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為何所虐?
——老年虐待的形成因素與防治策略研究

2024-03-02 06:29王宇婷
關鍵詞:照料代際子女

王宇婷, 余 康

(浙江農林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1300)

老年虐待是一項重大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在人口老齡化形勢下普遍存在且漸趨嚴重。已有學者基于全球不同區域28個國家的研究發現老年虐待的總發生率已達15.7%,影響了近六分之一的老年人口[1],且在老年虐待事件中,家庭成員占施虐者的比例最高[2]。中國作為世界老年人口數最多的國家,家庭內老年人虐待發生率也已達13.3%[3]。老年虐待是指在任何有信任期望的關系中,發生的單一或重復的不適當行為,對老年人造成傷害或痛苦[4],通常包括身體虐待、精神虐待、經濟剝削以及疏于照顧等類型[5]。虐待行為不僅嚴重沖擊著老齡正義和社會倫理,還將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產生長期不良影響,而由虐待引起的自殺率也在急劇攀升[6]。

老年虐待問題已引起我國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條文明確規定虐待老年人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也將防止欺老虐老棄老問題納入了老年友好型社會的打造重點,然而防治老年虐待仍任重道遠。一方面,老年虐待的隱蔽性可能導致存在著大量“黑數”的存在,未報告虐待案例數幾乎是報告案例數的5倍以上[7]。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帶來的人口大規模流動,家庭結構向核心化、空巢化轉變,我國傳統家庭照料功能逐漸減弱,但當前社會養老保障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且內部差距較大[3],導致受虐待老年人的規??赡苓€將不斷擴大。在我國人口老齡化以及老年虐待問題愈發嚴峻的形勢下,到底為什么會產生虐待老年人的行為?該如何防治老年虐待問題,保障老年人權益?對此有必要系統性地厘清老年虐待的發生機制,明晰導致老年虐待的關鍵因素,這是制定相關政策、有效防治老年虐待的前提和基礎。

學者們圍繞老年虐待的形成與歸因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理論和實證研究。照顧者壓力理論[8]、社會交換論[9]、二元沖突理論[10]、外在情景因素論[11]等構成了解釋老年虐待形成的重要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相關實證研究從老年人、照料者和外界情境等維度進一步探討了影響老年虐待的具體風險因素。從老年人自身因素來看,身心健康狀況不佳、受教育程度低、子女數量多、對子女經濟依賴強、缺乏社會支持和代際關系惡化等會加重其遭受虐待的風險[12-13];從照料者因素來看,照料者存在身心健康障礙、受教育程度低、經濟條件差、缺乏照護知識等,其施虐傾向更高[14-15];從外界情境因素來看,老年群眾組織和社會照料資源的供給能有效抑制老年虐待[16]。但現有文獻大多只聚焦單一因素對老年虐待的影響,這導致在理論層面缺乏老年虐待形成的系統性理論框架,在實證層面這種單一因素視角也忽視了其他重要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發揮,無法分解和對比各因素對老年虐待差異的貢獻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防治老年虐待政策制定的針對性和系統性。

本文將基于照顧者壓力理論、社會交換論和外在情景因素論構建老年虐待形成的系統性理論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數據(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CLASS)實證分析老年虐待的形成因素,并進一步量化分解各類因素對老年虐待差異的貢獻度,從全局視角探討老年虐待的關鍵歸因與防治策略。在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與老年虐待問題漸趨嚴峻的新形勢下,現有干預或預防老年虐待的政策可能存在遺漏或不適用問題,需基于實際情況系統性地分析老年虐待形成的影響因素,本研究期待能為構建更具全面性、適用性的防治老年虐待的政策體系提供一些理論和實踐支持。

