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部外科手術患者營養風險和營養支持治療情況調查

2024-02-23 10:22于福文王辰茜田書霞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患率胰腺腹部

于福文,王辰茜,2,田書霞

腹部外科住院患者常因疾病導致食物攝入減少,營養素攝入不足,機體消耗增加[1-2]。營養風險是腹部外科住院患者發生肌肉減少癥的獨立危險因素,影響手術患者的住院時間和術后康復[3]。有研究對2005—2006 年13 個城市19 家大醫院收治的15 098 例住院患者進行調查,發現營養不足的發生率為12.0%,營養風險的發生率為35.5%[4]。以往對老年患者和腫瘤患者的營養風險調查及干預研究較多,對腹部外科手術患者營養風險及干預的研究較少。本研究以三級醫院腹部外科常見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調查營養風險的發生情況及營養支持治療運用情況,且對不同手術方式患者營養風險的發生情況進行分析,明確不同手術方式下患者的營養風險發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定點連續抽樣法,回顧性選取2021 年10 月—2022 年10 月天津市南開醫院收治的住院24 h 以上,18 歲≤年齡≤90 歲,且24 h 內進行營養篩查的腹部外科住院患者。共入組1401例患者,其中男性804 例(57.39%),女性597 例(42.61%);患者年齡18~89 歲,平均(56±16)歲;住院天數分布:≤7 d 者782 例(55.81%),7~14 d 者420 例(29.98%),>14 d 者199 例(14.20%),平均住院天數為(11±16)d。

1.2 營養風險評分及判定標準 采用營養風險篩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工具對患者進行篩查,NRS2002 評分≥3 分判定為具有營養風險,具體評分標準詳見表1[5]。

表1 營養風險篩查表

1.3 營養不良判斷標準 對于BMI<18.5 kg/m2伴一般狀況差,因臥床等原因無法測量其體質量的患者,臨床上常用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衡量其營養狀況,若白蛋白<30 g/L,可判定為營養不良[6]。

1.4 營養支持治療狀況調查 收集納入患者的基本信息,統計是否給予營養支持治療及營養支持治療的方式,明確醫院腹部外科手術患者的營養風險、營養不良現患率及營養支持治療狀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7.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四格表資料的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的營養風險及營養不良發生情況 本組納入的1401 例患者中,NRS2002 評分≥3 分即有營養風險者435 例,營養風險現患率為31.05%,NRS2002 評分<3 分者966 例(68.95%),具體評分詳見表2。1401 例患者中,BMI<18.5 kg/m2的患者88 例,因臥床無法測量體質量的14 例患者中,有2例血清ALB<30 g/L。因此共90 例營養不良患者,營養不良現患率為6.42%(90/1401)。

表2 1401 例患者營養風險發生情況

2.2 患者的營養支持治療應用狀況 1401 例患者中有營養風險的患者435 例,其中有293 例(67.36%)患者于營養篩查后的7 d 內給予營養支持治療,142 例(32.64%)患者7 d 內未給予營養支持治療。966 例無營養風險,但有516 例(53.42%)患者7 d 內給予了營養支持治療,450 例患者7 d 內未給予營養支持(46.58%)。見圖1。有營養風險并且給予營養支持治療的293 例患者中,133 例(45.39%)使用腸外營養(parenteral nutrition,PN),44 例(15.02%)使用腸內營養(enteral nutrition,EN),116 例(39.59%)使用PN+EN。

圖1 1401 例患者營養支持治療應用狀況

2.3 手術患者營養風險發生情況 1401 例患者中,手術患者615 例(43.90%),非手術患者786 例(56.10%)。615 例手術患者中,NRS2002 評分≥3 分180 例,營養風險現患率29.27%,NRS2002 評分<3分435 例(70.73%)。786 例非手術患者中,NRS2002評分≥3 分255 例,營養風險現患率32.44%,NRS2002 評分<3 分531 例(67.56%)。兩組患者營養風險現患率無統計學差異,見表3。

表3 手術組與非手術組患者營養風險發生情況比較

2.4 不同手術類型患者營養風險發生情況 615例手術患者中,胰腺手術191 例,NRS2002 評分≥3分68 例,營養風險現患率35.60%,NRS2002 評分<3 分123 例(64.40%)。膽囊膽管手術420 例,NRS2002評分≥3 分111 例,營養風險現患率26.43%,NRS2002 評分<3 分309 例(73.57%)。余4 例行肝臟及其他手術患者,因例數較少,不納入比較研究。胰腺手術組的營養風險現患率高于膽囊膽管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不同手術類型患者營養風險發生情況比較

