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交易市場發展與企業投資策略

2024-02-01 16:08賀川
銀行家 2024年1期
關鍵詞:交易市場配額交易

賀川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低碳轉型持續推進,碳交易市場作為推動產業升級和低碳發展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其發展愈發受到各界重視。碳交易市場雖然增加了企業的政策約束和減碳成本,但作為新型融資工具和投資資產,其也拓展和豐富了企業的投資空間。

碳交易的標的物為碳資產(Carbon Asset),碳資產主要包括企業溫室氣體可排放量的碳配額,以及由溫室氣體減排項目產生并經核證的、用于抵消企業實際排放量的減排證明。企業應從碳資產管理的視角,結合投資周期和資本運作,跟蹤碳資產變動,掌控碳配額余缺,開展碳交易管理,優化碳投資策略,進而降低交易成本、促成配額履約、提升資產收益。

在此背景下,研究碳交易市場對企業投資策略的影響極具現實意義,本文試圖通過梳理和回顧我國碳交易市場發展趨勢,分析碳交易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路徑,并從多個維度為企業投資布局碳資產提出相關建議。

國內外碳交易市場發展歷程

國外碳交易市場的發展進程

盡管全球碳交易市場呈現區域性和割裂狀態,但隨著極端氣候災害頻發、能源危機加劇,未來碳交易市場領域的國際合作和區域協同是大勢所趨。為進一步厘清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階段,應對國外碳交易市場,特別對歐盟碳交易市場的發展進行簡單回顧。

歐洲較早的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并且1952年“倫敦煙霧”等環保事件激發了民眾的環保意識,多重因素疊加促成了歐盟碳交易市場的領先地位。歐盟碳交易市場是世界上第一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限額的交易系統。它遵循“總量管制與交易”原則,旨在限制溫室氣體的年度排放上限。歐盟碳交易市場于2005年正式啟動,其發展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初步試驗階段(2005—2007年),這一階段歐盟碳交易市場主要針對發電企業和重工業企業,企業數量超過了1萬家;碳交易配額(EAU)免費分配,這一階段發放的碳交易配額總量超過實際排放量。二是全面發展階段(2008—2012年),歐盟逐步收緊了碳交易配額總量,覆蓋行業也有所擴大,碳交易價格也開始回升,但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石油市場價格回落,能源企業產量下降,歐盟碳交易價格暴跌至每噸10歐元左右,企業采取減排行動的動力不足。三是改革發展階段(2013—2020年),歐盟針對碳交易市場開展了大量改革,例如,嚴格制定“自上而下”的總量制度,并每年以1.74%的速度線性折減排放限額;將拍賣作為配額分配的主要方式并納入更多的行業和溫室氣體類型等。2018—2019年,碳交易價格持續上漲。四是減排加速階段(2021年至今),從2021年起配額總量以每年2.2%的速度下降,同時大量設立投資基金以支持企業低碳創新和能源部門低碳改造。

疫后工業修復帶來了大量的能源需求,伴隨能源價格的走高,碳價一路攀升??傮w而言,歐盟碳交易市場機制較為健全、交易品種豐富、市場活躍程度高。

國內碳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

我國碳交易標的分為碳配額(CEA)和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碳市場按參與意愿可分為強制碳市場和自愿碳市場,按標準化程度可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分別對應配額的分配與交易)。

我國碳市場的建設與發展整體采取先部分試點,再全國推進的思路,主要經歷兩大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自2011年起,我國正式開啟地方碳交易試點實踐①。各地方試點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能源消費的特點,對配額總量核算與分配方式進行先行先試;在配額分配上,各試點普遍以免費分配為主。交易標的方面,碳配額現貨為試點的主要交易標的,上海等地已開展了碳金融衍生品的探索嘗試;行業方面,主要以電力、交通、建筑、水泥等行業為主。

第二個階段:全國碳交易市場于2021年啟動,標志著我國碳交易市場從區域試點邁向全國統一建設,其中交易系統由上海負責,登記結算系統由武漢負責。全國碳交易市場首批僅覆蓋電力行業中年排放量達到2.6萬噸的企業,以碳排放配額現貨為主要交易標的,控排企業亦可在碳市場直接購買核證自愿減排量用于抵消碳配額,但抵銷比例有上限限制。在初始配額總量核算與分配上,全國碳市場目前采取的是以強度控制為基本思路的“基準線+預發放”的配額分配模式,并實行免費分配。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履約完成率為99.5%(按履約量計)。

