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生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行為表現及其培育路徑探討

2024-02-08 14:04劉大勇李慎蘭龔友根
廣東教育·職教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職生工匠培育

劉大勇 李慎蘭 龔友根

職業院校是我國培養“大國工匠”的主陣地,提升高職生的職業素養,培育其工匠精神是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和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

一、培育高職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培育高職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主要目標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高校應根據專業特點推進課程思政,工科課程應注重學生工程倫理教育,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職院校必須變革教育觀,推進“三全育人”,建立起知識、技能與工匠精神融通的教育體系,在傳授學生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培育高職生的工匠精神,這是高職教育改革創新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高職院校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

2.培育高職生工匠精神是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舉措

工匠精神是人才質量的重要內涵,職業教育作為“工匠”的職業起點,高職教育三年的學習階段是學生認識、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關鍵期。但我國職業教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就業導向來培養“技術之人”,使得職業教育無法擺脫其發展的功利化趨向。 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關心的只是學習者的知識、技能,關注的是學生的就業、成績以及取得各類資格證書,而不是學生的人格、道德與品質。但職業教育的內涵不僅是讓學生學會專業所需的技術技能,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在道德、品行方面學會做人,具備優良職業精神的學生,其職業發展潛力強勁,才能在將來的專業領域內有所成就??梢?,高職院校必須拋棄教育功利性,注重高職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才能確保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

二、高職生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行為表現

1.高職生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工匠精神是工匠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對待工作嚴謹專注、愛崗敬業、不斷創新的職業態度。工匠精神內涵豐富,“專注”“傳承”“創新”和“卓越”是工匠精神的內涵特征。因此,高職生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必然包括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質、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堅守專注的意志品質和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2.具備工匠精神的高職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

工匠精神是工匠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的一種精神理念和職業態度,其概念比較抽象,由于學生基本上沒有工作經歷,他們對工匠精神的認識比較模糊,不太理解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因此,必須將工匠精神核心要素具體化、指標化,建立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優秀工匠在工作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具備工匠精神的高職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的對應關系(見表1),將工匠精神核心要素遷移轉化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和學習專注度,建立員工的工匠精神核心要素與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的對應關系,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通過表1各項核心素養對應關系比對,判斷學生是否具備工匠精神。

通過將工匠精神核心要素遷移轉化成工匠在工作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將工匠精神從精神理念、職業態度層面過渡到具體學習行為表現,使得抽象的工匠精神具體化、指標化,從而使高職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具備可操作性、可見性。教師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觀測、點評和糾正學生學習過程的具體表現,使學生在知識、技能的學習過程中自覺培養工匠精神。

三、高職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徑

目前,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包括思政課程教學中傳播和培養工匠精神,校企雙主體相互協調合作培養高職生工匠精神,校園進行企業文化活動的宣傳,但學校在專業教學層面很少涉及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社會對高職院校課程學習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認可度低。要全面提升高職生的工匠精神,高職院校必須實施專業育人路徑,推進“三全育人”,全面落實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通過厚實工匠精神的培育載體,強化工匠精神的培育主體,創新工匠精神的培育方法,建立多元協同的育人體系,打造出多維立體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徑。

1.搭建多維教學平臺,厚實工匠精神的培育載體

(1)建立融入工匠精神的校園文化宣傳平臺

將工匠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使其成為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在無形之中將工匠精神潛化為自身的思想精神。高職院??梢劳行?、宣傳欄、校園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等媒介,建立融入工匠精神的校園文化宣傳平臺,讓學生隨時感知工匠精神,養成培育工匠精神的意識。

(2)依托智慧職教等網絡教學平臺,建立工匠精神認知教育資源庫

通過收集校園內工匠精神教學素材,選取企業中典型的工匠精神案例,整理中央電視臺的大國工匠宣傳片,將這些工匠精神教學資源發布在智慧職教、騰訊課堂、中國大學mooc等網絡教學平臺,建立工匠精神認知教育網絡教學資源庫。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平臺優勢,拓展教學時空,激勵學生學習工匠精神教育教學資源,讓學生意識到工匠精神有助于其職業成長,認同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3)學校實訓中心建立工匠精神宣傳平臺

在學校實訓中心建立工匠精神宣傳欄,將企業各種生產流程、企業優秀員工的事跡、學生專注的實訓操作照片、學生完美的實訓作品等資源放在工匠精神宣傳欄,發揮榜樣的引導激勵作用,引導學生像企業工匠、優秀學生學習。

