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數字經濟中藝術市場治理“中國方案”

2024-02-26 02:13西沐,雷
山東工商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中國方案藝術品建構

西 沐,雷 茜

(1.西安美術學院 美術史論系,西安 710065;2.河北大學 藝術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建構數字經濟背景下的藝術市場治理“中國方案”這一議題的提出,主要源于兩個大的背景。一是在中國現代社會和市場發展過程中,“治理”一直是一個非常古老且富有傳統智慧的概念,并且在當代獲得不斷的延伸與發展,日益邁向了系統化、規范化、體系化階段,形成了較為豐富的理論與體系。然而,盡管治理理論與體系建構已經發展了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面向市場和行業的治理研究,尤其是面向文化藝術行業等新興行業的治理研究與關注可謂嚴重不足,特別是系統性研究以及基于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探討更為少有,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市場治理,特別是轉型期的市場治理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重大戰略問題,對其展開研究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二是藝術市場治理的發展與進步事實上主要源自以下五個方面的發展與進步:理念出新、制度創新、體系完善、方法與手段進步、環境優化。如今,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正在“國際化”與“本土化”博弈的進化過程中不斷形成自己獨有的市場系統狀態——中國藝術市場具有相對獨特的系統狀態,西方發達國家藝術市場的今天并非是中國藝術市場發展的明天——特別是在數字化發展大的背景之下,這一市場特點與趨勢尤為顯著。認知藝術市場發展的新形態,建構藝術市場在新形態下的治理機制、制度、體系等,并在這些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特別是基于數字經濟發展建構藝術市場治理的“中國方案”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新課題,需要我們展開深入系統的研究探討。

一、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發展的歷史進程

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的發展進程一直與市場的發展壯大相互互動,并隨之變遷。概括地講,其發展主要經歷了五個階段。

第一,建設階段。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在市場治理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由于政治經濟形勢的不穩定以及藝術市場尚未真正形成的發展狀態,這一階段藝術市場治理主要是在政府的建立建設下起步的。

第二,管理階段。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動,藝術市場的形態越來越豐富,規模越來越拓展,僅僅依靠政府建設已經不能涵蓋市場治理的方方面面。因此,這一階段政府由建設逐步向管理轉變,“建設+管理”成為藝術市場治理的重要特征。

第三,監管階段。在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與藝術品市場形態的日益豐富與多元化發展下,市場經濟機制要求政府不能直接參與市場,因此這一時期監管概念進入到治理的視野之中。此后政府不再干涉市場發展而是探索更多地依靠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進行調節。這一階段藝術市場更為強調的是“政策+市場機制”的作用。

第四,治理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加快了轉變職能、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其中,《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在這一新形勢下,我國市場監管逐漸轉向了市場治理[1]。隨著治理概念的正式推出,市場發展更多地強調“法規+完善市場體系功能”的傳統治理模式。其中,完善市場體系功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關注行業管理職能的建設,核心是自律機制的建設;二是市場主體的內控機制建設;三是支持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

第五,治理現代化階段。治理現代化是基于中國藝術品市場轉型期市場治理背景而提出的積極的市場治理建構與實踐探索,是藝術市場在數字經濟快速興起與發展過程中邁入的治理新階段。在這一階段,建設與中國藝術品市場相適配的價值、政策和制度體系和能力系統是重要目標,治理制度現代化建設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治理現代化階段需要關注的兩個關鍵點,其含義包括五個方面。在藝術品市場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層面,主要強調的是要在中國特色的制度背景中實現市場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在治理的制度建設層面,主要是指與現代藝術品市場相關的法律體系框架和治理能力。在社會建設層面,主要是要與現代藝術品市場相關的各種非政府組織、社團、機構展開參與共治。在治理手段和技術層面,主要是指藝術品市場現代化進程中涉及的各種手段、工具和技術的體系化、現代化。在治理現代化層面,主要指制度體系與執行能力的現代化,強調制度要能夠真正地落到實處。

事實上,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既是重要的發展狀態,也是一個不斷推進的發展過程,其發展的基本取向主要有四個關鍵點。

一是問題導向。即追求治理效果的最佳、最優秀。除了市場治理通常需要達成的維護市場公平、保護消費者利益、提高市場效率等效果外,藝術品市場治理現代化階段還強調必須以問題為導向、為驅動。也就是說必須在治理問題的明確基礎上,圍繞預期的治理目標設計具體的治理方案,實施相應的治理措施,從而獲得較好的治理成效。問題導向實際上也是強調治理要具有有效性、可靠性以及高質量,絕不能為治理而治理,事實上缺乏問題導向的治理,其結果很大程度上會流于表面,導致無效治理甚至會對市場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二是科學化。即強調過程與結構的治理的科學化。一方面,治理主體要在科學規則下,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以及現代科學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展開有效的市場治理,提升市場治理的效率以及準確性,同時還應對治理成效做出及時有效的評估反饋,進一步指導治理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要基于市場機制形成的各種不同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包括不同主體形態形成的縱向結構關系以及同級管理部門之間,政府與社會、市場之間形成的橫向結構關系)展開科學化的市場治理活動。

