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表現性評價”的 高中體育選項教學評價設計研究

2024-03-07 07:16張立強楊玉婷葉春娟趙禹
體育教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表現性評價教學評價羽毛球

張立強 楊玉婷 葉春娟 趙禹

摘? 要:本文借鑒核心素養理念和情境認知理論,探討高中體育選項課中的表現性評價設計與實施。以高中體育羽毛球選項課8-10模塊為例闡述其實施策略,通過明確評價目標、體育情境建構、問題情境復雜化、創設表現性任務、設計評價標準、實施評價并獲得反饋,完成整個表現性評價活動,并以高三羽毛球聯賽為問題情境,設計了表現性評價的實踐框架。為保證表現性評價的順利實施,構建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具體可操作的綜合評價量表。

關鍵詞:表現性評價;教學評價;核心素養;體育教學;羽毛球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2-0040-05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育評價的關注點由“教學質量”向“學業質量”轉變,體育教育評價也應當適應這種重大轉變,不斷完善體育教育評價體系,從而推動“學業質量”的有效提升?!镀胀ǜ咧畜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強調“要在真實的應用情境中來評價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水平”。因此,新課標背景下的體育教學及其評價應當更加關注學生運用課堂所學內容,在真實的比賽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局限于單一技術或理論知識的機械評價,對學生體育素養關注不足,而“表現性評價”的引入恰好彌補了傳統評價方式這一缺陷。

一、表現性評價的內涵

表現性評價是在盡量合乎真實的情境中,運用評分規則對學生完成復雜任務的過程表現/結果做出判斷[2]。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表現性評價將調整和促進教與學作為評價的最終目的;二是將學生的實際操作和表達表現作為評價的主要內容;三是將近乎真實的教育情境作為評價的現實場域;四是對學生在任務中的實際表現進行開放性評價。在教育評價活動中進行完整的表現性評價應包括以下三個核心要素:一是目標,即希望學生達成什么樣的學習結果; 二是表現性任務,即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或作業;三是評分規則,即判斷和解釋學生對目標的掌握程度的標準[3]。在表現性評價中,教師并不設置標準答案,而是描繪出一個具體的問題情境,并指定一個或多個任務,讓學生在該情境中自由的運用所學知識,盡情發揮,解決任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最終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利用提前設置的評分標準,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并獲得對教學目標的反饋。

二、表現性評價在高中羽毛球選項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基于模塊教學的基本問題明確評價目標

評價目標是一切教學評價的起點,明確評價目標后,可以對評價的內容、方式、方法及其標準進行設計,從而保證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表現性評價主要是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價,因此,高中羽毛球選項教學評價應當基于模塊教學的基本問題來明確評價目標。首先,要提煉出該模塊的基本問題。根據《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指導綱要》中的培養方案和羽毛球選項教學大綱的學業水平與學習目標中提煉出關鍵問題,并結合本校高中羽毛球選項教學的10個模塊內容,總結出基本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明確評價目標。

以高中羽毛球模塊8至10為例,其基本問題為:1.如何組織一場羽毛球比賽;2.何使在比賽中靈活運用技戰術;3.如何完成基本的裁判工作;4.如何欣賞和閱讀比賽;5.如何通過比賽塑造良好的體育品德?;谝陨匣締栴},可以明確模塊8-10的評價目標:1.了解羽毛球競賽的基本制度與方式,掌握羽毛球賽事組織的基本要素與流程。2.學生了解羽毛球裁判法,能夠順利完成執裁工作。3.學生了解羽毛球競賽規則,能夠完成一場正式的羽毛球比賽,并在實戰中靈活運用已掌握的基本技戰術。4.學生能夠欣賞和評價比賽。5.學生在比賽中表現出良好的體育品德。

(二)根據評價目標進行情境建構

表現性評價根據明確的評價目標進行情境構建,通過構建評價情境,確定學生在不同情境中所擔任的角色,明確其責任與任務,使學生在高度還原的比賽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嘗試解決各種情境中存在和發生的各種問題,在學生不斷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

高中羽毛球選項課中的表現性評價主要圍繞“羽毛球賽事”情境展開。一個完整“羽毛球賽事”情境包括“賽事編排”、“賽事裁判”、“羽毛球比賽”以及“觀看比賽”等四種情境,學生在各個情境中分別扮演“賽事組織者”、“裁判員”、“運動員”和“觀眾”等多重角色,不同的情境存在各種現實問題,需要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以應對各種問題的發生和解決(圖1)。因此,不同情境下的角色扮演本質上也是對學生執裁能力、運動能力、欣賞比賽能力、賽事組織能力和體育品德等多種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考驗。

(三)結合現實將問題情境復雜化

過于簡單的問題情境無法使學生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核心能力,因此,需要將問題情境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同時需要考慮到與未來高度關聯的更多可能性,創設具有現實限制的開放式問題情境,使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與技能探究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在創設復雜問題情境時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基本問題復雜化。主要指通過添加限制條件使模塊教學的基本問題更加復雜,要求學生靈活運用知識。例如,高三羽毛球比賽的組織,可以對賽制進行要求,必須采用先采用小組單循環,小組出線后再進行單敗淘汰賽的方式進行比賽,同時可以對時間利用和控制提出要求。

2.關聯社會現實情境。將體育問題情境與多樣化的現實可能性相結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課程教學與評價的有效性。例如,高三羽毛球選項班要求以目前高三年級的學習安排與作息時間為參考,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比賽,不得占用學習時間。

