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榧藻斑病病原的分離鑒定及防治藥劑篩選*

2024-02-01 07:34劉艾濤葉碧歡陳友吾宋其巖李海波沈建軍
林業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藻株綠藻香榧

劉艾濤 葉碧歡 陳友吾 宋其巖 李海波 沈建軍 張 昕

(1. 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 杭州 311300; 2.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保護所 杭州 310023)

藻斑病是一種世界范圍內常見的木本植物葉部病害,在國外已報道可危害黑莓(Rubus fruticosus)(Browneet al.,2019)、榕樹(Ficus benghalensis)(Hanet al.,2011)、橡膠樹(Hevea brasiliensis)(Pitalokaet al.,2015)、番石榴(Psidium guajava)(Sunpapaoet al.,2016a)和龍貢果(Lansium parasiticum)(Sunpapaoet al.,2016b),在我國主要發生于山茶(Camellia japonica)(何美仙等,2017)、肉桂(Cinnamomum cassia)(鄭寶榮等,2004)和夏橙(Valenciasp.)(王大平等,2005)等植物。藻斑病的病原為寄生藻,引起不同寄主植物藻斑病的病原藻有所不同,頭孢藻(Cephaleurossp.)、虛幻球藻(Apatococcus lobatus)、小球藻(Chlorellasp.)等藻類均被報道可引起藻斑病發生,這些藻在葉片上表面定殖,掠奪植物營養,導致寄主植株長勢衰弱(Chanthapatchotet al.,2019;Vasconceloset al.,2016)。

香榧(Torreya grandiscv. ‘Merrillii’)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經濟樹種,野生香榧主要分布于浙江省會稽山區一帶(戴文圣等,2006)。香榧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王鴻等,2007),是浙江多地林業經濟支柱產業,為此浙江省還提出“香榧南擴”的發展戰略(吳連海等,2013)。隨著香榧產業化種植的不斷發展以及種植面積的逐漸擴大,香榧病蟲害問題日益嚴峻,一些以往零星發生、危害較輕的病害,如香榧藻斑病,近年來在不同新老產區普遍發生,且呈逐年加重趨勢,嚴重地區發病率達70%以上。病原藻主要侵染香榧葉片和嫩枝,在受害部位表面繁殖后產生粉末狀堆積的藻斑,發病重時藻斑連片,嚴重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新芽的抽出,常造成香榧落花落果和減產,給榧農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徐志宏等(2005)對香榧藻斑病研究認為,其病原為一種小球藻,但對病原藻的形態特征和鑒定未給出明確描述和數據。葉曉明等(2019)從浙江和安徽兩省的香榧藻斑病病葉中分離獲得病原藻,經細胞形態學結合藻株的18S rDNA 以及ITS 序列分析,將所得藻株鑒定為柵藻科(Scenedesmaceae)的Asterarcys quadricellulare。筆者前期研究發現,香榧藻斑病由多種藻混合發生引起,且病原藻形態與已有報道有所不同。本研究在浙江省香榧主產區廣泛采集病葉樣本,擬通過形態學與分子生物學相結合的手段探明引起香榧藻斑病的病原種類,了解其生物學特性,并進行室內和室外藥劑篩選研究,以期為香榧藻斑病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病葉采集 2021年4月—2022年11月,多次于浙江省遂昌三仁鄉、諸暨東白湖鎮和桐廬舊縣3個香榧主產區采集新鮮發病的香榧藻斑病病葉,帶回室內用于病原藻分離。

1.1.2 主要試劑 用于藻類培養的藍綠藻培養基BG-11 購自青島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扎魯克培養基(Zarrouk)、SE 培養基(Selenite Enrichment)和BBM培養基(Bold’s Basal Medium)購自北京譜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試農藥分別為20%噻菌銅劑懸浮劑(浙江龍灣化工)、33.5%喹啉銅懸浮劑(浙江臺州順毅股份有限公司)、12%松脂酸銅懸浮劑(廣東植物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80%波爾多液(通州正大農藥化工)和45%石硫合劑(河北雙吉化工);藻株DNA提取試劑盒TIANamp Genomic DNA Kit 購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1.2 試驗方法