三是國際化。即要以兼收并蓄的智慧積極吸收涉及經濟、文化、政策、法律、人才等多維度下的人類文明治理成果,對藝術市場的規范、監管與治理展開國際化提升,并且在治理現代化進程中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提高藝術市場治理國際化程度,建構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治理體系。

四是面向未來。即強調治理的持續發展,就是要通過治理的現代化使藝術品市場在可持續發展中積蓄更為強勁的發展動力,尤其是要在與科技的持續、深度融合下,在消費結構的不斷轉型中,探索新的市場治理體系、方法、模式與機制等,為藝術品市場發展提供更加長遠的保障。

通過對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發展歷史沿革的簡要梳理以及對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基本取向的確立,可以發現,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步入了發展的關鍵期。這就要求其市場發展一方面要展開積極的轉型探索,另一方面要面向新的時代背景與市場環境形成適宜于新背景、新時代、新要求下的新發展模式,迎接全新的機遇與挑戰。而在這一進程中,關注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市場治理這一領域尤為重要,數字化藝術市場治理模式主要表現為:平臺+(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化),這是需要我們給予足夠關注與研究的重要問題。

二、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要強調“中國式”

在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進程中要特別強調“中國式”,這是因為隨著科技融合的不斷深入以及其在全球藝術品市場創新版圖中地位與作用的日益突出,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在積極融入到全球藝術品市場創新發展的網絡之中,并且呈現出顯著的領先發展態勢。因此,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制度創新,能夠為全球藝術品市場治理提供“中國方案”,為全球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一)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是一種多元化的探索

當前,中國藝術品市場處于轉型期,世界藝術品市場處于重塑期,藝術品市場治理是一個復雜而多元化的過程,涉及諸多利益關系與治理主體,因此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絕不是一元化的模式。也就是說,不能將藝術市場治理教條化,而要推動市場各治理主體之間的相互協作,相互補充,根據藝術市場發展的系統狀態不斷研究與分析治理的模式,并根據這一系統狀態進一步建構多元化的治理方案,這是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的一個基本要求。

(二)新時期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鮮活而獨具特色

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我國文化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下已步入快速發展期,尤其是自改革開放以來,藝術市場發展呈現出了顯著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并重特點,在市場規模、結構、業態、生態等方面都成長迅速,且市場形態不斷獨立。特別是新世紀以來,伴隨新消費發展,新需求增長,新技術融合以及國際化發展推動,中國藝術品市場尤其是在其業態創新與市場活躍程度等方面在世界范圍內都可謂獨樹一幟,顯示出了強勁的發展動力、獨特的創新態勢、鮮明的市場戰略格局,不僅將傳統特質與創新特色融于一體,而且備受各界矚目。這些正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活力與系統能力的體現,這一發展的態勢已經成為中國藝術市場發展中非常重要的特色,并且在世界藝術品市場范圍內都鮮少見到。與此同時,中國藝術品市場也在新的發展背景下面臨強烈的轉型需求,其中認知與關注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新背景下的主線,即新時期、新常態、互聯網+、國際化與資產化非常關鍵。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現狀與形態研究強調市場規模拓展快速化,規模結構多極化,業態結構豐富化,動力建構多樣化,消費環境變化快以及國際化的新變化等,并從發展創新勃然生發與發展的個性越來越顯著兩方面進一步凸顯出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特質。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2]:一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進入新的時期,中國藝術金融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二是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在進入新常態下新價值發現平臺的建構期;三是中國藝術品市場業態結構已經或者是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四是基于綜合服務平臺的交易體系與資產管理體系正在發育;五是藝術品市場多期疊加因素的綜合推動了中國藝術品市場新的態勢的形成與發展;六是中國藝術品市場業態跨界融合充滿了活力與動力;七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科技+新消費推動藝術品消費的不斷崛起;八是藝術品資產化推動藝術品市場格局重構。

(三)中國藝術品市場具有獨特的狀態

中國藝術品市場具有獨特的系統狀態,且這一系統狀態并非一開始就被大眾所清楚認知,而是在長期的“國際化”和“本土化”博弈與進化發展過程中,沿著“藝術品市場——世界藝術品市場——現代藝術品市場體系——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國特色藝術品市場——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體系——中國特色現代市場治理體系——中國藝術品市場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邏輯主線而一步步清晰起來的[3]。主要包括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獨特生存狀態和中國藝術品市場所形成的歷史文化傳統兩個方面。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獨特生存狀態,核心主要體現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存在的重大問題上,如一直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存在的四大問題——誠信機制問題、定價機制問題、退出機制問題以及市場支持服務體系不完善問題。這些問題正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快速發展過程中所獨有的一些極具代表性的生存狀態。

