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圖書館助力鄉村振興價值實現路徑思考

2024-02-24 13:30褚倩倩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價值實現長效機制公共圖書館

收稿日期:2023-12-15

作者簡介:褚倩倩(1977—? ),棗莊市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摘? 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文化是靈魂,貫穿始終,深刻影響鄉村振興工程的實施與成效。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陣地,必須肩負起為鄉村居民提供按需服務的重任,助力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全面振興,彰顯新時代自身核心價值。文章基于鄉村文化發展的時代背景,剖析了鄉村文化建設的困境,提出了公共圖書館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鄉村振興;長效機制;價值實現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4)01-0015-03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標志著鄉村振興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1]。2022年10月,習近平同志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同時指出文化發展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經過數年努力,公共圖書館在鄉村振興服務中的基礎設施日漸完善,服務模式由一到多,鄉村居民閱讀能力日漸提升,文化服務網絡初具規模[2],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專業人才缺乏、供需關系處理不當、長效服務機制尚未形成等,需要學者進行深入研究,探究文化驅動產業發展路徑,彰顯公共圖書館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的核心價值。

1? 公共圖書館參與鄉村振興現實背景

1.1? 鄉村物質發展促進鄉村文化發生變化

政府層面關于推進公共圖書館服務至基層的文件可以追溯至2008年,當時文化部印發了《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要求各縣須有獨立建制的公共圖書館[3]。自此,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范圍由地市向縣鄉逐步延伸,鄉村也出現了由政府或社會力量興辦的公益性文化機構,如鄉鎮圖書館(室)、農家書屋等。鄉村文化的發展得益于物質基礎的極大豐富,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2021年的43年間,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4元提升至1.89萬元,恩格爾系數從67.7%降至32.7%,農村居民在通信、文教方面的支出比重明顯增加,發展性支出提升明顯。伴隨物質水平的快速提升,鄉村經濟與文化建設脫節現象明顯:首先,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鄉村外出務工和資本下鄉改變了農村農民延續數千年的自然經濟生產生活方式,轉而形成以務工為主、農業生產為輔的工農生產方式,鄉村文化迅速呈現空心化特征,部分城市亂象屢屢在鄉村出現,亟須加大傳統文化建設力度,返璞歸真;其次,資本下鄉導致農村居民的精神思維呈現趨利化特征,文化傳承受阻,農村原有的優良傳統逐步被邊緣化。

1.2? 鄉村居民整體閱讀素養偏低

經過數年的發展,鄉村地區居民的閱讀素養經歷了從無到有、穩步提升的過程,但與城鎮人口對比仍存在巨大差距,除了圖書館自身服務能力跟進速度較慢,還存在以下三個重要原因:一是鄉村居民閱讀能力較低。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鄉村文盲人口數量是城鎮人口的2.54倍,初中及以下學歷人群主要從事農業生產,高中及以上學歷人群幾乎全部進城務工,兩極分化嚴重,這無疑提升了公共圖書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難度[4]。二是鄉村居民普遍缺乏閱讀意愿。在鄉村居民的傳統意識中,從事農業生產無須學習科技知識,同時各類休閑方式(如電影、棋牌等)的吸引力較大,致使人們對閱讀的興趣不足。三是鄉村地區閱讀氛圍不濃。與城鎮圖書館相比,鄉村閱讀場所簡陋、功能性略顯不足,不能滿足多數鄉村居民的精神文化休閑需求。

1.3? 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深入推進

新時期,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發力點,公共圖書館作為鄉村文化中心,應逐步提升鄉村整體文明程度,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風建設,提倡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全面提升農村居民的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專業水平,引導回歸崇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風險精神、創造精神和勤儉節約精神[5]。在全面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能夠通過發揮教育培訓、信息服務、文化治理等功能彰顯自身價值,同時,良好的政策保障也確保圖書館能夠因地制宜采取各項優化措施提升服務效能。