1.2.1 病原藻分離 按照說明書方法,稱取1.70 g BG-11 固體粉末溶于1 000 mL 無菌水中,混勻滅菌后制得BG-11 液體培養基。取新鮮發病的香榧藻斑病病葉,用無菌刮刀刮取適量葉面綠藻混合物置于含100 mL 液體培養基的三角瓶中,25 ℃恒溫培養箱內培養。其間設置光照/黑暗光周期為12 h/12 h,光照強度6 000 lx。2 周后,取藻液利用平板劃線法在含瓊脂粉1.5%(m/v)的BG-11 固體培養基上分離藻株。通過肉眼與顯微鏡觀察相結合,對平板長出的藻的菌落進行分類并用無菌接種環蘸取菌落邊緣的綠藻在新平板上進行多次分離純化,直至獲得單一綠藻藻株。

1.2.2 致病性測定 取生長狀況相近的50 cm 高香榧盆栽幼苗,幼苗葉片表面用75%酒精消毒后,取上述獲得的、用無菌水配制成濃度為4×107~6×107個?mL?1的各藻懸液,采用噴霧法按每株60 mL 均勻噴灑至幼苗葉片,噴灑后香榧幼苗置于25 ℃人工氣候培養箱中培養,其間保持相對濕度80%、光照/黑暗光周期為12/12 h、光照強度6 000 lx。試驗持續30 天,其間觀察記錄葉片發病情況,并從發病葉片上重復藻種分離過程,驗證其同一性。試驗每藻種5 次重復,以噴霧無菌水的處理為對照。

1.2.3 藻株分子鑒定 刮取培養基表面純培養藻株采用TIANamp Genomic DNA Kit 試劑盒提取基因組DNA,以其為模板,采用藻通用引物對EAF3/055R(EAF3:TCGACAATCTGGTTGATCCTGCCAG;055R:CT CCTTGGTCCGTGTTTCAAGACGGG)擴增香榧綠藻的SSU-ITS 片段(Marinet al.,2003),目標片段經測序后在NCBI 數據庫中進行BLAST 比對,選取相似度較高的序列利用MEGA 6.0 軟件采用鄰近法(neighborjoining,NJ)構建系統進化樹。模型為K2P(Kimura 2 parameter),Bootstrap 置信值估算重復數設為1 000 次。本試驗PCR 擴增的反應體系為20 μL:模板DNA 3 μL(20 ng?L?1), 2×TSINGK Master Mix 10 μL,10 μmol?L?1引物對各 1.5 μL,ddH2O 4 μL。擴增程序為:94 ℃預變性5 min 后;94 ℃變性1 min,60 ℃退火1 min,72 ℃延伸2 min,共40 個循環;于72 ℃補平10 min,終止溫度4 ℃。

1.2.4 藻株培養特性 取對數期的各藻株藻液(OD680=0.2)100 μL 分別加入盛有10 mL BG-11 液體培養基的試管中,于不同初始pH(3.0、7.0 和11.0)、溫度(20 ℃、25 ℃、30 ℃)和光照(無光照、光照/黑暗=12 h/12 h 和光照24 h)條件下培養。每隔4 天測定680 nm 波長下藻液的吸光值(OD680)(Caiet al.,2012),比較不同藻株對環境的適應性。采用同樣方法將藻液接入不同培養基(BG-11、Zarrouk、SE 和BBM),研究各藻株對營養基質的需求差異。本試驗其他培養條件同1.2.1,每處理3 次重復,以添加無菌水為對照。藻株的相對生長率[Y(%)]為:Y(%)=(ODt?ODCK)/ODCK×100,其中ODt表示t時間時藻液的吸光值,ODCK表示0 時間時藻液的吸光值。

1.2.5 病原離體抑制藥劑篩選 以無菌刮取的香榧葉片藻斑為試驗對象,測定20%噻菌銅劑懸浮劑、33.5%喹啉銅懸浮劑、12%松脂酸銅懸浮劑、80%波爾多液和45%石硫合劑5 種化學藥劑對其生長的毒性效應。具體步驟如下:將各供試藥劑與BG-11 配制成5 種不同體積分數梯度(1∶26 667、1∶8 000、1∶2 667、1∶800 和1∶267)(V/V)的含藥培養液,每種藥劑每種梯度7 mL 分裝試管。向各處理試管中接種培養至OD680=0.2 的藻液3 mL 后將試管置于光照培養箱中同1.2.1 所述條件培養,16 天后測定680 nm波長下藻液的吸光值。試驗分別設置添加等量無菌水替代藻液的陰性對照(CK1)和含有藻液但不含藥劑的陽性對照(CK2),每處理3 個平行。藥劑對病原藻的抑制率(%)=[ODCK2?(ODT?ODCK1)]/ODCK2×100,其中ODT表示藥劑處理組的吸光值,ODCK1表示陰性對照的吸光值,ODCK2表示陽性對照的吸光值。