中國藝術品市場所形成的歷史文化傳統即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自己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比如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交易體系包括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博覽會以及許多不斷涌現、成長起來的藝術電商、平臺化交易等創新市場交易體系。此外,中國藝術品市場還存在私下交易這一讓人詬病的問題,對于私下交易問題的理解,我們認為私下交易實際上就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一種延續。因此,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與西方發達國家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既有其相同點,更有其發展的特殊性,對于這一問題的正視與深入的研究能夠豐富中國藝術品市場獨立系統形態的認知。

(四)中國藝術品市場邊界的變化特點

在以往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與研究過程中,有這樣的一個認知取向,即西方發達國家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這是一個大的發展語境,但很少有人關注中國藝術品市場獨立的市場系統狀態,如今,這一語境的轉變主要基于幾個方面的挑戰與機遇。

其一,國運的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成為不可逆轉的一個發展趨勢。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國家實力的增強,中國在全球經濟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作用不斷凸顯,成為了重要的發展極。在此背景下,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成為發展不可逆轉的一大趨勢,藝術品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與表現形式,其市場發展更成為民族振興非常重要的陣地,具有重要的推進意義。

其二,新消費快速興起,審美文化不斷崛起,傳統文化與時尚消費融合發展的合流成為大的發展趨勢。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有著深厚的人民情感基礎與廣泛的文化認同,而且伴隨時尚消費等新消費的持續興起以及審美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發展,傳統文化也不斷被賦予新的生命,迸發新的活力。事實上,傳統文化與時尚消費的合流進一步為藝術市場的發展創造出了更具創新意義的發展機遇,產生了豐富多元的新消費需求。

其三,數字經濟背景下,文化新經濟形態是新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也最為鮮活的領域。在數字技術的應用推進中,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而文化新經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其發展越來越呈現出鮮明的多元、創新與跨界趨勢,包括數字藝術在內的新業態正在文化新經濟的起飛中日益成為滿足人們新消費需求,推動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藝術市場也在這一進程中與金融、科技、旅游等產業持續跨界融合,不僅成為推動經濟結構升級轉型的關鍵領域,更不斷推動我國文化新生態的形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力量。

其四,“平臺+生態”模糊了業態及國別的邊界,但卻強化了文化的賦能立場,強化了文化價值的精神邊界,這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在研究中必須要著重關注的邊界。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不斷厘清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中哪些問題是模糊的,哪些又是在發展中不斷清晰起來的,這個邊界非常重要。

三、中國藝術市場治理進化的邏輯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的發展環境都面臨著深刻的變化,藝術市場治理也面臨著新挑戰、新機遇,出現了新特點、新趨勢。一是數字化發展趨勢及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進一步加速了藝術市場國際化、多元化發展的進程,因而藝術市場治理需要適應這一新的環境,在治理體系建設等方面不斷提升。二是隨著文化多元化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同文化背景和藝術創作方式的出現使得藝術市場更加豐富,也更為復雜。因此藝術市場治理需要在保持市場穩定和健康發展的前提下關注文化價值的傳承和保護維度。三是新消費的興起、新技術的應用、新業態的生發帶來了藝術市場發展的新機遇,因此要不斷認知藝術市場發展的新背景、新趨勢,新業態、新面貌,并做出適時的調整與改變,在新的發展時期與發展領域中不斷形成與之相適配的,系統性、科學性的治理方案,促進新時期藝術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治理是一個隨著市場系統形態發展的進化過程

治理是隨著市場系統形態演變而不斷進化的過程。事實上,伴隨市場形態的發展產生了不同的治理形態,而不同的治理形態又決定了治理的機制形態的形成,這是治理進化的基本邏輯。

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市場形態的演進,市場治理形態與機制形態也在不斷優化升級。在市場形態層面,中國藝術品市場走過了從“傳統藝術品市場”到“互聯網+”,再到“平臺+”(藝術電商)和“數字化”的形態演進歷程,每個階段對應不同的市場治理形態,分別是“建設+管理”“監督管理”“市場治理”以及“治理現代化”。與此同時,基于各個治理形態又相應產生了不同的機制形態,即在傳統藝術品市場階段的機制形態主要表現為“政治+直接管理”,在“互聯網+”階段則主要表現為“政策+發展市場體系+間接管理(自律)”,在“平臺+”階段主要表現為“法律法規+政策+完善市場體系+科技手段”,而在數字化發展階段,藝術市場治理的機制形態進一步演進為了“面向平臺+生態的數字場景”的機制形態,實現了藝術市場治理的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化、生態化。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數字化的市場治理機制形態是在“政策+直接管理”“政策+發展市場體系+間接管理(自律)”“法律法規+政策+完善市場體系+科技手段”基礎上進化而來的,通過這一數字化的市場治理機制形態,藝術市場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數字經濟背景下的發展趨勢,能夠獲得更好的市場治理保障。

