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復效果

2024-03-01 11:17張敏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時機戒煙情緒

張敏

新汶礦業集團萊蕪中心醫院腎內呼吸科,濟南 2711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炎癥性疾病〔1〕。COPD臨床主要表現為氣短、胸悶、咳嗽、呼吸困難、咳痰等癥狀,隨病情惡化會出現骨質疏松、功能障礙、營養不良及體力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2〕。COPD尚無根治性治療方法,且無特效藥制止肺功能下降,需終身治療緩解肺功能下降速度〔3〕。有關研究發現,吸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吸煙人群發生COPD風險約為非吸煙人群的11倍,而戒煙可有效減緩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是改善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關鍵〔4〕。但絕大多數COPD患者不了解吸煙及疾病相關知識,且受疾病不適癥狀困擾,易導致患者產生負性情緒,降低患者戒煙依從性,嚴重影響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5〕。如何提升COPD患者戒煙依從性,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是臨床醫護人員研究的重點〔6〕。有研究將時機理論應用于糖尿病患者中,能顯著提升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及血糖監測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7〕?;诖?,本研究旨在探討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對COPD患者肺功能、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新汶礦業集團萊蕪中心醫院收治的COPD患者128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確診為COPD患者;臨床資料完整者;未參加過類似研究者;家長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者;合并有嚴重肝腎器官衰竭者;有肺部手術史者;存在語言溝通及理解能力障礙者;不配合研究者。采用整群便利抽樣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64例。實驗組中男34例,女30例;年齡40~75歲,平均(56.38±6.43)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8例,高中21例,大專以上15例;病程:1~10年,平均(8.12±1.43)年。對照組中男36例,女28例;年齡41~75歲,平均(57.36±6.46)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9例,高中22例,大專以上13例;病程:1~11年,平均(8.42±1.13)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①常規宣教,為患者發放健康管理手冊,主要包括COPD臨床癥狀、發病機制、疾病危害、治療方案、并發癥預防等,囑咐患者及家屬學習。②基礎護理,遵醫囑給予促氧和、抗炎等藥物穩定病情,為患者講解吸煙危害,鼓勵患者積極戒煙;同時密切關注患者情緒狀態,建議患者多聽音樂、看電視調節情緒,鼓勵家屬多給予精神支持及幫助。③院外指導,定期隨訪了解患者疾病情況,并告知患者復查相關事宜。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干預,具有措施如下:

1.2.1組建干預小組 由主治醫師、護士長、主管護師及責任護士組成干預小組,各組員均具有5年以上臨床經驗,邀請護理部主任統一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考核,主要內容為基礎護理、溝通技巧、資料收集方法、時機理論等,考核通過后進入干預小組。護士長及主管護師負責方案決策及質量監督,主治醫師負責疾病診療及問題解答,責任護士負責資料收集及方案實施,各組員查閱時機理論及戒煙干預相關文獻,結合患者基本資料及臨床經驗,發散思維提出各自建議,并以會議討論形式共同制定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干預計劃。

1.2.2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干預計劃實施 A.診斷期(入院至確診):患者入院后,接待護士主動向患者做自我介紹,與患者建立友好關系,協助患者做好相關檢查,與主治醫師共同診斷患者病情;主治醫師以一對一形式與患者訪談,了解患者吸煙時間、吸煙頻次、吸煙相關影響因素等,綜合評估患者尼古丁依賴程度;為其講解吸煙危害、戒煙益處等,引導患者初步建立戒煙動機,協助患者制定戒煙目標;責任護士為患者發放戒煙管理手冊,主要內容包括COPD疾病癥狀、發病機制、戒煙益處、戒煙方案等,并以集體授課形式講解手冊相關知識點,增強患者戒煙認知及意愿。B.急性治療期(確診至穩定前):該階段患者會伴有喘息、咳痰、疲乏等不適感,易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抑郁情緒,此階段重點改善患者癥狀及負性情緒,強化患者戒煙信心,具體措施:①癥狀處理,遵醫囑給予抗炎、平喘等藥物治療,評估患者營養狀況及睡眠質量,為患者實施個性化飲食指導,對營養不良高風險者增加營養補液支持,確?;颊郀I養需求;對存在睡眠障礙者,指導患者睡前通過溫水足浴、飲適量熱牛奶、聽音樂等助眠;同時指導患者進行適當腹式呼吸訓練、有效咳嗽訓練、縮唇呼吸訓練等。②心理護理,以一對一形式與患者進行心理訪談,評估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狀態,分析影響患者心理困擾相關因素,指導患者多采用放松療法、情緒轉移法調節負性情緒,并邀請戒煙成功者現身說法,分享患病經歷、戒煙經歷、情緒調節技巧、戒煙體驗等,強化患者戒煙積極性。C.出院準備期(病情穩定至出院前):該階段患者可能會擔心無法適應院外疾病管理或戒煙生活,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需重點為患者做好出院準備工作,具體內容:責任護士評估患者病情特點及疾病認知水平等,再次強調堅持戒煙重要性,與患者共同制定戒煙計劃,主要包括戒煙目標、戒煙隨訪事項、戒煙管理手冊等,同時為患者創建戒煙群、戒煙公眾號等,提供主治醫師及責任護士咨詢熱線、電話號碼、微信號等,便于咨詢問題。D.調整期(院外第1個月):此階段患者通?;謴蛯W習、工作等,易受煙癮、外界壓力等影響,若缺乏專業監督指導,會導致患者戒煙失敗,該期重點通過多渠道提供戒煙或疾病相關信息,具體措施:①傳授知識,通過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向患者及家屬推送戒煙或疾病保健相關知識,主要包括短期戒煙目標、遠期戒煙目標、戒煙藥使用方法、飲食食譜、康復運動、情緒管理等,每周二20∶00為患者提供戒煙咨詢、問題解答服務。②隨訪指導:責任護士定期通過微信群形式了解患者戒煙情況、用藥情況及情緒狀態等,對戒煙進行者,指導患者詳細記錄戒煙落實情況、戒煙體驗及癥狀改善,引導患者自我發現戒煙益處,鼓勵患者堅持戒煙;對仍吸煙者,再次為患者講解戒煙益處,并以電話形式提前2 d提醒患者按時入院復查。E.適應期(院外第2個月后):此階段多數患者已成功戒煙,但仍有部分患者煙癮未消除,需重新評估患者的戒煙情況及尼古丁依賴度,適當調整戒煙干預計劃,囑咐患者堅持實施戒煙計劃,鼓勵家屬協助監督患者戒煙行為,并以電話、上門隨訪等形式了解患者戒煙行為,對其不良行為予以糾正指導。定期通過微信群組織病友交流會,相互分享戒煙經歷、體驗、情緒調節技巧等,互相共勉堅持戒煙;囑咐患者按時入院復查,并評估患者情緒狀態、肺功能、生活質量等,依據評估結果逐步調整干預策略。