2? 鄉村振興中的文化建設困境

2.1? 文化服務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不協調

公共圖書館的資源量、用戶分析、服務方式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在資源方面,近年來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和建筑面積逐年增加,但相對發達國家仍處于較低水平,且城鄉發展不平衡。2021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圖書擁有量為7.76冊,但多數鄉村地區居民的平均圖書藏量不足2冊,城鄉圖書館閱覽座席、閱覽室終端、計算機等數量差距明顯[6]。以山東省煙臺市為例,鄉村地區因受人力、設備、技術等多重因素影響,鄉村圖書館以提供普適性服務為主,幾乎不存在用戶數據收集與分析,更無法實現精準信息服務。在服務方式上,多數鄉村圖書館依托上級圖書館開發的線上服務平臺,通過宣傳吸引公眾關注、訂閱,但實際效果有限,服務供給與居民需求錯位。上述情況說明,現階段鄉村地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不協調,無法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高效率服務。

2.2? 公共圖書館專業人才及設備匱乏

人才是公共圖書館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將人力資源利用好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驅動作用。2020年年底,我國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數量為57,980人,平均各館從業人數為18人,與《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中“每10,000~25,000人應配備1名工作人員”的標準相差甚遠;鄉村地區專業人員更是極為匱乏,加之鄉村地區待遇偏低、環境較差,很難吸引高素質人才,專業人才流動性大、人才流失、缺乏培訓學習等因素也對服務效能影響較大[7]。在專業設備方面,資金缺乏是限制專業設備進入鄉村地區的主要因素,多數鄉村圖書館的計算機等數字化設備數量少且水平落后。鄉村地區公共圖書館專業人才和設備配備水平與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相比差距明顯,這要求公共圖書館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嘗試使用PPP模式引入社會力量,快速改變目前窘境。

2.3? 服務供給與鄉村振興需求不匹配

面向鄉村振興戰略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應以農村農民的實際需求為導向,為不同群體提供精準化、差異化服務,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全面性、系統性與針對性。經過數年建設,我國鄉村圖書館的空間布局、硬件設施、館藏資源量等有了較高水平的提升,能夠滿足廣大民眾的普適性文化需求,如:煙臺市2015年至2021年鄉村圖書館空間面積增加28.4%,閱覽席位增加30.7%,閱讀終端數量增加14.9%,人均館藏增加29.5%。但是,鄉村圖書館很少開展主動、細致的農村農民文化服務需求調查分析,導致服務供給與實際需求存在偏差,用戶滿意度普遍不高。公共圖書館參與鄉村文化振興的功能應體現在教育培訓、信息服務、文化治理、文化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直接參與鄉村文化產業發展,間接助力其他產業振興。但是,目前公共圖書館服務定位有待校正,發力不足。除了供給側的問題,鄉村居民訴求表達不準、不及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圖書館需要在今后的服務中優化反饋渠道。

3? 公共圖書館助力鄉村振興價值實現路徑

3.1? 基礎——調研用戶需求,強化資源服務供給

加強用戶調研是公共圖書館高質量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和起點??茖W的用戶調研應從用戶基礎數據、用戶群體需求差異、服務方式多元化角度入手,用戶調研實質上是將農村居民視為主體,以需求指導供給,使公共圖書館服務從被動向主動,實現質的轉變。用戶基礎數據的調研可通過基礎信息錄入和借閱數據整合相結合的方式構建用戶數據庫,鄉村公共圖書館可將數據傳輸至上一級圖書館數據平臺進行信息分析與挖掘處理,構建用戶畫像,了解鄉村居民的普適性需求和群體需求差異,為后續服務提供數據支撐。用戶群體需求差異除了通過用戶數據分析,還應通過用戶問卷調查實現,依據信息需求層次理論,列舉不同用戶的興趣與需求,甄別不同群體對資源的不同需求。服務方式多元化的調研同樣應通過用戶基礎數據分析和問卷調查方式實現,在信息化背景下提供多元化服務方式是用戶選擇公共圖書館的前提。針對調研分析結果,公共圖書館應有針對性地強化資源供給與服務,開辟鄉村讀者線上服務空間,尤其是強化數字資源建設與服務,為鄉村居民提供多渠道資源獲取和信息反饋路徑。

