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地方高?!盎A會計”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

2024-03-03 19:31李艷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基礎會計文科基礎

摘? 要:2019年后,包括新文科在內的“四新”學科建設與“課程思政”相繼在高校落實,二者有著提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能力和質量的共同關聯,對于提升高校育人能力與育人水平意義重大。文章運用文獻分析法和個案研究方法,基于會計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基礎會計》課程的思政教學改革的實踐,總結出地方高?!盎A會計”課程的思政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計的思路。在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應以國家導向為依據,將地方、學校與學生的需求相聯系,并結合專業與課程特征進行。在課程思政教學實施中,不僅要做好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基礎的思政與專業知識點結合點的設計與教學融入,更要重視教學后的思政教學成果考核。

關鍵詞:課程思政;專業課程;地方高校;新文科;基礎會計

新文科是“升級版”人文社會科學的統稱,指的是構建體現中國氣派、展現中國風格、代表中國符號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1]?!靶挛目啤苯ㄔO不僅關系到人文社科如何適應日益深化的社會變革,如何服務日新月異的時代需求[2],也關系到人文社科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以及如何培養人才的問題。

尚曉倩等學者經過對我國新文科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綜述后發現,現有研究缺乏具體可落地的建議,未能與國內已有高等教育改革實踐相結合,存在評價體系不完善、教育理念滯后等問題[1]。

基于學界現有的研究現狀與教學實踐實際,本研究以會計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基礎會計”課程為研究對象,結合課程實際與教學實際,對基礎會計課程在地方高校的思政教學路徑進行分析。

一、地方高?!盎A會計”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課程思政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各專業學科特點,深入挖掘各類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合二為一的創新教育理念和方法[3]。這一方法秉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綜合教育理念,立足于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4]??梢钥闯?,“新文科”建設要“構建體現中國氣派、展現中國風格”的意義,要實現的“人才培養”這一建設目標,離不開課程思政的理念與落實,因此課程思政的落實是新文科建設中的關鍵一環。

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對經濟學、管理學類專業課程提出了以下要求,要在課程教學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要幫助學生了解相關專業和行業領域的國家戰略、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關注現實問題,培育學生經世濟民、誠信服務、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5]。

“基礎會計”課程是會計學專業的入門課程,也是經濟管理類課程中常見的基礎課程。課程核心知識是將企業紛繁復雜的經濟業務轉化為規范有序的會計信息的一套邏輯、程序和方法。在信息轉化過程中,對相關概念、原則的理解和選擇很大程度上依賴會計專業人員所具備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判斷能力[3]。作為一門典型的社會科學學科課程,由于課程既需要學生具有清晰的邏輯思維和夯實的運算能力,又對學生品德方面的職業道德水平有很高要求,使得課程先天具備新文科建設的“交融”特性,對會計專業人員具備的職業道德水平要求,又使得“基礎會計”課程的思政目標方向較為清晰。

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地方高校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與支持,因此提高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契合度,使人才培養服務于地方發展,是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服務于國家的最顯性的體現。在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之外,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高校所在地區的社會實際,時刻關注身邊的現實問題,亦是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的思政育人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二、地方高?!盎A會計”課程的思政育人目標設計

依據泰勒原理框架,任何一門課都必須一貫思考“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四個問題。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方法,應遵循教育的基本原理框架。其中,設定合理且清晰的思政目標是首要且重點的工作。張曉軍博士提出,課程思政育人目標的設計要考慮四個方面的因素,即學生成長需求、國家導向、學科特點和課程定位。具體到地方高校中“基礎會計”一門課程的思政目標設計時,本研究以這一框架為目標確立的思考方向。

(一)以國家導向為宏觀依據

“四新”學科建設與“課程思政”都以提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能力和質量為目標。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發布的《新文科建設宣言》明確了新文科建設的總體目標,其中提到“推動文科教育創新發展,構建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格局”。

課程思政的五大目標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憲法法制教育、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這與《新文科建設宣言》中提到的“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不斷增強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升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的目標呈現一致性。以國家導向為目標設定的依據,可以保證實施課程思政的目標宏觀上具有整體性和延續性,最終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目標。