二、理論分析框架

老年虐待行為不僅是受虐者與施虐者雙方因素作用導致的結果,也是特定社會情境下的諸因素互動的產物。照顧者壓力理論和社會交換論最先被用于解釋老年虐待的形成。照顧者壓力理論指出,由于長期照顧健康狀況受損的老年人帶來的內、外部壓力,導致照顧者因負擔過重,為發泄壓力而形成老年虐待[8]。社會交換論則認為老年人資源的減少使其難以為相互關系做出交換,無力維持代際間的平衡關系導致虐待的發生[9]。上述兩個理論很好地從虐待主體和客體兩方面解釋了老年虐待的形成,但忽略了社會環境因素的作用,外在情景因素論則在此基礎上融入了外在社會環境因素,將老年虐待視為特定社會情境下的互動產物[11]。諸多學者的研究印證了上述理論解釋老年虐待之所以形成的有效性。為彌補這三種理論各自的偏向性,本文將照顧者壓力理論側重的照料者壓力、社會交換論側重的家庭代際互惠和外在情景因素論側重的外在情境因素進行歸納融合,并依據老年虐待特征確定這三類因素的具體衡量指標,構建出老年虐待形成的理論分析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老年虐待形成的理論分析框架

1.照料者壓力

照料者壓力是指長期護理身體或智力受損的老年人給照顧者帶來的壓力和負擔[2],主要來源于老年人的照料需求和照料者的照料資源約束。一方面,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提高會直接增加家庭照料者負擔,增加虐待發生風險[17],這一照料需求主要包括健康、經濟和情感三個方面。首先,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對看護照料的需求漸趨上升,產生了對照料者的健康依賴;其次,老年人逐步退出勞動力市場,勞動收入減少,而現階段社會養老金整體水平偏低[18],需要依靠子女等家庭成員供養形成經濟依賴;再次,由于社交網絡規模顯著縮小和“養兒防老”等傳統觀念的影響,老年人會將情感支持更多地寄托于子女形成情感依賴[19]。另一方面,家庭照料者的時間、經濟等照料資源的約束越強,對照料負擔就有越高的感知水平,因此更容易導致老年虐待。相較于未就業人員,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勞動者的工作投入連續性提出更高要求,從而引起工作安排與家庭照料的時間沖突[20]。同時,子女照料老年人還需承擔醫療費用等顯性照料成本和誤工導致的工資損失等隱性成本[21],這些均導致子女的經濟狀況變差,照料老人帶來的經濟壓力增大。據此本文提出假說1:

H1:照料者壓力對老年人虐待的形成具有正向影響,即老年人的照料需求越多和照料者照料資源約束越強,越容易發生老年虐待。

2.家庭代際互惠

家庭代際互惠是指家庭成員以及代際之間服務、經濟、情感資源的雙向支持和交換[22],家庭內老年虐待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家庭代際互惠嚴重失衡的反映及后果。一方面,我國的代際支持并非簡單的契約關系,老年父母依舊需要為子女持續提供服務資源與經濟資源等向下代際支持[23-24],以期換取子女的養老支持。當代際互惠賴以存在的資源基礎逐步縮減甚至喪失,老年父母無法為子女提供向下代際支持時,很可能降低子女的贍養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老年人照料需求往往得不到及時回應。另一方面,除了服務與經濟資源交換,還存在情感資源交換,代際間的親疏關系也與是否有老年虐待行為相關。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之間長期或虐待前的關系已被證實是預測虐待的重要因素[25]。代際關系越親密,子女更愿意向父母轉移養老資源、提供照料,老年虐待的風險也越小。據此本文提出假說2:

H2:家庭代際互惠對老年虐待的形成具有負向影響,即老人給予子女的向下代際支持越少,代際關系越疏離,越容易發生老年虐待。

3.外在情境因素

外在情境因素是指個體接觸到的外部社會環境,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老年人所在社會提供的養老服務和經濟支持資源。隨著家庭照料功能的弱化和家庭照料赤字的日益凸顯,政府介入老年照料服務供給極具必要性[26]。當需要照料的老年人較少地得到社會支持資源時,不僅容易導致老年人社會孤立,而且會使照料者產生高壓負擔進而影響其照料表現,最終導致老年人受虐待風險的增加。因此,一方面政府應通過提供社會照料服務幫助家庭照料者適應照料強度,減輕照料者的照護壓力,發揮補充家庭照料功能的作用[27];另一方面,還應通過養老金、社會福利金和救濟金等方式為老年人家庭照料提供經濟支持來擴展家庭照料選擇的可行能力。據此本文提出假說3:

H3:外在情境因素對老年人虐待的形成具有負向影響,即社會養老服務支持和經濟支持越缺乏,越容易發生老年虐待。

二、數據、方法與變量

1.數據來源

本文所用數據來源于2018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CLASS),該調查由中國人民大學組織實施,通過定期、系統地收集中國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群社會、經濟背景數據,掌握老年人面臨的問題和挑戰,評估各項社會政策措施取得的實際效果,以期為解決中國老齡問題提供可靠的理論和事實依據?;€調查于2014年開展,此后每兩年進行一次追蹤調查,涵蓋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134個縣/區以及462個村或居委會。2018年CLASS首次對全國范圍內“老年虐待”問題展開了調查,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CLASS 2018年調查數據的總樣本數為11 419個,剔除關鍵變量存在缺失的樣本后,本研究最終獲得有效老年人樣本量8 712個。

2.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目的,本文首先采用Probit模型實證分析老年虐待形成的影響因素;其次,采用夏普里值分解法進一步量化分解各類因素對老年虐待差異的貢獻度,從全局視角把握老年虐待的關鍵歸因與防治策略。

(1)Probit模型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是“老年虐待”,具體采用老年人是否遭受家人虐待來測度,該變量為二元虛擬變量,故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實證分析影響老年虐待形成的因素。構建的模型如下:

(1)

其中:被解釋變量Abusei表示i老年人是否遭受家人的虐待,Abusei=1代表老年人遭受家人的虐待,Abusei=0代表老年人未遭受家人的虐待;根據上述分析框架,Formki是影響老年人虐待形成的第k個解釋變量,包括照料者壓力、家庭代際互惠、外在情境因素等變量。

3.變量選擇及測度

(1)被解釋變量 CLASS 2018年調查問卷中,關于老年虐待的問題是“最近一年來,您的家人對您有過下列行為嗎?”選項涉及7項家庭內虐待行為:A長期不來探望、問候/不和您說話;B不給您提供基本生活費/私自挪用您的錢款;C需要時不照顧您;D侮辱/謾罵/恐嚇/毆打您;E不給您提供固定的住所;F不給您吃飽/吃得很差;G不許您出家門。只要被訪老年人在其中至少1項行為中回答為“有”,則認定該老年人遭受家人虐待,否則視為沒有[21]。統計顯示,研究樣本中家庭內老年虐待總發生率達5.670%。本文進一步對老年虐待行為進行歸類,將D歸為身體虐待,A、G歸為精神虐待,B歸為經濟虐待,C、E、F歸為疏于照顧[5]。在家庭內各類老年虐待行為的發生率中,疏于照顧這一虐待行為發生率最高,達到3.627%;其次是精神虐待,占比3.329%;經濟虐待與身體虐待的發生率相對較低,分別為1.469%和0.689%。

(2)核心解釋變量 結合理論分析框架,本文著重關注照料者壓力、家庭代際互惠、外在情境因素這三方面因素對老年虐待形成的影響。其一,照料者壓力包括老年人照料需求和子女照料資源約束。在老年人照料需求上,健康依賴以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測度,分別指老年人的失能程度和抑郁程度。經濟依賴通過老年人主要生活來源是否來自家人和親屬測度。情感依賴是指老年人對子女的養老期盼和情感需求,主要由老年人對傳統觀念“養兒防老”的贊同度來衡量。在子女照料資源約束上,時間壓力是指子女照料父母的時間約束,主要通過老年人健在子女參與工作的比例進行測度。經濟壓力是指子女照料父母的經濟約束,由老年人健在子女的經濟狀況反映。其二,家庭代際互惠包括向下代際支持和代際關系。向下代際支持包括老年父母給子女的經濟資源和服務資源,其中,經濟資源由老人對子女的經濟支持測度,服務資源由老人照顧孫子女測度。代際關系主要指老人與子女的感情親近度。其三,外在情境因素主要指社會養老支持資源,包括服務支持政策和經濟支持政策。前者通過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情況來測量,后者通過養老保險和社會福利金狀況測度。