(二)治理是與市場系統形態適配的過程

治理模式是由于不同的市場系統形態而出現并確立的,市場系統形態與市場治理過程是對應出現,相互匹配的。市場系統形態不僅直接影響市場發展的規模效率,而且對于市場治理的要求也在不斷調整變化,我們認為只有與市場系統形態相適應的市場治理過程才能有效推進藝術市場的秩序發展。

治理進化與市場系統形態適配的基本過程可描述為:基于“平臺+生態”的市場系統狀態有其相適配的治理系統與體系,隨著市場系統狀態的進一步優化,市場治理過程也邁向了治理現代化階段,進而伴隨市場系統狀態發展新趨向,即發展愿景的確立,市場治理的目標也隨之清晰。

(三)中國式藝術市場治理的理論與實踐

1.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建構中國式藝術市場治理理論架構與體系。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具有其獨特的特點與個性,但目前圍繞其市場發展的理論體系、分析方法、實踐經驗主要來源于西方的經驗借鑒,缺乏自己相應的理論體系與實踐系統。與此同時,伴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深化發展,實際上我們越來越發現西方的經驗和現有的理論已經很難有效地揭示其市場內在發展規律,很難刻畫出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狀態、結構與趨勢,也難以完全適應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并為之提供全面、系統的治理方案。因此,需要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建構中國式的藝術市場治理理論架構與體系。換言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發展很難簡單地依據西方經驗和理論進行指導與規范,需要基于持續的實踐探索與創新,結合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特點的認知和對國際藝術市場中各種優勢因素的消化吸收,形成一個真正適合中國藝術品市場治理的理論架構與體系,更好地解決市場發展中的問題與瓶頸,使中國藝術市場的治理更為現代化,并與中國特色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相適配。

2.探究新發展階段的藝術市場治理轉型及其應對,并從主體賦能、機制創新、制度創設、體系建構、環境優化等維度入手進一步探討治理的新路徑。近年來,藝術市場的發展伴隨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深化,但在其發展進程中有許多問題始終難以化解,市場治理也存在明顯的缺陷與不足,因此,探究新發展階段的藝術市場治理轉型及其應對是當前重要的研究議題。我們認為應從主體賦能、機制創新、制度創設、體系建構、環境優化等維度對其治理的新路徑展開探討。具體來看,一是在主體賦能方面,藝術市場治理需要不斷激發包括藝術家、收藏家、市場從業者以及各級政府部門與社會公眾在內的多元主體治理積極性與創造性的提升。二是在機制創新方面,為有效解決藝術市場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藝術市場治理需要在治理的機制創新中尋找突破,如進一步提高藝術品鑒定評估水平、提高藝術品物流集保能力等,從而降低市場風險。三是面對當前藝術品市場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制度缺失與不完善問題,亟需一套完善的治理制度體系作為發展支撐,因此需要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市場主體權利義務的明確,市場交易流程與準則的規范,市場信息公示制度的健全等方面不斷創設完善。四是在體系建設方面,由于藝術市場涉及的主體眾多,行業間的協同配合與資源整合對于其市場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因而建構健全藝術市場治理體系有助于各方力量的整合。五是在環境優化方面,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市場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環境保障,因而在藝術市場治理中要不斷開辟藝術市場治理的新路徑,營造更為良好的市場環境,這是引導與保障藝術市場健康發展與可持續邁進的重要基礎。

3.探討藝術市場治理的數智化轉型及數字平臺企業參與治理的正負效應,從內部治理、外部治理、共同治理等維度出發,建構數字平臺治理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促進平臺善治的可行路徑?;跀底旨夹g推動下的數字平臺企業發展已成為促進藝術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其參與藝術市場治理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事實上數字平臺企業的參與可以帶來市場治理的正面效應,如提高市場透明度、便利信息獲取、降低交易成本等,但也存在一定的負面效應,如可能形成市場壟斷與競爭加劇等。因此,需要從內部治理、外部治理、共同治理等維度出發,建構數字平臺治理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促進平臺善治的可行路徑。具體來看,一是在內部治理方面,數字平臺企業需要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和規范化程度,確保藝術品交易的合規性和公平性。同時,數字平臺企業也需要加強風險管理和信息安全,保護消費者和藝術家的合法權益。二是在外部治理方面,數字平臺企業需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承擔社會責任,加強與監管機構的溝通與協作,提高公眾對藝術市場治理的信心與認可度。三是在共同治理方面,數字平臺企業需要與藝術機構、藝術家和消費者等各方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共同推動藝術市場的治理發展。此外,數字平臺治理的可行路徑還包括制定完善的治理標準和規范、建立有效的監督和評估機制、加強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等??傮w來看,在數字平臺企業參與治理過程中,需要平衡利益,保護各方合法權益,從而促進數字平臺企業的善治和藝術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數字平臺企業參與藝術市場治理雖已成為數字化背景下重要的發展趨勢,但在治理中我們強調一定要始終將其社會責任與公共使命作為治理的根本遵循。