3 討論

3.1 營養風險現患率與報道相似 本次共調查1401 例患者,營養不良現患率6.42%,營養風險現患率31.05%,與國內外研究[1,7-8]結果相比,營養不良現患率較低,營養風險現患率相似。

3.2 營養支持治療應用不足與過度給予并存 本研究應用被多個指南[9-11]所推薦的營養風險篩查(NRS2002)工具進行篩查,入院24 h 內進行營養風險篩查。本研究結果顯示,具有營養風險的患者435例(31.05%),其中給予了營養支持治療的患者293例(67.36%),尚有32.64%的患者具有營養風險而未給予營養支持治療, 說明我院住院患者營養支持治療尚有可以提升的空間。既往研究顯示臨床營養支持治療普遍不足,其中有代表性的是2008 年蔣朱明等[4]對我國東、中、西部大城市三甲醫院6 個??谱≡夯颊叩恼{查,其結果顯示僅32.7%的患者接受了營養支持治療,我院67.36%的患者接受了營養支持治療,與之相比我院營養支持治療率顯著提升,與近15 年營養治療的理念不斷推廣,營養支持小組(NST)成員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對營養問題不斷研究[12-14]有關,臨床醫務工作者越來越重視臨床營養相關問題。研究表明[15],充足的營養支持治療能夠改善預后,降低住院天數和術后并發癥。因此對于腹部外科手術患者,還有32.64%的患者存在營養風險而未得到營養支持治療,可能會對這些患者的臨床結局產生不利影響。而無營養風險(NRS2002<3分)的966 例患者中,無營養支持治療的指征,但仍有516 例(53.42%)給予了營養支持治療,說明存在過度給予營養支持治療的情況。

3.3 患者的營養支持治療以PN 為主 本研究顯示腹部外科手術患者有營養風險并且給予營養支持治療的314 例患者中,133 例(45.39%)使用PN,44 例(15.02%)使用EN,116 例(39.59%)使用PN+EN?!霸谖改c功能正常的情況下,腸內營養是第一選擇”的思想已經得到了普遍認可,國內外多個指南推薦[9-11],如果患者存在營養風險,需要營養支持治療,只要胃腸道解剖與功能允許,患者的營養支持治療應首選EN,若EN 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質低于機體目標需要量的60%,通過補充性PN(SPN)增加能量及蛋白質攝入量。本研究數據提示我院腹部外科手術患者營養支持治療以PN 為主,其次為EN+PN,應用最少的是EN??赡茉驗楸狙芯块_展的科室以膽胰急危重、復雜疾病的個體化外科治療為主,重點圍繞胰腺相關疾病展開治療,腸外為主要的營養支持治療方式。

3.4 胰腺手術患者營養風險 以往的研究顯示,腹部手術患者營養風險現患率為20.0%~34.0%[1,16],我院腹部手術患者營養風險現患率為29.27%,與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我院腹部疾病非手術治療患者營養風險現患率為32.44%,與手術患者相比,營養風險現患率無明顯差別(P>0.05)。進一步結合手術類型分析,發現膽囊膽管手術患者營養風險現患率為26.43%,胰腺手術患者營養風險現患率35.60%,兩組營養風險現患率之間有明顯的差異(P<0.05),胰腺手術營養風險現患率高于膽囊手術營養風險現患率。其原因可能與被調查科室的主要病種相關,被調查科室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性病變、炎癥相關胰腺腫瘤等個體化外科治療方面技術領先,取得了顯著的成績[17-19]。胰腺手術相對比較復雜,尤其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普外科操作復雜、手術風險較大的手術,胰腺相關疾病本身具有高分解代謝的特點,加之因胃腸、膽腸、胰腸吻合等消化道重建術后需較長時間禁食禁水,機體受多種因素影響,易出現營養不足等相關問題;而膽道手術中膽囊切除占多數,部分手術涉及膽管探查取石,手術不影響胃腸道的完整性和消化吸收功能,通常術后短期即可恢復進食。

猜你喜歡
患率胰腺腹部
腹部創傷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分析
同時多層擴散成像對胰腺病變的診斷效能
Gardner綜合征的腹部CT表現
四川省23家醫院2011年6月25日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與分析
2012~2013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
我院感染現患率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哪些胰腺“病變”不需要外科治療
18例異位胰腺的診斷與治療分析
腹部超聲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分析
某二級中醫院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