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與作業設計多元協同優化策略初探

2024-03-01 00:58陶志宏
吉林教育(綜合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雙減作業數學

陶志宏

(遼源市教育學院,吉林 遼源 136200)

初中數學是一門具有較高抽象性和較強邏輯性的學科。初中數學教學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抽象能力、空間觀念、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等數學素養。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是課堂教學中反饋和評價的一個重要環節,更是學生鞏固知識、提升能力的必要環節。因此,在“雙減”背景下,優化學校教學和作業設計,需要從不同角度滿足學生的多元化情感體驗和學習需求,更需要運用多元化的作業協同策略,助力“雙減”落地。

一、課堂教學與作業設計的多元優化策略

課堂教學是學生儲備知識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從多角度、多方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理念、作業設計等多個方面促進學生領悟數學的內涵和本質,感悟數學思想,真正促進學生形成數學素養。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實施多元優化策略[1]。

(一)優化課堂教學,實現提質減負

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優化課堂教學,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將知識應用在實踐中,既能培養學生的能力,積累學生學習的經驗,又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1.更新教學理念,打造深度學習平臺

深度學習就是指學生利用較基礎、較簡單的知識,去深入挖掘數學本質、內涵,培養學生的嚴謹思維。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構建深度學習的數學課堂。如在九年級下學期關于方程、不等式和函數之間聯系的復習課中,教師通過設計問題串,探究函數、方程與不等式之間的聯系。在大單元的視野下重構課堂教學,合理整合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整體把握和理解。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與討論的空間,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最終實現深度學習[2]。

2.重視思考和實踐,夯實學生成長根基

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學”理論,主張在經驗中學習知識,依靠自己動手操作來探索知識。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深層次的互動平臺,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表達思想,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在探究定理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度量、剪拼、折疊等方法探索驗證定理。通過“猜想—操作—驗證—證明—應用”獲得基本活動經驗,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讓學生在問題的思考與實踐中獲得成就感,對核心素養的形成非常有益。

3.聚焦核心素養,探尋學科靈動融合

教師需要打造高質量、高效率的數學課堂,既能夠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又能夠優化課堂效果與學習質量。如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的不同分成小組,劃分基礎探究任務、鞏固訓練任務、能力提升任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本質的了解和掌握。在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此外,高效的數學課堂并不局限于數學知識的探究,教師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融入與滲透其他學科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讓課堂融入更多的人文和科學精神。如:在軸對稱圖形的學習中了解對稱美與建筑學的密切聯系;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列舉影院座位號、地圖、經緯度的實際應用;探究反比例函數時,結合初中物理中電學、壓強、密度等知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在其他學科的視野中思考數學,在數學的理念中更好地表達其他學科。有效落實“雙減”要求,著力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效課堂。

4.轉變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教學評價是初中數學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在課堂上關注學生認知動向,實施針對性、綜合性的評價,達到教學合一的有效結合,讓學生擁有快樂的學習體驗。以“平方根”為例,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學習進程、合作探究是否積極等方面,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教師可以實施“三步走”策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即自我評價,促進反思成長;小組互評,取長補短,進一步促進學生養成質疑問難、自我反思、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教師評價,有針對性地對同學進行反饋,寫下鼓勵性的語言,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真正實現教學評價從“判斷”到“增值”的轉變。

(二)多元作業設計,助力“雙減”落地

1.作業形式多元化

教師對于學生作業的設計,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作業不限于書面形式,還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設計報告類,實踐類、游戲類作業。例如,學生在探究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不穩定性時,利用生活中斜拉橋、手機三角支架等實物中抽象出數學模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解決多樣化作業的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2.作業層次多元化

不同學生在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創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對基礎較弱的學生,以基礎性的作業為主,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例如,關于“完全平方式”的作業,在設計時就可以選擇“(x+6)2=______,(-2x+5)2___________”這類較為基礎的題目。對于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如“化簡求值(3x-5)2-(2x+7)2,其中x=1”等題目,幫助學生提升運算能力。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的作業,進一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借助楊輝三角和完全平方式的聯系進行探究,體會知識的本質、內涵和延伸。注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全面促使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3.作業評價多元化

作業評價是教師了解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及對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3]。因此,教師需采取多元化方式批閱,評價主體多元化,可以選擇自評、互評等形式。關注作業完成結果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作業完成的過程,學生是否限時完成、字跡是否工整、書寫是否正確、解答題目是否規范等。通過多元化作業評價,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構建知識體系。