目前,我國碳市場在僅覆蓋電力行業的情況下,已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市場,后續還將逐步納入建材、鋼鐵、有色、航空、化工等行業。但碳交易價格和交易規模相較國際水平差距明顯。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市場為例,截至2022年,碳配額均價約為55.3元/噸,僅為歐洲交易市場價格的十分之一左右(見圖1),說明國內環境交易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國2022年交易額總計5.04億歐元,歐盟交易額達7514.59億歐元。

“雙碳”戰略目標下,隨著國家政策的推進,碳交易市場或將進一步發揮其政策屬性功能。同時,以歐盟為鑒,我國碳交易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預計我國碳市場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一是碳交易配額稀缺性提升。碳交易免費配額收緊、配額總量上限逐年遞減。二是碳交易結構豐富化。碳金融衍生工具增加,碳交易品

種日益豐富。三是碳交易主體多元化。擴大碳市場所覆蓋的企業范圍,納入控排企業外的其他機構,不斷擴容市場交易主體。四是碳交易市場更活躍。碳交易市場可能逐步接軌國際,碳價格可能在某個階段快速上行。

碳價格上漲具備扎實的現實基礎:一方面,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當前全球碳價仍處于低位,為完成《巴黎協定》目標,全球碳價格仍有上升空間;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碳市場的發展完善、碳關稅推動下全球碳市場加速融合,我國碳價有望與國際碳市場水平接軌。只有具有具備國際標準的碳交易市場,才能降低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風險。同時,碳交易相關法律法規將進一步完善,碳交易的覆蓋范圍、配額管理、數據質量、核算清繳將出臺統一規定,相應的會計、稅務、交易環節的法律支撐得到夯實。財政方面,碳稅與碳市場相結合,碳市場的價格將成為碳稅稅率的重要參考;金融方面,碳金融市場將逐步發展壯大,碳金融產品將更加豐富。據估算,2025年,我國碳配額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碳交易市場發展對企業的影響路徑

隨著我國碳交易市場的逐步深化,碳價上升成為必然趨勢,企業在制定投資策略時,需要將碳價納入考慮范疇。碳交易對企業的約束激勵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碳交易影響企業的經營利潤

企業參與碳市場,需要報告碳排數據、配額清繳、公開交易及其他信息,并接受監管。從碳市場對企業信用風險的影響看,碳市場交易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首先,根據《碳排放權交易有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企業碳交易收支計入營業外收支;在全國統一碳市場的情況下,碳價的波動會使企業面臨較大的履約成本風險,進而對企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產生一定影響。同時,企業需要設立專業團隊負責碳資產管理,運營成本也會同步提升。據測算,歐盟電力企業購買碳配額成本已占企業經營成本的35%左右,可以預見,能源類大型企業碳排放強度高,受碳交易價格影響更大;而相當一批能耗高、效益低的中小企業可能會被市場所出清。

其次,碳市場的逐步深化將碳控責任壓實到企業,使企業認識到碳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對于企業來說,一方面,積極參與碳交易可以為企業帶來良好的收益,比如,新能源車企特斯拉在2022年以前依靠碳交易累計取得了約50億美元的營業外收入。另一方面,參與碳交易也會促使企業更加關注投資收益,可能會加大企業財務波動的風險。

碳交易影響企業的投資策略

碳交易市場的發展或倒逼企業加大環保投資力度。一方面,企業會結合碳資產的動態管理不斷優化用能結構,加速低碳轉型;另一方面,在減排壓力下,企業可能會放棄生產部分碳排放較高但能給企業帶來高利潤的產品。穩步提升的碳價將為企業投資碳減排技術提供盈利預期,或將督促企業進行環保技術研發、升級和迭代,以降低碳履約成本,少數企業通過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技術,也可以獲取一些碳收益。相關環保資本支出會形成企業的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促進其綠色創新水平和生產效率提升,提高企業短期或長期價值。但同時,這些環保投資項目往往規模大、期限長,可能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進而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造成企業融資壓力增大。

