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微血管成像用于肌肉骨骼疾病研究進展

2024-02-26 08:54王紫藝陳笑一張雙雙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24年2期
關鍵詞:微血管滑膜肌腱

王紫藝,陳笑一,張雙雙,石 偉,許 娜,*

(1.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深圳市兒童醫院超聲科,3.骨科,廣東 深圳 518034;2.中國醫科大學附屬深圳市兒童醫院超聲科,廣東 深圳 518034)

超聲能夠較好顯示肌肉、肌腱、韌帶及其周圍軟組織[1],為診斷骨骼肌肉系統疾病提供可靠依據。與X線、CT、MRI等相比,超聲具有便攜、低成本、無輻射及可動態、實時成像等優點,是肌肉骨骼疾病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式[2]。近年來涌現出多項可用于評估組織微血管內低速血流的超聲新技術,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即為其中之一[3-4],尤其適用于評估血供來源以細微血管為主的肌腱、韌帶和滑膜等軟組織及骨骼。本文就SMI用于肌肉骨骼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1 概述

與傳統多普勒超聲技術不同,SMI采用新型濾波技術,可最大限度地濾除運動造成的低頻偽影,無需注入造影劑即可顯示微血管內的低速血流信號,克服了傳統壁濾波器難以區分組織運動偽影與緩慢血流信號、使得后者被濾除的不足[3-4]。

SMI早期主要用于頸動脈、甲狀腺、乳腺等淺表器官[5]。近年來,SMI已被證明可用于表征低流量血管,尤其適用于肌肉、肌腱、韌帶及周圍神經損傷和關節炎等疾病[6-7]。

2 用于關節炎

血管增生和血流量增加是炎癥的重要特征。已有研究[8]表明,SMI對顯示細微血流的敏感度高于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 ultrasound, PDUS),可檢出PDUS無法顯示的輕度炎癥,對檢測滑膜血流有一定優勢,可作為臨床評估關節炎癥程度及治療效果的方法之一。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為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病理表現為炎性細胞浸潤、血管翳形成、軟骨及骨質破壞等。超聲可通過監測臨床緩解期RA關節滑膜血流信號而評估亞臨床期滑膜炎癥程度及其進展,并預測預后[9-10]。劉芳等[9]分別以PDUS及SMI觀察30例臨床緩解期RA患者手指關節滑膜血流,發現SMI能更敏感地捕捉細微血流。YOKOTA等[10]采用SMI和PDUS針對RA最常累及的掌指小關節和肘、腕等大關節進行檢查和評分,并分析評分與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金屬蛋白酶-3、疾病活動性評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DAS)及健康評估問卷殘疾指數的相關性,發現SMI評分與上述指標均相關(r=0.41~0.74,P均<0.05),PDUS評分則僅與DAS-CRP呈中度相關(r=0.57,P=0.002)。劉歡顏等[11]以SMI半定量評估41例計劃接受膝關節置換RA患者的膝關節血流,與術后膝關節髕上囊滑膜組織病理分級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二者相關性,結果顯示SMI評分與病理分級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Kappa=0.639,P<0.05)。李麗等[12-13]報道,超聲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與SMI的診斷效能基本一致,而SMI可無需造影劑成像,患者接受度更高。

除RA外,SMI亦已用于診斷和評估其他類型關節炎,包括痛風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及幼年型特發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等。SMI可較PDUS更為敏感地檢測痛風患者關節早期滑膜炎癥[14-15]、顯示血友病患兒關節內滑膜血管[16-17],并有助于檢出血友病患兒關節早期病變、預測關節內出血次數[15]。但SMI用于JIA效果并不理想[18-20],ALIS等[18-19]等認為SMI對于JIA滑膜血流分級結果與CRP等炎性指標無相關。目前對于JIA累及關節血管增加的臨床意義尚不明確,有待進一步觀察[19]。

3 用于運動系統軟組織損傷

運動系統軟組織損傷臨床較為常見,可涉及肌肉、肌腱、滑囊及韌帶等結構,一般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損傷后組織在修復過程中伴發新生血管形成及炎癥;傳統多普勒技術對于顯示新生血管不甚理想,而SMI對超微血流較為敏感,可彌補傳統超聲的不足。

ARSLAN等[21]認為常規超聲聯合SMI可通過肌腱形態、結合充血情況診斷肱骨外上髁炎,診斷效能較高。齊鵬等[22]以高頻超聲聯合SMI觀察90例疑診肩袖損傷,評估岡上肌肌腱形態、肩峰下滑囊積液、肱骨頭表面形態及肌腱各部分血流,以關節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與MRI評估結果進行比較,發現高頻超聲聯合SMI診斷岡上肌肌腱損傷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率均與MRI相當。