4.數字場景是藝術市場治理的基本單元,新的對象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開展不同類型業態發展治理模式、方案和經驗的比較分析和類型學研究,探索各具特色的藝術市場治理創新模式。藝術市場的運作方式在技術的進步和數字化發展中發生了重大變化。數字場景作為藝術市場治理的基本單元,其主要特點是高度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這使得藝術市場的治理也需要更多地依賴數字平臺、數字技術和數字資源。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來適應這些變化。其中,開展不同類型業態發展治理模式、方案和經驗的比較分析和類型學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深入理解藝術市場治理中的不同模式和機制,并有助于提煉各具特色的治理創新模式。如對文化金融、數字藝術品交易等業態的治理模式下,找出不同業態之間的共性與差異性,并對這些差異性進行深入研究和總結,有助于發現新的治理模式和方案。此外,在對各國藝術市場的治理模式的比較分析中能夠借鑒國際經驗,為我國的藝術市場治理提供更多的參考與思路,更好地滿足藝術市場的治理需求,為藝術市場提供更為全面有效的治理與發展支持。

5.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國家的戰略需求以及現代化進程中藝術市場治理面臨的新的體制機制瓶頸問題,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在現代化進程中,藝術品市場治理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為此需要從問題導向的角度出發,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提出有效解決當前藝術市場治理體制機制方面瓶頸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辦法。一方面,要深入了解藝術市場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從國家戰略需求出發,將治理工作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藝術市場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探究藝術市場治理所面臨的挑戰和難點,提出符合國情與市場發展狀態的治理理念、思路與辦法。另一方面,需要在提出新的理念、思路和辦法時注重創新與實踐,開展前瞻性的研究與試點工作,通過不斷實踐和反思、總結,逐步形成具有實踐指導意義和創新性的藝術市場治理模式,為促進藝術市場的健康發展和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做出應有的貢獻??傮w來看,中國式藝術品市場治理需要重視對藝術市場治理問題的研究和實踐,加強跨學科、跨領域的交流合作,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治理經驗,探索適合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的新方案。

6.加強藝術市場治理能力、治理效能、治理現代化的研究?;诋斍拔覈囆g市場治理現狀與發展要求,我們發現,亟需構建一套超越傳統、科學合理,既有時代性又有前瞻性的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治理體系,從而推進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現代藝術品市場體系建設,這就需要在市場治理能力、效能以及治理現代化的研究與實踐中尋找路徑??梢哉f,藝術市場治理能力、治理效能與治理現代化研究是關系到中國藝術市場發展全面性、長遠性、可持續性的重要問題,是建立健全穩定有序的藝術市場的必要條件,是推動藝術市場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

7.進一步提升藝術市場治理環境優化的相關理論與實踐方法與工具。圍繞現代藝術品市場環境體系建設,包括現代產權制度、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藝術品文化價值取向、公民和藝術品市場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持續加強相關的治理理論與實踐方法、工具研究,優化我國藝術消費環境。如進一步探究藝術市場治理環境提升的基本理論,包括從政策法規、治理原則、市場規律等方面夯實理論,并從多學科、跨領域角度引入更為多元的理論視角,形成系統完備的理論框架;在實踐方法層面研究與實踐有效的藝術市場治理方法,并通過實踐應用驗證其有效性,借鑒其他國家與地區在藝術市場治理方面的優秀經驗,發掘有益的方法與工具為我所用等;在治理工具方面更多地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提升治理環境優化的效率與質量,如建構藝術市場治理環境優化的數字化平臺,綜合運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在“平臺+生態”的數字場景建設中發揮并放大治理的效能等。

四、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市場治理的系統

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市場治理是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治理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其治理中,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治理系統,主要包括治理的理念、機制、制度、體系、方法、手段、治理共同體以及它們與環境之間相互活動、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治理行為等要素。其次,需要明確的是治理的系統結構,主要包括治理主體、治理規則、監管機構以及社會組織等諸多方面,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影響,構成了完整的市場治理體系。

(一)治理系統

1.治理理念。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市場的治理最為重要的是要深入認知數字化帶來的深刻變革,要不斷適應基于這一背景下的市場環境、發展趨勢以及治理體系的建構等。同時,在新的治理階段,要重視對多元化、法制化、民主化、協商性以及過程性等治理現代化進程中重要的要素認知,并從多種維度展開治理。

2.治理制度。治理制度是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市場治理的重要保障。事實上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正不斷為藝術市場治理提供新的思路與手段,但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與問題。因此制定符合數字化背景下的治理制度非常關鍵。在制度的形成過程中強調要以市場參與者為中心,注重制度的科學性與實效性,要充分發揮數字背景下的各種技術優勢提升治理效能,同時還要完善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建構權利權責明確與責任分明的治理機制,推動良好的治理系統的建構形成。

3.治理體系。藝術品市場治理體系主要是指由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體制機制及法律法規構成的一整套市場制度與體系,其建構與效能發揮對于藝術市場治理和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至關重要。在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市場治理體系不斷向社會化、平臺化、網絡化、數字化、國際化等方向發展,并將對市場體系與市場新生態的結構確立帶來深刻影響??梢哉f,加強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市場治理制度建設與完善是推動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發展的重要基礎。