對控排企業而言,能夠通過碳市場交易,合理控制碳配額清繳履約成本,為企業低碳轉型贏得時間;而非控排企業則可以通過碳市場獲得額外投資收益,并鼓勵企業加快減排項目的實施,進而促進鋰電、氫能、碳捕捉等節能技術的推廣。

碳交易影響企業的金融業務

當前,在國際上比較活躍的碳交易市場中,金融機構通過為碳交易提供資金支持、風險管理、投資咨詢和交易平臺等服務,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碳交易市場的蓬勃發展,使碳排放權成為一種資產,具備較強的金融屬性;同時,碳交易為企業的金融化提供了機遇和挑戰。2022年,中國證監會公布了碳金融產品的行業標準,明確了碳期貨、碳資產證券化、碳質押、碳托管等金融業務的發展方向。

企業參與碳金融業務,既可以對碳價的波動起到對沖作用,也能夠提升資產配置效率,甚至可以利用碳價進行套利。碳配額作為新型資產,企業可通過期貨、期權、信托、置換、質押、證券化等金融手段,實現套期保值、對外融資等功能。同時,需要提醒的是,高碳企業金融化行為將擠占實體業務的資金,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碳交易市場發展下的企業投資策略

如何根據企業的資源稟賦與技術條件,建立碳交易價值變現的閉環,是企業需要進行權衡的問題。企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調整對碳資產的投資策略。

積極關注碳交易,強化碳人才儲備

在“雙碳”政策指導下,企業應該把目光投向全國碳交易市場,主動參與碳市場政策的研究討論,積極提升資產配置的效率和資產收益率。未來,全國碳市場企業覆蓋范圍的變化,以及配額核算制度與分配方式的調整,均會對碳交易價格走勢產生影響。企業需關注碳交易對其盈利能力與償債能力等信用風險指標的影響。同時,日益升高的碳排放成本或倒逼企業進行低碳轉型,企業可適時適需加大環保投入力度,積極進行技術革新和產業鏈升級,從而降低企業的融資約束、提升企業的長期價值。在綠色發展的背景下,政府會出臺更多針對碳交易的優惠政策,利用好相關支持政策和政府補貼,及時向監管部門反饋訴求和建議,有助于企業加快低碳投資布局。

同時,由于相關碳治理投入具備一定的“滯后期”,根據波特假說的創新補償效應,企業碳治理投入會帶來短期利益損失,只有當碳治理投入到達產生正向收益的“臨界點”(見圖2),才能獲得正向的經營績效。企業在低碳轉型中應把控好碳治理投資與轉型經營的風險。

碳交易制度下,國外上市公司專門設立了碳政策研究員、碳市場分析員、碳交易員等崗位,并將碳資產管理團隊建設視為企業有效參與碳市場的重要保障。國內企業應重視碳人才的戰略儲備,加強碳交易人才、低碳技術人才、綠色創新人才的培養,積極開展低碳發展策略、碳排放核算指南、碳資產開發、碳交易規則等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低碳管理素質和市場交易能力,為企業全面、有效地參與碳市場提供人才保障。

優化碳交易策略,加強碳資產管理

“碳資產”成為繼現金資產、實物資產、無形資產之后的第四類新型資產,也成為企業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根據碳市場的政策法規、交易規則、交易流程和操作方法,并結合自身碳排放量、經濟實力和發展需求,及時制定和完善企業相關制度,建立碳交易團隊,優化交易流程,更好地適應碳市場的發展。

對于碳交易市場,基于此,一方面,應重視碳價的走向及影響因素,強化對交易參與者、配額時效性、脈沖式政策、資產關聯性、行業景氣度等問題的研究;另一方面,碳交易團隊應制定明確的碳交易策略,充分利用碳資產價值屬性及履約期間產生的機會,不斷調整交易方式(包括集中交易、聯合交易、長期交易、現貨交易、遠期交易、配額托管置換等)、交易節奏、交易價格,以增加交易黏性、提高交易效率,確保企業完成交易目標,提升碳資產收益。

