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工程教育質量評價標準研究及對我國應用型大學的啟示

2024-02-29 08:40王曉蕾楊鵬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認證應用型大學質量評價

王曉蕾 楊鵬

DOI:10.16255/j.cnki.ldxbz.2024.01.005

[收稿日期]? 2023-01-14

[基金項目]? 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基于全域視角新時代工程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與政策研究”(72174024)。

[作者簡介]? 王曉蕾(1981—),女,河北張家口人,北京聯合大學教務處助理研究員, 碩士, 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

[通訊作者]? 楊鵬(1963—),男,四川遂寧人,北京聯合大學城市軌道交通與物流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工程教育、礦業及安全。E-mail: yangpeng@buu.edu.cn

[摘? 要]? 認證標準是進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基石,各國在制定專業認證標準時會綜合考慮社會經濟和工程教育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為了保障認證標準的科學性及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適應性,提高工程人才輸出的多元性,應用型大學應從價值導向回歸社會服務、強化工程實踐與創新、注重課程評價和課程質量、專業標準對齊區域產業需求等方面出發,制定應用型工程人才培養新標準。同時,高校自我評估應主要基于辦學目標、方向和任務,以問題為導向開展評估。

[關鍵詞]? 工程教育;質量評價;認證;應用型大學

[中圖分類號]? G 649.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5-0310(2024)01-0029-08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broad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China

WANG? Xiaolei1, YANG? Peng2

(1.Division of Academic Affair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China;2.College of Urban Rail Transit

and Logistic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ccreditation standard is the cornerstone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untries will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social economy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when formulating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and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diversity of engineering talent output,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should formulate new standards for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engineering talents starting from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erving society, strengthen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course quality and evaluation, and aligning 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 with regional industrial needs. In addition, being problem-oriented, the self-evalu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goals, directions and tasks of running a school.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quality evaluation;accreditation;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0? 引言

工程教育在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人才強國戰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應用型大學是輸送工程教育人才輸送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推進高等教育分類管理和高等學校綜合改革,構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體系。因此,推動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新工科專業,培養應用型工程人才是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要,是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新形勢下,應用型大學需要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立足自身優勢,不斷調整和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提高工程教育質量。目前,我國應用型大學的工程人才培養仍存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弱、基礎知識不扎實、知識應用和轉移能力較低、創造性思維和思辨能力較弱、工程人才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等問題。如何有效、科學、客觀地評價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和支撐地方經濟建設和改革發展,成為應用型大學工程教育改革的關鍵。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24年1月第38卷第1期王曉蕾等:國外工程教育質量評價標準研究及對我國應用型大學的啟示

質量評價將工程教育作為一個系統,進行有計劃、有重點、系統性的質量監控和評估。評價標準是質量評估的價值尺度和界限,是評價結果可靠性、科學性、等效性的重要保證。本文圍繞國際上最新的、具有廣泛影響的工程教育質量評價標準進行研究,從國際主流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和代表性高校內部質量自我評估兩個層面入手,分析標準制定或變革的背景,了解國際工程教育界、工程行業企業對未來工程人才的需求,旨在為我國制定既有中國特色又達到國際水平的應用型工程人才培養新標準提供參考,為應用型大學適應新時代、新技術和產業革命的要求,制定服務國家戰略的內涵式改革發展目標及策略提供借鑒。

1? 具有影響力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分析

認證標準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基石。在全球范圍內,各國制定專業認證標準時,會綜合考慮社會經濟和工程教育發展現狀,充分調研相關產業的人才需求,同時根據最新變化動態和未來趨勢,優化調整認證標準,以此保障認證標準的科學性及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適應性。

1.1? 融合與回歸:美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20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英國等6個國家的工程教育組織共同發起旨在推進工程類本科學歷互認的《華盛頓協議》。該協議以認證標準的實質等效和國際可比為基礎,推進學歷互認,構建一個在世界范圍內認可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框架。美國是《華盛頓協議》的創始國和主要成員國,美國工程與技術認證委員會(Accredi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 于2001年推行的EC2000標準突破了以往注重投入的指標標準,更加關注學生學習成果和產出指標,給眾多國家的認證文化帶來深遠影響[1]。