(3)控制變量 現有研究發現人口與經濟社會特征是影響老年人虐待的重要因素[29],本文控制了個人基本特征層面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以及收入水平,與家庭基本特征層面的健在子女數和同吃同住人數。此外,考慮到不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導致老年人虐待的異質性問題,本文還控制了所在省份變量。各變量的含義、測度方式及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1所列。

表1 變量說明與描述性統計

三、實證結果

1.老年虐待的影響因素

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實證檢驗老年虐待形成的影響因素,估計結果見表2列(1)所列。老年人的健康依賴、子女的時間壓力和經濟壓力因素對老年虐待的形成具有顯著促進作用,這一結果與假說1部分相符。老年人的失能程度每嚴重1個等級以及抑郁水平每提高1分,則老年虐待發生的概率將分別提高2.240%和0.422%,但相較于健康依賴,老年人經濟依賴和情感依賴的增強對老年虐待并無顯著影響。同時,參加工作的子女比例每提高1%和子女經濟困難程度每提高1個等級,則分別使老年虐待的發生概率提高1.550%和1.880%??梢?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的惡化增強了照料需求,子女的時間和經濟壓力造成照料資源約束,由此導致照料者壓力增加,增大了老年人遭受家人虐待的風險。

表2 老年人虐待形成的估計結果

家庭代際互惠因素中的向下代際支持與代際關系起到顯著減少老年虐待發生的作用,這一結果與假說2相符。向下代際支持層面,老人對子女的經濟支持每提高1個等級,將使老年虐待的發生概率降低0.403%,但照顧孫子女這一服務資源供給的影響并不顯著。這反映出經濟資源供給是向下代際支持的重要形式,老年父母主要通過給予子女經濟支持獲取來自子女的生活照料。從代際關系看,感情親近度的提升將顯著降低老年人虐待的發生概率??梢?家庭代際互惠能有效降低老年虐待的發生風險。

社會養老支持資源能顯著降低老年人虐待的發生率,這一結果與假說3一致。社區有居家養老服務供給使得老年人虐待發生的概率降低1.090%。老年人享有養老保險和社會福利與救濟金,將分別使這一概率顯著降低1.090%和2.180%??梢?外在情境因素通過提供社會養老支持資源來補充和完善家庭照料功能,可有效緩解家庭照料者的照料壓力,老年虐待行為將會顯著減少。

此外,為驗證上述結論的穩健性,本文以虐待多重性重新衡量老年虐待,具體定義為根據上文對虐待行為的歸類,分為身體虐待、精神虐待、經濟虐待和疏于照顧,若老年人未遭受虐待任何一種虐待=1,遭受一種虐待=2,遭受兩種虐待=3,遭受到三至四種虐待=4[30],并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重新進行回歸估計?;貧w結果見表2列(2)所列,在替換被解釋變量后,實證回歸結果與前文基準回歸結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研究結論具有較好的穩健性。