3.2? 調整——鼓勵科技強館,優化人才設施配備

在人員編制有限的現狀下,公共圖書館利用科技手段強化服務能力是提升效能的關鍵,科技強館主要體現在人才和設備兩個層面。人才方面,公共圖書館應著力打造精英化人才團隊,通過多渠道充實隊伍、強化館員培訓,注重專業素養提升等途徑,使從業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先進的服務意識、全面的知識體系,且在具體服務過程中具備較強的組織力、執行力和創新力。鄉村地區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應以本土化培養為主、人才引進為輔,最大限度激發鄉村居民的內在服務動力,提升其文化責任感,同時鼓勵當地退休教師、大學生村官等共同參與建設和管理,有效彌補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數量不足、整體素質偏低的短板。人才引進是提升鄉村地區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點睛之筆,人才引進的數量雖少,但他們擁有完整的知識理論體系,能夠有效指導建立科學規范的服務體系,實現資源和管理的優化配置,地方政府應通過提升待遇、精神鼓勵等方式調動其積極性。設備方面,公共圖書館應強化數字服務設施建設,提供智能服務終端或App,通過數字服務快速縮小城鄉文化服務差距[8]。

3.3? 服務——對標產業需求,發揮核心服務功能

針對當前存在的服務供給與需求不匹配的問題,公共圖書館應對標鄉村振興戰略產業科學布局需求,在教育培訓、信息服務、文化治理、文化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發揮核心服務功能,直接參與文化產業建設,間接服務其他產業。首先,公共圖書館應提供教育培訓類服務,一方面助力鄉村學校,為留守兒童提供高質量教育服務;另一方面豐富鄉村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其次,公共圖書館應發揮信息服務功能。信息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可指導產業發展,公共圖書館應為農業、養殖業、手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實時動態信息,有效指導生產與銷售,使信息成為溝通農村生產與社會需求的紐帶。再次,公共圖書館應發揮文化治理功能。文化治理是鄉村實現較高水平振興的標志之一,公共圖書館通過發揮文化治理功能引導鄉村居民建立新時代道德觀,共同遵守鄉村文明公約,同時通過教育與宣傳實現鄉村法治。最后,公共圖書館還應在保護鄉村文化多樣性方面持續發力,承擔起保護與傳承優秀鄉村文化的重任,尤其是做好古宅民居、歷史碑刻、節慶禮儀、民俗曲藝的保護工作,同時做好地方志等古籍文獻資料的收集與研究工作[9]。

參考文獻:

[1]? 張秀敏.汽車圖書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策略研究:以天津市濱海新區圖書館汽車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9):91-96.

[2]? 向宏華.鄉村振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與農家書屋融合發展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9):97-103.

[3]? 張孝天,申曉娟.從新的人口環境看“十四五”時期公共圖書館事業的高質量發展[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1(6):9-21.

[4]? 王素芳,譚清安.鄉村振興背景下貧困地區農村面向青少年的數字文化環境建設:基于留守兒童網絡使用和圖書館服務需求的調查分析[J].農業圖書情報學報,2022(1):16-37.

[5]? 蕭子揚,葉錦濤.公共圖書館參與鄉村文化振興:現實困境、內在契合和主要路徑[J].圖書館,2020(2):46-52.

[6]? 曾文.城鄉一體化背景下公共文化政策的歷史演變與未來展望[J/OL].圖書館雜志:1-18[2022-11-08].

[7]? 陳瑜.鄉村振興與農村公共閱讀空間的多維構建:以政社合作為視角[J].圖書館,2022(7):49-57.

[8]? 張珺,張峻琦.新時代圖書館服務鄉村振興的路徑探究[J].圖書館,2022(6):86-90.

[9]? 王月娥,袁杰萍,舒瀚林.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民族地區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功能探析:以武陵山民族聚居區為例[J].高校圖書館工作,2022(3):75-78.

(編校:崔萌)

猜你喜歡
價值實現長效機制公共圖書館
構建長效機制推進掃黑除惡治理常態化
關于構建審計整改長效機制的思考與探索
建立三大長效機制 保障礦井長治久安
傳統媒體內容供給側改革的三條路徑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研究綜述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價值的實現
解析在高中語文教學下“微課”應用價值的實現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建立自助服務推廣長效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