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小麥春季管理技術

2024-02-26 08:38河北省滄州市農機站061000孫海超
新農村(浙江) 2024年2期
關鍵詞:病蟲草害肥水麥田

河北省滄州市農機站(061000)孫海超

春季小麥在生長旺盛情況下,做好春季管理、促進苗情轉化是增加小麥穗數、穩定小麥粒重的關鍵,也是實現小麥豐收的基礎。根據小麥苗情和土壤墑情,春季管理應因地制宜,通過科學肥水促控、促苗早長穩發、控制春季無效分蘗過多滋生、培育壯桿大穗,搭好豐產架子。

1.春管技術

春管要立足于“早”,重點在“促”,以“促苗早返青,分蘗多成穗”為目標,因地制宜,分類管理。

(1)合理實施鎮壓劃鋤,實現增溫保墑 早春頂凌鎮壓可壓碎土塊,彌封裂縫,沉實凍融疏松的土壤,使根土密接,有利于根系水肥吸收;鋤劃能通氣增溫促根、減少蒸發耗水。對麥田進行鎮壓,要壓干不壓濕,壓軟不壓硬,即在土壤濕度較大時不進行鎮壓,在土壤上凍時不進行鎮壓。同時對“土里捂”“一根針”麥田不宜重壓,以免造成麥苗機械損傷。鹽堿地只能鎮壓1 次,防止土壤反堿。鎮壓要選擇在上午天氣晴好無霜凍、無露水時進行。

土壤化凍后對澆過越冬水的小麥田塊要及時進行機械劃鋤、機械鎮壓,破除地表板結,達到增溫、保墑的目的。對于吊根苗和耕種粗放、土壤結塊多的地塊,務必在早春進行鎮壓。要重點對播后未鎮壓或鎮壓質量差、墑情較差的麥田,以及對群體大、冬前發育較旺的麥田要盡早行動,以破除板結,彌補裂縫,踏實土壤,起到提墑、保墑、增溫的作用,對群體大、春季旺長的麥田在小麥起身期,一般是3月中下旬,進行重鎮壓,深鋤斷根,控制地上部分生長,以防止后期倒伏。

(2)合理運籌春季肥水,實現節水增效 不同類型的麥田,在肥水管理上要因墑因苗精準調控,為小麥返青拔節創造有利條件。一是旱情重已影響正常生長的麥田,早春要搶澆“保命水”,澆小水補墑,促進表墑和底墑銜接,抗旱保苗。切忌大水漫灌,影響地溫回升,延遲小麥返青生長。二是凍害重、冬前旺苗轉弱苗的麥田,具有群體足、個體弱的特點,要在早春及時進行澆水補肥,要澆小水,結合澆水畝(1 畝=667 平方米,下同)施尿素8~10 千克,拔節期再根據苗情酌情追肥。三是晚播導致群體小、苗齡小的三類麥田,畝總莖數在55萬以下,要以促為主,第一次肥水管理要提前到起身期進行,畝施尿素6~8千克,促分蘗成穗,增加畝穗數;拔節期中期再進行一次澆水追肥,畝追尿素8~10 千克,促進成大穗。四是對于群體適中、墑情合適的一、二類壯苗田的管理,以保穩健生長、提高分蘗成穗率為主。畝總莖數55 萬~75萬的二類壯苗田,在起身末拔節初進行第一次肥水管理,保蘗增穗;畝總莖數達75萬~105萬的一類壯苗田,在拔節期中后期進行第一次肥水管理,促進分蘗兩級分化,麥腳利索。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7~20 千克。五是無灌溉條件的旱堿地麥田,要在土壤返漿后借墑及時進行頂凌追肥,每畝追施尿素5~7 千克,機械開溝條施;生育中后期遇雨,每畝再追施尿素6~8千克。

對于年前植株生長旺盛,地力消耗較大,因而產生“脫肥”現象的麥田,春季第一水非常關鍵,要結合澆水追尿素,但要注意過多使用尿素不但會造成浪費,還會造成小麥抗病性降低、蚜蟲發生重等不良現象,過早或過晚澆水會直接影響小麥的高產,因此要做到因地因苗分類管理。沒有“脫肥”現象的麥田,早春不要急于施肥澆水,要在鎮壓的基礎上在拔節后期進行追施。