郝振民等[23]采用SMI對比200例非特異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患者(NLBP組)與100名健康志愿者(對照組)腹外斜肌、腹橫肌及髂腰肌等肌肉內血流信號,發現NLBP組上述肌肉血流陽性率高于對照組。KIM等[24]利用SMI檢測粘連性肩關節囊炎患者與健康志愿者喙下脂肪三角區血流量,結果顯示前者血流量高于后者,且SMI診斷粘連性肩關節囊炎的準確率高于PDUS。TAKEUCHI等[25]通過SMI量化評估前交叉韌帶撕裂后血管,發現SMI血管指數(多普勒信號像素格在取樣框內像素格中所占百分比)可用于定量評估前交叉韌帶撕裂后血管增加。

4 用于周圍神經病變

周圍神經病變通常指周圍神經系統結構或功能損傷,主要依賴于臨床癥狀、體征及電生理檢查進行診斷[26-27],但電生理檢查有創且不能直觀顯示神經形態結構。近年來,隨著超聲技術的發展,肌肉骨骼超聲逐漸用于檢查周圍神經病變、尤其診斷周圍神經卡壓綜合征。SMI能以高分辨顯示神經血流病理改變[26],輔助診斷周圍神經卡壓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綜合征。CHEN等[28]分別以SMI、CDFI及PDUS觀察50例腕管綜合征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對比其診斷腕管綜合征的效能,發現SMI對于血管的顯示率(90%)明顯優于CDFI(52%)及PDUS(60%),且以SMI評分≥2作為依據診斷CTS的準確率(79%)顯著高于CDFI(61%)及PDUS(63%)。KARAHAN等[29-30]認為CTS患者正中神經血流SMI分級與其神經肌電圖結果具有較強相關性。YILDIRAN等[31]利用SMI對比腕管松解術前、后CTS患者正中神經血管指數,發現中度及重度CTS患者術后血管指數顯著下降,提示SMI可用于評估神經卡壓綜合征療效,并具有作為術后常規隨訪方式的潛力。郭文池等[32]報道,聯合應用剪切波彈性成像及SMI診斷CTS的準確度、敏感度及特異度均高于單一應用二者,證實SMI可在一定程度上與其他超聲形成優勢互補,獲得更多影像學信息。

5 局限性

相比傳統多普勒,SMI顯示微小血管的敏感度已有很大提升,但仍存在局限性:①SMI基于多普勒效應進行血流成像,難以避免其固有劣勢,例如檢查結果受探頭角度影響,且其無法判斷血流方向,評估效能隨著檢測目標區域深度增加而下降[3];②SMI對血流極為敏感,但其檢測結果無法被組織病理學證實,可能存在假陽性,需制定嚴格的檢查標準,并對操作者進行培訓;③目前SMI在肌肉骨骼疾病中的應用主要集中于成人RA、CTS等,用于其他疾病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對其是否具有普適性仍需進一步觀察;④對SMI與微血管成像(microvascular imaging, MVI)、微視血流成像(microflow imaging,MI)及細微血流成像(microvascular flow, MV-Flow)等[4]其他微血流成像技術的一致性有待進一步探討。

6 小結

綜上,SMI無需造影劑即可敏感地顯示低速微小血流、反映組織微循環變化;聯合其他超聲技術可提高對于RA、軟組織損傷及CTS等常見疾病的診斷效能,為臨床診斷骨骼肌肉系統疾病、評估其進展及療效等提供影像學依據;但對其普適性及與其他超聲微血管成像的一致性有待進一步觀察。

利益沖突:全體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王紫藝查閱文獻、撰寫文章;陳笑一、張雙雙查閱文獻;石偉修改文章;許娜審閱文章。

猜你喜歡
微血管滑膜肌腱
Wide-awake技術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轉位修復拇長伸肌腱術中的應用
掌長肌腱移植與示指固有伸肌腱轉位治療拇長伸肌腱自發性斷裂的療效對比
掌長肌腱移植修復陳舊性拇長伸肌腱斷裂30例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進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研究
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術要點探討
乙型肝炎病毒與肝細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關性
滑膜肉瘤的研究進展
拇長伸肌腱嵌頓1例
IMP3在不同宮頸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微血管密度的相關性
上皮性卵巢癌組織中miR-126、EGFL7的表達與微血管密度的檢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