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式”服裝文化傳承與創新方法論

2024-02-27 06:54袁夢秋
紡織報告 2024年1期
關鍵詞:宋錦新中式旗袍

袁夢秋,田 翠,馮 亮

(1.山東外貿職業學院 國際貿易系,山東 青島 266000;2.中國海洋大學 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404)

新中式風格是2022年至2023年度重要的流行趨勢之一。百度指數表明,2022年年底開始,“新中式”資訊指數呈爆發式增長,新中式美學已然成為文化消費的新驅動力。從服裝設計到家具建筑,消費者對新中式風格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不斷提升。2023年,馬面裙制作技藝入選海珠區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社交媒體上更是涌現了一大批以馬面裙為主營產品的新中裝品牌,其對于傳統漢服廓形和結構進行了簡單的改革,例如縮短裙長、縮小襦衣袖口,使之更加適合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在此時代背景下,探討新中裝設計方法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有指導意義。

1 中西結合的思維方法

設計的根本依托是文化,服裝首先應該被視為一種可以滿足人們心理需求的精神文化載體[1]。新中式服裝應將中西方人類服飾典范加以提煉與糅合,取中國服裝的“神”和西方服飾的“形”,面對世界文化時更要強調中國語境,建立中國文化自信。

新中式服裝要在西方服裝的框架和廓形基礎之上進行改良,在領型、袖口、裙擺開衩等細節中巧妙地融入中式結構,形成渾然天成的新風貌。東方審美注重含蓄內斂,多使用淡雅的低純度色彩或漸變色,也可以運用潑墨的印染手法,或在多層透疊的面料上進行彩繪,注重留白,營造清雅簡約的意境。將局部的刺繡應用于西服或禮服上成為點睛之筆,與面料同色的織繡可選用傳統紋樣,如浪花紋、卷草紋,或具有傳統美好寓意的荷花、梅花、牡丹、仙鶴等形象,突出新中式服裝的東方文化特征,使服裝在統一中不乏細節設計。

2 化繁為簡的創新方法

傳統中式服裝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衣服披肩,飾帶層層疊疊,注重人與自然和諧,風格優雅而隨意。明清以后,服裝注重表面裝飾,繡花與鑲滾繁復,花樣翻新無所底止。新中式服裝設計應吸取傳統服裝的神韻和意境,在現代極簡主義的主流語境下恢復舒適自然的審美風格,在服裝款式上更加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的穿著需要,而不是簡單地將傳統漢服的衣長縮短、袖口縮小,直接作為日常服裝穿著。

水田衣是一種用各色零碎錦料拼合縫制成的服裝,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裝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而得名(圖1)。其具有其他服飾不具備的特殊效果,簡單而別致,所以在明清婦女群體中受到廣泛青睞。新中式服裝可以用簡潔的大塊布拼縫或數碼印花色塊替代水田衣的制衣方法,摒棄彩色織錦的紛繁熱鬧,留下規則圖案的古拙韻味和惜物思想,融合了中式傳統美學樸素淡泊、安靜悠遠的氣質,充滿歲月流淌的古典神韻(圖2)。

圖1 明朝水田衣

圖2 熙素品牌拼接長裙

宋朝審美意象可以說是中式美學文化的代表,宋朝女裝簡潔質樸、嫻雅超脫,直領對襟是宋朝典型女子服裝樣式,代表款式為“褙子”(圖3)。褙子始見于隋唐,由袖長半截、衣身較短的半臂發展而來。所謂直領是指領子沒有在胸前交疊,而是從胸前垂下來,前衣襟為對襟無扣,領口和前襟都繡上漂亮的花邊,兩腋下有開衩,衣長略短于裙長,又多在膝圍線以下,服裝呈直筒狀,窄長平順,不顯身材,有禁欲主義傾向。新中式女裝可以參考褙子的直領對襟結構,去掉繁復的花紋和華麗的絲綢,改為素凈的呢類或針織面料,縮短袖長和衣長,做成翻領外套的形式,可與裙裝或褲裝疊穿,秉承了宋代美學的極簡主義精神,毋庸贅述就可流露出漢族平淡自然、含蓄委婉的審美意趣(圖4)。