2.推進三全育人,強化工匠精神的培育主體

(1)專業教師與思政教師、輔導員一起協同育人

目前,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包括思政課程教學的融入、校園文化活動的熏陶和輔導員的教育。工匠精神作為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和堅守專注的職業態度,僅僅依靠思政教師、輔導員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職業活動載體,而目前專業教師往往把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放在首要目標,在專業教學中忽略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導致高職生敬業精神不夠。因此,專業教師必須參與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過程,與思政教師、輔導員一起協同育人。

(2)提升專業教師的工匠精神

學生經常與專業教師接觸,教師的言談舉止、教學作風必然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是否具備工匠精神直接決定了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質體現在教師是否每年完善授課課件,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要求專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必須提升專業教師的工匠精神,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

(3)企業工匠、優秀畢業生入校園

積極邀請企業工匠、優秀畢業生入校開展講座,宣傳工匠的奮斗事跡,使學生親自接觸一些優秀的工匠代表,并與之面對面交流。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實施課程思政,在學習情境、教學活動設計中注重滲透工匠精神教育,引入“英雄機長”、大國工匠等典型案例,讓學生認識到工匠精神有助于其職業成長,從而喚醒學生自身對現代工匠精神養成的重視。

3.多措并舉,創新工匠精神培育方法

(1)探索 “知識技能與工匠精神融通”的教學模式

以信息化建設引領教法改革,依托智慧職教、騰訊課堂、中國大學mooc等網絡教學平臺,實施“知識技能與工匠精神融通”的混合式教學,通過知識技能與工匠精神融合的教學資源開發、教學方法創新和教學評價體系構建,在傳授學生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孕育學生工匠精神,達到專業育人的目標。

(2)推進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與企業、行業合作實施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校企共同開展學生的培育。學生可直接學習到企業的生產工藝、技術,零距離接觸企業優秀的工匠和企業文化,這必然有助于學生工匠精神的形成。

(3)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通的生產性實踐教學

產教融通的生產性實踐教學是借助校企合作,通過企業真實工作環境的搭建、真實項目的引入,使學生置身企業真實生產運營環境中進行學做一體化的綜合技能訓練。工匠精神是員工的一種精神理念和職業態度,高職院校開展產教融通的生產性實踐教學,學生在實訓教學環節中充當企業員工的角色,企業派遣優秀員工作為學生的實訓教師,能讓學生零距離接觸優秀員工,感受到優秀員工身上的工匠精神。

(4)舉辦各級、各專業技能大賽

職業院校開辦技能大賽,既能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更能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是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路徑。技能大賽的制度設計、競賽組織、競賽內容必須做到一絲不茍、精益求精。通過參加職業技能大賽,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技能、教師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師生堅忍不拔、團結合作、鍥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同步提升師生的職業素養。

四、結束語

在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時期,政府再次倡導工匠精神的培育,強調耐心專注、愛崗敬業、追求卓越的職業精神回歸,這有助于我國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跨越升級。培養大國工匠與培育工匠精神是一個系統工程,高職院校作為完成這個系統工程的主力軍和先行者,必須實施專業育人路徑,推進“三全育人”,建立多元協同的育人體系,打造多維立體的高職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徑,從而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胡蓉,易曉冬,覃兵.偏離與回歸:高職院校技能競賽審視與優化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6):49-52.

[2]劉大勇.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現狀及教學培養策略初探[J].教育現代化, 2020,11(94):29-32.

[3]姜漢榮.勢之所趨:工匠精神的時代意義與內涵解構[J].中國職業技育,2016 (21):9-12.

[4]崔倩.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徑探究 [J].教育現代化,2019,6(99):251-252.

[5]葉孜姿.校企雙主體培養高職生工匠精神的路徑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105):36-38.

[6]程欣,王歡,關晶.工匠眼中的“工匠精神”及其養成方式——基于75名上海工匠的調查[J].論壇,2018(10):138-146.

[7]王麗.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養[J].船舶職業教育,2022(10):14-16.

[8]金璐,任占營.依托職業技能大賽培育“工匠精神”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0):59-6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知識技能與工匠精神融通滲透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負責人:劉大勇,項目編號:GDJG2021304)和2021年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航空工程材料》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及評價體系創新性研究”(項目負責人:李慎蘭,項目編號:GDJG2021307)的部分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陳春陽

猜你喜歡
高職生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風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工匠贊
三年制高職生與五年制高職生學習力比較研究
基于自律的當代高職生自我教育探析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要為高職生打造更多的“學習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