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撳針配合保和散治療小兒厭食癥臨床觀察 *

2024-02-27 07:45矯承媛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4年6期
關鍵詞:食量厭食癥食欲

矯承媛 張 霞 鄭 波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集團)兒童院區中醫科,遼寧 大連 116012]

小兒厭食癥是一種以長期食欲減退或消失、食量減少,甚至拒食為主要表現的攝食行為異常的疾?。?]。小兒厭食癥的病因復雜多樣,多與患兒脾胃功能不足、攝食調控機制紊亂有關,同時也與家長的喂養方式密切相關。長時間的厭食會直接導致兒童營養不良、貧血、免疫力下降等,影響兒童正常的生長發育[2]。中醫治療小兒厭食癥效果確切,作者運用撳針配合口服保和散治療小兒厭食癥效果較佳,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集團)兒童院區中醫科2021 年1 月—2022 年4 月收治的厭食癥患兒90 例,隨機分為A 組(保和散組)、B 組(撳針組)、C 組(保和散+撳針組),各30 例。A 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2~14 歲,平均(6.27±3.11)歲;病程1.1~20.0 個月,平均(14.57±5.57)個月。B 組男16例,女14 例;年齡3~14 歲,平均(6.18±2.98)歲;病程1.0~21.4 個月,平均(15.24±6.12)個月。C 組男14 例,女16 例;年齡3~13 歲,平均(6.49±2.84)歲;病程1.2~22.5 個月,平均(16.36±5.96)個月。3 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2.1 納入標準年齡2~14 歲。中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1)長期食欲不振而無其他疾??;(2)面色少華,形體偏瘦,但精神尚好,無腹膨;(3)有喂養不當史,如進食無定時定量,過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西醫診斷標準:(1)長期食欲不振,攝入量較病前減少1/3~1/2以上,發病最短時間為4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統疾??;(2)體質量增長停滯或者減輕,有不良飲食習慣或有不當喂養史[4]。

1.2.2 排除標準(1)其他器質性病變引發的繼發性厭食癥。(2)神經性厭食。(3)嚴重營養不良。(4)排除各種疾病、藥物引起的食欲低下。

1.3 治療方法A 組(保和散組):患兒使用保和散(康仁藥業提供的單味中藥顆粒),藥方:焦山楂15 g,炒萊菔子15 g,炒神曲10 g,茯苓10 g,陳皮6 g,姜半夏4 g,砂仁4 g,炒麥芽10 g 等。4 歲以下每次0.5 包,每日2次;4~7歲每次0.75包,每日2次;8歲以上,每次1 包,每日2 次。B 組(撳針組):足三里穴位撳針(清鈴株式會社,注冊證編號:國械注進20162201259)治療,5 d 更換1 次,囑患兒家長每日按摩穴位5 次,每次3 min。C 組(撳針+保和散組):口服保和散的同時將撳針埋于足三里治療。同時調查患兒的飲食習慣,并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如偏食、愛吃零食等,依據患兒具體情況為其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以及飲食習慣。對患兒家屬進行必要宣教,糾正患兒家屬對小兒飲食不正確的態度,合理喂養患兒,依據患兒的飲食喜好適當變換飲食種類。若患兒同時存在感染情況則要進行積極抗炎治療。以上3組患兒均連續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1)3組的臨床療效;(2)制定癥狀體征分級量化表評定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的相關標準制定:主癥包括食欲、食量,次癥包括面色、噯氣腹脹、自汗、盜汗、惡心嘔吐、大便情況和舌象、脈象等,并根據癥狀輕、中、重的不同,主癥依次計2、4、6 分,次癥依次計1、2、3 分;(3)3 組治療前后的體質量指數(BMI);(4)血清促人生長激素釋放肽(Ghrelin)檢測:每組治療前后血清標本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試劑盒由江蘇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1.5 療效標準痊愈:食欲與食量均恢復到原有水平;顯效:食欲明顯恢復,食量恢復到原有水平的3/4;有效:食欲有所改善,食量有所恢復但未達到原有水平的3/4;無效:食欲與食量均無改善[6]??傆行?(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對比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3 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A、B、C 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6.7%(26/30)、76.7%(23/30)、96.7%(29/30)。A組與B 組比較(x2=4.20,P>0.05)、A 組與C 組比較(x2=6.21,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B 組與C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7.45,P<0.05)。見表1。

表1 3組厭食癥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2.2 3 組患兒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3 組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 組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040、t=6.450、t=4.360,P<0.05)。治療后A 組、B 組與C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AC=0.13、tBC=0.24,P>0.05)。見表2。

表2 3組厭食癥患兒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s,分)

表2 3組厭食癥患兒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

組別A組B組C組治療后9.57±2.631)11.53±3.321)8.87±2.431)例數30 30 30治療前15.97±3.72 18.83±3.61 16.83±3.04