圖3 宋朝褙子

圖4 “上下”品牌女裝直領對襟外套

3 新中式服裝的結構創新

中式服裝采用中國傳統的平面直線裁剪方法,主要連接部分就是袖底縫和側擺相連的一條結構線,立領或圓領、交領右衽或直領對襟,無肩線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鋪于地,結構簡單舒展[2]。衣領、門襟和袖子是漢族服裝最有特點的結構部位。

3.1 衣領與門襟的創新結構

交領右衽和直領對襟是漢族服裝門襟的兩種結構形式。中原人尚右,習慣上衣襟右掩,稱為右衽,左衽一般為死者所著;而北方諸族尚左,衣襟左掩,是為左衽。少數民族和中原文化交融時,中原服飾也會出現左衽的情況。在儒家“尊王攘夷”思想的基礎上,“左衽”被視為家園遭入侵、占領,甚至國家被異族滅亡、華夏文明淪落的標志[3]。新中式服裝多為交領結構,由于部分設計師對傳統文化的無知,交領左衽的情況時有發生,但右衽依然是現代中式服裝理應遵循的文化符號。立領最早出現于明朝中期,最初的形式為豎領方角,領上通常飾有兩??劭上灯?。直至清末,這種領子被漢族新興的弧形立領代替,后越來越接近現代立領的樣式[4]。立領、交領右衽、盤扣這些具有文化符號的結構可以與現代簡潔的服裝款式完美融合,塑造出干練、含蓄的東方女性形象。

3.2 平肩連袖結構

對多元文化的尊重不僅體現在對外來文化的尊重,更體現在對本土文化的自尊[5]。漢服平肩連袖結構貫穿數千年的中國服裝發展史,這種結構自然流暢,絲毫不限制肩部和手臂的活動,雖然腋下會隨著人體活動產生褶皺衣綹,但傳統審美認為這種衣褶自然天成而非缺陷。平肩連袖結構對體型的要求更加寬泛,減少裁剪、節省衣料且便于存儲;而西式裝袖雖然更加合體,但是限制了手臂的活動,增加了衣服對人體的束縛和制作的難度。

近代女裝經歷了從傳統平面結構向西方立體結構的轉變,以旗袍為例,傳統旗袍平肩連袖,不限制肩部活動,具有良好的普適性,無需差別處理不同的肩寬和肩形[6]。由于織造工藝對面料幅寬的限制,袖子常需接續,衣身前后也有中縫,需要縫紉師傅將花樣認真拼合使其不易察覺。由于制作工藝的改進,改良旗袍取消了接袖和中縫,成為完美的“十”字形結構,使各類光澤度高的綢緞和彈力織物呈現出最佳的效果,且改良旗袍簡約流暢,合體度適中,既適合做禮服,又適合日常穿著?,F代旗袍破肩裝袖,通過胸省、腰省塑造服裝的立體結構,屬于西方三維制衣范疇。西式旗袍最大的優點是簡化了制作工藝,降低了成本,更加適合現代工業批量化生產模式,但同時也摒棄了改良旗袍取消接縫后的完整效果,裝袖和胸省、腰省的使用雖然可以凸顯身材,但因貼體使人體不適,更加適合作為禮服而非常服,對穿著者的身材要求較高,這也是現代旗袍受眾群較小的原因,全盤西化的旗袍最終轉入低潮。新中式旗袍復興了改良旗袍“T”字形平肩連袖結構,摒棄了胸省和腰省,使現代女性可以獲得與西式旗袍截然不同的穿著體驗,反映出新中式服裝設計師在西式結構為主的潮流下復興傳統服飾文化的決心。

4 新中式服裝材料的創新

新中式服裝材料的創新應該偏重制作工藝和織造方法的革新,而不是為了降低成本偷換概念,簡化工藝步驟或在原本高檔的原材料中摻入低廉的化學纖維。傳統紡織面料都是手工作業,耗時很長,需要大量的人力,面臨人亡技消的窘境。新中式服裝面料不拘一格地改進制作工藝,使用工業化機器生產革新生產方式,使傳統手工藝能在現代工業化生產背景下繼往開來、世代相傳。