1.2.6 林間防治試驗 2021年10月,在浙江省諸暨東白湖鎮王坑村香榧林(120°26′32″E, 29°35′21″N)選取藻斑病發生較為嚴重的20~30年生香榧人工林開展林間防治試驗。分別取室內測定效果較好的12%松脂酸銅懸浮劑和33.5%喹啉銅懸浮劑1 000 倍液,采用噴霧法均勻噴灑病葉和枝條至藥液微微下滴為止。該試驗每處理10 株香榧,3 次重復,以噴霧清水為對照(CK)。噴霧前和噴霧后30 天,每株香榧從東南西北4 個方向統計發病情況。藻斑病的發病情況分級如下:0 級,無癥狀;1 級,只有個別枝葉發??;3 級,發病枝葉數<1/3;5 級,1/3≤發病枝葉片數<1/2;7 級,1/2≤發病枝葉數<2/3;9 級,發病枝葉數≥3/4。病害的防治效果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CK0表示空白對照區施藥前的病情指數;CK1表示空白對照區施藥后的病情指數;T0表示藥劑處理區施藥前的病情指數;T1表示藥劑處理區施藥后的病情指數。

1.3 數據分析

利用Excel 軟件整理數據;運用SPSS19.0 軟件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毒力回歸方程和有效中濃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計算;采用Origin 2016 軟件繪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藻株的分離和形態學觀察

分離香榧藻斑病病原時發現,該病害由多種藻混合侵染引起。數十次分離中均可在同一病葉上獲得多種形態差異較大的藻株,選取能獲得純培養、外觀形態穩定且有明顯差異的3 種類型藻株,編號后保存于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保護所。從3 種藻群中分別選擇典型藻株XFLZ928.6、XFLZ928.8 和XFLZ928.15.1 用于后續試驗。

形態學觀察發現,藻株XFLZ928.6 為單細胞,多以2 個或多個細胞整齊排列和聚集在同一平面,細胞壁表面平滑,胞體呈橢圓形,長5.35~6.51 μm,寬2.92~3.81 μm,胞體一端有時長有體刺,色素體周生(圖1A)。藻株XFLZ928.8 的單個細胞常首尾相接形成不分枝的絲狀體,其細胞圓柱狀,單細胞長9.54~13.50 μm,寬9.40 μm,細胞壁薄,細胞內可見清晰淀粉粒和色素體。色素體多沿細胞邊緣分布,常覆蓋整個細胞長度(圖1B)。藻株XFLZ928.15.1 為單細胞,常離散分布,細胞圓柱狀,兩端鈍圓,長4.87~7.13 μm,寬2.34~3.00 μm,長寬比1.87~2.88,色素體多聚于中間或一側,不充滿細胞(圖1C)。根據形態學觀察, 初步認定藻株XFLZ928.6、 XFLZ928.8 和XFLZ928.15.1 分別屬于鏈帶藻屬(Desmodesmus)、克里藻屬 (Klebsormidium)和Tritostichococcus屬綠藻。

圖1 藻株XFLZ928.6(A)、XFLZ928.8(B)和XFLZ928.15.1(C)的形態Fig. 1 Morphology of algae XFLZ928.6(A), XFLZ928.8(B) and XFLZ928.15.1(C)a:體刺 Spines ;b:色素體 Chloroplasts; c:淀粉粒 Starch granules

2.2 致病性

將上述所得綠藻分別制成藻懸液接種香榧后第14 天觀察發現,經3 個藻株處理的香榧幼苗葉片表面均開始出現零星、淺綠色藻點,后隨藻的繁殖,藻點面積逐漸擴大并形成呈粉末狀堆積的不規則藻苔,至23 天時藻苔連接成片,幾乎覆蓋整個葉片表面(圖2B、圖2C、圖2D),與田間發病癥狀一致(圖2E)。而接種清水對照的幼苗生長正常,葉片上未有藻斑發生(圖2A)。對發病葉片再次分離純化和鏡檢發現,其形態與接種的病原藻形態相同,最終確定試驗中分離獲得的3 種綠藻皆為香榧藻斑病的病原藻。