2.老年虐待影響因素的貢獻度分解

為進一步探究老年虐待形成的關鍵歸因,本文對基準模型中的老年虐待影響因素進行了夏普里值分解,以量化分解各類因素對老年虐待差異的貢獻度。為降低計算量且提高分解速度,對相關變量進行了合并,夏普里值分解結果見表3所列。在本文理論框架關注的各類因素中,老年人的健康依賴、代際關系和子女的時間、經濟壓力是導致老年虐待形成的三大主要原因,其貢獻度占比分別達到13.869%、10.371%和6.021%。究其原因,首先,老年人身體機能的退化隨年齡增長而難以避免,催生了其強烈的生活起居照料需求,這意味著健康水平較低的老年人是防治虐老政策的重點關注對象。對比來看,健康依賴是老年虐待形成的直接和本源因素,老年人健康問題更容易直接激化甚至惡化家庭代際關系,且在家庭代際融洽度降低的情境下,家庭照料者時間與經濟壓力的催化致使家庭照料者忽視失能老年人的部分照料需求,從而形成老年虐待。其次,負有贍養責任的子代外出務工帶來的空間分離效應弱化了其對老年父母的照料投入,加之中國傳統養老文化基礎削弱,代際關系失衡愈加明顯[31],這也為老年虐待現象日漸惡化敲響了警鐘。最后,隨著女性就業率的提升,家庭照料者容易陷入參與工作與照料家庭間的時間沖突,并且照料勞動會帶來顯性和隱性照料成本,時間與經濟的雙重壓力無形中加劇了虐老風險。據此,緩解老年人健康依賴、緩和代際關系和減輕子女的時間、經濟壓力是從根源上防治老年虐待的關鍵切入點。

表3 老年虐待形成影響因素的夏普里值分解

同時,社會養老支持資源的貢獻百分比僅占1.992%,說明當前社會養老支持資源在防止老年虐待方面發揮的作用相對有限,如何完善社會養老支持資源仍是老年虐待防治策略的重點。但一方面,現階段“居家養老服務”這一服務支持政策尚未充分發揮補充家庭照料功能的作用。從需求端看,基于家庭代際照料的家庭養老仍是我國最主要的養老方式[32];從供給端看,我國居家養老服務發展起步較晚,尚存供需錯位、保障不足等問題。另一方面,當前以基本養老保險金、社會福利和救濟金等為代表的經濟支持政策存在整體水平不高與城鄉不平衡等問題,限制了老年人照料選擇的可行能力??梢?社會養老支持資源無疑是緩解老年虐待的外部干預舉措,但其現階段未能充分發揮出補充家庭養老的作用。

此外,老年人向下代際支持對老年虐待的貢獻度為1.932%,表明老人對子女的經濟支持和照顧孫子女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虐待發生風險?;凇凹冶疚弧庇^念,我國老年人更傾向于將服務資源和物質資源向子代傾斜。一方面,向下代際支持在維持老年人自身生產力與家庭權力地位的同時,也增進了家庭整體福祉;另一方面,老人通過為子代提供向下代際支持以期換取子女對其的養老回報[33],從而形成良性家庭代際關系,弱化老年虐待風險。然而,由于城鄉人口流動和社會變遷等因素對我國家庭結構與代際關系構建的限制,向下代際支持并不能充分發揮其均衡代際支持和換取子代養老回報的效用,因此老年人向下代際支持對降低老年虐待發生風險的作用較為有限。

四、結論與政策啟示

本文基于照顧者壓力理論、社會交換論和外在情景因素論構建老年虐待形成的系統性理論分析框架,并實證分析老年虐待的影響因素和量化分解各類因素對老年虐待差異的貢獻度,從全局視角探討老年虐待的關鍵歸因與防治策略。研究發現,我國家庭內老年虐待總發生率達5.670%,疏于照顧和精神虐待是最主要的虐待形式。本文構建的理論分析框架能夠有效解釋老年虐待形成的原因,健康依賴、時間和經濟壓力等照料者壓力因素增加了老年虐待的發生風險,而家庭代際互惠因素中的向下代際經濟支持與良好的代際關系起到了緩解老年虐待的作用。健康依賴、代際關系和時間、經濟壓力是導致老年虐待的三大主因,貢獻比分別達到13.869%、10.371%和6.021%。社會養老服務和經濟支持資源能顯著降低老年虐待的發生率,但現階段貢獻比僅為1.992%,在防治老年虐待方面發揮的作用有待提升。