(二)結合時代和地方特色考慮學生需求

如今高校的在校學生大多出生于2000年以后,電腦和網絡為他們提供了最便捷的知識信息獲取渠道,致使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學會辨是非、判真偽成為時代賦予當代大學生的需求。高速發展的信息互聯時代也對學生能擁有更強的終身學習能力、閱讀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創新能力等都提出了新要求,這些是新時代給當代大學生打下的共性烙印。

具體到每一個地方,基于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學生又會產生不同的需求?!盎A會計”課程是經管類專業的專業課,以“全球化”背景為例,不同地區的學生對“全球化”的感知以及萌生的需求不同,可以設定的目標也不同。在經濟、交通發達地區,學生可以通過城市發展感受全球化趨勢,思政目標地設計可以以培養更開闊的國際視野為指向。內陸欠發達地區,若也以“培養更開闊的國際視野”為目標,則目標可能難以實現,因為學生無法產生切實體驗感,也就無法內化為自身需求,在這些地區,只有將課程思政目標與地方企業相結合,與地方文化背景與語境相融合,基于學生對地方文化產生親近感,找到地方文化與“全球化”連接點,再設計的課程思政的目標才是切實可行的目標。

(三)以學科自身特點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總思政目標

構建和實施課程思政必須基于人才培養的全局視野,站在整個專業層面進行思考。為此,任何一門課程的課程思政必須上升到專業層面以及整個人才培養方案,分析所在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如何定位的,究竟要將受教育對象培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6],要理解課程思政不是各門課程思政的簡單之和,而是協調整合問題。首先,思政課程與其他課程要協調整合。其次,每個專業或學科課程之間要協調整合。最后,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協調整合;最后要考慮課堂內外的協調整合。華東師范大學呂志峰教授指出,課程思政的目標可應用OBE的理念進行推進和設計——即從學科、專業實際出發,以OBE的核心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面向產出,聚焦學生的學習能力,持續改進。

“基礎會計”課程是會計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也是工商管理類審計、財務管理等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是后續專業課程的先行課程。在OBE理念下,不同專業的專業培養目標不同。具體到“基礎會計”這一門課程,針對不同專業學生,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評價都要有所差異。同理,在不同專業中的“基礎會計”課程的課程思政目標亦有差異,需要教學團隊先以專業為基準,設計好專業人才培養的思政目標,課程教師才能在專業人才培養思政目標的基礎上細化“基礎會計”課程的課程思政目標,使得專業人才培養中對人才德育的培養能形成合力。

(四)根據課程定位明確可考核的課程思政目標

以前文所述三點為前提,具體到一門專業課程的思政目標的設計時還應注意兩個問題:其一,目標不宜多而雜,僅通過一學期的每周1—2次的教學,要實現多個宏大的思政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其二,目標表述應該明確可考,最終才能考核目標實現情況。以會計專業為例,會計屬于管理學科,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擔當是管理類課程思政的主要目標。將“經世濟民”這一目標細化到“基礎會計”課程中,課程思政的核心目標可定為“誠信”,使學生能通過一學期的學習,樹立“誠信”意識,踐行“誠信”行為的基礎目標,即真實客觀如實地反映企業經濟業務。

三、“基礎會計”課程思政的整體建設路徑

(一)明確、細化教學目標

將課程整體的思政目標設定為“誠信”,“誠”是真心實意的意識,“信”是言行一致、真誠無偽的行為。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將抽象的意識概念再細化。以 “信”為例,可細化為“守規矩”:以法律法規、國家的財經紀律、企業財務制度等作為行為準則。重視數據客觀性:遵循會計準則披露信息,不編造、不偽造,真實反映企業經濟業務等等。將思政目標與知識目標細化,再與知識目標結合,從教學上說,便于教師在教學中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案例教學,將專業知識與“誠信”這一思政意識更好地融合,又利于教師對學生的思政教學結果進行考核。

(二)依據大綱,細找思政融合點

當思政教學目標確定后,教師要將課程思政與課程教學大綱進行梳理融合。并依托專業知識的邏輯聯系形成思政內容的邏輯聯系。如“賬戶與復式記賬”“會計憑證”兩個章節,在教材、大綱中相關聯,“賬戶與復式記賬”一章的教學目標是要學生掌握復式記賬原理,設計思政育人點時可以與意識上的“誠”相結合,下一章講到“會計憑證”時,在知識點上,憑證與前面章節的監督相關聯,思政育人點可落在“信”的行為要求上。而“賬戶分類”和“會計賬簿”章節,思政內容設計和“會計憑證”重點相同,因而三個章節可共同考慮思政教學的設計。

