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表格數據題的隱性信息處理*

2024-03-06 07:03奉明茂
地理教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匯量城市用地極值

奉明茂 鄧 喆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中學,湖南 郴州 423000)

統計方法在地理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其中表格數據統計是常用的方法。利用表格數據分析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并推測其成因,以此考查學生綜合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和分析地理要素相互作用關系的能力,這是近年來高考試題中的常見考查形式。掌握正確的數據分析方法,形成良好的數據處理思路,找出其隱含的信息,就能快速解答這類試題。

一、找數據規律,析影響因素

表格數據題所呈現的數據大多是有規律可循的,一般有以下規律:數據平穩變化、數據遞變、數據突變、數據波動等。解題時從表格數據中快速找出這些規律,就能化復雜為簡單,從而找到答題的方向。

【例1】(2021年湖南省高考)某市地鐵S線和T線開通前后距地鐵線不同距離的住宅平均價格及其增幅如表1所示。S線橫跨城市中心區和邊區,T線連接城市邊區和外圍區,兩條線路開通時間幾乎相同,所經之地公共交通密度差異明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表1 某市地鐵S線和T線開通前后距地鐵線不同距離的住宅平均價格及其增幅

1.地鐵開通后,S線和T線距地鐵線0.2千米范圍內住宅平均價格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治安環境較差 B.運營期間交通較擁堵

C.大氣質量較差 D.運營期間噪音和震動感較大

2.僅從距地鐵線遠近對住宅價格影響角度看,S線和T線開通后對住宅平均價格有效影響的距離分別不超過

A.2.5千米、1千米 B.1千米、1千米

C.3千米、3千米 D.2.5千米、3千米

本組試題數據量較大,許多學生初看此題,會被龐大的數據信息迷惑,感覺到無從下手。其實只要找出S線和T線開通后六年內距地鐵由近及遠的平均房價遞變規律,如圖1所示,試題就變得清晰了。表中S線開通后六年的平均房價數據自上而下依次為:①13160.0,②28900.0,③25493.7,④23383.3,⑤18760.6,⑥17066.7,⑦12941.6,⑧10008.3,⑨12115.0。

圖1 平均房價遞變規律

從這些數據的排列來看,其遞變規律是:①~②上升,②~⑧下降,⑧~⑨上升(T線遞變規律判斷方法相同)??偨Y出這個遞變規律后,問題就變得較為清晰。

第1題,距地鐵最近的①處(0.2千米內)房價較低,這是地鐵帶來的不利影響,跟地鐵相關的不利影響顯然是地鐵產生的噪聲震動大,故選D。

第2題,要求判斷S線和T線開通后對房價的有效影響距離。離地鐵近則交通相對便利,房價自然較高,受地鐵距離的影響,房價會逐漸降低。從S線房價示意圖來看,在②~⑧階段,房價一路走低,到⑧處之后,房價又開始上升,說明②~⑧段的價格是受地鐵距離影響的。⑧處是轉折點,⑧對應的房價是10008.3元每平方米,對應的地鐵距離是2.5千米(同理,T線對應的距離則1千米),故選A。

在解答這類試題時,先要理清思路,觀察數據排列中是否有規律可循,總結規律后再從不同角度分析影響數據變化的原因,問題就會變得簡單。

二、看數據極值,探形成原因

數據極值包括數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地理事物在特定環境下產生的數據,常常成為命題的切入點。利用特殊數據考查學生對地理事物發生發展的理解是常見的考查方向。

【例2】冰川物質平衡線是冰川積累區與消融區的界線。某團隊運用模型計算青藏高原不同山地發育冰川的臨界海拔,得出結果如表2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表2 青藏高原不同山地發育冰川的臨界海拔

1.根據表格信息可以推測出貢嘎山

A.接近青藏高原腹地 B.受寒潮影響較大

C.緯度位置最高 D.受夏季風影響顯著

2.與其他山地相比,布爾汗布達山發育冰川的臨界海拔遠高于物質平衡線,主要是因為該山

A.海拔較高 B.降水較少

C.氣溫較高 D.物質平衡線較高

本組試題提供的幾座山學生都比較陌生,這就要求學生對情境材料中的數據進行快速處理,因為表中不同的山體數據沒有遞變規律,所以只能找極值。表中的極值有:①布爾汗布達山北坡夏季氣溫最低,年降水量最少;②達里加山最高峰海拔最低,發育冰川的臨界海拔最低;③貢嘎山東坡海拔最高,同時也是所有山脈中降水最多的。找出極值后可以從影響極值的條件進行分析,快速找出問題的答案。例如,第1題是推測貢嘎山的自然環境特征,通過前面極值的分析可知貢嘎山東坡降水最多,與這個極值相關的答案顯然是D(與東南季風有關)。貢嘎山降水多不可能接近青藏高原腹地,故A選項錯誤;青藏高原受寒潮影響小,故B選項錯;表中所有山脈都位于青藏高原,緯度位置大體相當,貢嘎山降水多,不能由此推測其緯度位置,故C選項錯。