二、課堂教學與作業設計的協同優化策略

課堂教學與作業設計兩者不可分割,相輔相成。有效的課堂教學要使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意義,而有效的課后作業又能夠提升學生用數學思想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課堂教學引領作業設計

1.課堂教學的“認知思維”引領作業設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認知思維涉及感知、記憶、注意、語言、推理等多個方面,是人類高級心理功能的核心。教師依靠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和結果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升學生的認識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思考學生上課時的學習狀態,再進行針對性的跟進,形成作業的有效性。師生雙方對教學的信息和內容更加了解,拓展認知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課堂教學的“最近發展區”引領作業設計的個性化和層次化

最近發展區是指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水平與在成人指導幫助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協助下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更是要深度思考,挖掘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踮踮腳,摘桃子夠得著”,促進學生更高效地掌握教學內容。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和作業設計時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引導學生突破難點,靈活把握知識的生成和預設,進而優化課堂教學和作業設計。在教學中努力尋找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和發展。

3.課堂教學的“信息整合”引領作業設計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能夠有效支持課堂活動的開展,呈現豐富教學互動的內容和形式,實現高效的智能課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如幾何畫板和GGB軟件的應用。學生了解軟件的用途,在作業設計時多提供使用幾何畫板等與數學相關的題目,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有助于學生的深入探索和直觀感知,對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能夠奠定更好的信息化基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作業設計助力高效課堂

初中數學教學中,布置作業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4]。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以教材為根基,全面分析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習狀態、疑問困惑以及可能遇到的難點,在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和記憶的同時,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1.課前作業夯實基礎,為高效課堂“筑牢根基”

課前作業的設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后續學習數學知識奠定知識基礎,因此與常規的課后作業布置不同。課前作業采用問題串、制作知識膠囊或微課視頻對學生進行指導,確保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課前作業任務,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課前作業可以設置多種類型。包括:過渡型課前作業,如在講解一次函數的概念時,類比正比例函數的概念進行探究,從特殊到一般,有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型的課前作業,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應用時可以讓學生就地取材,估測出旗桿的高度,在學習軸對稱知識時可以利用剪紙的方式,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設置實踐型課前作業,激發學生的參與度和求知欲。

課前作業的設置需要與初中生的數學思維方式相契合,促進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起到有效的推進作用。

2.課堂作業強化難點,為高效課堂“添磚加瓦”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及時鞏固課上所學知識,需要設計課堂作業。如:下列函數中哪些是一次函數,哪些是正比例函數?

通過以上例題促進學生深刻理解一次函數的概念,強化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是特殊和一般的關系。

通過教師面批面改或者學生互批互改的方式,跟蹤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能夠大幅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以達到教師積極優化課堂教學活動及作業設計情況,切實改善“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5]。

3.課后作業鞏固延伸,為高效課堂“保駕護航”

課后作業既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補充,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效載體和重要平臺。讓學生能夠扎實地學好每一節課,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如探究勾股定理的課后作業設計:

A層:定理辨析: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b,c是△ABC的三邊,則a2+b2=c2

B.若a,b,c是Rt△ABC的三邊,則a2+b2=c2

C.若a,b,c是Rt△ABC的三邊,∠A=90°,則a2+b2=c2

D.若a,b,c是Rt△ABC的三邊,∠C=90°,則a2+b2=c2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辨別勾股定理的條件。

B層:定理應用:

如圖1,直線上有三個正方形A、B、C,若A、C的面積分別是3和4,則B的面積為______。

圖1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運用勾股定理進行簡單的計算能力。

C層:查找勾股定理的有關史料、趣事及其他證明方法,并和同學分享。

設計意圖:注重學習數學史,凸顯數學的文化價值。

課后作業的設計需要合理優化作業內容,增強作業內容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完成。在課堂教學和作業設計方面,注重將數學學科知識與品德教育結合,關注學生心理和品德等負面問題。滲透家國情懷、數學史料等數學相關人物和事例,營造德育的教學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三、結束語

總之,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上改善和提升,也需要課下對教學內容進行鞏固和延伸,課堂教學與作業并肩協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取多元互促優化策略,使課堂教學與作業設計相輔相成、協同互補、協同優化,逐漸形成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和領悟,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深遠的意義。

猜你喜歡
雙減作業數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快來寫作業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作業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