2.3 3 組患兒治療前后BMI比較3 組治療前BMI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 組BMI 均有一定的升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A=0.620、tB=1.000、tC=0.480,P>0.05)。治療后A 組、B組與C 組BMI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AC=0.002、tBC=0.033,P>0.05)。見表3。

表3 3組厭食癥患兒治療前后BMI比較(± s,kg/m2)

表3 3組厭食癥患兒治療前后BMI比較(± s,kg/m2)

組別A組B組C組例數30 30 30治療前15.37±2.22 14.64±3.55 13.14±1.96治療后15.66±2.25 15.10±3.46 15.51±1.97

2.4 3 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Ghrelin比較3 組治療前血清Ghrelin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組血清Ghrelin均有升高,A組、B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10、t=0.530,P>0.05),C 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30,P<0.05)。治療后,A 組與B 組、C 組Ghrelin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AB=0.170、tAC=0.030,P>0.05),B 組與C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BC=7.550,P<0.05)。見表4。

表4 3組厭食癥患兒治療前后血清Ghrelin比較(± s,ng/L)

表4 3組厭食癥患兒治療前后血清Ghrelin比較(± s,ng/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B組治療后比較,2)P<0.05。

組別A組B組C組治療后295.88±95.69 265.18±76.91 343.20±64.321)2)例數30 30 30治療前255.51±97.32 253.86±60.99 257.58±77.51

3 討論

小兒厭食癥是兒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指患兒較長時間食量減少、食欲不振、厭惡進食,甚至拒食的一種消化功能紊亂的消化道疾病。中醫學中關于“小兒厭食”病名的記載并不少見,如“惡食”“不思食”“不喜食”等,散見于古代文獻資料中。中醫學認為小兒厭食癥多由喂養不當、他病傷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調引起,病位在脾胃[7,8]。

小兒厭食癥是一種食欲障礙性疾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普遍認為與不良飲食習慣、藥物濫用、微量元素缺乏、“腦腸肽-攝食中樞”紊亂、胃動力障礙等因素有關。BMI 是目前國際上常用來衡量人體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BMI=體質量(kg)/[身高(m)]2。血清Ghrelin 是食欲促進因子,在胃部生成,對中樞神經的腦腸肽產生作用,這也是目前發現的惟一外周食欲刺激因子。Ghrelin 的主要作用包括(1)促進機體生長激素釋放,對生長發育進行廣泛調節;(2)增進食欲,維持機體能量平衡;(3)促進胃酸分泌,改善胃腸蠕動;(4)通過調節胰腺內分泌對糖代謝產生影響[9]。

保和散作為中藥經典方劑,以焦山楂、炒萊菔子、炒神曲、陳皮、姜半夏、炒麥芽等為主。其中焦山楂性微溫,味甘、酸,主消食化積健脾,《本草綱目》言:“化飲食,消肉積癥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痛脹”;神曲性溫,味甘、辛,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藥性論》言:“化水谷宿食、癥結積滯,健脾暖胃”;麥芽性平,味甘,具有消食和中之效,《景岳全書》言:“消化一切米面諸果食積”;萊菔子即蘿卜子,性平,味辛、甘,具有消食化積、降氣化痰之功效;陳皮、茯苓、姜半夏則起到理氣化濕、和胃止嘔的作用。諸藥合用,起到健脾和胃、消食導滯之功[10]。保和散藥性平和,無偏寒、偏熱之弊,泄而不峻、補而不膩,更適合小兒使用[11]。

撳針是皮內針的一種,其操作方法簡單,對患者的創傷小,其作用機制為以微型針刺入皮下并固定于相應穴位,給予皮下穴位以微弱而持續的刺激,從而達到治療某種疾病的效果。近年來,撳針作為一種現代針刺方法,因安全、便捷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尤其適合對普通針刺有恐懼心理的兒童。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經穴,又是胃之下合穴,善補脾胃后天之本,補氣健胃?,F代醫學研究[12]表明,針刺足三里能調整胃液分泌,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提高酶的活性,促進腸道吸收,調節腸胃蠕動,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本研究表明,厭食癥患兒口服保和散配合撳針治療,在臨床效果及提高外周食欲刺激因子Ghrelin 水平方面優于單純撳針治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撳針操作簡單,患兒依從性高,無毒副作用,內外聯合治療疾病,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食量厭食癥食欲
國王的厭食癥
萵筍開胃增食欲
肚子餓了卻沒食欲,原來是胃陰不足
“弱弱虎”健身記
一切從食欲及性欲開始
兩人分錢
食欲大開的吃貨小編們
厭食癥,你知道嗎
胡天成教授治療小兒厭食癥經驗擷菁
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厭食癥8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