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遼市綜合施策 精準發力堅決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

2024-03-04 06:51劉穎超
內蒙古林業 2024年2期
關鍵詞:科爾沁沙地三北防沙

劉穎超

內蒙古通遼市林業和草原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考察時的重要講話舉旗定向,把荒漠化綜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充分肯定了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設取得的成績,明確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將“全力打好三大標志性戰役”作為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點,對于林草系統來說,既是重大機遇,也是重大挑戰。

科爾沁沙地在我國四大沙地中面積最大,橫跨內蒙古、遼寧、吉林三省區。通遼市地處科爾沁沙地腹地,全市沙地面積4086 萬畝,占科爾沁沙地總面積的52.7%,屬于沙漠化極為敏感和防風固沙極為重要的區域,也是實施“三北”工程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區域,更是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的主戰場。為擺脫風沙危害,通遼市委、市政府堅持不懈地把防沙治沙、保護生態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先后組織實施了城郊百萬畝綠化工程、“四個千萬畝”(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天然草原修復、高效示范節水、現代畜牧業)重大生態修復和保護工程、科爾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做到“封飛造”結合、“喬灌草”搭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嚴格保護、科學修復,沙區林草植被蓋度逐年增加,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市有近3000 萬畝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900 多萬畝水土流失土地、近3000 萬畝農田、2000 多萬畝草牧場得到有效保護,平原區90%以上的基本農田實現林網化,公路綠化總里程7000 多千米,國省干線綠化率達90%以上,3000 多個村屯綠化全覆蓋。昔日的“沙進人退”變成了如今的“綠進沙退”,科爾沁沙地實現良性逆轉。但從全市整體來看,科爾沁沙地治理成果仍需進一步鞏固,已治理區域植被群落還不穩定,防沙治沙任務仍然緊迫而艱巨。

2023 年6 月6 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強調,“要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功,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把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屏障構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設美麗中國上取得更大成就?!蓖ㄟ|市各級林草部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一屏三區”的全市林草保護發展總體布局,認真落實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不懈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堅決做到“人進沙退、綠進沙退”,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全面推進現代化通遼建設兩件大事,全面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筑牢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和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一、實施重大生態工程,推動大投入大發展

加強市級統籌和部門、地區間協作,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等國家重大生態建設工程,把工程建設由部門層面提升到政府層面、由行業行為拓展為社會行為,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流向工程建設領域。積極向上協調爭取“三北”防護林、重點區域綠化、植被恢復、經濟林補貼等國家、自治區項目和資金。鼓勵農牧民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形式參與防沙治沙;鼓勵企業及民間資本投資建設林草沙產業基地,融合沙地治理與林草產業發展,逆向拉動防沙治沙。堅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綜合治理的原則,以自然修復為主、人工措施為輔,針對不同的立地條件,科學施策、對癥下藥、靶向治理,逐一殲滅。集中力量重點治理六大沙帶,分別為科爾沁左翼后旗北部阿古拉、茂道吐、努古斯臺沙帶,奈曼旗老哈河和教來河沿岸沙帶,科爾沁左翼中旗西北部珠日河牧場、希伯花、花胡碩、花吐古拉沙帶,庫倫旗北部塔敏查干沙帶,扎魯特旗北部格日朝魯及南部烏力吉木仁河沿岸沙帶,開魯縣北沼沙帶。

二、堅持科學規劃布局,采取多元保障措施

在組織形式上,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堅持市委、市政府統一組織領導、部門指導、旗縣落實的工作機制,聚焦打好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組織自然資源、林草、農牧、氣象等部門,進一步摸清科爾沁沙地資源底數。把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來謀劃,科學編制2020—2030 年科爾沁沙地殲滅戰規劃,明確任務,制定規劃圖、作戰圖,分類、分期組織實施。每屆政府都按照規劃組織實施,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同時,建立健全防沙治沙責任考核機制,列入對旗縣(市、區)工作實績考核范圍和林長制考核指標。圍繞打好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制訂專門行動方案,建立健全協調機制,研究解決重要問題,協調推進重點工作,完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體系,強化生態用水等各項支撐保障,確保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三、堅持因地制宜,全面構建防沙治沙新格局

堅持分類施策,重點突破,不斷豐富和完善工程建設技術路線。堅持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由近及遠、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原則,對流動和半固定沙地,主要采取設置機械沙障和植物再生沙障、營造沙漠鎖邊林和防風固沙林帶、封禁保護等措施進行治理。對固定沙地,主要采取封禁保護、營造防護林網林帶、免耕補播種草等措施進行治理。對具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屬于宜林荒沙地類的,主要采取造林種草措施進行治理;屬于草原地類的,主要采取封禁保護、草地改良等措施進行修復。

將保護好草原、森林生態系統作為首要任務,堅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嚴格落實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讓草原得到休養生息。強化法律監督,嚴格執行《通遼市沙化土地治理條例》,常態化開展破壞草地林地違規違法專項整治行動。提煉總結出一條綜合防治、科學防治、依法防治的農林牧復合經營之路。

節約生態用水,堅持以水定綠,發展節水林草。對沙化和潛在沙化耕地,主要采取優化種植業結構、留茬免耕、控制開采地下水等措施,堅持以水定地、以水定產,逐步修復耕地生態。禁止大面積、大規模種植花生、西瓜等容易引起土壤沙化的作物。

四、治沙與致富相結合,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

牢固樹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做到改善生態與改善民生相結合、治沙與致富相結合,大力發展林草沙產業。從全市實際出發,堅持建設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實現興林與富民統一。全面樹立建設生態經濟型防護林的理念,強化“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解放林業生產力,讓人民群眾在生態建設中獲利,激發廣大農牧民參與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采用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增強愛綠、護綠、植綠意識。穩步發展“塞外紅”蘋果、沙棘、文冠果、元寶楓、榛子等經濟林產業;依托自然保護區、山地草原、森林公園、沙漠公園、濕地公園等自然景觀和資源條件,大力發展森林草原生態旅游產業。同時,積極鼓勵發展林木種苗花卉,林下養殖、食用菌培育和中草藥種植等林下經濟產業,實現群眾增收、大地增綠。

五、加強先進典型選樹,充分發揮宣傳引導作用

圍繞科爾沁沙地治理,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正向激勵作用。組織各類媒體深入一線采訪報道,大力開展典型選樹和表彰獎勵等活動,講好防沙治沙通遼故事,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防沙治沙,推動形成防沙治沙強大合力。同時,組織謀劃“綠染科爾沁”等防沙治沙宣傳活動,通過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等方式,向黨員干部和群眾廣泛宣傳《防沙治沙法》,普及荒漠化防治知識,進一步增強群眾防沙治沙的責任意識,營造全社會參與荒漠化防治的濃厚氛圍。

猜你喜歡
科爾沁沙地三北防沙
科爾沁左翼后旗全力推進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
我的三北
翁牛特旗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機制、模式與技術研究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三北工程:將沙海變成林海
三北防護林與植樹造林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綠色長城
防沙治沙模式的思考
科爾沁沙地3種平歐雜種榛對干旱脅迫的生理響應研究
科爾沁沙地5種造林喬木的抗旱特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