圖2 3 種藻類的致病性測定Fig. 2 Pathogenicity assay of three algae

2.3 藻株的系統發育分析

為進一步明確所獲3 種綠藻的系統發育地位,對藻株的SSU-ITS 區間序列進行分析。綠藻XFLZ928.6、XFLZ928.8 和XFLZ928.15.1 經PCR 擴增后均出現清晰的SSU-ITS 區間條帶(圖3),分別獲得2 288、2 491和1 546 bp 的序列片段(GenBank 登錄號分別為ON040656、ON040657 和ON040658)。經Blast 比對發現,藻株XFLZ928.6 與鏈帶藻屬的同源性最高,與D. armatus的相似性大于97%,選取序列相似性較高的藻株構建系統發育樹發現,本研究分離獲得的XFLZ928.6 與之聚為一支。結合形態學特征,本研究將XFLZ928.6 最終鑒定為鏈帶藻(D. armatus)。藻株XFLZ928.8 與克里藻屬的綠藻有很高同源性,與軟克里藻(K. flaccidum)的相似性大于99%,系統發育樹也顯示該綠藻與軟克里藻聚為一支,支持率為100%,結合形態特征,XFLZ928.8 最終被鑒定為軟克里藻。藻株XFLZ928.15.1 與共球藻綱(Trebouxiophyceae)的Tritostichococcussp.、 裂 絲 藻 屬 (Stichococcus)和Desmococcussp.均具有較高同源性,其中與T. corticulus的相似性最高,系統發育樹也顯示二者聚為一支,支持率為100%,結合形態特征可判定XFLZ928.15.1 為T. corticulus(圖4)。

圖3 藻株XFLZ928.6、XFLZ928.8 和 XFLZ928.15.1 的SSU-ITS 電泳分析Fig. 3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SSU-ITS of algae XFLZ928.6,XFLZ928.8 and XFLZ928.15.1

圖4 基于SSU-ITS 基因序列構建的3 種綠藻系統發育樹Fig. 4 Phylogenetic tree of three green algae based on SSU-ITS gene sequence

2.4 病原藻的培養特性

2.4.1 光照對病原藻生長的影響 試驗比較不同光照條件對3 種供試藻株的影響,結果見圖5。光照對藻的生長影響較大,且3 種藻株對光的響應表現出一致性。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藻不能夠正常生長,且隨著時間延長生長情況日益惡化。而全天候(24 h)的光照也非藻種最適的光照條件,本試驗與自然條件類似的12 h 光照/12 h 黑暗光周期更適宜供試的藻株XFLZ928.6、XFLZ928.8 和XFLZ928.15.1生長。

圖5 不同光照條件對3 種香榧綠藻生長的影響Fig. 5 Effects of light on the growth of three green algae of T.grandis cv. ‘Merrillii’

2.4.2 pH 對病原藻生長的影響 由圖6 可知,3 種藻株在初始pH 為3 時生長受到嚴重抑制,在初始pH為11 的條件下生長狀況最優,說明初始堿性環境比中性與酸性環境更適宜藻的生長。藻株XFLZ928.6和XFLZ928.8 在初始pH 為11 時,培養4~16 天增長較快,之后生長趨于平緩,而藻株XFLZ928.15.1 在初始pH 為11 時整個試驗周期生長率一直穩步增長。

圖6 不同pH 條件對3 種香榧綠藻生長的影響Fig. 6 Effects of different initial pH levels on the growth of three green algae of T.grandis cv. ‘Merrillii’

2.4.3 溫度對病原藻生長的影響 溫度是影響藻類生長的重要環境因素。由圖7 可知,整個試驗周期內,3 種株藻在20、25 和30 ℃條件下的生長趨勢相似,隨著培養時間延長,藻株生長率均先穩步上升然后趨于平緩,其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5 ℃,在該溫度條件下,各供試綠藻均表現出良好生長狀態,相同培養時間的相對增長率最高,其次為30℃,20 ℃條件下生長率最低。

圖7 不同溫度條件對3 種香榧綠藻生長的影響Fig. 7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growth of three green algaes of T.grandis cv. ‘Merrillii’

2.4.4 不同培養基對病原藻生長的影響 將藻接入各供試培養基后測定藻的相對生長率發現,BBM 和Zarrouk 培養基不適合香榧綠藻生長,3 種藻株在BBM 和Zarrouk 培養基中均生長較差,藻株XFLZ 928.6 和XFLZ928.15.1 在培養16 天、藻株XFLZ928.8在培養12 天時出現峰值,隨后生長率逐漸下降。而在BG-11 培養基中,3 種藻株均良好生長,在試驗期間生長率隨時間變化逐漸增加,在24 天時仍有增長趨勢,且藻的相對生長率始終處于最高位,遠遠高于位居第二的SE 培養基,該趨勢對于藻株XFLZ928.8尤其明顯(圖8)。