為加強碳資產的集約管理,企業可嘗試設立專業的碳資產公司或組建獨立部門,全面負責碳資產的技術標準、核查評估、配額管理、投資交易、清繳履約、賬務處理、信息披露等各項工作。對碳資產進行統一管理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內部碳價機制,為子企業分階段設置碳管理目標,優化企業配額資源使用;二是統籌企業CCER項目開發與管理,推進碳資產開發;三是規范碳資產數據管理,并通過數據來源憑證、交叉檢驗等手段形成有點可測、有據可溯的碳資產臺賬,進而可對接碳市場運行流程,掌握碳交易過程;四是強化對碳資產價值的研究,包括碳配額對區域產業結構的影響、對企業生產、擴容的影響;五是以供應鏈思維布局碳資產交易渠道,與盈余企業、第三方渠道建立供應保障體系。

依托數智化改造,提升碳核算水平

對于碳資產的投資依賴于企業碳核算,而企業碳數據來源分散,碳信息沒有統一的披露標準,如何對各類監測數據信息進行識別與分析,是當前開展碳核算面臨的主要挑戰。企業只有建立統一的碳數據管理平臺,對碳數據進行全周期管理,實現數字碳監測、數字碳管理、數字碳投資,才能優化企業碳資產的管理流程、提升企業投資效益(見圖3)。

在數字碳監測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建立數智化測算與管理體系確定核算邊界、收集碳數據、選取測算因子,并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對碳流通數據進行校準和全鏈條管理,提高碳核算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在數字碳管理方面,通過平臺的追溯分析、預測預警功能,企業可以識別碳配額或碳匯的重點管理環節,有效實施低碳改造項目、完成履約工作,從而在企業內部構建規范化、標準化的節能降碳管理路徑。此外,除了自身數據管理外,碳管理系統可與外部系統廣泛建立數據連接,對碳市場進行有效跟蹤分析。

在數字碳投資方面,通過數智化投資平臺測算碳資產的價值趨勢,為碳投資決策提供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支持;同時,建立碳交易模擬和對沖機制,幫助企業有效規避市場交易風險、提升資金和資源的分配效率、實現碳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建設集碳排放、碳資產、碳交易于一體的數智化管理平臺,可實現對數據管理、資產交易、碳信息發布的合理計劃和整體調控,并通過全流程監控管理,提高數據管理效率和投資經濟效益。

探索碳金融業務,規避碳交易風險

在碳交易模式下,如果僅關注履約要求而忽視碳交易的金融屬性,反而會增加履約成本、提升市場風險,導致“碳資產”變為“碳負債”。如何利用碳金融助力“低碳經濟”發展,已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問題。而金融機構在資產管理運作方面經驗豐富,積極參與碳市場,能夠調節碳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減少碳價格波動,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同時,我國碳交易市場換手率較低,流動性不足,金融機構通過引入碳期貨、碳期權、碳抵押、碳信托、碳托管、碳保險等金融產品,有助于保障企業碳資產管理的高效運行。

我國企業應充分利用自身金融板塊或者與金融機構合作,通過金融創新盤活碳資產:一方面,應結合自身碳資產情況,通過碳金融工具,例如遠期、回購、保險或期權等,挖掘潛在投資機會,更好地完成交易目標;另一方面,利用“碳”信用進行融資,利用減排信用降低履約成本,既可以有效降低業務信用風險,也可以擴大綠色金融相關業務。

總結與展望

我國雖已建立起全國統一的碳市場,但還存在功能不完備、碳價不高、參與度不足、影響力有限等問題??梢灶A見,主管部門通過調整碳交易配額,優化交易方式,強化信息披露,將促進碳市場逐步形成有效的價格信號,進而引導各方高效地參與碳市場、利用市場機制完成碳履約和碳減排。

“碳交易”既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也是我國產業結構轉型的重大機遇。企業應該加強碳市場的政策規則研究,完善制度和團隊建設,優化碳交易策略,尋求碳金融支持,通過數智化改造實現數字碳監測、數字碳管理、數字碳投資,進而適應全國碳市場的發展需求。

(作者單位:中交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孫?爽

①?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湖北省、廣東省及深圳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標志著我國碳交易工作正式啟動

猜你喜歡
交易市場配額交易
實現“雙碳”目標 需將農業納入碳交易市場
碳減排量及碳配額的區別
魚粉:秘魯A季配額低于預期,內外盤短期大幅上漲
魚粉:秘魯A季配額公布,國內外魚粉價格反彈
正確認識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大宗交易榜中榜
碳排放權交易配額拍賣機制研究
交易流轉應有新規
大宗交易
中外場外交易市場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