3.設置標準化要求。主要指在方式、方法和流程上要按照指定的標準和要求。例如,賽事的組織和編排上必須要按照要求采用抽簽的方式,保證公平公正。在擔任裁判員角色時,也必須要按照標準化的執裁流程、裁判術語和手勢完成裁判工作。

(四)創設復雜問題情境下的表現性任務

表現性任務是反映學生知識與能力的重要媒介,設置適宜的表現性任務可以獲得學生真實的學習反饋。設計表現性任務要立足于復雜問題情境,明確指向評價目標。表現性任務的設計需要注意幾個方面:

1.適宜性。表現性任務的設計需要與課程內容和學生的能力相適宜,難度過高,學生難以合理運用知識進行探究,成就感較低,過于簡單,又無法給予足夠的刺激和動力,也較難體現學生的差距。

2.開放性。表現性任務的設計宜采用開放式設計,更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探究解決問題的更多可能性。比如在羽毛球賽事的編排上,不必對小組的人數和單局比分進行限制,可以給學生留下更多創造空間,只要總體上合理合規即可。

3.多樣化。在評價中可以設置多個不同的表現性任務,使學生能夠從多個層面對自己的能力進行全面的發揮和展示。表現性任務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比如在賽事編排和裁判工作中采用分組合作的方式,在競技能力和欣賞比賽中采用單獨考核的方式??傊?,表現性任務的設計需要適宜學情,保留創造空間,更加全面的反映評價目標。

(五)設計評價標準并實施評價

構建評價標準能夠為學生的“學”和教師的“評”提供一個明確的指標體系和評分規則,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量化的評價標準也能夠使教師的評價更加公平合理。在構建高中羽毛球模塊8-10的評價標準時,首先基于評價目標和場景構建確定表現性評價的主要指標,再運用演繹法對各個目標進行逐級細化,最終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在評價的實際運用中,還需要在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明確各級指標的具體內涵,并為各級指標評價設置評價等級以及權重系數,設計出更為具體的教師評價量表,便于教師評價的實施與分數計算。在評價時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以教師評價為主,輔以學生自評和互評,作為教師評價的補充,使教學評價更加客觀。例如,在團體賽中,以小組為單位,對本次比賽的團隊協作以及個人的技戰術運用進行自評,同時輔以他評。在閱讀比賽中,對特定場次的比賽進行點評和分析,也是教師評價的重要補充。

教學評價并不止于對學生的“評”,更為重要的是,在評價過程中,學生的行為過程表現以及學習結果等信息,將成為促進教學和評價改進的重要材料[5]。例如,學生在比賽中表現出的技戰術弱點和在執裁過程中表現出的對裁判法的誤解等信息,將成為今后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和改進的方面。具體實踐框架見表1。

三、表現性評價在高中羽毛球選項課中的評價量表設計

(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是對學生進行評價和設計評價量表的前提。高中羽毛球選項課的表現性評價將“賽事編排能力”、“競技能力”、“執裁能力”、“閱讀比賽能力”以及“體育品德”等5項內容作為一級指標,并由此展開?!百愂戮幣拧敝饕獜摹百愔瓢才拧焙汀百惓贪才拧眱蓚€方面考驗學生在復雜問題情境中,結合現實條件進行合理的賽事組織與編排的能力?!皥滩媚芰Α眲t從“執裁流程”、“裁判術語”、“裁判手勢”、“控場能力”和“判罰準確性”等5個方面,考察學生對裁判理論知識學習結果,以及在真實比賽中的掌握程度。相比之下,“競技能力”作為核心內容,對其考察則更為細化,“競技能力”主要分為技術、戰術、體能和心理四個方面,并繼續細化出11個三級指標,詳細考察學生在真實比賽中所表現出的競技水平?!伴喿x比賽能力”則要求學生從微觀和宏觀,即“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分別進行觀察和分析,在“個體”層面重點觀察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及其特點,在“整體”層面則關注整場比賽的總體走向及節奏變化,以此考察學生欣賞、理解和感受比賽的能力?!绑w育品德”是品德的一種具體形式,是人們在體育運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及精神風貌的綜合體現[5]。由此,可以構建出由5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以及16個三級指標構成的表現性評價指標體系(圖2)。

(二)評價量表設計

為了方便表現性評價在高中羽毛球選項課中的實施,本文根據所構建的高中羽毛球選項課表現性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出標準化的評價量表,教師可以通過一張評價量表直接完成對學生的評價和打分,具有較高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在指標體系基礎上,明確各個指標的具體內涵,并對各個指標的比例進行合理分配,其中“競技能力”居于核心地位,是學生在羽毛球選項課中的核心能力,也是未來使用頻率最高的能力,占比40%,“賽事編排能力”和“執裁能力”是保障比賽順利組織和開展不可或缺的能力各占20%,“閱讀比賽能力”和“體育品德”則各占10%。本文在評分的可操作性上設置了“優、良、中、差、劣”5個評價等級,分別對應不同的分值,最后對各個指標設置相應的加權系數,學生的考核總分等于各項指標的評價等級乘以加權系數的總和(表2)。

參考文獻:

[1]季瀏,鐘秉樞.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周文葉.中小學表現性評價的理論與技術[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周文葉,毛瑋潔.表現性評價:促進素養養成[J].全球教育展望,2022(05).

猜你喜歡
表現性評價教學評價羽毛球
羽毛球
羽毛球
飛行的羽毛球
信息技術—Internet實用教程教學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表現性評價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中職學生考試、考核評價策略
羽毛球PK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