力較小,14 d齡期時,第4、5澆筑層混凝土的應力分別為0.1 MPa和0.8 MPa。

5.2 寒潮影響分析

寒潮是導致混凝土開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為考慮寒潮對施工期混凝土應力的影響,本節擬定第五澆筑層澆筑齡期為3 d、7 d、14 d、28 d遭遇寒潮冷擊,分析混凝土應力的變化,計算結果如圖5所示。受寒潮影響,混凝土表面溫度驟降,表面產生瞬時較大的拉應力,且隨著澆筑齡期的增加,混凝土水化結晶逐漸完成,混凝土的彈性模量逐漸增大,因此混凝土表面的瞬時拉應力幅值也愈大,28 d齡期混凝土遭遇寒潮侵襲時,應力增加了1.07 MPa。早期混凝土強度不高,寒潮冷擊影響下,混凝土開裂的風險增加,計算結果與理論分析一致,表明寒潮冷擊導致混凝土開裂的主要因素之一。

圖5 澆筑層面長周期順河向應力疊加溫度驟降的應力過程線示意(995.0 m)

5.3 不均勻地基影響分析

依據地質勘測資料,4#壩段裂縫位置位于下游側,壩縱樁號為DH0+32.248m,本節分析不均勻地基對壩體應力的影響。計算模型如圖6所示,其中,均勻地基情況下,地基彈性模量為15 GPa;不均勻地基情況下,地基1的彈模為15 GPa,地基2的彈性模量為12 GPa,軟弱夾層彈模取為0.5 GPa。計算僅考慮自重作用,如圖7所示,選擇A、B、C、D四點為特征點,分析不同地基條件下壩體的應力。

圖7 4#壩段不均勻地基特征點示意(A、B點高程991.5 m,C、D點高程994.5 m)

計算結果見表3所示。不同地基條件下,DH0+32.248 m軟弱夾層兩側特征點的豎向應力相同,順河向應力僅細微差別,相差小于0.1 MPa。受壩體形式和布置方式的影響,已澆筑段83%位于地基1上,因此地基的不均勻性對于壩體應力的影響并不顯著。

表3 不同地基條件下特征點應力統計

5.4 溫控措施研究

本節在上述裂縫成因分析的基礎上,開展相應的溫控防裂措施研究。

如上文所述,為防止澆筑長間歇引起超標應力,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控制上下層溫差,不同上下層溫差條件下,混凝土溫度應力及安全系數見表4所示。結果表明,降低上下層溫差能夠消弱長間歇對溫度應力的不利影響,當上下層溫差為15℃時,上層混凝土的最大應力為0.91 MPa,安全系數為1.81,符合溫控防裂要求。

表4 不同上下層溫差條件下溫度應力統計

寒潮冷擊主要影響混凝土表面的溫度應力,因此,寒潮來臨前采用相應的保溫措施,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溫降梯度。采用表面放熱系數200.0 kJ/(m2·d·℃),研究采取表面保溫時,寒潮對混凝土溫度應力的影響結果見表5和圖8所示。計算結果表明,較大的拉應力分布在距表面1 m范圍內。表面保溫對于壩體表面應力的改善效果很好,相比無保溫措施,采用表面放熱系數200.0 kJ/(m2·d·℃),在遭遇寒潮冷擊作用時,混凝土的拉應力下降26%左右,可以看到混凝土在早齡期表面應力都能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安全系數在1.3~1.5。

圖8 基礎墊層不同齡期寒潮冷擊拉應力沿深度方向分布示意

表5 采用表面保護措施寒潮冷擊作用時混凝土表面最大拉應力統計 MPa

6 結語

本文依托東南亞地區某碾壓混凝土壩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了澆筑長間歇、寒潮以及不均勻地基對壩體的溫度、應力特性的影響,探討了不同敏感因素條件下混凝土的開裂機制,并對其溫控防裂措施開展詳細研究。本文結論總結如下:

1)長間歇對壩體溫度、應力影響顯著。一方面,新澆混凝土會受到老混凝土的強約束作用,澆筑混凝土早齡期應力安全系數較低,開裂風險較大;另一方面,老混凝土已趨于穩定溫度,上下層溫差較大,導致新澆混凝土下表面產生豎向裂縫。

2)寒潮侵襲是高溫地區混凝土開裂的另一重要因素,混凝土表面溫度驟降,表面產生瞬時較大的拉應力,早期混凝土抗拉強度不高,易形成超標應力導致混凝土開裂。

3)依據不均勻地基的承載特性,軟弱夾層位于壩體右側約1/4位置處,壩體的自重荷載主要由地基1承擔,故在此情況下軟弱夾層兩側混凝土應力基本一致。

4)探究了長間歇溫度應力的控制標準,當上下層溫差為15℃時,新澆混凝土的最大應力為0.91 MPa,安全系數為1.81,有效降低了長間歇對混凝土溫度應力的不利影響。

5)混凝土結構施工期遭遇寒潮冷擊作用時,采取等效放熱系數200 kJ/(m2·d·℃)的臨時保溫措施,能夠顯著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拉應力,在混凝土澆筑早齡期至冷卻后期安全系數維持在較高水平,提高混凝土抗裂性。

猜你喜歡
寒潮壩段間歇
小諸葛漫“話”天氣之寒潮
基于CATIA 的重力壩自動化裝配設計及工程應用
間歇供暖在散熱器供暖房間的應用
超級秀場 寒潮來襲
白石水庫壩體結構穩定性計算評價
蘇阿皮蒂水利樞紐大壩泄流底孔壩段混凝土入倉方式研究
瑁恩瑁愛:大寒潮來襲,衣櫥里怎能少一件舒適的保暖衣呢!
管群間歇散熱的土壤溫度響應與恢復特性
烏拉泊水庫副壩段除險加固前后滲流監測資料分析
寒潮悄然來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