然而,新工業革命給工程教育帶來復雜性、融合性等挑戰,對工程人才培養提出了交叉融合、協同創新等新的要求,且原EC2000標準存在部分指標非獨立、定義模糊、難以測量等問題。ABET發布新的2019—2020工程專業認證標準,并于2019年正式實施。新標準(見表1)對于工程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它更加關注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能力,對工程人才關鍵能力評價標準的變化和革新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強調跨學科知識運用能力評估,新標準著重培養運用工程學、科學和數學原理等學科知識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應用能力;強調寬厚的通識教育的補充和支撐,注重考查運用工程、文化、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知識,解決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將設計經驗納入課程體系和認證考查的范圍。二是凸顯非工程能力的軟技能和軟素質標準,如將環境安全、社會責任、職業道德、團隊協作、終身學習等非工程能力指標與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實驗設計與分析等專業技能指標并列在重要位置。三是強調人才培養回歸育人本質,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更加關注學生通過教育所獲得的綜合素養和品質,以及為人類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改善帶來的影響 [2]。四是注重全球化和全人類理念,從跨學科交流、合作及應對挑戰的能力到面向不同聽眾的有效交流能力,培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突破國家概念和邊界,強調樹立全球觀點,站在全球視角審視工程問題[3]。

1.2? 工程技能與社會化能力并舉:德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為了有效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推動高等教育一體化建設,歐洲各國通過《里斯本公約》《索邦宣言》《博洛尼亞宣言》等一系列統稱為“博洛尼亞進程”的重要政策,建立了歐洲工程教育認證網絡(European Network for Accredit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ENAEE),推行工程教育互認計劃——EUR_ACE。EUR_ACE計劃建構的通用標準框架關注對學生能力發展的考察,設置知識和理解、調查分析與判斷、工程設計與工程實踐、團隊合作與溝通及終身學習能力等指標[5]。歐洲各國在EUR_ACE計劃指導下,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認證標準。

德國作為ENAEE初始倡議國,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制定了包括課程、考試等6個維度的通用標準(見表2)??紤]到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各學科大類的技術委員會分別制定各自的專業標準。如:電子工程與信息技術學科大類的專業認證標準包括知識與理解、工程分析、工程設計、工程實踐與產品開發、可遷移技能、社會化能力等;物理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大類的認證標準包括分析與方法論、開發應用、研究與評價、多學科能力等;化學工程學科大類的認證標準包括專業化能力、社會化能力、知識、技能和勝任力等??梢?,德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用標準(ASIIN)在關于人才培養質量標準的闡述中,關注工程知識、技術、能力,以及跨學科知識和應用能力,同時強調讓學生深入了解社會責任與道德,鼓勵學生獲得今后從事工程事業必要的核心資質和社會化能力,包括在國際環境中具有競爭力的外語資質。

1.3? 減負、提質、增效:日本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

日本是第一個加入《華盛頓協議》的非英語國家,基于《華盛頓協議》的基本理念,日本建立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由于長期存在認證專業數量不足、認證專業層次不高等問題,2019年,日本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機構頒布了新版認證標準,新標準以減負、提質、增效為原則,突出評價重點,簡化指標數量,明晰指標內容,在減輕審查負荷的同時,提高評價效率[6]。新版認證標準分共同標準和專業標準。共同標準由4個一級指標構成,對應“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改進(Act)”即PDCA 4個階段,并將原有的26個具體審查條目縮減至11個(見表3)。新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學習模式,將是否建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機制作為認證通過與否的重要指標,且不拘泥于量化指標,刪除了課程年限、課時比例等指標,全面采用質性評價。新標準的畢業要求借鑒了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2019—2020標準,突出以尊重需求和多學科交叉為特點的工程設計能力;強調運用網絡通信、數據庫等信息化技術實施工程的能力;納入全球性視角、多元文化和思考能力等考查指標;整合原有倫理責任、工程與社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3項指標,系統評價工程教育和工程活動對未來社會發展的貢獻和影響。

2? 代表性高校內部質量自我評估指標研究

相對于由政府或第三方機構開展的審核評估或專業認證,高校內部質量自我評估是高校自主建立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它是基于本校辦學目標、辦學方向和辦學任務,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各項評估,發現存在的問題,并以此作為學校改革和發展的依據。各高校自我評估的關注點和范疇不盡相同,但無一例外地增強了評估體系和指標維度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注重工程教育與產業的深度對接。本文從教育觀和評價觀、人才培養與評估的內在邏輯、大學類型與勝任力導向等方面切入,選取自我評估中有代表性、有借鑒意義的大學,以及有價值、有特色、有針對性的評估指標進行研究,為我國形成充分尊重不同類型高校特色的工程教育質量評價和認證標準提供借鑒。