第2題的解答也一樣,布爾汗布達山在表中數據有兩個極值:①布爾汗布達山北坡夏季氣溫最低;②年降水量最少。冰川臨界海拔高于物質平衡線,其原因要么是氣溫不夠低,不利于冰川的發育,要么是降水量不夠,導致冰川發育少。從找出的兩個極值看,布爾汗布達山北坡夏季氣溫最低,所以不是這個原因導致的。而第二個極值是布爾汗布達山北坡年降水量最少,這顯然與題干所問相符,故B項正確。C選項“氣溫較高”屬于直接信息解讀錯誤,表中該山北坡氣溫是最低的;D選項也是屬于常識表述錯誤,題干中問的是“布爾汗布達山發育冰川的臨界海拔遠高于物質平衡線”的原因,這與物質平衡線本身高低無關。

這類試題利用數據極值設計問題,在解題時,要善于從表格中快速找到極值,從而找到問題的切入口。

三、洞數據聯系,比數值大小

很多數據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數值的大小與其他數據有著密切聯系,有些數值間甚至會有嚴謹的運算關系,很多隱性數據就隱藏在這種數值關系之中。

【例3】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挖掘農業碳匯潛力,推進農業納入全國碳市場”。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化肥、地膜等農資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養殖和秸稈燃燒等環節;碳匯主要來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稈還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黃土高原區不同農業生產模式碳效應對比數據如表3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表3 黃土高原區不同農業生產模式碳效應對比數據

說明:凈碳匯量常用碳匯量與碳排放量之間的差值來衡量。

1.關于不同農業生產模式碳匯量的描述及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A.種養復合傳統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大,糧食作物秸稈還田量大

B.設施作物復種模式:碳匯量最小,蔬菜光合作用弱

C.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小,土壤固碳少

D.設施養殖循環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大,秸稈還田和土壤固碳量大

2.從發展低碳農業的角度,黃土高原區退耕還林農戶適宜發展的生產模式是

A.種養復合傳統生產模式 B.設施作物復種模式

C.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 D.設施養殖循環生產模式

在解答這組試題時,必須弄清楚碳匯量、凈碳匯量、碳排放量三者之間的關系,建立它們之間的數據計算公式,這樣才能把隱藏的數據挖掘出來。根據文字材料“凈碳匯量常用碳匯量碳排放量之間的差值來衡量”,可以得出如下數據關系:凈碳匯量等于碳匯量減碳排放量。因此,只要知道其中兩個變量,就能計算出第三個變量的數值。例如,第1題要求比較不同農業生產模式的碳匯量的大小,根據數據關系可得:碳匯量等于凈碳匯量加碳排放量。由此可計算得出:種養復合傳統生產模式其畝均碳匯量為0.326噸,同理設施作物復種模式為0.393,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為0.271,設施養殖循環生產模式為0.459,農林牧立體生產模式碳匯量最小是因為秸稈還田少,D正確。利用數據之間的關系判斷第2題,表中數據設施養殖循環生產模式的凈碳匯量最多,符合發展低碳農業,故第2題應選D。

由此可見,當不同數據間有關聯時,要善于找出數據間的關系以簡化問題。

四、看數據時間,聯時代特征

地理事物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特征,有些數據如果不與時代特征相聯系,就很難判斷數據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發展特征。在解題時一定要從時代背景入手,宏觀把握地理事物發展進程,做到因時而異,才能真正理解數據所體現的地理事物的特征。

【例4】城市用地增長彈性系數是城市建成區面積和城市人口增長率的比值,通常被用來衡量城市用地擴張與人口間的協調關系,一般認為該系數為1.12時比較合理。我國各時期的城市用地增長彈性系數如表4所示。據此完成下題。

表4 我國各時期的城市用地增長彈性系數

1.城市用地增長彈性系數不斷擴大的原因可能是

A.人口城鎮化增速變緩 B.城鎮人口峰期較晚

C.二者的快速增長期不同 D.城市用地峰期較早

如果不從時間角度思考我國城市發展速度和人口增長狀況,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城市用地增長彈性系數等于城市建成區面積除以城市人口增長率。由以上數據關系可以得出城市用地彈性系數增大有下列三種情況:①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時,城市人口增長率下降;②城市建成區面積縮小時,城市人口增長率下降得更快;③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較快,而城市人口增長率增長速度較慢。表中城市彈性系數呈現擴大趨勢。此時段為20世紀末21世紀初,我國城鎮化正處于加速期,而我國人口快速增長是20世紀70、80年代,此時段城市建成區擴張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長速度,C選項正確。A選項人口城鎮化增速變緩不符合我國實際;我國城鎮人口增長峰期較早,故B選項錯;我國城市用地峰期晚于城市人口增長峰期,故D選項錯。由此可見,正確認識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與城市人口增長率的時段特征,才能正確分析數據,找出正確答案。

做題時不能只觀察表面數據,應結合時間信息,從不同時段呈現的地理數據的特征入手,找出它們的差異,精準分析問題。

高考表格數據雖然復雜,但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數據處理方法,從挖掘數據的隱性信息入手,學生就能夠快速融入試題情境,從而做出正確判斷。

猜你喜歡
匯量城市用地極值
SOFM網絡下的深圳市城市用地功能識別分析
極值點帶你去“漂移”
甘肅省主要城市空間擴張協調性分析
極值點偏移攔路,三法可取
完形填空
一類“極值點偏移”問題的解法與反思
借助微分探求連續函數的極值點
匯量科技段威:將加快海外市場布局步伐
近10年甘肅省城市用地綜合效益及其內部協調度研究
基于信息熵的濟南市城市用地演化和人文驅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