圖8 不同培養基對3 種香榧綠藻生長的影響Fig. 8 Effects of culture medium on the growth of three green algae of T.grandis cv. ‘Merrillii’

2.5 室內藥劑篩選及林間防治

為防治香榧藻斑病,選取當前市面上常用的5 種化學藥劑進行室內滅藻毒力測定試驗,結果見表1。12%松脂酸銅懸浮劑的滅藻效果最佳,16 天時EC50最小,為8.33 mg·L?1,顯著低于其他4 種藥劑(P<0.05),而45%石硫合劑的滅藻效果最差,EC50最大,為2 778.18 mg·L?1。33.5%喹啉銅懸浮劑的滅藻效果僅次于12%松脂酸銅懸浮劑,但優于其余3 種藥劑,80%波爾多液與20%噻菌銅劑懸浮劑的滅藻效果相近,EC50差異不顯著。

表1 5 種化學藥劑的室內毒力測定①Tab. 1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the toxicity of five algicides

將室內毒力試驗效果較好的12%松脂酸銅懸浮劑和33.5%喹啉銅懸浮劑用于香榧林間防治,結果(表2)表明,隨著時間推移,未進行藥劑防治的對照林區藻斑病發生逐步加重,病害的病情指數由63.33升至67.20,而供試2 種藥劑的林區施藥30 天后均有較好防治效果(大于60%),其中12%松脂酸銅懸浮劑的防治效果最佳,為78.11%,高于33.5%喹啉銅懸浮劑的71.62%,說明前者的滅藻效果優于后者,與室內毒力測定結果一致。

表2 2 種不同藥劑的林間防治效果Tab. 2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algicides

3 討論

3.1 香榧藻斑病癥狀的特殊性

藻斑病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木本闊葉植物上的多發病害,盡管已有報道中不同寄主其病原藻可能存在差異,但寄生藻在葉片內部侵染造成植物組織壞死,導致染病葉片或莖稈表面形成近圓形、凸起的黃褐色或紅褐色、邊緣不整齊病斑(Sunpapaoet al.,2016a)為該病害的共有特征。本研究中香榧藻斑病的癥狀與之截然不同,由于香榧藻斑病的病原藻為氣生藻而非寄生藻,不能侵入植物細胞內部,因此僅在香榧葉片和嫩枝的上表面形成淺綠色至灰綠色不規則堆積的粉末狀藻斑,病重時藻斑可覆蓋整個葉片,嚴重影響樹木的光合作用,導致香榧落花落果并最終減產。發病癥狀及病原致病機制不同,可能是香榧的病原藻與已有報道闊葉樹的寄生藻不同的原因之一。

3.2 3 種新香榧病原藻群

分離香榧藻斑病的病原發現,該病害由多種不同形態的藻群混合發生引起。葉曉明等(2019)通過形態學以及藻株的18S rDNA 和ITS 序列分析,將形態和大小有所不同的藻株A 和藻株B 均鑒定為A. quadricellulare。本研究從香榧藻斑病的感病葉片上獲得3 種形態差異較大的藻株類群,與葉曉明等(2019)描述的病原藻均有明顯不同。鑒于藻的形態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采用分子生物學手段可更客觀反映藻株的系統發育地位。Pr?schold 等(2020)在研究裂絲藻屬的SSU 及ITS 序列時發現,SSU+ITS的系統發育分析方法在藻類鑒定中的可靠性高于ITS 和rbcl 等的單獨分析鑒別。因此,本研究在形態鑒定基礎上,在分子層面通過SSU-ITS 測序對3 種香榧綠藻進行系統發育分析,最終將3 種香榧綠藻類群分別確定為柵藻科的鏈帶藻以及絲藻科(Ulotrichaceae)的軟克里藻和T. corticulus。目前,國內外對鏈帶藻屬藻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資源利用和環境修復方面(Liet al.,2015;Chandelet al.,2022;?ztürk,2019),迄今為止未見該屬藻類侵染植物的報道。本研究中,藻株XFLZ928.6 侵染香榧是鏈帶藻屬藻種引起植物病害屬首次發現。由于Tritostichococcus于2020年才被作為新屬劃分,且缺乏相關的基因序列數據,當前國內外缺乏關于Tritostichococcussp.引起植物病害的報道,本研究則證實T. corticulus對香榧的致病作用。軟克里藻是重要的生物土壤結皮微生物,對該屬藻的已有研究多集中在生態效應和物種多樣性方面(Glaseret al.,2017;Karstenet al.,2016;Linet al.,2012;Ry?aneket al.,2016),除Lin 等(2012)首次從中國臺灣柏樹林的闊葉植物葉片上分離獲得軟克里藻外,未見其他相關研究證實克里藻屬的綠藻引起植物病害。本研究中,藻株XFLZ928.8 侵染香榧也是軟克里藻危害針葉樹的首次報道。