2.1? 以學生為中心、課程為重心的評估: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例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每年從專業發展戰略、師資、科研、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5方面對部分專業開展專業質量審核評估。在專業發展戰略上,除了專業發展規劃的制定與調整、學科專業排名外,還注重跨學科合作程度。該校的師資指標包含教學質量、教學任務等教學方面指標[7]。教學質量方面關注評估方法和評估結果改進教學質量的效度、教師教學投入及激勵政策、教學創新等。在本科教育方面,從培養目標的設置和公開、學習成果的界定、學習成果的檢測及方法、專業頂點課程的覆蓋、課程設置的豐富程度、教師參與課程輔導或課外活動的程度、學生完成學業措施的合理度、人才培養的局限性、教學改進的效度等多角度進行評估??傊?,該校的校內評價和質量評估注重教學和課程,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注重教師的參與和學生的體驗。只有教師積極參與,評估的理念和效果才能真正體現在課堂上,從而持續改進教學質量;只有學生認真體驗,才有助于學校進一步改進課程設置。

2.2? “知識+探究+應用”多核心能力培養與評估:以英國愛丁堡大學為例

愛丁堡大學的工程專業有著悠久而杰出的歷史,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基礎技能—專業知識—實踐探究—行業應用”的內在邏輯,將人才培養規格、職業方向、綜合素養等要素納入評價范疇,參考行業社會需求,提出專業知識技能、團隊合作、批判性思維、創造力和創業精神、彈性和適應能力等多元多重的核心能力要求。以人工智能專業為例[8],其本科生畢業要求包括專業能力、研究能力、溝通合作、個人效能、實踐技能、社會應用6項核心能力(見表4)。愛丁堡大學重視現代工程需要的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設置跨學科設計項目,并在課程評價中設有相應指標。在質量評價體系構建上采取內外部相結合、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策略,如設置畢業生滿意度、續學率、畢業6個月和3年后畢業生收入、畢業生就業領域與專業吻合度等指標。

2.3? 基于大學類型的勝任力導向評估:以荷蘭應用技術大學為例

荷蘭高等教育對大學類型進行了較為清晰明確的劃分,即研究型大學和應用技術大學,均對畢業生授予工程學士學位。根據大學類型明晰工程教育定位,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旨在培養不同類型和服務面向的工程人才。荷蘭高等教育質量評估強調校內評估,形成內部評估與外部認證相結合、基于大學類型的勝任力導向評估模式。研究型大學強調教學與科研,重視社會服務職能和面向國際的大學建設,人才培養勝任力指標強調創新意識、創造力、學術科研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反思能力等。應用技術大學旨在培養與區域需求和實踐緊密結合、具有扎實技術水平的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勝任力評價體系關注職業分析和職業期待,包括分析、設計、實現、控制、管理、咨詢、研究、專業化等8個維度。該體系不但納入了工程專業的能力要求,反映理論知識遷移與技能培養,同時與職業崗位深度聯系,充分考慮到產業界對人才的需求及具體任務情境(見表5)。

3? 對國內應用型大學質量評價的啟示

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經過十余年的探索實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成果,在新時代背景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國內工程教育遇到的關鍵問題,為了提高應用型大學工程人才輸出的多元性和適應性,需要在評價體系中,按照高校的不同類型、不同辦學定位進行科學劃分和分類,有的放矢地設置評估指標和標準,為我國工程教育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3.1? 評價標準的差異性缺失問題

應用型大學在參考國內外工程教育認證標準設計及構建人才培養的質量評價體系時,往往忽視了大學類型與層次的差異,導致教育同質化、特色缺失、無法匹配社會需求等問題。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首先,指標缺乏適應性,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國情、不同類型和不同辦學定位院校的特點,評估體系與經濟社會、產業需求、人才培養目標等不相適應。其次,指標缺乏針對性,忽視了應用型大學不同的發展機制,突出培養特色的實踐性、應用性、個性化指標薄弱。再次,指標缺乏前瞻性,沒有充分考慮未來發展變化對工程人才能力素質的要求,圍繞畢業生終身學習能力、職業遷移能力等設定的培養要求不夠突出。最后,指標缺少指導性,評價指標欠缺科學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評價體系的客觀準確度,不利于教育教學發展規劃的制訂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3.2? 應用型大學指標設計的關注點

