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

2024-03-01 11:17張雪花龐敏雁王蓉謝美紅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理論指導標準化標準

張雪花 龐敏雁 王蓉 謝美紅

蘇州市立醫院本部心內科,蘇州 215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冠狀動脈痙攣、急性閉塞等原因而引發的一系列心肌持續性缺氧缺血綜合癥狀,屬急癥范疇〔1-2〕。典型表現為心前區疼痛及憋悶,血壓、心率均可呈現不同程度變化。針對AMI首要處理原則為開通梗阻血管,恢復血運通暢,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憑借能夠直接打開梗塞血管、縮短梗死血管開通時間等優勢成為治療AMI的首選方案〔3-4〕。但PCI治療無法保障能夠完全消除患者再發AMI的危險因素,加之術后需要長期服藥,這對患者心理方面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其是否能夠積極面對疾病配合醫護至關重要〔5〕。常規護理能夠根據醫學標準給予患者全面的護理服務,但其忽視護理時機和患者差異性,使得護理效果不佳。JCI是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醫院評審標準,JCI理念為最大限度實現可達到的標準,以患者為中心,構建相應政策。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立足于JCI理念,從標準化溝通、健康教育和院后隨訪3個方面分別構建護理措施,促進醫療護理質量持續改進〔6〕。本研究旨在探討AMI介入治療患者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蘇州市立醫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70例AMI介入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診斷標準:①符合《歐洲急性心肌梗死治療指南(2018版)》〔7〕中的相關標準,且成功完成介入手術治療,無生命危險者。納入標準:①心功能Killip分級Ⅰ~Ⅱ級;②患者年齡18~65歲;③認知功能、精神系統、視聽功能均正常,無交流障礙;④患者臨床資料完備;⑤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持續性低血壓狀態;②中重度貧血或凝血功能異常;③甲狀腺功能異常、水和電解質紊亂;④合并嚴重關節疾病,妨礙術后康復。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模式。(1)健康宣教:①患者病情平穩、意識清醒后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宣教內容包括AMI發病因素、PCI術后活動方案、疾病預防措施等,宣教時長30 min。②下發知識健康手冊,該手冊經由心血管內科醫生審閱提出意見后修改和完善,其中內容主要以圖片為主,介紹心臟解剖及生理功能、常見疾病、心臟康復處方以及心肺復蘇急救知識。(2)心理及生活指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科學生活方式普及和心理情緒疏導,生活方式方面為患者改善高鹽高脂的飲食習慣,改變長期躺臥、久坐等習慣,心理情緒引導為評估患者當下面對疾病的態度,區別不良情緒類型,根據類型不同給予對應心理疏導,時間為30 min。(3)出院前指導:患者確定出院之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院外指導,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項,藥物定時服用、復診安排、血壓及心理的監測方法等。(4)出院指導:為出院患者建檔,并留取患者及家屬電話,每周進行電話回訪,回訪內容包括身體恢復情況,心理情緒方面以及遇到的問題等。

1.2.2觀察組 實施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①構建標準化小組,共納入6名成員,心血管內科護士長1名、護師2名,護理人員4名。小組成員均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同時對小組成員進行線上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責任制度、術后護理知識等培訓,每周1次,每次60 min,共培訓一個月后,進行理論和實踐考試,滿分100分,90分及以上為合格。②標準化護理,將觀察組患者單獨設置病區,具體護理內容如表2所示。

表2 標準化護理內容

1.3 觀察項目及評價標準

1.3.1積極度 護理前后3個月選用洪洋等〔8〕2018年翻譯的中文版積極度量表(Patient Activation Measure,PAM)評估患者心理積極度,包含自我疾病健康管理意識、疾病治療相關知識、疾病預防相關能力以及堅持健康生活行為的信念共4個維度,13個條目,每個條目設置5個選項,計0~4分,總分范圍0~52分,分值越高,代表積極度越高,量表Cronbach α系數為 0.821,效度為0.846。

1.3.2生活質量 護理前后3個月選用曹松海等〔9〕2009年漢化的PCI術后生存質量測定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包含癥狀、軀體功能、心理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滿意度及不良反應6個維度,44個條目,每個條目設置5個選項,計1~5分,總分范圍44~22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量表 Cronbach α 系數為 0.874,效度為0.783。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PAM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PAM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PAM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PAM評分比較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量表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3 討論

3.1 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能改善患者面對疾病的積極度

本研究顯示,AMI行介入治療患者實施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其積極度更高。分析原因: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首先進行良好的溝通,對患者已經存在或者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以及負面情緒進行了解、分析和疏導。人的心態共分為兩種,即積極心態和消極心態,是人們對待生存環境和處理人生問題時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傾向〔10-11〕。積極的心態能夠幫助患者走出絕望和消沉,建立自信,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更加科學地了解疾病知識、知曉日后如何預防,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作息習慣,將二次發病率降至最低。在積極心態的加持下再度進行多模式的健康宣教,患者對于疾病健康管理知識、治療相關知識、疾病預防相關能力以及生活信念方面改變會更大,面對疾病和日后的積極度也就更好。

3.2 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本研究顯示,AMI行介入治療患者實施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其生活質量評分更高。分析原因:有理論認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人們會采取相應的行為作用于當下環境,當利用該種行為完成目的后,行為也可能隨之消失〔12-13〕。而對于行介入治療的AMI患者來說要想在術后取得優質的康復狀態、提高自身生活質量,需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才能更好地促進自身轉歸。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從患者心理需求入手先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并分析患者情緒需求,使用外源性的激勵措施喚醒患者內源性積極行為的產生〔14-15〕。在心理需求得到妥善處理后,會提高宣教效果,強化患者自護技能,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正性循環。另外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在院外跟蹤指導下結合社會發展形勢,利用微信社交平臺,對患者情況進行持續追蹤,不僅及時推送相關知識,還能夠通過打卡記錄提醒患者按時用藥。使其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均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從而顯著強化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AMI行介入治療患者實施JCI標準理論指導下標準化護理模式能夠顯著調節患者積極度,強化生活質量。未來臨床可以參考此種護理模式,架構護理人員新型護理服務標準,為患者提供更加精細和周到的照護。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理論指導標準化標準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標準化簡述
翻譯轉換理論指導下的石油英語翻譯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語言遷移理論指導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忠誠的標準
美還是丑?
標準化是綜合交通運輸的保障——解讀《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
SOLO理論指導下的聽評課——以《新文化運動》觀課為例
一家之言:新標準將解決快遞業“成長中的煩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