4.治理的方法與手段。強調藝術品市場治理的方法與手段應基于數字化發展不斷升級改進,在深入研究現有治理方法與手段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教訓,尋找新的、更適合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市場發展狀態的治理新方法與新手段,在實踐中推動藝術市場治理的體系化、現代化發展。

5.治理共同體。這是我們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治理共同體至少包括四個組成部分,即學術共同體、市場共同體、社會管理共同體和智能融合共同體。我們特別強調要在藝術市場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建構現代藝術市場體系及其現代治理體系,通過科技融合創新與制度創新,不斷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藝術市場治理制度,實現藝術市場治理、行業自律同市場調節、市場主體自治及其與市場環境良性互動的治理體系,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打造藝術市場治理共同體。

6.治理的環境。在治理過程中還要注重治理環境的優化問題,這是治理系統必須著力研究的問題。事實上環境與系統具有重要的相互影響作用,一方面,置身于環境之中必然會與環境產生互動,另一方面,唯有與環境互動緊密才能夠形成相應的、治理的系統行為,因此,研究治理系統就必須考慮到系統之外的環境,這是關注環境問題的底層邏輯。

(二)治理系統結構

市場治理系統結構是由治理主體、治理規則、監管機構以及社會組織等所構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完整市場治理體系,其功能在于促進市場的正常運轉、保障市場參與者的權益、規定并執行市場規則、監督監管機構的運作以及促進社會組織的參與等。與此同時,市場治理體系事實上也需要不斷完善與優化,從而適應市場發展變化需求,提高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效率。

結合圖1分析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市場治理系統結構,可以發現,治理系統結構中一定存在治理的平臺與治理共同體,進而再面向市場生態、市場環境發展。這一基本結構的形成原因在于,在數字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基于數字基礎設施建構所面對的研究對象已經從一般的市場行為、市場主體不斷轉變為了“平臺+生態”的全新生態。通過治理的這一平臺性的結構,我們主要聚焦的是數字場景的建構,即強調在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品市場治理要著重聚焦于對數字化場景的建構。

圖1 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市場治理系統結構

五、藝術市場治理的機制與體系

藝術市場治理的機制與體系是為維護其市場良性運轉所形成的一系列措施與規范。藝術市場治理的機制框架主要包括運營監管機制、評估提升機制、發展導向機制、風險管控機制、公開參與機制、支撐服務機制以及融合協調機制等,其治理的體系結構主要包括頂層規劃設計體系、風險管控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市場監管體系、治理生態體系、效能評價提升體系等。這些機制與體系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支撐,通過對這些機制與體系的科學建構與運用,能夠有效促進藝術市場治理效能的發展,促進藝術市場發展的規范、健康與可持續。

(一)藝術市場治理的機制框架

“治理機制”是一種協調人類活動的方式,涉及社會、經濟、政治和生活的所有領域,這一概念和“協調機制”可以互換使用[4]。為了實現中國式藝術市場現代化治理,必須建立并實施相應的治理機制,這種治理機制的建構是基于現代藝術品市場治理綜合服務平臺基礎上實現的。該平臺具有四大功能,即整合藝術品市場治理體系;整合藝術品市場服務支撐體系和能力;聚合社會、機構和個人的治理力量;基于平臺“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建立公信力并整合能力,從而輸出藝術品市場治理的能力、手段、產品和服務。而基于這一平臺所形成的中國式現代藝術品市場治理機制具體包括運營監管機制、評估提升機制、發展導向機制、風險管控機制、公開參與機制、支撐服務機制、融合協調機制等。這種治理機制旨在實現數字化背景下藝術品市場治理體系的科學建構和效能發揮,其機制框架可表述為七個部分[2]。

1.運營監管機制。為了構建中國特色的藝術品市場現代治理,需要建立運營監管機制。這個機制的建設需要以藝術品市場征信為核心,并建立完善的誠信體系。同時,還需要創新藝術品市場監管體系,實現市場監管的統一,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并形成健全的優勝劣汰機制。

2.評估提升機制。中國藝術品市場治理需要不斷建構并提升其評估機制,需要關注市場治理系統與體系的確立完善,需要以更為科學、專業的方式建立相應的市場評估模式、方法、規范與指標體系,從而確保藝術品市場治理評估的科學性、準確性,并適應科學治理時代下的新發展需求。

3.發展導向機制。發展導向是中國藝術品市場治理機制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其重要功能,主要包括市場導向、文化戰略導向、政策法規導向、監管導向等基本內容。其中,基于市場機制基礎上的市場導向是基礎與關鍵,而政策法規導向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監管導向是藝術品市場治理效能發揮的保障。