我國未來所需要的工程人才是多類型、多面向的,因此,應用型大學需要在與國際標準實質等效的前提下,結合本國實際提出特色性要求,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需要,服務于“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大局需要。對認證指標的本土化改造是《華盛頓協議》成員國家的常規做法。所以,應用型大學工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關注要點包括:

第一,立足本國特色,堅持為國育才。中國的高等教育應堅定自信,始終明晰“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在評價內容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文化、全球一體化發展等要求,打造面向未來、中國特色的新評價標準和認證文化。

第二,以實踐創新能力為主線,注重提升內涵質量。評價體系應突出體現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實踐創新能力指標。同時,不能忽視內涵發展,需要根據生源特點,完善專業發展和課程質量提升有關標準,培養具有扎實基礎知識、較強工程實踐創新技能及軟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第三,與地方發展結合,著眼融合創新。在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過程中,地方工科高校應發揮其基礎支撐作用。評價體系設計應及時吸納前沿科技、產業革新、服務面向、產教融合等關鍵內容,提升對產業前沿技術和新型業態的分析應對能力,提升評價的反饋性和指引力。

3.3? 對應用型大學質量評價的啟示

3.3.1? 立足育人原點,價值導向回歸社會服務

縱觀各國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理念和質量評價標準,發現工程人才的培養目標更趨向滿足個人發展的社會化能力和服務社會的人文素養。評價標準不僅關注解決復雜工程問題,更關注工程教育為社會和人類帶來的影響;不僅強調通過教育讓學生獲得技術和能力,更強調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和服務社會的使命感。如:澳大利亞的教育質量評價標準包括健康、道德、公民意識、對社會的影響或貢獻等指標;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中也強調了個人發展與國家和世界進步的關系[10]。我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新修訂的2020版《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解讀及使用指南》強化立德樹人的培養要求,從專業、課程、教學3個層面進行評價,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中,關于價值觀和人文素養方面的標準,從家國使命、社會責任、道德美德3個層面進行衡量。家國使命層面強調學生心懷國家和民族,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社會責任層面指工程人才在社會發展中所應承擔的責任,包括工程倫理、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社會公共利益等;道德美德層面指身心健康、自強奮斗、嚴謹敬業、銳意進取等精神,是每一位卓越工程人才開拓創新、職業發展的不懈動力。

3.3.2? 突破學科領域,強化工程實踐與創新

現代工業發展不斷衍生出新的特性,工程任務需要綜合運用跨學科知識與能力去解決復雜工程問題,需要工程人才在掌握深厚專業技能的同時,具備跨學科思維、視野和創造性的能力。同時,工程教育具有基于特定應用情景和實際問題需求的特征,在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過程、質量評價等方面均應保持與社會相關產業的密切聯系。因此,回歸工程實踐和實施跨學科教育成為當前應用型大學工程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趨勢。如:法國國立高等工藝學校要求畢業生具有“設計、制造零件和機器”的能力;國外學者針對工程教育中的跨學科項目提出參與理由、參與體驗、項目收獲等評估指標[11]。因此,應用型大學工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應充分融入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元素,評價內容不僅關注工程專業知識和技術,更應注重知識轉移和應用開發;不僅關注本學科領域發展動態,更應注重多學科深度融合與協同創新,形成理論和實踐并重的新型評價標準體系。

3.3.3? 注重課程評價,評估理念走向現實

路易斯·布西亞瑞利認為,所有成功的改革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是走向現實的改革,并聚焦學生的體驗[12]?;诖擞^點,國外一些高校在課程評價中強調,評估理念和評估標準應彰顯于教學活動中[13]。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圍繞課程教學環節建立評估體系,評價內容從課前準備、課程計劃、課堂行為表現到課后學習和輔導、師生關系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另一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體驗和學業收獲,將它作為評價課程質量的重要標準,設置的指標包括教師的授課對學生理解學科內容是否有幫助,教師是否有效引導了課堂上的討論,教師的反饋能否激發學生探究學科知識的興趣等,由學生根據直觀感受作出評價[14]。相比而下,國內應用型大學的課程和教學活動往往忽視評估理念和質量標準。因此,應用型大學需要根據生源特點,花大力氣開展因生制宜、以生為本的課程評價體系建設,形成“課程目標—課程設計—課堂教學—評價改進”的微觀循環,為學生創設真實工程情境下的學習,從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鼓勵教師廣泛參與評估,促使評估理念和評估結果反饋在課堂上,融入課程設置、教學設計、教學活動、考核評價等各個環節。