1.3 研究指標

①肺功能情況,采用Master Scope肺功能檢測系統檢測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肺功能情況,主要包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氣高峰流量(PEFR)3個指標。②心理狀態,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評估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8-9〕,HAMA、HAMD量表分別含14個及17個條目,各條目均為0~4分,總分分別為56分及68分,<7分表示無焦慮、抑郁,分值越高代表焦慮、抑郁情緒越重。③生活質量,采用由Jones提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癥狀測試問卷(CAT)評估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水平〔10〕,包含咳嗽情況、睡眠情況、爬坡或樓梯感覺、是否胸悶、是否氣喘、居家活動、情緒及精力等8個條目,各條目均為0~5分,總分為0~40分,由患者依據自身感受進行回答,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實施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后,實驗組患者干預1個月、3個月的肺功能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情況

實施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后,實驗組患者干預1個月、3個月的HAMA、HAMD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情況比較

2.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

實施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后,實驗組患者干預1個月、3個月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比較〔n(%)〕

3 討論

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其發病機制與環境、吸煙、感染等因素相關,好發于中老年群體〔11〕。隨著人們生活環境惡化及生活方式改變,COPD患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已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1〕。目前COPD患者可通過平喘、促氧和、化痰、抗炎等手段穩定病情,但患者仍存在肺功能下降問題,易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抑郁負性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2〕。有研究顯示〔13〕,吸煙的COPD患者呼吸道癥狀異常率明顯高于不吸煙患者,且吸煙的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更快,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臨床醫護人員采取有效戒煙干預措施降低COPD患者的吸煙率,對提升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有研究顯示〔14〕,不同階段的COPD患者的戒煙認知及情緒狀態存在明顯差異,而患者的認知及情緒狀態會直接影響其戒煙行為。COPD患者傳統護理干預中,通常由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健康宣教、動機性訪談等措施,缺乏對患者疾病不同階段的戒煙干預措施,導致患者戒煙率不高,不利于改善疾病癥狀,進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5〕。有關研究顯示〔16〕,將時機理論應用于慢性病患者疾病管理中,能準確了解患者各階段護理需求,有利于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跁r機理論的戒煙護理是一種以時機理論為基礎的護理模式,該模式通過準確掌握患者不同階段的相關戒煙問題,有利于實施針對性戒煙干預措施,促進患者養成良好戒煙習慣,提高患者戒煙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17〕。

本研究將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應用于COPD患者護理中,通過對患者的診斷期、急性治療期、出院準備期、調整期、適應期等階段進行實時監測、評估,準確了解患者戒煙行為及干預效果,有利于為患者各階段提供針對性護理,確保護理措施有效性;同時依據患者各階段護理需求,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癥狀處理、知識推送、隨訪監督、復查指導等措施,可逐步提升患者戒煙認知及戒煙意愿,促使患者養成良好戒煙習慣,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負性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干預1個月、3個月的肺功能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干預1個月、3個月的HAMA、HAMD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干預1個月、3個月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此研究結果表明,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能顯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狀態,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以時機理論為指導的戒煙護理模式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護理中,可顯著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優化患者生活質量。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時機戒煙情緒
戒煙文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兩個人結婚的最好時機
暢想 把握每一次時機跨越成長
師生互動4時機
戒煙
情緒認同
初中生·作文(2009年10期)2009-11-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