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Netherton綜合征1例

2024-02-10 03:16朱燕蔣思遠張蓉曹云張淑蓮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魚鱗病皮疹測序

朱燕 蔣思遠 張蓉 曹云 張淑蓮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上海 201102)

1 前言

Netherton 綜合征(Netherton syndrome,NS),又稱迂回線狀魚鱗病,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SPINK5基因是其致病基因[1]。SPINK5基因變異導致表皮角質包膜終末分化異常及脂質代謝異常,研究報道的144個患病家族中,約有80種突變類型[2]。NS在1958年由Netherton[3]首次報道,在活產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200 000,病變主要累及皮膚、毛發和免疫系統,具有三大臨床特征:先天魚鱗病樣紅皮病、竹節樣毛發、特應性體質。重癥感染和高滲性失水是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

2 病例介紹

現病史:患兒,男,生后6 d,因生后呼吸困難伴全身脫屑樣皮疹6 d 轉入我院?;純合档? 胎第1產,胎齡37+1周,出生體重2 830 g,因“胎膜早破11 h”剖宮產娩出,羊水、臍帶、胎盤未見異常。生后1 min 及5 min Apgar 評分均9 分,體格檢查見全身散在紅色皮疹伴脫屑。生后數分鐘出現氣促、呻吟、吸氣三凹征陽性,立即予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抗感染等治療?;純浩つw相繼出現紅斑、融合成片,伴有明顯滲出和結痂,予硝酸咪康唑乳膏、金霉素眼膏、皮膚屏障保護劑等護理皮膚。生后6 d,因無法撤離有創機械通氣、皮膚狀態無好轉,轉入我科?;純焊改阜墙H結婚,父親身體健康,母親有妊娠糖尿病,飲食控制血糖正常;否認家族遺傳性疾病或相關皮膚疾病史。既往第1胎系意外懷孕人工流產。

入院體格檢查:患兒機械通氣下,體溫36.6℃,心率110 次/min,呼吸75 次/min,血壓76/52 mmHg,體重2 690 g。全身皮膚輕度黃染,散在紅斑伴脫屑,見圖1。雙肺送氣音對稱,可聞及痰鳴音。心律齊,心音有力,可聞及Ⅱ級收縮期雜音。腹軟,肝脾肋下未捫及,腸鳴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

圖1 患兒入院時皮疹形態 全身散在紅斑伴脫屑,手部可見手套樣表皮剝脫。

輔助檢查:C 反應蛋白48 mg/L(參考值:<8 mg/L),血紅蛋白97 g/L(參考值:99~196 g/L),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25%(參考值:0.8%~11%),血清鈉167 mmol/L(參考值:135~150 mmol/L),IgE 83 KU/L(參考值:<100 KU/L)。胸部X線片提示肺炎、局部實變。痰培養檢出肺炎克雷伯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示支氣管黏膜炎性改變,右下肺葉基底節段氣管中度軟化。血培養、尿培養、宮內感染、免疫功能、血和尿串聯質譜、心臟超聲、頭顱磁共振成像檢查等均未見異常。二代測序檢測出SPINK5基因存在純合突變c.2260A>T(p.Lys754X)(NM_006846)。該突變導致其編碼的上皮鱗狀表型相關抑制子(lympho-epithelial kazal-typerelated inhibitor,LEKTI)結構發生改變(圖2)。

圖2 患兒基因變異后的蛋白結構預測 A:正常LEKTI 蛋白結構;B:瑞士模型(swissmodel.expasy.org)預測本例患兒基因變異后蛋白結構,紅色箭頭為肽鏈提前終止端。

3 多學科診療

3.1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初診

該患兒以呼吸困難、全身脫屑樣皮疹為主要表現入院。呼吸衰竭及皮膚病變是否能用“一元論”來解釋,還是兩個獨立的疾病表現?全身重癥感染、免疫缺陷類疾病、代謝性疾病等都可能導致患兒出現多臟器功能受損。結合患兒發病時間早、病情重、多臟器受累、炎癥指標高等,考慮新生兒重癥感染、新生兒葡萄球菌燙傷樣綜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可能性大。治療上在抗感染、呼吸支持的同時積極尋找相關病原學及潛在病因。