3.3.4? 以需求為導向,專業標準對齊區域產業創新要求

應用型大學肩負服務地方、支撐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的使命。但是目前工程人才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因此,應用型大學的評價體系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主動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產業技術創新升級要求。在不斷完善通用標準體系的基礎上,高校應考慮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適當設置專業標準及畢業生核心能力指標。指標設置應充分基于行業調研和科學預測,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體現企業所需人才的能力特征與核心特質,包括專業理論知識及非技能指標[15]。評價內容聚焦于具體職業崗位,能夠引導學生明確未來發展方向與路徑,明確應該具備的能力素質,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高校應圍繞專業教育目標達成度、就業質量、用人單位滿意度、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有效度等關鍵指標進行評估,緊密聯系社會,促使評價體系更加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導向性。

綜上所述,在第三次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應深入挖掘認證指標背后的核心思想,讓質量評價標準成為導引教育教學的方向標,強化教學過程各個環節對培養目標達成度的支撐作用,不斷調整、優化培養目標和方式,確保畢業生在工程能力培養方面真正達到實踐應用要求。

[參考文獻]

[1]? STEPHANIE M,DONNA R,ATSUSHI A.WannABET? Historic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 on governanc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J].Article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7,28(1):121-129.

[2]? 郄海霞.秉承卓越:美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的變革路徑與價值趨向[J].現代教育管理,2021(2):63-69.

[3]? QADIR J,SHAFI A,AL-FUQAHA A,el al.Outcome-based engineering education:a global report of international OBE accreditation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R/OL].[2022-12-28].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0627011.

[4]? ABET. EAC Mapping C3:A—K to C3 1—7[EB/OL].[2022-12-28].https//www.abet.Org/wp-content/uploads/C3_C5_map?

ping_SEC.pdf.

[5]? 胡德鑫.德國工程教育認證制度的建構邏輯與行動路徑[J].高教發展與評估,2022(1):49-58.

[6]? 張照旭.減負·提質·增效:日本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改革路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162-167.

[7]? UC Berkeley.Guide for the review of existing instructional programs(Revised 2020)[EB/OL].[2022-12-28].https://vpap.berkeley.edu/sites/default/files/apr_guide.2020.pdf.

[8]?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BS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9/2020[EB/OL].[2022-12-28].https://www.ed.ac.uk/studying/undergraduate/degrees/index.php?action=programme&code=G700.

[9]? 金星霖.荷蘭應用技術大學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157-162.

[10]? MCCLELLAND B.Digital learning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s for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1,26(2):107-115.

[11]? YOU H S, MARSHALL J A, DELGADO C.Assessing students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carbon cycling[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18,55(3):377-398.

[12]? 布希亞瑞利·路易斯·L.工程哲學[M].陳凡,秦書生,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50.

[13]? JHONATTAN M. The core components of education 4.0 in higher education: three case studi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J].Computer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21,93:107278.

[14]? KURILOVAS E,ZILINSKIENE I.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personalised learning scenarios:an improved MCEQLS AHP metho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2,28(6):1309-1315.

[15]? STANISKIS J K, KATILIUTE E.Complex evaluation of sustainability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case & analysi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20(1):13-20.

(責任編輯? 齊蓉暉;責任校對? 白麗媛)

猜你喜歡
認證應用型大學質量評價
應用型大學視域下大學生誠信問題研究
應用型大學《會計信息系統》校企合作課程研究與實踐
應用型大學背景下建筑學導師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中職校園網絡安全管理系統設計
ASME鋼印鍋爐安全閥PE認證實踐
校企合作機制下的應用型大學的多媒體應用技術課程改革與實施
BP神經網絡在軟件質量評價中的應用研究 
“中職+應用本科”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技工院校校級領導職業素養的建設及質量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