(3)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積極應對“倒春寒” 春天天氣變化大,須注意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防控“倒春寒”準備。在低溫天氣來臨前,對土壤塇松、尚未拔節的麥田進行鎮壓,彌補土壤縫隙,防止透風跑墑,控制旺長。小麥拔節后如預報出現最低氣溫降至0℃~2℃,可及時澆水,調節土溫和近地層小氣候,緩沖降溫影響,預防凍害發生。對已拔節或孕穗抽穗小麥可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及生長調節劑,減輕低溫影響。寒潮過后2~3 天,及時調查幼穗受凍情況,一旦發生凍害,要及時采取追肥、葉面噴肥等措施,分類施肥補救。對莖蘗幼穗凍死率10%~30%的麥田畝施尿素5 千克左右,凍死率30%~50%的麥田畝施尿素7~10 千克,凍死率50%以上的麥田畝施尿素12~15 千克,促進恢復生長。

2.加強病蟲草害監測與防治

依據往年經驗,3、4 月份是小麥病蟲草害爆發流行的關鍵時期,隨著氣溫逐步回升,小麥病蟲害將進入盛發期。小麥拔節返青期是條銹病“打點保面控流行”、蚜蟲“壓前控后”防爆發的關鍵時期,也是防治小麥紋枯病、莖基腐病、麥田雜草的重要窗口期。根據病蟲草害發生情況,安全用藥及時防治,綠色防控病蟲草害,實現減藥增效。

(1)注意監測麥田雜草的發生,及時化學除治 春季化學除草最佳時期為小麥返青初期,務必避開倒春寒天氣,藥劑噴施時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6℃左右,午間氣溫超過10℃以上,選擇晴好天氣在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進行。麥田雜草的秋治對雜草的發生危害會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但對春季雜草的監測及防治仍不可放松。對麥蒿、豬殃殃等雙子葉雜草為主的麥田選用苯磺隆、雙氟磺草胺或二甲四氯等進行防除;對野燕麥、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麥田選用甲基二磺隆、炔草酯等進行防除。對部分未秋治的麥田要選擇在小麥返青起身期防除,并注意應嚴格按產品說明的使用劑量和環境條件等,防止產生藥害。切記在年前噴過除草劑的麥田年后不可再噴第二次,以防產生藥害、造成減產。

(2)密切關注病害侵染擴張期防治 返青至孕穗期是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的侵染擴張高峰期,也是麥蜘蛛的危害盛期,這是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的關鍵期。要根據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防控,對原來發病較重的麥田應提早預防。紋枯病、全蝕病可用12.5%烯唑醇20~30克或20%井岡霉素60~100毫升,兌水60~70千克噴施于小麥莖基部,根腐病可用立克銹、烯唑醇、粉銹寧等殺菌劑噴澆于小麥莖基部。麥蜘蛛可用阿維菌素3000 倍噴霧防治。麥蚜選用高氯氟·噻蟲嗪、聯苯菊酯·噻蟲嗪等噴霧防治。對于病蟲害已經發生的,可選用對路藥劑一次混合噴霧施藥防治。

(3)做好中后期“一噴綜防” 從抽穗期開始,進行2 次“一噴綜防”。第一次在抽穗后開花前,以防治吸漿蟲、麥蚜為主,兼治赤霉病、白粉病、銹病等,并預防早衰和干熱風。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 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 克(或12.5%烯唑醇乳30 克,或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克)、磷酸二氫鉀100~150 克,兌水30 千克進行葉面噴灑。第二次在開花后7~10 天,重點防治穗蚜、白粉病、銹病,并預防早衰和干熱風。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 克、12.5%烯唑醇乳20 克(或20%三唑酮乳油30 毫升)、磷酸二氫鉀150 克,葉片有早衰跡象的加入尿素300~450 克兌水45 千克進行葉面噴灑。

猜你喜歡
病蟲草害肥水麥田
早春水難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確肥水,這三樣必須補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沿??O蟶養殖春季肥水技術
既要環保,還要產量,魚和熊掌如何兼得——談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淺談作物病蟲草害的農業防治
2017年浙江省主要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治藥劑推薦名單
歡迎郵購《茭白病蟲草害識別與生態控制》
北方有機水稻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
不關我的事
別人做不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