3.2 呼吸科會診

患兒生后呼吸困難,入院胸部X線片提示肺炎伴右肺不張,痰培養檢出肺炎克雷伯菌,考慮肺部嚴重感染引起呼吸衰竭,根據藥敏試驗結果抗感染治療。然而抗感染治療效果欠佳,右肺仍有局灶實變不張,行支氣管鏡檢查及肺泡灌洗術,術中發現右下葉基底段氣管軟化、右下葉基底段開口處黏膜潰瘍。肺泡灌洗后繼續抗感染治療,胸部X線片好轉,肺實變不張消失,呼吸好轉,逐步撤離呼吸機并停氧。

3.3 皮膚科會診

患兒疾病早期炎癥指標升高、皮膚紅斑伴脫屑,考慮新生兒SSSS,需抗感染的同時予以皮膚護理?;純罕憩F為周期性脫皮、軀干離心性脫皮、手足呈典型手套襪套樣表皮剝脫,伴頭皮脂溢性皮炎,給予乳膏基質(脫屑處)、尿素護膚,調整環境溫度、濕度,植物油溶解脂溢斑塊及黃色結痂,治療后皮膚狀態曾有短暫改善,但皮疹、脫屑仍有反復,且未出現過水皰和大皰性皮損。皮疹與血象中炎癥指標相關,皮疹越嚴重,C反應蛋白及嗜酸性粒細胞越高。再次評估后考慮患兒為先天性魚鱗病伴有嬰兒濕疹,建議完善皮膚病相關基因檢測,最終二代測序檢出SPINK5基因存在純合突變,明確診斷為新生兒NS。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魚鱗病,臨床有三大特征: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竹節樣毛發(通常發生在1 歲后,光鏡下明確)、特應性體質(蕁麻疹、哮喘、血管性水腫、特應性皮炎、花粉癥、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高血IgE 水平等)。這三項體征臨床上一般不同時出現,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迂回線狀皮損,與該患兒臨床高度符合。新生兒NS 并無特效治療手段,對癥支持治療為主[4]。局部皮膚護理是該類疾病的一線治療,包括潤滑、減輕角化過度、抗炎和抗增殖,降低感染風險[5]。全身性治療包括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補充營養物質、抗感染、免疫支持、免疫調節類藥物的使用(生物制劑抗白細胞介素-17、抗IgE、抗腫瘤壞死因子、抗白細胞介素-4)、噬菌體療法、基因治療等。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定期使用,能改善免疫降低感染風險[6]。另外對于大月齡患兒,單抗類藥物的使用能降低皮膚中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8的表達,并能顯著延長皮膚病變的改善時間,但其安全及有效性有待進一步研究[7]。

3.4 營養科會診

患兒入院后普通配方奶足量喂養下體重下降,并出現慢性腹瀉、嗜酸性粒細胞升高,考慮存在因過敏導致的營養吸收障礙,故調整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養。同時患兒存在因皮損而導致的脫水、電解質紊亂、蛋白丟失過多等,調整總液量至每天165 mL/kg、熱卡110 kcal/kg(按出生體重計算)及增加蛋白補充,補充鋅及維生素B。保證患兒基礎代謝、體格增長的同時,促進患兒皮膚生長及修復。每日監測體重,記錄尿量、排便等情況,及時調整液體、電解質、熱卡的攝入。