4.風險管控機制。在藝術品市場治理中,風險管控機制至關重要。這一機制建構的關鍵在于:一是要建立用于管理藝術品市場諸多風險的綜合服務平臺;二是要建立確保藝術品市場風險有效管控的閉環機制;三是要創新保障藝術品市場風險管控相應的支撐服務體系;四是要建立全面的藝術品市場風險管控體系;五是要培養藝術品市場風險管理的高端人才;六是要創新藝術品市場監管等。

5.公開參與機制。公開參與機制是藝術品市場治理機制的關鍵組成部分,決定了其治理效能的發揮。要建立公開參與機制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建設市場治理綜合服務平臺,以提高參與的便利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制定公平、開放、透明的參與規則和規范,建立統一的準入制度,以便不同市場治理主體依法公平、公開地參與到市場治理之中。

6.支撐服務機制。藝術品市場治理機制的能力發揮與實施,基礎與保障在于支撐服務機制的建立完善。事實上,支撐服務機制是對藝術品市場支撐機制與服務機制的合稱,是基于市場與產業發展之上的服務支撐保障機理,是支撐服務體系作用原理的具體體現。

7.融合協調機制。藝術品市場治理機制中的融合協調機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調控機制,其作用是及時協調藝術品市場系統中各系統要素、結構、市場、產業體系以及環境間的失衡現象,保證藝術品市場發展機制的整體協調;二是創新發展機制,重點關注系統性因素的增長,創新投入(包括人、財、物、政策等)組織以及環境(資源、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合理配置;三是協調機制,即協同、協調整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確保順利發揮既定的治理功能。

(二)藝術市場治理的體系結構

藝術作為人類創造力的體現,在人類社會中擁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藝術始終是文化與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藝術市場成為了人們對藝術品消費和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而藝術品市場的繁榮與發展絕離不開有效的治理機制和體系支撐??梢哉f,中國式現代藝術市場治理體系是建立于中國特色文化和現代市場經濟基礎上,推進中國式藝術市場現代化進程的重要保障。藝術市場治理體系主要由治理制度、治理規程以及治理體系三個部分構成。其中,治理制度是保障,治理規程(流程+規范)是基礎,治理體系是關鍵與核心。具體來看,治理制度作為治理體系的基本要素建立于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基礎上,是用以維護市場參與者為核心的權益主體的利益,是對市場權力制衡關系以及運營系統的制度安排。治理規程作為中國式現代藝術市場治理的基礎,是實施治理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具體方案,將治理工作按照一定的標準、要求與規定程序貫穿于具體治理過程之中,包括“治理規則+治理流程”,其中治理規則是治理工作的要求、規定、標準和制度等;治理流程是實現特定治理目標所采取的一系列連續的行動組合,或者多個活動組成的工作程序。治理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管理藝術品市場的核心與關鍵,包括頂層規劃設計體系、風險管控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市場監管體系、治理生態體系和效能評價提升體系等。其中,市場監管體系是主體,法規政策體系是依據,風險管控體系是保障,頂層規劃設計體系是路徑,效能評價提升體系是標準,治理生態體系是支撐。它們既相對獨立,又互為一體,架構起了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互為前提、互相制約與互相推動的治理生態[2]。

1.頂層規劃設計體系。即在頂層規劃設計體系過程中,首先要制定戰略規劃,落實體制機制。具體包括領導(決策)系統結構、組織管理協調系統結構和市場系統結構等,著重強調要在頂層設計中強化制度體系的建設完善。

2.風險管控體系。即強調建構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治理體系風險管控體系,其建構的重要性體現于市場治理體系發育尚不成熟、誠信機制仍不健全以及市場的失序與風險疊加并存。風險管控體系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管理、風險教育、風險文化培育等方面。

3.法規政策體系。即要完善法規政策體系,這是提高依法治理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能力的關鍵。具體而言,一是要良法保障善治,形成以市場法規為核心、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監管法律體系,建立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法規政策體系,從而提升市場依法治理能力;二是要在執行中彰顯法制權威,確立規范統一、權威高效的法規政策監督體系。

4.市場監管體系。即要圍繞國際與國內“兩大市場”與生產、流通、消費與服務“四大環節”不斷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建立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治理中開放共治的監管格局。其中有三個維度的建設需要加以關注:一是要貫通綜合監管、綜合執法,提高市場治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社會化水平;二是要形成市場監管中的問題會商、工作協同及監管聯動機制;三是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合手段,提升市場監管工作的手段與專業化能力等。

5.治理生態體系。即要提升對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治理規律性認識,建構市場治理生態體系,提高市場綜合治理能力。具體包括,一是做好規劃協調,建構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二是培育政府負責、部門監管、企業主體、社會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三是不斷完善戰略支撐服務體系,提高市場的系統治理能力等。

6.效能評價提升體系。即建立評價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管理體制、體系運行效能和質量水平的綜合性標準,客觀評價市場體系整體能力,持續提升市場體系整體效能。重點是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建立評估專家隊伍,加強督促指導。效能評價提升體系可以提高思想認知水平,認清市場體系效能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措施,實現推動提升現代藝術品市場體系能力的目的。