綜上,本研究從香榧藻斑病病葉上分離獲得的3種綠藻與已有報道皆不相同,其中,鏈帶藻和T.corticulus為侵染植物致病的首次報道,而軟克里藻為侵染針葉樹的首次發現。本研究不僅為探明香榧藻斑病的病原提供新的有效信息,同時也拓展了對植物藻斑病病原的認知。

3.3 藻株的生長特性

本研究從光照、溫度、初始pH 和營養物質需求角度對鏈帶藻、軟克里藻和T. corticulus 的生長特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這3 種香榧綠藻具有類似的生態特性,相近的生態習性可能是3 種藻在香榧上引發混合侵染的主要原因。藻對環境的適應性是長期進化和選擇的結果,具有種屬的特異性。本研究中分離的3 種藻均在初始pH 為11 時生長良好,與葉曉明等(2019)發現香榧綠藻A. quadricellulare適合在堿性條件下生長的研究結果一致。然而就溫度適應性而言,本研究3 種藻株與已報道的病原虛幻球藻(Apatococcus lobatus)(20~25 ℃)(王大平等, 2005)、銅綠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33 ℃)(王霞等,2005)、小球藻(Chlorella marina)(37.5 ℃)(歐陽崢嶸等, 2010)、 漢斯冠盤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3~15 ℃)、小環藻(Cyclotellasp.)(15 ℃)和斜生柵藻(Scenedesmus obliquus)(30 ℃)(許珍,2017)均不相同,表明本研究所分離藻株與以上可能均不同。而香榧藻斑病在早春的5—7月發生最嚴重,除了梅雨季節的雨水因素外,藻株對最適生長溫度為25 ℃,也是病害在此時段發生較為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3.4 藻斑病的藥劑篩選

藻斑病的嚴重發生已成為困擾我國長江以南地區香榧等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過去在生產實踐中常用的石硫合劑(呂軍美等,2015),可能是因長期施用導致其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逐漸變差,因為藻對銅離子具有較強的敏感性,銅制劑被當作常用的除藻劑。本研究測定當前市面上5 種藥劑對香榧藻斑病病原的毒力和林間防治效果,發現有機銅制劑12%松脂酸銅懸浮劑和33.5%喹啉銅懸浮劑的滅藻效果最佳,80%波爾多液次于前二者,效果與20%噻菌銅懸浮劑相近,而生產實踐中常用于防治藻斑病的石硫合劑效果最差。此外,與波爾多液等無機銅制劑混配性差、容易污染樹木葉片和果實、產生藥害的特性相比,松脂酸銅等有機銅制劑高效安全、不易產生藥害以及對環境友好的特點令其更具選擇優勢。本研究所得試驗結果為香榧藻斑病的高效防控提供了科學依據。

4 結論

本研究在香榧病葉上新發現3 種混生的病原綠藻類群,經鑒定分別屬于鏈帶藻、軟克里藻和T. corticulus,3 種類群的藻株具有類似的環境適應性,均適宜在溫度25 ℃、初始pH11、12 h 光照/12 h 黑暗光周期的BG-11 培養基中生長。結合室內離體抑制試驗和林間實際防治效果,篩選出防治香榧藻斑病的優良藥劑12%松脂酸銅和33.5%喹啉銅懸浮劑。研究結果拓寬了當前對香榧藻斑病病原的認知,也為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參考。

猜你喜歡
藻株綠藻香榧
中性脂含量高的微擬球藻藻株的快速篩選?
金玉琴:香榧樹下好乘涼
基于提高乙醇產率的常壓室溫等離子體微藻誘變育種
長心卡帕藻兩種顏色藻株的生長差異研究
小球藻的沼液馴化、抗生素敏感性分析和選擇標記篩選
香榧綠藻的生物學特性及物種鑒定
香榧驅蟲述古今
無綠藻的微生物學特性和菌種鑒定
磐安榧樹不同類型種實性狀比較研究
松陽香榧迎來發展新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