3.5 分子診斷中心會診

新生兒疑難危重癥中基因遺傳病占比不可忽視。我院二代測序包含最常見的數千種新生兒基因遺傳疾病,可幫助臨床快速診斷、精準治療、評估預后。新生兒特應性皮炎若出現以下特點時,需盡早完善基因相關皮膚病的檢測:(1)全身廣泛及早發的皮疹;(2)反復難治性感染(真菌、皰疹病毒等);(3)骨骼、結締組織、面部、毛發異常;(4)慢性反復腹瀉、內分泌疾病等[8]。本例患兒起病早,全身廣泛皮疹,伴有難以控制的肺部、皮膚感染、慢性腹瀉等情況,符合基因相關皮膚病的預測。相比新生兒皮膚活檢,基因檢測創傷性小,亦能發現疾病遺傳模式。本例患兒通過二代測序檢測出SPINK5基因純合突變:c.2260A>T(p.Lys754X)。該位點在人類基因突變數據庫中報道6篇,為明確的致病變異位點,賴氨酸突變為終止密碼子,導致SPINK5基因編碼的LEKTI 蛋白截斷性表達,表型為NS。LEKTI 缺乏導致表皮角質包膜終末分化異常及脂質代謝異常,角質層屏障形成障礙,臨床表現為鱗屑、表皮剝脫,屏障的損傷又引起過敏原和微生物的滲透。SPINK5基因共有33個外顯子,突變發生位置越靠近上游,LEKTI蛋白表達越少,表型越重[2]。本例患兒基因突變在第24 外顯子,建議父母完成基因驗證,如致病變異來自父母,再次懷孕時運用輔助生殖技術,胚胎植入前進行基因檢測,有效避免患病新生兒的出生[9]。

3.6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診療總結

患兒以呼吸困難、脫屑樣皮疹入院,體格檢查示全身紅斑伴脫屑,血炎癥指標高,胸部X線片提示肺炎伴肺不張,首先考慮重癥感染、新生兒SSSS可能。皮膚護理同時予以抗感染、肺泡灌洗、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呼吸困難改善后停止呼吸支持,但皮疹無明顯好轉。結合患兒治療過程中魚鱗病樣皮疹,反復炎癥指標、嗜酸性粒細胞高,高滲性脫水,慢性腹瀉,體重下降等表型,符合基因相關皮膚病預測,最終二代測序確診患兒為NS。新生兒期起病的皮疹鑒別診斷思路見圖3。

圖3 新生兒皮疹的診斷步驟

4 治療經過及轉歸

患兒入院時考慮重癥感染、新生兒SSSS,予抗感染、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皮膚護理及對癥支持等綜合治療;治療過程中患兒出現體重下降、慢性腹瀉、高滲性脫水,調整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養,增加能量、蛋白及液體攝入,補充微量元素及維生素,保證基礎代謝、體格增長,同時促進患兒皮膚生長及修復。二代測序檢測明確診斷患兒為NS?;純荷?個月因家長個人意愿,自動出院且拒絕進一步皮膚組織活檢及遺傳咨詢,父母的基因驗證未能完成?;純撼鲈后w重2.32 kg,未吸氧,呼吸平穩,全身皮膚仍有紅疹脫屑。后續聯系家屬,告知出院后短期內患兒死亡。

5 小結

SPINK5基因純合突變所致的新生兒NS在新生兒的高危問題主要有:皮膚損害引起的低體溫、不顯性失水、高滲性脫水、嚴重感染、生長發育遲緩,其中嚴重感染和高滲性脫水是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NS 的治療以對癥為主,局部皮膚護理為一線,全身治療為輔。傳統治療對本例患兒效果不佳。

作者貢獻聲明:朱燕負責撰寫文章、病例采集與分析;蔣思遠、張蓉、曹云負責病例分析指導;張淑蓮負責文章指導與修改。

志謝:感謝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皮膚科、遺傳分子診斷中心、呼吸科、營養科的同事們。

利益沖突聲明: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魚鱗病皮疹測序
杰 Sir 帶你認識宏基因二代測序(mNGS)
二代測序協助診斷AIDS合并馬爾尼菲籃狀菌腦膜炎1例
多功能便攜式皮疹觀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應用PCR和FISH方法診斷X-連鎖隱性魚鱗病3例
組合抗結核藥物致過敏性皮疹32例臨床分析
基因捕獲測序診斷血癌
單細胞測序技術研究進展
尋常型魚鱗病患者皮損中間絲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變
加味四物消風飲為主治療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