本文的研究結論對緩解老年虐待的實踐可能具有以下政策啟示:首先,減輕家庭照料者壓力是有效防止老年虐待發生的關鍵所在。一方面,老年人的健康依賴是引起虐待的本源因素,應以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為出發點。其一,需進一步強化老年健康教育。形成多元化教育服務供給格局,創新教育服務提供方式,并拓展教育內容,以實施老年健康素養促進項目、開展老年健康宣傳周活動等老年健康教育專項工程為支撐,逐步提高老年人主動健康能力。其二,完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著力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老年人免費建立綜合、連續、動態的電子健康管理檔案,鼓勵各地優化老年人健康體檢項目,提升健康評估和健康指導能力;依托各類衛生機構構建慢性疾病綜合防治服務體系,積極開展老年失能預防及干預工作,并推進老年人心理關愛服務,完善精神障礙類疾病早期預防與干預機制。多措并舉及時發現老年人健康隱患并延緩健康惡化,從而減輕由老年人健康依賴帶來的照料壓力。

另一方面,為緩解家庭照料者的時間沖突與經濟壓力,應實施兼具全面性與靈活性的家庭照料者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時間支持政策與經濟支持政策兩方面。在時間支持政策上,相關部門應采取財政補貼或稅收減免等措施合理平衡勞動者權益與用人單位利益,推動“帶薪護理假”制度落地實施,并根據老年人的照料需求程度制定差異化照料假天數。除此之外,鼓勵用人單位實施彈性工作時間制、遠程辦公等措施為工作群體緩解家庭照料的時間沖突。在經濟支持政策上,基于贍養老人退稅政策,進一步提高家庭照料者的退稅額度,為全職家庭照料者提供照護補貼,將需進行長期照護的家庭照料者納入國家社會保險體系,并為家庭照料提供者進行技能培訓、壓力與情緒疏導、提供喘息服務等,保證家庭照料者的基本收入和照料福利,從而在時間、經濟兩方面緩解照料資源約束,減少老年虐待行為的發生。

其次,通過向下代際經濟支持與良好的代際關系構建實現家庭代際互惠是破解老年虐待困境的有力方案。在向下代際支持方面,應制定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支持政策,倡導老年人積極承擔家庭角色,引導老年群體積極參與到家庭乃至社會的發展之中,從而構建起家庭互助互惠互利關系,緩解老年抑郁、孤獨等不良情緒,助其實現自我價值。另外,在構建融洽的代際關系上,于老年人層面,鼓勵老年群體積極做好養老規劃,提升養老服務認知度;于家庭層面,提倡傳統孝道,鼓勵家庭成員自覺承擔家庭養老與照料責任,為老年父母提供基本的養老支持,對照料工作進行合理分工,發揮家庭養老功能;于社會層面,倡導積極老齡化,發揮好社區工作者組織社區活動、便民服務和矛盾調解等作用,尊重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重點關注健康水平較低的老年群體,多方聯動降低老年受虐風險。

最后,充分利用社會養老服務和經濟支持資源等外在情境因素是緩解老年虐待的重要途徑。在服務支持政策層面,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老年人照護服務體系,落實居家養老服務津貼等發放,激發老年群體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轉化為有效利用,同時優化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持續擴大普惠型居家養老服務資源供給以實現供需匹配。此外,鼓勵老年人參與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有效推動“互助養老”“時間銀行”等互助式養老模式的實現;在經濟支持政策層面,擴大基本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提升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同時 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支持和激勵家庭參保以減輕家庭照料壓力,逐步縮小城鄉與區域間的社會保障差距,提升社會養老支持資源對老年虐待的防治能力。

猜你喜歡
照料代際子女
照料父母對子女健康福利的影響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數據的實證分析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學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對高齡老人臨終照料成本的影響①
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這里為什么叫1933?”——銅川“紅色基因”代際傳承
論人權的代際劃分
家族企業代際傳承中的權力過渡與績效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