六、藝術市場治理的目標、關鍵節點與重要路徑

中國藝術品市場既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文化戰略的重要構成部分,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中必須要重視將其與國家文化戰略相協調,與市場發展規律相融合。中國藝術品市場治理的關鍵,一是要建構治理理念,二是要在理念建構基礎上建構治理的共同體,三是要面向治理的現代化,四是要面向場景化,五是要在數字場景中強調問題導向。值得注意的是,藝術市場治理的戰略路徑是多維度的,具體包括了頂層設計引領、法治供給保障、推進自律與自治、強化智能支撐、重視環境優化等。

(一)藝術市場治理的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首次明確了文化強國建設的具體時間表,這標志著我國文化建設在不斷推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轉入了新的歷史階段,與此同時,不斷明確藝術市場在文化強國戰略中的地位與作用是實現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的前提[5]。因此,我們強調中國藝術市場治理目標的確立必須要與我國的國家發展戰略相匹配。目前來看,這一目標就是要圍繞完成“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創新治理制度建設,完善藝術市場治理體系,加快推進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到2035年基本實現藝術市場治理現代化,進一步確立中國藝術市場在國際藝術市場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建構起藝術市場治理的“中國方案”。

(二)藝術市場治理的關鍵節點

首先,要建構治理理念。即藝術市場治理需要建構的是一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即“三共”理念。這意味著所有參與者都應該有意識地合作共建,共同治理與分享資源,確保整個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形成基于“三共”理念基礎上的治理共識。

其次,要在理念建構基礎上進一步建構治理的共同體。其中有兩個要素需要著重強調。一是參與的平臺化問題。缺乏治理平臺的共同體事實上就是一個虛妄的東西,難以建立與落地,所以必須要強調平臺化的保障作用。二是要具備平臺服務的綜合化。也就是說,治理共同體需要建立在一個綜合性的平臺服務之上,從而實現市場治理的多方參與與協同,該平臺服務的綜合性不僅體現于其功能的綜合性(市場信息共享、服務支撐、誠信管理等),還體現于平臺高度的整合能力層面,能夠將市場治理所涉及的各個方面進行高效整合。

第三,要面向治理的現代化。新時期的治理要面對的是數字化的場景,強調的是要在數字場景下建構相應的市場制度體系與規程,從而適應數字化時代的市場發展需求與挑戰。

第四,要面向場景化。所謂場景化也就是數字場景化,即要將數字技術更多地應用到藝術市場的治理之中,更好地服務與發展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品市場。

第五,要在數字場景中強調問題導向。就是強調在數字場景建構中,關鍵是要始終具有問題意識,其中解決問題與化解風險既是認知與理解藝術市場治理問題導向的兩個要點,也是其基本要求。

(三)藝術市場治理的戰略路徑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治理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任務,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和策略。其戰略路徑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頂層設計引領。藝術市場治理需要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與實現其市場治理發展的新要求。這需要政府制定具有前瞻性與可操作性的規劃與政策,由政府牽頭下引領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基于共同的治理目標與價值觀,在治理共同體的建構中不斷確立治理的機制、體系,形成符合新時期藝術品市場發展趨勢與國家戰略要求的藝術市場治理的頂層設計與指引。

2.法治供給保障。制定與中國藝術市場系統狀態相適配、有特色、管真用的法律法規,不斷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堅持依法保障市場主體及公眾參與,持續提高藝術市場治理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同時,還要注重對法律法規的宣傳與普及,進一步提高市場主體的法律意識與法律素養。

3.推進自律與自治。自律是行業管理的基礎。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完善行業管理職能、行業標準等各類標準與規則建設,推進行業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另一方面,要建設各種形態的自治生態,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建立健全可信可控的社會信用系統,提高服務治理的能力水平。

4.強化智能支撐。數字化和信息化已經成為當前藝術市場治理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推進信息互聯互通,構建以數據為核心的治理體系,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的綜合應用實現對藝術市場問題與風險的精準“畫像”,確保市場治理“診斷早、預警準、措施靈”。

5.重視環境優化。藝術市場的良性發展離不開健康的環境支撐,因此必須重視加強市場環境建設,包括對市場監管的執法力度的增強,對市場秩序的進一步規范,對市場空間的不斷改進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僅要重視對藝術品鑒定、評估等市場傳統問題與瓶頸的破解,還要關注對數字化背景下出現的新問題的研究與解決,要保障藝術市場主體和公眾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正權。唯有實現這些方面的全面優化,才能為藝術市場的現代治理以及中國特色現代藝術市場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推動藝術市場治理朝著更為成熟的階段邁進。

猜你喜歡
中國方案藝術品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藝術品鑒,2021年征訂中…
《藝術品鑒》常年征訂中…
藝術品鑒,2020年征訂中…
藝術品鑒,2020年征訂中……
建構游戲玩不夠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