(三)設計合理的思政融入呈現方式

結合大綱將思政育人點與大綱對應后,進入教學環節,也就是要解決“用什么方法教”的問題。從教的角度看,能進入課程的知識都是對現實生活有幫助的,從“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的視角,同時要考慮如何將強有力知識與生活銜接,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知識對他解釋解決現實問題有幫助、有意義,才不會讓學生覺得知識是空洞的。

“基礎會計”課程將“誠信”這個育人目標貫穿于課程始終,采用不同的方法將知識目標與思政目標融合,如“借貸記賬法”一章在授課中,知識目標包括“理解企業經濟業務與會計賬務處理之間的邏輯關系”的內容,思政目標以“樹立誠信意識”為主要內容,故在教學設計中,在課堂教學環節加入“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學生試辦的誠信小攤”視頻資料學習環節。教師先講授,然后學生觀看視頻,最后結合知識點談對視頻的理解,由教師進行總結引導。在“成本計算”一章的授課中,思政目標的教學實現環節設計在課后,教師將“李霞團隊”案例資料作為學習材料發給學生自主學習,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師給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提交小組作業,教師評閱后通過講評對學生進行引導。在這些過程中,學生需要自主學習、思考,而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而非灌輸,這樣的設計更符合教學規律。

(四)做好思政目標實現的考核評價

基于OBE理念進行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設計,目標實現評價是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盎A會計”課程的思政育人目標評價可以分為三部分進行。首先,學生的自我評價,思政目標清晰便于學生明確“我是否做到了?”學生可以在課后進行小結,或學期結束后通過反思報告等形式進行自評。其次,互相評價。在小組討論等合作作業中,組員可以對其他成員進行評價。最后,教師評價。教師應組織好過程性評價,通過作業、測驗等方式,依據設定的目標對學生的言行進行考核,形成動態評價過程。

四、 “基礎會計”課程思政在地方高校中建設的重難點

(一)提升師資隊伍的思政能力與教學能力

教師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7]。任何教學都必須具有教育性。教育離不開教學,教學也不能摒棄教育,教師除了教書,更重要的在于育人。

課程思政的成效在于教師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塑造。教師要尊重學科育人規律,挖掘專業課內在的潛在的思政育人元素,巧妙設計思政教學內容,才能完成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個人素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本身需要不斷提升才能更好地實現“新文科”背景下的育人育才目標,因此地方高校的師資隊伍的建設成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盎A會計”課程作為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高校應做好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專業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的課程團隊,不能依靠教師個人單打獨斗,形成教學合力,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做好思政育人的制度的建設與保障

課程思政是全校方方面面的協調問題,不是教學部門或宣傳部門一條線的問題。除了課程與課程之間、課程與專業之間的協調,專業與企業、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協調構成了課程思政教育的外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學校的思政育人目標決定從專業到課程的思政育人目標、學校是否有完善的教學改革促進和保障制度,決定課程思政在學校的推進與實現。地方高校要按照國家的要求,做好“四新”建設,推進課程思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必須做好制度的建設與保障工作。

參考文獻:

[1] 尚曉倩,朱佳林,馬明華. 我國新文科領域研究綜述及趨勢展望[J]. 圖書情報導刊,2022,7(07):56-66.

[2] 張江. 用科學精神引領新文科建設[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28(01):7-10.

[3] 秦玉熙. 將思政有機融入會計專業教材的探索:以《基礎會計》為例[J]. 財務與會計,2022(12):26-30.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答記者問[EB/OL]. (2020-06-0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006/t20200604_462551.html.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2023-02-06].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6] 董必榮. 論課程思政的建設思路與落地路徑:以“會計學”課程為例[J]. 財會通訊,2022(14):20-23.

[7] 宋萑. 教師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N]. 光明日報,2022-09-29(05).

(責任編輯:淳潔)

作者簡介:李艷(1971—),女,碩士,昆明文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工商管理、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基礎會計文科基礎
“不等式”基礎鞏固
“整式”基礎鞏固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求學·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防”“治”并舉 筑牢基礎
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孫文科
高職高?;A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
“五抓五促”夯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