我國是蠶絲的發源地,遠在漢、唐時期,我國的絲綢就暢銷于西亞和歐洲各國,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絲綢類產品中,宋錦、云錦、蜀錦并稱中國三大名錦,宋錦系指宋代發展起來的,以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的具有宋代藝術風格的織錦。2014年,APEC會議男領導人服裝使用了宋錦織造而成的“新中裝”,為“T”字形平肩連袖結構,類似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冬季城鄉比較盛行的男款中式罩衫。不同于云錦的光彩奪目、蜀錦的雍容華貴,宋錦古樸典雅、低調內斂,花型較小,啞光而不失華麗,更加適用于新中式服裝的創新設計,非常符合APEC會議服裝的設計宗旨。宋錦原是比較輕薄的面料,由于會議舉辦時間在深秋初冬,將緯線由純真絲改成羊毛,混紡的面料大大提升了保暖效果,同時保持了絲綢面料的風格。宋錦緯向密度大、紗線細,進而不易起毛,沒有使用金線金帛,比較柔軟且便于洗滌,服用性能較為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但高緯密的宋錦工藝復雜,一天只能織造8~9 cm,可謂“寸錦寸金”,同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宋錦的傳承面臨人亡技消的窘境。APEC會議服裝的供應基地“鼎盛絲綢”的技術人員創新使用了現代織機和電子提花機,實現了宋錦的產業化批量生產,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這種材料的革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宋錦有望走入尋常百姓家。

5 新中式服裝圖案與色彩的創新

5.1 傳統織繡紋樣及繪畫的創新運用

新中式服裝圖案大體源自傳統紋樣和傳統繪畫兩大類。傳統紋樣多含有象征意義,“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如APEC會議服裝上織繡的“江崖海水紋”是常飾于古代龍袍、官服下擺的吉祥紋樣,寓意APEC 21個經濟體“山水相依、守望相護”。傳統紋樣多以織繡方式表現,在使用時要注意以小面積或散點式元素表達,面積過大的織繡紋樣會導致服裝顯得過于民族化和女性化,使用時需要對服裝的色彩和款式進行調整。如女裝品牌“例外”設計的一款毛呢女士外套,背部使用了大面積的苗繡,為避免款式過于陰柔,選用了男士晨禮服的款式,通身黑色,可拆卸的下擺融入了一衣多穿的概念,中性款式和傳統刺繡相結合,使設計既保持時尚感又富含傳統文化內涵(圖5)。

圖5 “例外”品牌苗繡晨禮服

傳統繪畫可以直接印在絲巾和包裹上,但濃艷的色彩和過于具象的圖案不適合直接印制在服裝上。繪畫在服裝上的應用應特別注意位置的措置,盡量不要過于寫實。例如寫意水墨畫墨色的濃淡、留白可作為服裝色調的表達,工筆山水細膩的線條和淡雅的色彩能使白色絲綢在統一中增加設計含量和文藝氣息。

5.2 古風色彩的運用

色彩是一種極有說服力的語言,也是一種思想傾向和某種情調。中國傳統色彩是帶有中國傳統韻味的文化象征[7]。新中式服裝色彩可以復興傳統植物染色和礦物染色的方法,例如扎染、敲染,天然染色不僅可以得到各種鮮艷的高彩度色,還可以得到大量細膩的中間色,通過不同次數與不同色相的復染,可以染出更豐富雋永的色彩層次,也可以使用測色儀研究傳統色彩RGB值,將傳統色彩直接與現代化學染色相結合,并運用于日常穿著的服裝上,可以獲得兼具傳統韻味和時尚感的設計(圖6、圖7)。

圖7 傳統色彩“紫醬”

6 結語

近代社會制度和科學技術的轉變導致了西風東漸,造成了一部分優秀傳統服飾文化的流失。新中式服裝設計不是對中華傳統服飾的簡單復原,而是適應自然主義的國際趨勢和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做到服裝色彩統一和結構中富有耐人尋味的細節元素。服裝設計應從結構、材料、圖案、色彩等方面選取一種方法做到極致,切忌多種方法混用,傳統元素過多或使用不當就會形成不倫不類的風格。因此,應從新中式服裝的設計理論體系構建中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復古和創新規律和法則,這對于我國設計的長足發展和民族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宋錦新中式旗袍
Classic option,stylish choice
非遺宋錦的傳承和創新
我來說說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淺談室內設計中的新中式風格
獨立設計家居品牌的中式情懷
傳統元素與現代空間的共融性探索
宋錦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裝飾藝術類宋錦產品的創意研究與設計
宋錦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