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老年學共體的孵化研究

2024-02-26 06:09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城北中心學校311100梁為民金新法
新農村(浙江) 2024年2期
關鍵詞:老年學社區建設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城北中心學校(311100) 梁為民 金新法 趙 南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作為實現積極老齡化戰略的重要舉措,建立基于老年人學習興趣和需求而自發、自愿組成的老年學習共同體,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和團體愿景,從中獲得歸屬感、幸福感,持續提升生活質量,對促進社區治理和老年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社區老年學習現狀

(1)覆蓋學員有限,區域發展不均衡 隨著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老年教育三級網格體系的全面鋪設,挖掘和帶動了一批老年學習群體。從整體看,學員群體畫像初步滿足各級各類人群參與的預期,但周期內參與學習的實際數據與建設目標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時,各社區的相關歷史數據表現明顯不均衡,可預見的發展數據也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2)學習形式單一,學員參與度不高 分析社區老年學習目標的差值原因,“學習形式單一”是出現最多且影響最大的共性問題。以社區為建設主體的老年學堂,目前大多只發揮了場地的優勢,如提供紅色宣講、讀書看報、健身休閑等服務,未能長期穩定地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單一的學習形式,導致學員參與度不高,也很難形成口碑傳播效應。

(3)配套資源匱乏,建設方有心無力 實地走訪中發現,各建設主體長期面臨師資匱乏、經費投入限制的困境。以運河街道老年學堂為例,據介紹,雖經多年用心運營,學校也名聲在外,獲得了不少榮譽,但因地理位置及經費限制,師資隊伍建設困難重重。受此影響,很難再進一步提升學習體驗和學員規模,特色課程、校本教材研發等,普遍存在滯后現象。

2.老年學共體的孵化策略與實踐

(1)加強頂層設計,有效整合資源 為進一步加強資源統籌和高效利用,要成立以中心學校為指導單位、屬地街道為牽頭負責、各社區老年學堂及共學養老基地負責人為會員的學共體發展理事會。一方面,要通過資源摸排共享、建設平臺專家庫、專項經費幫扶組合等手段,將相關資源統籌規劃,完善區域基礎配套。另一方面,要利用定期聯席會議制度,面對面了解各方工作推進情況,及時處理上報問題,獎優罰劣,積極營造良好的建設氛圍。

(2)強化干部能力建設干部能力提升是組織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發展理事會要定向為區域內社區工作者和老年學共體負責人提供專項培訓服務。一是通識類培訓。如書記專題黨課、社區教育及老年學共體基礎知識、相關法律法規等;加強黨建引領,提升全員基礎知識水平。二是能力提升系列培訓。要開展與角色業務能力相關的專題培訓,如:自我認知與情緒管理、組織協調能力、服務及工作技能等,以“輕理論、重實踐”形式落地開展,提升全員業務水平及管理能力。三是不定期開展專家講座。邀請相關專家和同行先進進行現場分享和答疑,為組織發展注入新動能。

(3)制定運作標準 實踐表明,統一、規范的標準制定和實施,是保證一個組織長期穩定發展的有效手段。結合前期實地走訪和聯席會議研討,對老年學共體進行相關標準制定,從其正式注冊登記、日常運作、等級評定及發展擴大(引退)等進行全流程引導。利用機制發現和篩選出更多優質種子學共體,堅持新增培育和重點扶持兩手抓,實現“打造標桿、帶動發展”的目標。

(4)堅持需求導向 一是倡導創新。以特色為引領,促使學員參與度。圍繞前期實踐經驗及學員摸排反饋較多的“學習形式單一”“特色課程匱乏”等問題,通過外部市場引入、加強教研自創、師生聯合共創等手段,在豐富學習形式、課程體系創建、特色教材教輔研發上進行立項管理,由發展理事會指派專人督導,并做好落地后學員反饋收集及迭代優化推進。二是聚焦需求。以“三個堅持”為抓手,推動持續改進工作。要堅持“按需生產不盲從”,課程及教材的研發與設計,均應在學員需求調研的基礎上完成,保證研發時不脫離實際、投入時滿意使用。要堅持定期收集學員反饋,以調研問卷、實地走訪、抽樣問詢等多形式結合,及時掌握學員對各建設方的運營水平、服務質量的真實意見和建議,以此作為相關工作改進的重要依據。要堅持紅線管理制度,以學員意見和相關工作規范為依據,制定紅線制度,對觸發紅線的運營主體或團隊主體進行督促整改直至清退,始終保障良好的、和諧的團隊氛圍和學習環境。

(3)推動以評促建 一是提供舞臺,促進自我提升。要積極創造給老年學共體提供學習成果展示的資源,如組織下鄉慰問、協助參加演出、舉辦片區成果展演等,為其提供風采展示的舞臺,增強自信心。另外,要設立內部榮譽和實質激勵機制,引導其參加專業(民間)行業比賽爭取獎項,同時增長見識。二是樹立標桿,加快全面建設。遵循全區老年教育“以評促建、以評促強”的建設理念,協助學共體團隊積極參加優秀學共體年度評選活動,增強榮譽感、樹立學習標桿,同時篩選出一批示范學共體團隊,將其經驗進行復盤提煉,借助宣傳報道、分享沙龍、案例資源庫等,讓更多學共體可以學習受益,促進全區老年學共體整體建設。

3.實踐成果及展望

經過一年的實踐,目前已在3 個街道基本落實以上運營框架,年度內合計為48 個社區、36個老年學共體團體提供相關服務。其中,累計孵化新老年學共體15個,新增注冊老年學員2 285 人次,老年學共體團隊先后獲得省市區各級各類榮譽35項,創建完成省級老年教育優質學校1 所,另有計劃及在研特色課程數套。下一步,將進一步提煉運營經驗、充分挖掘本土資源,探索構建具有臨平特色的社區老年學共體孵化策略與可復制的實踐樣板,帶動全區老年學共體乃至老年教育事業發展,助力建設全民終身學習、共同富裕的社會。

猜你喜歡
老年學社區建設
社區大作戰
特別聲明
3D打印社區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中國老年學雜志》鄭重聲明
《中國老年學雜志》鄭重聲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